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借鉴物流领域中的“5S”理论,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别从人、物、危险货物自身、环境、安全管理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给行业管理部门及从业企业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货物运输;危险货物;道路安全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1.167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其风险性可以从人、物、危险货物自身、环境、管理等五个方面产生。
1 人的因素
从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做出的不安全行为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1 驾驶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对于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而言,驾驶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超载、超速、疲劳驾驶或操作失误;违规从人口密集场所、居民区、学校、通过或停放;路线选择不当或在多变气象条件下行车不慎;违章搭乘无关人员等。
1.2 押运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时必须配备押运人员。押运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对驾驶员行驶过程中的违章行为未能及时制止或有效提醒;指使或听任驾驶员随意停车或改变行车路线;停车中擅离职守或未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在车辆装卸过程中未能真正履行押运人员的监装、监卸职责等。
1.3 装卸人员不安全行为
目前我国危险货物装卸员普遍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不少人甚至将危险货物等同于普通货物进行装卸,致使出现诸如液体灌装时胶管或接头破裂、灌装速度过快、灌装过量发生溢流、搬运时未能做到轻拿轻放以及液体灌装起动车辆时未拆下连接管等不安全行为。此外,部分装卸人员在意外发生时,不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有些甚至连基本的应急处理措施也不知晓,以逃跑为上策,进而导致事故的扩大,延误了处理的最佳时机。
2 物的因素
物的因素主要包括承运车辆本身及其为降低事故概率和事故后果而配备的各种防护措施,还包括承载危险货物的容器、罐体和包装等。设备自身状况或性能的好坏以及采用安全科技的含量对运输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其不安全状态则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最大危险,主要包括:①车辆本体及其附属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车辆本体的制动、转向、行驶、发动机、灯光等系统的故障以及安全附属设施的不安全状态。②承载危险货物的容器或包装的缺陷:包括罐体本身及其配套安全附件的不安全状态,如罐体材质与承运危险货物性质不相符合等;危险货物包装的不安全状态,如包装不完整或包装材质与危险货物性质不相符合等。近年来,国家加大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及罐体的检查、检验力度,使得车辆整体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仍有三类情况造成的事故较多:一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实质性车辆“挂靠”问题。被挂靠企业对车辆管理往往难以有效落实,只能依靠车主的“责任心”来进行把握,致使车辆技术状况难以保障完全良好而埋下事故隐患;二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或企业经济利益驱动,部分地区的车辆更新速度较慢,仍有部分车辆未能达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一级车况,而且像灭火器、导静电托地带等安全防护设施的配备也不能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根本起不到保障运输安全的效果。三是非法生产、改装罐体和买卖出厂合格证件等违法行为使得“大吨小标”,“小车大罐”等现象普遍存在,部分罐体未按相关规章进行定期检测,使得存在安全隐患的罐体及安全附件继续在使用。另外,运输过程中因包装容器强度不够或者包装衬垫材料选用不当而导致容器破损,危险货物发生泄漏事故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3 危险货物本身的因素
危险货物因素主要指承运危险货物本身所具有的理化特性。这些危险性质所带来的不安全状态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其不仅与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概率有关,还影响到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主要体现在:危险货物的性质包括毒性、腐蚀性、爆炸品的爆炸性,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蒸气压力、易燃性和助燃性,易燃液体的闪点,易燃固体的燃点和可能散发的有毒气体和烟雾,氧化剂和过氧化物的氧化性,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强度等。如爆炸品受热或撞击,极易发生爆炸事故;泄漏的压缩或液化气体快速膨胀而产生低温环境,导致人员冻伤等;盛装压缩或液化气体的容器因超压或容器不合格极易发生物理性爆炸;惰性气体可造成窒息事故;具有毒性或腐蚀性危险货物泄漏后,可能直接导致中毒、灼伤、环境污染后果;放射性货物泄漏后可直接对周围人员及环境产生辐射;可燃性危险货物泄漏后遇火源或高温热源即可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4 环境因素
