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父亲节,杨玏在外工作。几天后他回到家,第一次亲手给父亲做了饭:醋溜土豆丝、番茄炒蛋和煎牛肉。杨立新心里乐开花,嘴上却说:“勉强给个六十分。”杨玏一边说着杨立新家教一向严格,一边动作娴熟地给父亲沏好茶。这次对话,就如同儿子给父亲泡茶这个日常习惯一样流畅,是父与子之间的谈心,更是忘记年龄的两个男人的精神交流。
编辑 _王宇南 撰文 _倪敏 美编 _周鑫瑶 摄影_邹龙 服装 _路强 化妆_窦凯
最初联系这次对话时,父子二人似乎并不想一起出镜,当听说这不是一个八卦和闹着玩的选题时,杨立新和杨玏才异口同声地“欣然应允”。我们却在他们没有事先准备的情况下,设计了相互提问的环节。于是,之前没问过或不好问的问题,可能出现了。但他们却没有尴尬,杨玏更是在问答当中称杨立新是“对方辩友”。对于他来说,父亲的身份可以变换:有时是老杨,有时是“新新哥”,有时是杨老师。杨立新并不介意这些称谓,因为这便是他们父与子的日常。或许在下面,你看不到渴望的新闻里某些坑爹的八卦或是针锋相对的狗血剧情,但可以保证,老杨和小杨在没有写好剧本的生活舞台上相处,比戏里更好看。
当演员太不安稳了
“星二代”踏足演艺圈不足为奇,但从杨玏出生那天起,杨立新就不希望他当演员。在他看来,演员这个职业,是危险和不安稳的。事实上,到杨玏16岁出国读书,他也确实只客串过一个话剧和一个贺岁片。可让杨立新始料未及的是,杨玏大学还是选择了戏剧专业。但那时他却开始想:儿子长大了,自己选吧。
杨立新:你刚出生的时候咱家住在人艺大院儿,办公楼的四层,14平方米的房子。我们下午晚上排练,你们就在楼道里玩,感觉很受限制。排练场的门很大,你们从这儿跑到那儿又喊又叫的,动静实在太影响里边的人了。那时候我都没想过要熏陶你所谓艺术细胞,就是觉得生活在工作环境里面,太影响孩子了。我当时一直想着,要是能有自己一套房子,哪怕像五十六号楼那种大一点的房间也好,起码是一个生活环境。后来到你四岁的时候,好不容易分到了一套房子,在光明桥那儿,高兴死了。
杨玏:其实我四岁之前的记忆都是片段式的,一个一个的画面,不太能连贯起来。但是,有一件事儿我印象特别深刻。您那会儿演《小井胡同》,戏里缺个小孩儿,就让我上了。大概也就十分钟,第一幕跟着大人上场,大人说话他就跟旁边玩儿,没一会儿就让人贩子拐走了,也没句台词。这应该是我第一次有与表演相关的经验,却好像没有特别忐忑。因为台上的演员都是我的叔叔阿姨、大爷大妈。从小在剧院长大,每天在剧院生活,所以一点儿距离感都没有,对我来说就是上台上玩了一圈。
杨立新:我觉得那会儿挺好的,就因为你在这个环境里太习惯了,不紧张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舞台这个东西对你来说不神秘,你对这个东西也不崇敬、不羡慕,没那么大的荣誉感,这个心态特别重要。后来你上小学的时候,我拍一个贺岁片,导演要你去客串你还挺不乐意。别人家孩子要是一说拍电视剧肯定特别兴奋,结果你说下午有英语测验,死活不去。最后还是剧组给你保证中午拍,12点拍完开车给你送回学校,你才耷拉着脸来了。
杨玏:你们在广院拍《我爱我家》时,我大概才五岁,我妈带我去现场看过两次。记得特别清楚,你们跟那儿演,观众就跟底下哈哈大笑。我就问,他们在笑什么呢?从一个小孩儿的角度来说,完全看不懂。后来断断续续看了点儿,真正从头到尾看一遍是我去英国念高中的时候,在国外生活单调,我来来回回看了不止一遍。到那会儿我才看懂了,而且特喜欢。但小时候真没看懂,也不觉得好笑。
杨立新:你那时候的状态真的挺好,这一行其实很危险,特别对孩子来说。现在好些父母特别希望孩子干这行,也不管孩子是不是有这个天赋和爱好,都不计成本地削尖了脑袋往里钻,这太可怕了。我其实一直希望你最好不要干这行,远离这个行业。
