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教改中的生本理念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fant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本理念是课程教育改革条件下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高校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指导理论与信条。本文结合生本理念的基本特征进行浅述,主要就生本理念的具体含义以及在教学改革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详尽的探讨,在探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就现阶段改革的具体现状,就如何利用生本理念展开有效教学也给出了部分意见以供参考。希望对于高校课程教学的改革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校 课程教学改革 生本理念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出现在高校的课改舞台上。就生本理念在高校教改中的运用来说,不仅是课程教育改革事业直接推动的结果,同时也是高校寻找长远发展道路的必然途径之一,那么,究竟什么事生本理念呢?
  一、生本理念概念综述
  所谓生本理念,又被称为生本教育理念,指的是一种真正含义上的以学生为教育教学主体的,为促进学生好学情绪而专门设计的教育模式。从生本理念的基本释义中我们至少可以体会出这样几层意思:就生本理念的最终目的来说,所有一切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积极性;具体表现出来就是在所有教学环节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尊重和肯定;要想达到生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依靠学生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就生本教育理念在教育界的应用来说,首先兴起于初级教育阶段,并且在国内百多所初级教育单位的实验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生本理念与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生本教育是一种时代催生下崭新的教育观念,它既能使教育者在相应的教学实践中感受到教育教学的真谛,同时也能使学生享受到教育教学的真正乐趣,从而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
  二、高校教改过程中生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通过上文的相关阐述,我们已经大致了解到生本理念的具体含义以及与传统教学理念的不同之处,那么在高校教改过程中,生本理念的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教育侧重点的改变
  从生本理念的教育宗旨我们可以明确看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主导地位。与传统教育管理理念相比,生本理念最大的不同在于教育側重点以及教育主张方面的不同,它意味着“师本”向“生本”的全方位过渡。
  (二)生本理念创新的教师观
  在生本教育理念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的是引导者的角色,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天性以及创新天性。尽量为学生创造出宽松的学习环境成为生本理念中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三)生本理念中教学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几乎包揽了整个教学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角色,学生只是充当一个听众和看客的角色,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任由教师摆布,没有丝毫自主学习的空间。在高校教改中对生本理念加以运用,实际上是对这一教学观念进行彻底的颠覆,让学生从课堂中的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回到原本的引导者的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行自我能力的培养。
  三、生本理念指导下高校教改开展的有效措施
  从上文的相关叙述中,我们已经清楚的知道了生本教育管理理念的具体释义以及在高校教改过程中的具体体现,那么在高校教育改革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从哪些方面采取有效促使,对生本教育理念进行有效利用,从而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的质量以及效率呢?
  (一)师生观念的有效转变
  在高校教改过程中,对生本教育管理理念进行应用的话,首先需要转变师生双方的理念。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从来都是教师处于教育教学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只是处于遵照知识行事的角色。生本教育管理理念的应用需要师生双方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默契程度,因此,如果利用生本教育管理理念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话,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与自己进行角色互换,当然这是一个缓慢推进的过程。
  (二)督查测评的有效开展
  任何一项新措施或者是新理念的应用,除了教师与学生的有效配合之外,还离不开相关测评措施的督促与检查,只有在具有压力的环境下,教师才会产生相应的动力,当然在施予压力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不然会适得其反。
  (三)宣传力度的加强
  除了教师以及学生应该采取相应的行动之外,高校还应加强相应的宣传力度,为教改活动的顺利进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从而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校方可以采取横幅或者是大型的讲演会来对生本教育管理理念进行宣讲,让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了解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以及中心思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生本教育管理理念在高校教改中的应用,不仅是课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高校谋求长远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就生本教育理念来说,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探究学习能力,同时还能营造一种良好、上进的学习氛围与环境。在对生本教育理念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配合进行最大限度的争取,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探究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将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上;除了教师之外,学校还应不断完善相应的教学设施设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参考文献:
  [1]刘丽敏.生本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2]宋红丽,迟沂军.基于生本理念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创新实践——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3]洪盛志.生本理念观照下的民族高校学风建设探究[J].前沿,2012,(10).
  [4]薛生祥.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论丛,2009,(10).
  作者简介:
  农花(1979.10--),籍贯:广西,工作单位:广西艺术学院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音乐教育)。
其他文献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许多国有矿山正在经历着由高速度向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转型过程.为了确保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必须加强党
艺术歌曲作为一门将音乐与诗歌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上百年来受到了人们的不断追捧。如今的音乐已不同于传统时期,人们更加追求音乐的变化与个性,艺术歌曲也从最初的单音发展
体育是在和平年代激发国人爱国热情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在当代竞技体育的运动场上,我国健儿在展现自己运动技能与才华的同时,所体现出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中华体
新课标的实施,为我们一线音乐教师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参与和实践的重要性。音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性课程。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  一、学习新课标,分析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不参与的四种表现类型  1.学生躲避参与教学实践活动:  日常音乐教学中,往往小组合作活动比较多,很多学生都会依赖同组同学,总认为提出问题总
摘要:音乐在人们的观念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娱乐和消遣课程,是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这些纯属认识上的误区。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审美能力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  关键词:能力 德育教育 音乐 教学情景 艺术和文化 意境 熏陶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与相关艺术和文化的融合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正确认识音乐课在基础
音乐其实就是生活的风景,生活中的人,生活中的事,生活中的种种,搭配上旋律,音乐的画面和质感便油然而生。而词作者就像是焦距不一的镜头,对着同一个拍摄对象——生活,选择着各自所需要的清楚和模糊。生活本身确实有着层次丰富的景深,让不同的听者摄取自己所需的部分,听故事,谈感情,寻文化,都未尝不可。当然,最重要的前提是词作者本身要有一颗博大、宽广的心胸,将生活的种种提炼出美好,让听者去遐想,去展望,去触及。
我对传统音乐的意识源于“莲花落子”,那是一次文艺汇演节目的筛选,我们近六十的老馆长执意到最偏远的农村邀请近八十岁的老人,为我们这次汇报演出排练“莲花落子”这一节目,据说这位八十岁的老人及其同村的几个老人以前跳过莲花落子。节目成型后,我们再次返村观看了这一令我们年轻人都引以为奇的节目,但令我失望的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并不能称之为艺术节目,几个穿着破衣烂裤的小伙子,拿着未经任何装饰的村头木棍边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