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本理念是课程教育改革条件下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高校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指导理论与信条。本文结合生本理念的基本特征进行浅述,主要就生本理念的具体含义以及在教学改革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详尽的探讨,在探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就现阶段改革的具体现状,就如何利用生本理念展开有效教学也给出了部分意见以供参考。希望对于高校课程教学的改革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校 课程教学改革 生本理念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出现在高校的课改舞台上。就生本理念在高校教改中的运用来说,不仅是课程教育改革事业直接推动的结果,同时也是高校寻找长远发展道路的必然途径之一,那么,究竟什么事生本理念呢?
一、生本理念概念综述
所谓生本理念,又被称为生本教育理念,指的是一种真正含义上的以学生为教育教学主体的,为促进学生好学情绪而专门设计的教育模式。从生本理念的基本释义中我们至少可以体会出这样几层意思:就生本理念的最终目的来说,所有一切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积极性;具体表现出来就是在所有教学环节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尊重和肯定;要想达到生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依靠学生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就生本教育理念在教育界的应用来说,首先兴起于初级教育阶段,并且在国内百多所初级教育单位的实验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生本理念与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生本教育是一种时代催生下崭新的教育观念,它既能使教育者在相应的教学实践中感受到教育教学的真谛,同时也能使学生享受到教育教学的真正乐趣,从而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
二、高校教改过程中生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通过上文的相关阐述,我们已经大致了解到生本理念的具体含义以及与传统教学理念的不同之处,那么在高校教改过程中,生本理念的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教育侧重点的改变
从生本理念的教育宗旨我们可以明确看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主导地位。与传统教育管理理念相比,生本理念最大的不同在于教育側重点以及教育主张方面的不同,它意味着“师本”向“生本”的全方位过渡。
(二)生本理念创新的教师观
在生本教育理念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的是引导者的角色,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天性以及创新天性。尽量为学生创造出宽松的学习环境成为生本理念中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三)生本理念中教学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几乎包揽了整个教学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角色,学生只是充当一个听众和看客的角色,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任由教师摆布,没有丝毫自主学习的空间。在高校教改中对生本理念加以运用,实际上是对这一教学观念进行彻底的颠覆,让学生从课堂中的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回到原本的引导者的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行自我能力的培养。
三、生本理念指导下高校教改开展的有效措施
从上文的相关叙述中,我们已经清楚的知道了生本教育管理理念的具体释义以及在高校教改过程中的具体体现,那么在高校教育改革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从哪些方面采取有效促使,对生本教育理念进行有效利用,从而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的质量以及效率呢?
(一)师生观念的有效转变
在高校教改过程中,对生本教育管理理念进行应用的话,首先需要转变师生双方的理念。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从来都是教师处于教育教学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只是处于遵照知识行事的角色。生本教育管理理念的应用需要师生双方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默契程度,因此,如果利用生本教育管理理念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话,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与自己进行角色互换,当然这是一个缓慢推进的过程。
(二)督查测评的有效开展
任何一项新措施或者是新理念的应用,除了教师与学生的有效配合之外,还离不开相关测评措施的督促与检查,只有在具有压力的环境下,教师才会产生相应的动力,当然在施予压力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不然会适得其反。
(三)宣传力度的加强
除了教师以及学生应该采取相应的行动之外,高校还应加强相应的宣传力度,为教改活动的顺利进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从而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校方可以采取横幅或者是大型的讲演会来对生本教育管理理念进行宣讲,让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了解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以及中心思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生本教育管理理念在高校教改中的应用,不仅是课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高校谋求长远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就生本教育理念来说,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探究学习能力,同时还能营造一种良好、上进的学习氛围与环境。在对生本教育理念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配合进行最大限度的争取,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探究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将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上;除了教师之外,学校还应不断完善相应的教学设施设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参考文献:
[1]刘丽敏.生本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2]宋红丽,迟沂军.基于生本理念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创新实践——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3]洪盛志.生本理念观照下的民族高校学风建设探究[J].前沿,2012,(10).