不良的运输环境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就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而言,不良运输环境主要是指道路状况、天气、自然地形及季节等因素中存在的不利于其运输安全的状态。其中,道路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正常运行。天气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自然地形一方面影响驾驶员视野,也影响危险货物泄漏后气雾的扩散速度。季节变化主要对危险货物的特性产生影响。另外人口密度和运输时间也影响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倘若事故发生在人口密集场所或夜深人静处于熟睡的时段,更易造成人员的大面积中毒,增大了事故损失。所以,路段和人口密度的时变特性应作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评价和路线优化的一个重要参数。
5 安全管理因素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是指管理者按照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对运输系统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达到减少或避免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目的。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5.1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力
虽然大部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但企业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将安全责任真正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以包代管、以保代管、以罚代教”等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在车辆安全监管、从业人员上岗监管、企业安全资源配置等方面都难以到位,为运输安全埋下隐患。
5.2 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
主要体现在掌握危险货物运输专业知识的运输管理人员偏少。有不少人对危险货物专业知识和技术不了解,却在安全生产中担当主要业务管理,致使管理工作难以到位,规章制度落不到实处,监督检查不力。再加上法律意识淡薄,安全生产思想麻痹,对从业人员缺乏必要指导和教育,给运输生产带来重大事故隐患。
5.3 事故应急救援处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应急救援体系普遍存在应急预案不齐全,缺乏可操作性或者仅仅流于形式,应付检查,大多企业从未开展过相关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现象,致使应急救援人员在紧急反应经验、能力以及相关救援知识的储备方面都比较缺乏,一旦发生险情,即使启动应急预案,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都承担着多种不同理化性质的危险货物运输,但应急预案往往都只有一个,没有根据所承运危险货物的不同特性制定不同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1]章良,辽宁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现状及对策[J].中国电子商情,2014(9).
[2]章良,静态单点多目标危险货物运输路线优化算法研究[J].中国市场,2014(12).
[关键词]货物运输;危险货物;道路安全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1.167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其风险性可以从人、物、危险货物自身、环境、管理等五个方面产生。
1 人的因素
从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做出的不安全行为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1 驾驶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对于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而言,驾驶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超载、超速、疲劳驾驶或操作失误;违规从人口密集场所、居民区、学校、通过或停放;路线选择不当或在多变气象条件下行车不慎;违章搭乘无关人员等。
1.2 押运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时必须配备押运人员。押运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对驾驶员行驶过程中的违章行为未能及时制止或有效提醒;指使或听任驾驶员随意停车或改变行车路线;停车中擅离职守或未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在车辆装卸过程中未能真正履行押运人员的监装、监卸职责等。
1.3 装卸人员不安全行为
目前我国危险货物装卸员普遍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不少人甚至将危险货物等同于普通货物进行装卸,致使出现诸如液体灌装时胶管或接头破裂、灌装速度过快、灌装过量发生溢流、搬运时未能做到轻拿轻放以及液体灌装起动车辆时未拆下连接管等不安全行为。此外,部分装卸人员在意外发生时,不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有些甚至连基本的应急处理措施也不知晓,以逃跑为上策,进而导致事故的扩大,延误了处理的最佳时机。
2 物的因素