你高二那会儿我们要送你去英国,你自己也同意。我一直觉得,你在英国最好学个金融,或者你对国际关系感兴趣也很好。我在人艺工作将近四十年了,人艺斜对面就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我经常看见那些学者型的人,穿着很普通的衣服,周末早晨骑着自行车,后面夹着一摞书,估计是一个星期的工作量,就这么回家了。我其实很羡慕这种生活,一门心思搞研究,踏踏实实的上班下班。人艺南边是商务印书馆,吕叔湘先生这些人,为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工作了一辈子,很踏实、很朴实。我就想着,你要是能踏进那样一个办公室,我作为父亲的心是踏实的。当然,选择还是你自己做的。你去英国念书,一年后放假回来,我第一次觉得儿子长大了。
“星二代”沾不到老爸的光
面对所有人都要评价的这句“长得太像了”,杨立新幽默地说:“不像就坏了。”杨玏则说“我觉得我爸比我帅”。从小就被贴上“杨立新儿子”的标签,杨玏的心态竟意外的平和,他承认,一过20岁就越来越随爸爸,无论是长相、声音还是性格。所以“星二代”没沾到老爸什么光,因为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掰不开面儿”(注:北京方言,意为不好意思开口求人),“有什么戏,尽量照顾照顾这种话,我爸是绝对说不出口的。”杨玏说自己也一样。
杨玏:对于“杨立新的儿子”这件事我心态还是挺平和的,觉得无所谓,因为你说出大天来,再不喜欢这个名字,你也是他儿子,家里户口本上他也是户主,你是子,这件事避免不了。但同时我又在想,究竟有一天愿不愿意听到说杨立新是杨玏他爸。还真不是特愿意,我宁愿更希望听人说我是杨立新的儿子,听一辈子,觉得这是一个荣誉。但是这对于我来讲也是压力,因为我所有的一举一动,包括演的每一场戏,大家都看着,他在我脑子顶上是一个光环,其实压力和责任更要大于称谓。
杨立新:我也没有特别提携他。我这边都是人家的事已经定了,最后才请到我,你是男主角,或者男二号,您来,下个月就开拍了,没有那样的机会。我不负责组织摄制组,我要是组织摄制组我就给他预留了。
杨玏:《大丈夫》也是导演先把我这角色定了,然后觉着应该找一个演员,至少跟王志文老师搭配起来不那么悬殊,或者说能镇住我们,就问,你爸有时间吗?结果一协调就来了,也没多少戏。他最多就是在一起吃饭什么的说,你看看这是我儿子照片,也就到这了。有什么戏,尽量照顾照顾,这种话他是绝对说不出口的,他是一个挺掰不开面儿的人。而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也挺掰不开面儿的。 杨立新:起码目前还没有跟摄制组推荐他。《唐山大地震》是因为他正好放暑假回国,他妈妈跟徐帆聊天的时候,说让杨玏到你们组去打打杂,帮帮忙,才去的。去了就放在最卖力气,最辛苦的副导演职位。那个电影场面大,半夜就要组织拍摄,群众演员就要集合,布置场景。我没有这样的能力安排他,我要是安排他,我只能去求我在的那个组里边的制片主任或者导演,这对于我来说比较难。比较成功的是,在《唐山大地震》这次,非常好。
杨玏:小时候对表演这个东西,好像既没有神秘感,也没有那种崇敬感。后来我决定大学念戏剧的时候,也没有想出来一定要当个演员。我还是愿意尽量给自己多创造一些可能性,不愿意把那些门都关死。所以也是到了大二、大三的时候才觉得,演员可能是我以后的一条出路,当然也就是选择之一。
决定学戏剧,还是从兴趣出发的。当时对我而言,戏剧和国际关系对我的吸引力都足够大。但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您看如果我是一个“富二代”,能从家族继承产业,可以拿这些东西去做很多想做的事情。但我不是“富二代”,用现在话说我可能算个“星二代”,我能从您身上继承的,可能更多是关于表演关于舞台的东西,我想把这些东西变成一种财富和力量。并且我也确实对表演这件事有热情、有兴趣,所以才跟您电话里长谈了两次。
