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是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商业街(惠民社区商业街)在进行了多项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概括了惠民社区目前的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弊端的建议,以求优化惠民社区商业街的规划管理。
【关键词】惠民社区;存在问题;改善建议
一、惠民社区商业街概述
本文所分析的是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正门对面的惠民社区商业街。惠民社区原为居民社区,在2010年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兴建后,逐渐由政府、居民自身和商业开发者将部分居民的居住的平房以及空地改建为商铺。经过近4年的建设与发展惠民社区商业街已经初步成型。但比较与其他发达的高校商业街,惠民社区商业街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弊端。
惠民社区商业街由于由居民社区改建而成,其规划保留为原有的居民社区的方格分布,并没有合理的规划,除了校门正对门2013年建好的一排商铺外大多的商铺外,商铺的地缘好坏没有标准的判断,往往只能依靠自己的特色吸引顾客的光顾。惠民社区商业街周边高校只有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除此之外中学、小学各一所),所以惠民社区商业街可以说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惠民社区商业街的调查结果
1.对惠民社区商业街的铺面的商品或服务供给情况进行调查之后,得出惠民社区商业街有各类商铺约153家,涵盖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等众多消费,其中购物类有31家(超市、化妆品店、眼镜店、电子商品店、服装店等)约占总店面的20%,惠民社区还有一家大型超市;餐饮类有65家(餐厅、小食店、饮品店、糕点店等)约占据总店面的42%,是比例最多的类别,其中包括一个政府规划的摊贩中心;服务类有26家(理发店、快递店、维修店等)约占据总店面的16%;文化类仅仅只有6家左右(打印店,图书店等)约占据总店面的3%;其他类25家约占据总店面的16%。
2.对去惠民社区商业街消费的500个中学生进行了调查,针对消费类型和消费时间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商业街的消费者其中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居多,分别占据28%和30%,大三大四的学生一共占据40%左右,研究生博士生消费者占据2%。而消费时间上则更为集中,分为上午,午间休息,下午休息和晚课后,整个上午消费的比例不到2%,而午间休息和下午休息的午饭、晚饭时间分别占据了41%和45%,晚课后的消费者约为13%。
3.针对学生消费者最倾向消费的店铺进行了网上投票并注明原因,投票结果出乎意料,67%的消费者投给了餐饮类的店铺,原因主要归于地缘优势、品牌特色和经营者的个人魅力等;而23%的消费者竟然投给了物流行业的数个店铺,原因主要归于,网上购物为主,远远超过在惠民社区的购物量;其他投票分布其他类别的店铺。
三、惠民社区商业街的主要具体问题
1.商铺分布不合理
由于惠民社区商业街是由居民社区改建而成,其沿惠民正街发散分布,形成“丰”字型,并不是典型的商业街。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商铺分布零散,现在商业街商铺逐渐向校门和政府规划的小摊贩中心靠拢,但仍有许多商铺分布在较为偏僻的地方。不合理的店铺分布导致很多店铺客流量少,处于持续亏本的状态,最后商品或者服务由于利润持续不增长而变差,恶性循环导致倒闭,此类现象屡见不鲜。
2.消费结构不合理
虽然惠民社区商业街已经经过3年多的优胜劣汰,不断地优化,已经不断地接近供需平衡,但是其实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2014年8月后,校区内原有的较为发达的校内商业街,因为成都校区搬来多个本科学院,宿舍不够新生使用,将全部被改为宿舍,学生的日常便利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
3.商铺进入门槛低,店铺品质参差不齐,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在惠民社区商业街中,店铺的定位不同,所能提供的消费也不同。由于由居民社区改造,许多店铺的条件并不能达到标准,尤其是餐饮店,许多甚至没有餐饮许可证明,加上摊贩中心虽然是政府规划,但也没有相关的卫生合格证明。因为高校学生往往在食品卫生方面,警惕不高。这样不利于学生的食品安全。
四、针对此类商业街问题的建议
1.合理规划商业布局
整合部分偏僻商铺,取缔部分违规改建民房,将不规范的摊位按照政府规划摊位中心一样,规范安排。在商业规划不合理的商铺可以通过时下流行的手机微信、网络团购、电话外卖等方式,进行电子交易,提高客流量,以增加盈利。既便利了广大学生,又增加了经营利润,避免了短时间大数量的商铺倒闭之后,又新开张存活时间短的商铺。
2.优化消费结构
由于消费结构较为单一,几乎倾向于饮食行业。同时饮食行业供过于求,导致竞争压力极大。在进入商业街时,经营者最好针对结构薄弱的行业,例如目前急需发展店铺进行选择。这样既优化了消费结构,便利了学生需求,同时对商业街乃至整个学校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除此之外,由于缺乏补习类、兴趣爱好类的让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商铺,如琴行、补习班、书吧、画室等等,导致学生的业余生活也略微乏味。此类与学校发展相辅相成的商铺类别,是商业街优化消费结构最需要的。
