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打开名著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j8880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我作了一个专项调查,发现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令人堪忧。学生了解的有关名著知识,多是通过电视媒体的形式获得,而真正读过四大名著的学生寥寥无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肩负着传承中华文明的神圣使命,引领学生打开名著义不容辞。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呢?
  首先,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九年阅读量不少于400万字。因此有计划地阅读一批名著,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阅读名著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古往今来,书册浩如烟海,而经典名著是“过去文明汇聚的见证,也是未来的记忆和希望的表达,更是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缩影”。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更替,历史的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经得起揣摩和消化的是历代圣贤名士的智慧精华,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在大力倡导读书年、开展读书活动的今天。如果读书就要读好书。学生在阅读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经典著作的影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起到积极的作用。
  初中学生身心处于成长过程,不能深刻地理解老师的一些做法。在应试教育占领学校主阵地的今天,泛泛地提倡学生自觉阅读名著。效果不会太好。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缺乏自觉性。没有恒定性,在崇尚快节奏,崇尚“快餐文化”的今天,翻开半白话文的名著,你就硬性规定:今年你要读完×X名著。我认为你就算白说了,一部名著应该安排一学期的阅读时间。
  如何让一个初中生主动去打开名著?需要语文教师采取适当的方法,去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近年来,我围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学名著作了一些实践。
  
  一、找好切入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一种自觉阅读的内驱力,主动地去阅读,逐渐形成爱好,养成习惯。有了这个动力学生就会挤时间读。相反,如果学生无阅读兴趣,不认真地读,再好的佳作也不能发挥作用。因此,教师要在点燃学生激情上下工夫。
  
  1 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充分利用视听音像资料作为媒介。《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四大古典名著都搬上了荧幕。我们可以播放电视剧的片头曲,营造轻松的氛围。要求学生可以跟唱,领略四大名著的不同风格。学生浅谈感受,谈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最喜欢的人物,最喜欢的片段,说说为什么喜欢。简单的问题可以引领学生从某一点上去欣赏作品。
  
  2 提供材料激发学生抢答
  学生们都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心态,还有一些学生对某一部名著情有独钟,如果教师选取一些较为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为见多识广的同学提供了一次展示的机会,增加了他们的优越感和自信心,同时在同学面前肯定了他的阅读成绩。从而也能激发其他学生的不服输的意识,他们可能会心甘情愿翻开名著去读书。例如:猜谜语:(1)立碑为证(打四大名著的名称);(2)郑和下西洋(打名著的名称)(3)无可奈何花落去(打红楼梦中人物名)。续歇后语:(4)猪八戒照镜子——;(5)周瑜打黄盖——:(6)林黛玉进贾府——,这个环节由浅入深激发学生读书应该有思考。
  
  3 以精彩片段的赏析为切入点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最精彩的片段。我先出歇后语,这个歇后语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带着悬念和强烈的求知欲进入到赏析环节。先播放电视剧相关片段,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林黛玉进贾府时的外貌、眼神、动作、语言。观看后续写歇后语,并谈谈看这一片段的感受,通过这种方式启发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要伴随着思考。然后我们再对照书中的内容仔细品味,体会看电视与看书的不同点,让学生认识到看电视不能代替阅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不同版本的红楼梦:有人喜欢林黛玉的病态美;有人讨厌林黛玉的小性和尖刻。
  这样一位聪慧飘逸的病美人,为什么会有如此令人讨厌的性格?你不想探究性格形成的原因吗?电视剧是导演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哪一些地方拍得好?哪一些地方你不满意?要想谈自己的感受,你一定必须读原著。巧妙地设计。精彩地分析,认真地品味,慢慢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搭建展示平台,形成互动
  
  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被激发之后,这种兴趣能够保持多久?读书的效果怎样?此时教师的督导检查必须跟进。初中生的学习需要有人赏识、激励。注意抓平时、抓细节,把工作做到实处。我是这样做的:
  
  1 让学生说
  利用早读10分钟,让学生谈自己阅读的内容,发表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其余的学生进行点评。参与讨论。
  