杨立新:咱俩那两次长谈,有一点你说服了我,说你有很多优势。你说有个在国内的同学,从来没看过话剧就去报考中央戏剧学院了,如果他考上了而你压根儿没选择这个职业,那么究竟谁更适合这个职业?我当时想你说的也对,并且你跟我说你喜欢,我也就同意了。但是那会我就给你提了一个要求,希望你能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演员,咱不是来当明星的,要让这个职业厚重一点。
所以我跟你说,不要在国内念。国内学院里的教育路数我都清楚,我也想通过你看看国外的戏剧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咱们的戏剧教育,尤其是表演,有些像是一种技术培训。你推荐我看休·格兰特演的电影《诺丁山》,特别好看。后来一打听,他是学英国文学的,压根儿不是学表演的。国外好多这样的演员,他们的表演跟生活完全融合,就像一滴墨水融入玻璃杯里的水中一样。我想这是来源于他们的表演观念,所以当时我想让你试试英国皇家戏剧学院。想的是,要是能进那儿学习,毕业了你不做演员还可以做莎士比亚研究,再不行可以回来做个老师也挺好,我总是想给你留条退路。
杨玏:您说的这个,我现在体会更深刻一些。后来去了美国念书,我们学校是不分具体专业的,所有跟舞台的一切我都得学,不仅是导演和表演,包括舞美、灯光、服装、化妆都要学。开学第一个星期我们就上舞台了,不是演戏,是熟悉舞台,告诉我们什么是大幕、什么是边幕、什么是吊杆,所有舞台上的机械设置。老师告诉我们,全世界有多少种木头可以做舞台台板,什么木头适合做话剧台板,什么适合跳芭蕾舞,这些都要学。第二个星期老师开始发剧本,自己先回去读剧本,再回来大家一起讨论,然后开始看这个戏各种版本的录像。
杨立新:这就对了!我当年差不多,因为那会儿不是学院,我们是学员班。最初到人艺干什么呢?在台下看戏,在台上跑龙套,在幕后换布景,什么都干。你只有这样熟悉舞台,才可以叫戏剧工作者,不是一个只会站在台上背台词的演员。但现在学院里,上来就给你排小品,告诉你怎么逗观众乐,他们以为这是在教表演了,但是学生一个话剧都没看过就开始演小品,他对戏剧的理解是会跑偏的。
还有就你们学的那些台板知识,国内就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国家大剧院舞台台板非常滑,就是普通的家用地板。如果你穿一双皮底鞋,跑上去是会刹不住摔一个大跟头的。今年我们演《茶馆》跑了好几个城市的剧场,新建的那些剧院都特别豪华,但是搭布景的时候舞台台板不让钉钉子。话剧台板应该是有一定软度,几年之后需要更换的,不能像咱们家里保护地板那样,连这点常识都没有父子之间的补课
杨玏出国念书一去就是八年。八年间,杨立新只去看过儿子两次:一次是高二初到英国,另一次是美国大学毕业。杨立新说“没必要去”,因为对儿子足够的了解和放心。惹事生非和让父母操心不是杨玏的风格。他们的关系,不是外人想象的充满离奇矛盾的明星家庭,更像是亦师亦友的相处之道。回国后,杨玏仍然一直住在家里,并不急于追求独立。有点儿“补课”的意思,补上父子之间生活的课,还让杨立新抓住机会给杨玏补表演的课。你听到他们好像在说戏,其实就是在说自己的生活。
杨玏:高中那会您和我妈聊我出国这个事儿的时候,我还挺惊讶的,因为我没想到你们能同意那么早给我送出去。而且到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想法您老早就有了。对我来说当时还是小孩儿那种兴奋,换一个新环境觉得新鲜,就美得不行。现在回过头来再想,反倒觉得有些小担心、小忌惮。不过您和我妈还真是挺放心我的,八年就去看过我两次。特别是在英国那会儿,年纪又小,又没手机,倒是我往家里打电话打得特频繁。