[4]薛生祥.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论丛,2009,(10).
作者简介:
农花(1979.10--),籍贯:广西,工作单位:广西艺术学院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音乐教育)。
关键词:高校 课程教学改革 生本理念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出现在高校的课改舞台上。就生本理念在高校教改中的运用来说,不仅是课程教育改革事业直接推动的结果,同时也是高校寻找长远发展道路的必然途径之一,那么,究竟什么事生本理念呢?
一、生本理念概念综述
所谓生本理念,又被称为生本教育理念,指的是一种真正含义上的以学生为教育教学主体的,为促进学生好学情绪而专门设计的教育模式。从生本理念的基本释义中我们至少可以体会出这样几层意思:就生本理念的最终目的来说,所有一切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积极性;具体表现出来就是在所有教学环节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尊重和肯定;要想达到生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依靠学生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就生本教育理念在教育界的应用来说,首先兴起于初级教育阶段,并且在国内百多所初级教育单位的实验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生本理念与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生本教育是一种时代催生下崭新的教育观念,它既能使教育者在相应的教学实践中感受到教育教学的真谛,同时也能使学生享受到教育教学的真正乐趣,从而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
二、高校教改过程中生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通过上文的相关阐述,我们已经大致了解到生本理念的具体含义以及与传统教学理念的不同之处,那么在高校教改过程中,生本理念的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教育侧重点的改变
从生本理念的教育宗旨我们可以明确看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主导地位。与传统教育管理理念相比,生本理念最大的不同在于教育側重点以及教育主张方面的不同,它意味着“师本”向“生本”的全方位过渡。
(二)生本理念创新的教师观
在生本教育理念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的是引导者的角色,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天性以及创新天性。尽量为学生创造出宽松的学习环境成为生本理念中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三)生本理念中教学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几乎包揽了整个教学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角色,学生只是充当一个听众和看客的角色,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任由教师摆布,没有丝毫自主学习的空间。在高校教改中对生本理念加以运用,实际上是对这一教学观念进行彻底的颠覆,让学生从课堂中的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回到原本的引导者的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行自我能力的培养。
三、生本理念指导下高校教改开展的有效措施
从上文的相关叙述中,我们已经清楚的知道了生本教育管理理念的具体释义以及在高校教改过程中的具体体现,那么在高校教育改革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从哪些方面采取有效促使,对生本教育理念进行有效利用,从而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的质量以及效率呢?
(一)师生观念的有效转变
在高校教改过程中,对生本教育管理理念进行应用的话,首先需要转变师生双方的理念。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从来都是教师处于教育教学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只是处于遵照知识行事的角色。生本教育管理理念的应用需要师生双方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默契程度,因此,如果利用生本教育管理理念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话,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与自己进行角色互换,当然这是一个缓慢推进的过程。
(二)督查测评的有效开展
任何一项新措施或者是新理念的应用,除了教师与学生的有效配合之外,还离不开相关测评措施的督促与检查,只有在具有压力的环境下,教师才会产生相应的动力,当然在施予压力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不然会适得其反。
(三)宣传力度的加强
除了教师以及学生应该采取相应的行动之外,高校还应加强相应的宣传力度,为教改活动的顺利进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从而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校方可以采取横幅或者是大型的讲演会来对生本教育管理理念进行宣讲,让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了解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以及中心思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生本教育管理理念在高校教改中的应用,不仅是课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高校谋求长远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就生本教育理念来说,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探究学习能力,同时还能营造一种良好、上进的学习氛围与环境。在对生本教育理念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配合进行最大限度的争取,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探究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将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上;除了教师之外,学校还应不断完善相应的教学设施设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参考文献:
[1]刘丽敏.生本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2]宋红丽,迟沂军.基于生本理念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创新实践——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3]洪盛志.生本理念观照下的民族高校学风建设探究[J].前沿,2012,(10).
[4]薛生祥.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论丛,2009,(10).
作者简介:
农花(1979.10--),籍贯:广西,工作单位:广西艺术学院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