  2 让学生读
  精彩片段或者诗歌,让学生大声地朗读,互相欣赏。
  
  3 让学生写
  在随笔本上,每周写一个人物的分析,或者写一个最精彩的情节。如何精彩简单赏析,开辟交流园地,每周评选出20篇随笔上墙展览。
  教师开展的长期的读书活动,可以及时了解学生读书动态,发现问题及时修订。
  评价、赏识、激励方法是刺激学生阅读兴趣的最有效的办法,我们还可以组织名著演讲比赛、名著知识竞赛、名著故事会、情景剧表演:也可以让学生自制谜语、歇后语、自设一些问题。大家竞猜,形成互动;另外教师还要适时加以总结。比一比谁读的书多。谁背的古诗多,谁写的读后感多。如果分成小组。让组与组之间形成对抗赛,在班内就会掀起你追我赶的读书热潮。
  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才能把枯燥的名著阅读进行到底,才有可能让学生的阅读兴趣长久保持,进而形成自觉的阅读行动。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那么他就学好了语文;让学生主动地打开了名著,那么你就帮助学生寻找到了富贵一生的文学知识金矿。让我们好读书、读好书吧!
其他文献
近年高考中,文学作品阅读一直是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纵观全国各地的试题,仍然是散文阅读居多。“正确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既是吃透文章的基础,又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因此,引导学生抓特点,找规律,理思路,是散文阅读备考的一个有效方法。    一、明确概念、确立筛选思路    1 总领句:在下文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关键要判定总领到哪个或哪些自然段。  2 总结句:在上文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关键要判
期刊
我有幸参加了2008年全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这次以“演绎激情,本色语文”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在实施新课标的大环境下,标榜“本色语文”是不是不合时宜呢?一时让我困惑。通过聆听名家专家的讲座,目睹名师的风采,让我心头的疑云顿释。    一、读出语文味,还原语文本真    不管是名师上课,还是获全国大奖赛的一等奖获得者上课,课堂无一离开诵读。不管是文言文教学,还是现代文教学
期刊
提到卡夫卡的《变形记》,人们往往立刻会反应出一个词:异化。说起人的异化,往往认为其社会性因素是最为主要的。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人的异化的唯一原因吗?昆德拉说:“如果我们不愿意被一些关于卡夫卡的神话和传说欺骗。我们就找不到弗兰兹·卡夫卡对政治感兴趣的任何一个重要迹象。”他又说,“人们试图把卡夫卡的小说解释为对工业社会,对剥削、异化、资产阶级道德的批评,可是,在卡夫卡的世界里。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构
期刊
一个比他更年轻的诗人收到他那著名的十封信之后写道:“一个伟大的人、旷百世而一遇的人说话的地方,小人物必须沉默。”  是的,我们都是一些应该沉默的人。可是我们不能够,因为我们偶尔也像里尔克一样寂寞。冬天里的寂寞。春天里的惆怅和秋天里的伤感,就像当年加在里尔克身上一样,也会加在我们身上。  在里尔克的世界里,在他的自语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是“寂寞”和“爱”。他认为寂寞是美的,因此人应该寂寞。必须
期刊
写作在高考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考场作文的好与坏,决定着考生语文学科的成败。指导学生写作,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的道理。懂得这个道理,自觉地在写作中应用,加强训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笔下自然生花。  先说说“删繁就简三秋树”。“三秋之树”叶虽落了,可树根扎深了,树干长粗了,树枝变得更硬挺了。虽少了些许绿意,筋骨却强健了许多,精神中融入了一股韧劲,生机里更见顽强,简洁中
期刊
由于现行高考实际情况,很多学生作文都是向古人要高分,无论题目。开头结尾改改。中间加几个古人,没有一点真情实感。其实古人是要学。更要学的是古人的经典文章。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说是记叙文写作最好的正反例子:前面序文可以说是不合格的记叙文,正文则是典范记叙文,完全体现得分五大亮点。    一、首尾呼应,注意行文扣题    文章开头用“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点题,并引出下文。第二节主要写琵琶女
期刊
《红楼梦》(甲戌本)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之一:人教版第四册教材经过一头一尾的压缩后改题为“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在全书中的地位显著,是《红楼梦》“楔子“的一个组成部分,此回第一次对小说的典型环境(贾府)进行了直接描写,小说的一系列重要人物像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也相继登场。尤其是宝黛的会合,可以说此回拉开了小说人物活动的序幕。  以贾府为代表的人物
期刊
传统的教学常规。多是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千辛万苦,却收效甚微。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在本质上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使学生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而实际上大多数学生看重的只是分数和等级,对教师的批注则漠不关心。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  由此可见,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作文教学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
期刊
随着新课程走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走进课堂,学生评价机制的改革越来越受到关注。我认为在众多的评价方式中中学语文教师课堂口头评语的特点更直接地反映着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自身角色的转变。  凡是喜欢看戏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一台好戏,它的台词也一定是生动恰当的。否则戏的思想性再好。也难以吸引观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语言表达,特别是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之后,就好比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教师课堂口
期刊
摘要 “文本细读”是进行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文本细读”即对文本的语言、结构、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的解读。《林黛玉进贾府》中多次写到了“忙”,细读这些“忙”,我们可以看到隐含其间的不同的意蕴。谨小慎微、八面玲珑、平易随和等不同人生跃然纸上。  关键词 文本细读《林黛玉见贾府》“忙”    文本细读(CIose readinq),来源于20世纪英美新批评派的一个主张。文本细读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