杨立新:没必要去。担心什么?看什么呢?两个原因,第一,我们对你的生活能力不怀疑,高一你就去通州住校了,该出的小问题也出了;第二,你那会儿留学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半年回来一次,假期还那么长,我们对你的状态也了解。特别是你去英国念书,一年后放假回来,我第一次觉得儿子长大了。这也证实了我的一个观点,男孩子十五六岁一定要轰出去。不能每天早晨让你妈妈给你叠被子、做早点,然后还要送你去学校。如果一直送,送到大学毕业,那一定会是一个生活上的废物,高分低能。你自己在英国生活一年,虽然是在一个教会学校里,但是整个人就不一样了。知道怎么与人相处了,因为老师和同学不会像家人那么包容你,那次回来一下子就感觉成熟起来了,感觉可以放心让你自己去闯了。
杨玏:不知道是不是生活状态培养出来的默契,现在跟您一块儿演戏,是我最放松的状态,一点儿压力都没有,因为太安全了。好比说我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可能都会有点紧张,但是跟您聊天就不会。演戏的时候,我知道您会演到一个什么程度,自己就会有相应的反应。所以咱们一块儿演的时候我都很开心,那种信任感是纯天然的。虽然我知道您一定对我的表演是不满意的,但是对我来讲没有任何顾虑。能不能一条过是导演的事儿,但是我知道在您这儿我肯定没有一条过的事儿。 杨立新:那当然,既然有这个机会,那我对你肯定还是得严格要求的。当然我也不会给你提太多的要求,演员演戏时最好的状态,其实是我说话的时候你跟着我一起走。日常生活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但是演戏这事儿有点奇怪,编剧提前把词写好了,规定演员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该你问为什么了,你即使没产生疑问,也得说为什么,时间长了演员就没有了那种欲望。你怎么才能在已知的情况下,像我们生活中一样,生动地把这个为什么给说出来?要把人物演活了,就得把已知变得像未知一样,这是最好的表演,最真实的表演。生活的常识是一把尺,你不符合这个尺了,那观众肯定就觉得假了。
其实我第一次看你演戏,好像是你大二的时候,自己从学校带回来一个视频。那会觉得还行,起码你敢演。演员最大的困难可能是撕掉自己的那个面子,要敢于旁若无人地替人物抒发。第一步做到了,时间长了,你就成了那个人。真正觉得你会演戏了,是在拍《传承》的时候。你演戏,我在导演后面看着监视器,那个时候突然觉得可以了。
杨玏:其实我还挺愿意您跟我说戏的,觉得您对年轻演员的宽容特别难得。去年您在人艺导《小井胡同》,我前后跟这个戏两个多月。我看您给年轻演员说戏的时候,几乎都不会说这不好那不好,都是说挺好的,但咱们再试试别的方式。您好像是鼓励型的,先肯定一下,然后再往前推着走。您在生活里就不这样,对我的要求,都是直来直往那种。
完全没想到,我能再次登上人艺的舞台,而且又是《小井胡同》,这是您第一次导演话剧,挺有趣的。虽然当时等于是临时顶替,但就我还是挺愿意的。我不知道那会儿您什么心情,大概心里也挺忐忑的。其实我自己特别紧张,可能我有点儿这个情结,往人艺排练厅里一站我俩腿就颤。说实话,反而不如小时候那么自如呢。
杨立新:那个戏还行,临危受命也算完成任务。但是作为舞台来说,你真的还差得远呢。舞台这个地儿也奇怪,一年的演员和十年的演员,十年的演员和四十年的演员,那肯定是不一样的。我到人艺就快四十年了,让我看你一个第一次上台演戏的演员,那肯定要求特别多,何况我还是这个戏的导演。