物的因素主要包括承运车辆本身及其为降低事故概率和事故后果而配备的各种防护措施,还包括承载危险货物的容器、罐体和包装等。设备自身状况或性能的好坏以及采用安全科技的含量对运输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其不安全状态则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最大危险,主要包括:①车辆本体及其附属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车辆本体的制动、转向、行驶、发动机、灯光等系统的故障以及安全附属设施的不安全状态。②承载危险货物的容器或包装的缺陷:包括罐体本身及其配套安全附件的不安全状态,如罐体材质与承运危险货物性质不相符合等;危险货物包装的不安全状态,如包装不完整或包装材质与危险货物性质不相符合等。近年来,国家加大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及罐体的检查、检验力度,使得车辆整体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仍有三类情况造成的事故较多:一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实质性车辆“挂靠”问题。被挂靠企业对车辆管理往往难以有效落实,只能依靠车主的“责任心”来进行把握,致使车辆技术状况难以保障完全良好而埋下事故隐患;二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或企业经济利益驱动,部分地区的车辆更新速度较慢,仍有部分车辆未能达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一级车况,而且像灭火器、导静电托地带等安全防护设施的配备也不能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根本起不到保障运输安全的效果。三是非法生产、改装罐体和买卖出厂合格证件等违法行为使得“大吨小标”,“小车大罐”等现象普遍存在,部分罐体未按相关规章进行定期检测,使得存在安全隐患的罐体及安全附件继续在使用。另外,运输过程中因包装容器强度不够或者包装衬垫材料选用不当而导致容器破损,危险货物发生泄漏事故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3 危险货物本身的因素
危险货物因素主要指承运危险货物本身所具有的理化特性。这些危险性质所带来的不安全状态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其不仅与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概率有关,还影响到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主要体现在:危险货物的性质包括毒性、腐蚀性、爆炸品的爆炸性,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蒸气压力、易燃性和助燃性,易燃液体的闪点,易燃固体的燃点和可能散发的有毒气体和烟雾,氧化剂和过氧化物的氧化性,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强度等。如爆炸品受热或撞击,极易发生爆炸事故;泄漏的压缩或液化气体快速膨胀而产生低温环境,导致人员冻伤等;盛装压缩或液化气体的容器因超压或容器不合格极易发生物理性爆炸;惰性气体可造成窒息事故;具有毒性或腐蚀性危险货物泄漏后,可能直接导致中毒、灼伤、环境污染后果;放射性货物泄漏后可直接对周围人员及环境产生辐射;可燃性危险货物泄漏后遇火源或高温热源即可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4 环境因素
不良的运输环境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就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而言,不良运输环境主要是指道路状况、天气、自然地形及季节等因素中存在的不利于其运输安全的状态。其中,道路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正常运行。天气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自然地形一方面影响驾驶员视野,也影响危险货物泄漏后气雾的扩散速度。季节变化主要对危险货物的特性产生影响。另外人口密度和运输时间也影响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倘若事故发生在人口密集场所或夜深人静处于熟睡的时段,更易造成人员的大面积中毒,增大了事故损失。所以,路段和人口密度的时变特性应作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评价和路线优化的一个重要参数。
5 安全管理因素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是指管理者按照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对运输系统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达到减少或避免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目的。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5.1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力
虽然大部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但企业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将安全责任真正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以包代管、以保代管、以罚代教”等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在车辆安全监管、从业人员上岗监管、企业安全资源配置等方面都难以到位,为运输安全埋下隐患。
5.2 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
主要体现在掌握危险货物运输专业知识的运输管理人员偏少。有不少人对危险货物专业知识和技术不了解,却在安全生产中担当主要业务管理,致使管理工作难以到位,规章制度落不到实处,监督检查不力。再加上法律意识淡薄,安全生产思想麻痹,对从业人员缺乏必要指导和教育,给运输生产带来重大事故隐患。
5.3 事故应急救援处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应急救援体系普遍存在应急预案不齐全,缺乏可操作性或者仅仅流于形式,应付检查,大多企业从未开展过相关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现象,致使应急救援人员在紧急反应经验、能力以及相关救援知识的储备方面都比较缺乏,一旦发生险情,即使启动应急预案,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都承担着多种不同理化性质的危险货物运输,但应急预案往往都只有一个,没有根据所承运危险货物的不同特性制定不同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1]章良,辽宁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现状及对策[J].中国电子商情,2014(9).
[2]章良,静态单点多目标危险货物运输路线优化算法研究[J].中国市场,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