这就好像一个刚拿到驾驶证的新手,和一个跑了一百万公里的老司机,那完全不一样。我要让你一个新手上来就开车上珠穆朗玛峰,跟我让你上来就演《茶馆》里面的王利发一样,那一定是会撞车的。所以那会儿晚上排练完回家了,我还给你分析人物,教你方法。你自己演了十多场也会感觉到,就人艺舞台上那一亩三分地,不是好站的,不是好玩的。
编辑 _王宇南 撰文 _倪敏 美编 _周鑫瑶 摄影_邹龙 服装 _路强 化妆_窦凯
最初联系这次对话时,父子二人似乎并不想一起出镜,当听说这不是一个八卦和闹着玩的选题时,杨立新和杨玏才异口同声地“欣然应允”。我们却在他们没有事先准备的情况下,设计了相互提问的环节。于是,之前没问过或不好问的问题,可能出现了。但他们却没有尴尬,杨玏更是在问答当中称杨立新是“对方辩友”。对于他来说,父亲的身份可以变换:有时是老杨,有时是“新新哥”,有时是杨老师。杨立新并不介意这些称谓,因为这便是他们父与子的日常。或许在下面,你看不到渴望的新闻里某些坑爹的八卦或是针锋相对的狗血剧情,但可以保证,老杨和小杨在没有写好剧本的生活舞台上相处,比戏里更好看。
当演员太不安稳了
“星二代”踏足演艺圈不足为奇,但从杨玏出生那天起,杨立新就不希望他当演员。在他看来,演员这个职业,是危险和不安稳的。事实上,到杨玏16岁出国读书,他也确实只客串过一个话剧和一个贺岁片。可让杨立新始料未及的是,杨玏大学还是选择了戏剧专业。但那时他却开始想:儿子长大了,自己选吧。
杨立新:你刚出生的时候咱家住在人艺大院儿,办公楼的四层,14平方米的房子。我们下午晚上排练,你们就在楼道里玩,感觉很受限制。排练场的门很大,你们从这儿跑到那儿又喊又叫的,动静实在太影响里边的人了。那时候我都没想过要熏陶你所谓艺术细胞,就是觉得生活在工作环境里面,太影响孩子了。我当时一直想着,要是能有自己一套房子,哪怕像五十六号楼那种大一点的房间也好,起码是一个生活环境。后来到你四岁的时候,好不容易分到了一套房子,在光明桥那儿,高兴死了。
杨玏:其实我四岁之前的记忆都是片段式的,一个一个的画面,不太能连贯起来。但是,有一件事儿我印象特别深刻。您那会儿演《小井胡同》,戏里缺个小孩儿,就让我上了。大概也就十分钟,第一幕跟着大人上场,大人说话他就跟旁边玩儿,没一会儿就让人贩子拐走了,也没句台词。这应该是我第一次有与表演相关的经验,却好像没有特别忐忑。因为台上的演员都是我的叔叔阿姨、大爷大妈。从小在剧院长大,每天在剧院生活,所以一点儿距离感都没有,对我来说就是上台上玩了一圈。
杨立新:我觉得那会儿挺好的,就因为你在这个环境里太习惯了,不紧张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舞台这个东西对你来说不神秘,你对这个东西也不崇敬、不羡慕,没那么大的荣誉感,这个心态特别重要。后来你上小学的时候,我拍一个贺岁片,导演要你去客串你还挺不乐意。别人家孩子要是一说拍电视剧肯定特别兴奋,结果你说下午有英语测验,死活不去。最后还是剧组给你保证中午拍,12点拍完开车给你送回学校,你才耷拉着脸来了。
杨玏:你们在广院拍《我爱我家》时,我大概才五岁,我妈带我去现场看过两次。记得特别清楚,你们跟那儿演,观众就跟底下哈哈大笑。我就问,他们在笑什么呢?从一个小孩儿的角度来说,完全看不懂。后来断断续续看了点儿,真正从头到尾看一遍是我去英国念高中的时候,在国外生活单调,我来来回回看了不止一遍。到那会儿我才看懂了,而且特喜欢。但小时候真没看懂,也不觉得好笑。
杨立新:你那时候的状态真的挺好,这一行其实很危险,特别对孩子来说。现在好些父母特别希望孩子干这行,也不管孩子是不是有这个天赋和爱好,都不计成本地削尖了脑袋往里钻,这太可怕了。我其实一直希望你最好不要干这行,远离这个行业。
你高二那会儿我们要送你去英国,你自己也同意。我一直觉得,你在英国最好学个金融,或者你对国际关系感兴趣也很好。我在人艺工作将近四十年了,人艺斜对面就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我经常看见那些学者型的人,穿着很普通的衣服,周末早晨骑着自行车,后面夹着一摞书,估计是一个星期的工作量,就这么回家了。我其实很羡慕这种生活,一门心思搞研究,踏踏实实的上班下班。人艺南边是商务印书馆,吕叔湘先生这些人,为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工作了一辈子,很踏实、很朴实。我就想着,你要是能踏进那样一个办公室,我作为父亲的心是踏实的。当然,选择还是你自己做的。你去英国念书,一年后放假回来,我第一次觉得儿子长大了。
“星二代”沾不到老爸的光
面对所有人都要评价的这句“长得太像了”,杨立新幽默地说:“不像就坏了。”杨玏则说“我觉得我爸比我帅”。从小就被贴上“杨立新儿子”的标签,杨玏的心态竟意外的平和,他承认,一过20岁就越来越随爸爸,无论是长相、声音还是性格。所以“星二代”没沾到老爸什么光,因为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掰不开面儿”(注:北京方言,意为不好意思开口求人),“有什么戏,尽量照顾照顾这种话,我爸是绝对说不出口的。”杨玏说自己也一样。
杨玏:对于“杨立新的儿子”这件事我心态还是挺平和的,觉得无所谓,因为你说出大天来,再不喜欢这个名字,你也是他儿子,家里户口本上他也是户主,你是子,这件事避免不了。但同时我又在想,究竟有一天愿不愿意听到说杨立新是杨玏他爸。还真不是特愿意,我宁愿更希望听人说我是杨立新的儿子,听一辈子,觉得这是一个荣誉。但是这对于我来讲也是压力,因为我所有的一举一动,包括演的每一场戏,大家都看着,他在我脑子顶上是一个光环,其实压力和责任更要大于称谓。
杨立新:我也没有特别提携他。我这边都是人家的事已经定了,最后才请到我,你是男主角,或者男二号,您来,下个月就开拍了,没有那样的机会。我不负责组织摄制组,我要是组织摄制组我就给他预留了。
杨玏:《大丈夫》也是导演先把我这角色定了,然后觉着应该找一个演员,至少跟王志文老师搭配起来不那么悬殊,或者说能镇住我们,就问,你爸有时间吗?结果一协调就来了,也没多少戏。他最多就是在一起吃饭什么的说,你看看这是我儿子照片,也就到这了。有什么戏,尽量照顾照顾,这种话他是绝对说不出口的,他是一个挺掰不开面儿的人。而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也挺掰不开面儿的。 杨立新:起码目前还没有跟摄制组推荐他。《唐山大地震》是因为他正好放暑假回国,他妈妈跟徐帆聊天的时候,说让杨玏到你们组去打打杂,帮帮忙,才去的。去了就放在最卖力气,最辛苦的副导演职位。那个电影场面大,半夜就要组织拍摄,群众演员就要集合,布置场景。我没有这样的能力安排他,我要是安排他,我只能去求我在的那个组里边的制片主任或者导演,这对于我来说比较难。比较成功的是,在《唐山大地震》这次,非常好。
杨玏:小时候对表演这个东西,好像既没有神秘感,也没有那种崇敬感。后来我决定大学念戏剧的时候,也没有想出来一定要当个演员。我还是愿意尽量给自己多创造一些可能性,不愿意把那些门都关死。所以也是到了大二、大三的时候才觉得,演员可能是我以后的一条出路,当然也就是选择之一。
决定学戏剧,还是从兴趣出发的。当时对我而言,戏剧和国际关系对我的吸引力都足够大。但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您看如果我是一个“富二代”,能从家族继承产业,可以拿这些东西去做很多想做的事情。但我不是“富二代”,用现在话说我可能算个“星二代”,我能从您身上继承的,可能更多是关于表演关于舞台的东西,我想把这些东西变成一种财富和力量。并且我也确实对表演这件事有热情、有兴趣,所以才跟您电话里长谈了两次。
杨立新:咱俩那两次长谈,有一点你说服了我,说你有很多优势。你说有个在国内的同学,从来没看过话剧就去报考中央戏剧学院了,如果他考上了而你压根儿没选择这个职业,那么究竟谁更适合这个职业?我当时想你说的也对,并且你跟我说你喜欢,我也就同意了。但是那会我就给你提了一个要求,希望你能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演员,咱不是来当明星的,要让这个职业厚重一点。
所以我跟你说,不要在国内念。国内学院里的教育路数我都清楚,我也想通过你看看国外的戏剧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咱们的戏剧教育,尤其是表演,有些像是一种技术培训。你推荐我看休·格兰特演的电影《诺丁山》,特别好看。后来一打听,他是学英国文学的,压根儿不是学表演的。国外好多这样的演员,他们的表演跟生活完全融合,就像一滴墨水融入玻璃杯里的水中一样。我想这是来源于他们的表演观念,所以当时我想让你试试英国皇家戏剧学院。想的是,要是能进那儿学习,毕业了你不做演员还可以做莎士比亚研究,再不行可以回来做个老师也挺好,我总是想给你留条退路。
杨玏:您说的这个,我现在体会更深刻一些。后来去了美国念书,我们学校是不分具体专业的,所有跟舞台的一切我都得学,不仅是导演和表演,包括舞美、灯光、服装、化妆都要学。开学第一个星期我们就上舞台了,不是演戏,是熟悉舞台,告诉我们什么是大幕、什么是边幕、什么是吊杆,所有舞台上的机械设置。老师告诉我们,全世界有多少种木头可以做舞台台板,什么木头适合做话剧台板,什么适合跳芭蕾舞,这些都要学。第二个星期老师开始发剧本,自己先回去读剧本,再回来大家一起讨论,然后开始看这个戏各种版本的录像。
杨立新:这就对了!我当年差不多,因为那会儿不是学院,我们是学员班。最初到人艺干什么呢?在台下看戏,在台上跑龙套,在幕后换布景,什么都干。你只有这样熟悉舞台,才可以叫戏剧工作者,不是一个只会站在台上背台词的演员。但现在学院里,上来就给你排小品,告诉你怎么逗观众乐,他们以为这是在教表演了,但是学生一个话剧都没看过就开始演小品,他对戏剧的理解是会跑偏的。
还有就你们学的那些台板知识,国内就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国家大剧院舞台台板非常滑,就是普通的家用地板。如果你穿一双皮底鞋,跑上去是会刹不住摔一个大跟头的。今年我们演《茶馆》跑了好几个城市的剧场,新建的那些剧院都特别豪华,但是搭布景的时候舞台台板不让钉钉子。话剧台板应该是有一定软度,几年之后需要更换的,不能像咱们家里保护地板那样,连这点常识都没有父子之间的补课
杨玏出国念书一去就是八年。八年间,杨立新只去看过儿子两次:一次是高二初到英国,另一次是美国大学毕业。杨立新说“没必要去”,因为对儿子足够的了解和放心。惹事生非和让父母操心不是杨玏的风格。他们的关系,不是外人想象的充满离奇矛盾的明星家庭,更像是亦师亦友的相处之道。回国后,杨玏仍然一直住在家里,并不急于追求独立。有点儿“补课”的意思,补上父子之间生活的课,还让杨立新抓住机会给杨玏补表演的课。你听到他们好像在说戏,其实就是在说自己的生活。
杨玏:高中那会您和我妈聊我出国这个事儿的时候,我还挺惊讶的,因为我没想到你们能同意那么早给我送出去。而且到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想法您老早就有了。对我来说当时还是小孩儿那种兴奋,换一个新环境觉得新鲜,就美得不行。现在回过头来再想,反倒觉得有些小担心、小忌惮。不过您和我妈还真是挺放心我的,八年就去看过我两次。特别是在英国那会儿,年纪又小,又没手机,倒是我往家里打电话打得特频繁。
杨立新:没必要去。担心什么?看什么呢?两个原因,第一,我们对你的生活能力不怀疑,高一你就去通州住校了,该出的小问题也出了;第二,你那会儿留学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半年回来一次,假期还那么长,我们对你的状态也了解。特别是你去英国念书,一年后放假回来,我第一次觉得儿子长大了。这也证实了我的一个观点,男孩子十五六岁一定要轰出去。不能每天早晨让你妈妈给你叠被子、做早点,然后还要送你去学校。如果一直送,送到大学毕业,那一定会是一个生活上的废物,高分低能。你自己在英国生活一年,虽然是在一个教会学校里,但是整个人就不一样了。知道怎么与人相处了,因为老师和同学不会像家人那么包容你,那次回来一下子就感觉成熟起来了,感觉可以放心让你自己去闯了。
杨玏:不知道是不是生活状态培养出来的默契,现在跟您一块儿演戏,是我最放松的状态,一点儿压力都没有,因为太安全了。好比说我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可能都会有点紧张,但是跟您聊天就不会。演戏的时候,我知道您会演到一个什么程度,自己就会有相应的反应。所以咱们一块儿演的时候我都很开心,那种信任感是纯天然的。虽然我知道您一定对我的表演是不满意的,但是对我来讲没有任何顾虑。能不能一条过是导演的事儿,但是我知道在您这儿我肯定没有一条过的事儿。 杨立新:那当然,既然有这个机会,那我对你肯定还是得严格要求的。当然我也不会给你提太多的要求,演员演戏时最好的状态,其实是我说话的时候你跟着我一起走。日常生活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但是演戏这事儿有点奇怪,编剧提前把词写好了,规定演员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该你问为什么了,你即使没产生疑问,也得说为什么,时间长了演员就没有了那种欲望。你怎么才能在已知的情况下,像我们生活中一样,生动地把这个为什么给说出来?要把人物演活了,就得把已知变得像未知一样,这是最好的表演,最真实的表演。生活的常识是一把尺,你不符合这个尺了,那观众肯定就觉得假了。
其实我第一次看你演戏,好像是你大二的时候,自己从学校带回来一个视频。那会觉得还行,起码你敢演。演员最大的困难可能是撕掉自己的那个面子,要敢于旁若无人地替人物抒发。第一步做到了,时间长了,你就成了那个人。真正觉得你会演戏了,是在拍《传承》的时候。你演戏,我在导演后面看着监视器,那个时候突然觉得可以了。
杨玏:其实我还挺愿意您跟我说戏的,觉得您对年轻演员的宽容特别难得。去年您在人艺导《小井胡同》,我前后跟这个戏两个多月。我看您给年轻演员说戏的时候,几乎都不会说这不好那不好,都是说挺好的,但咱们再试试别的方式。您好像是鼓励型的,先肯定一下,然后再往前推着走。您在生活里就不这样,对我的要求,都是直来直往那种。
完全没想到,我能再次登上人艺的舞台,而且又是《小井胡同》,这是您第一次导演话剧,挺有趣的。虽然当时等于是临时顶替,但就我还是挺愿意的。我不知道那会儿您什么心情,大概心里也挺忐忑的。其实我自己特别紧张,可能我有点儿这个情结,往人艺排练厅里一站我俩腿就颤。说实话,反而不如小时候那么自如呢。
杨立新:那个戏还行,临危受命也算完成任务。但是作为舞台来说,你真的还差得远呢。舞台这个地儿也奇怪,一年的演员和十年的演员,十年的演员和四十年的演员,那肯定是不一样的。我到人艺就快四十年了,让我看你一个第一次上台演戏的演员,那肯定要求特别多,何况我还是这个戏的导演。
这就好像一个刚拿到驾驶证的新手,和一个跑了一百万公里的老司机,那完全不一样。我要让你一个新手上来就开车上珠穆朗玛峰,跟我让你上来就演《茶馆》里面的王利发一样,那一定是会撞车的。所以那会儿晚上排练完回家了,我还给你分析人物,教你方法。你自己演了十多场也会感觉到,就人艺舞台上那一亩三分地,不是好站的,不是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