3.提高进入门槛,加强卫生监管
食品安全关系着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关系着高校的正常运行。需要政府加强相关食品监管,取缔一切不合格的餐饮店铺,尤其是各类售卖食品的小摊贩。同时高校自身也应该配合监管部门进行监督,而非仅仅只管校内食堂的卫生安全。这样才能更大程度的保障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保障正常的学校日常与教学运行。
参考文献:
[1]于茜虹,陈锋.基于集聚印象理论的商业街文化属性与消费者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11.06
[2]罗念安.高校校园商业空间规划研究[J].上海:建筑科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惠民社区;存在问题;改善建议
一、惠民社区商业街概述
本文所分析的是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正门对面的惠民社区商业街。惠民社区原为居民社区,在2010年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兴建后,逐渐由政府、居民自身和商业开发者将部分居民的居住的平房以及空地改建为商铺。经过近4年的建设与发展惠民社区商业街已经初步成型。但比较与其他发达的高校商业街,惠民社区商业街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弊端。
惠民社区商业街由于由居民社区改建而成,其规划保留为原有的居民社区的方格分布,并没有合理的规划,除了校门正对门2013年建好的一排商铺外大多的商铺外,商铺的地缘好坏没有标准的判断,往往只能依靠自己的特色吸引顾客的光顾。惠民社区商业街周边高校只有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除此之外中学、小学各一所),所以惠民社区商业街可以说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惠民社区商业街的调查结果
1.对惠民社区商业街的铺面的商品或服务供给情况进行调查之后,得出惠民社区商业街有各类商铺约153家,涵盖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等众多消费,其中购物类有31家(超市、化妆品店、眼镜店、电子商品店、服装店等)约占总店面的20%,惠民社区还有一家大型超市;餐饮类有65家(餐厅、小食店、饮品店、糕点店等)约占据总店面的42%,是比例最多的类别,其中包括一个政府规划的摊贩中心;服务类有26家(理发店、快递店、维修店等)约占据总店面的16%;文化类仅仅只有6家左右(打印店,图书店等)约占据总店面的3%;其他类25家约占据总店面的16%。
2.对去惠民社区商业街消费的500个中学生进行了调查,针对消费类型和消费时间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商业街的消费者其中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居多,分别占据28%和30%,大三大四的学生一共占据40%左右,研究生博士生消费者占据2%。而消费时间上则更为集中,分为上午,午间休息,下午休息和晚课后,整个上午消费的比例不到2%,而午间休息和下午休息的午饭、晚饭时间分别占据了41%和45%,晚课后的消费者约为13%。
3.针对学生消费者最倾向消费的店铺进行了网上投票并注明原因,投票结果出乎意料,67%的消费者投给了餐饮类的店铺,原因主要归于地缘优势、品牌特色和经营者的个人魅力等;而23%的消费者竟然投给了物流行业的数个店铺,原因主要归于,网上购物为主,远远超过在惠民社区的购物量;其他投票分布其他类别的店铺。
三、惠民社区商业街的主要具体问题
1.商铺分布不合理
由于惠民社区商业街是由居民社区改建而成,其沿惠民正街发散分布,形成“丰”字型,并不是典型的商业街。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商铺分布零散,现在商业街商铺逐渐向校门和政府规划的小摊贩中心靠拢,但仍有许多商铺分布在较为偏僻的地方。不合理的店铺分布导致很多店铺客流量少,处于持续亏本的状态,最后商品或者服务由于利润持续不增长而变差,恶性循环导致倒闭,此类现象屡见不鲜。
2.消费结构不合理
虽然惠民社区商业街已经经过3年多的优胜劣汰,不断地优化,已经不断地接近供需平衡,但是其实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2014年8月后,校区内原有的较为发达的校内商业街,因为成都校区搬来多个本科学院,宿舍不够新生使用,将全部被改为宿舍,学生的日常便利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
3.商铺进入门槛低,店铺品质参差不齐,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在惠民社区商业街中,店铺的定位不同,所能提供的消费也不同。由于由居民社区改造,许多店铺的条件并不能达到标准,尤其是餐饮店,许多甚至没有餐饮许可证明,加上摊贩中心虽然是政府规划,但也没有相关的卫生合格证明。因为高校学生往往在食品卫生方面,警惕不高。这样不利于学生的食品安全。
四、针对此类商业街问题的建议
1.合理规划商业布局
整合部分偏僻商铺,取缔部分违规改建民房,将不规范的摊位按照政府规划摊位中心一样,规范安排。在商业规划不合理的商铺可以通过时下流行的手机微信、网络团购、电话外卖等方式,进行电子交易,提高客流量,以增加盈利。既便利了广大学生,又增加了经营利润,避免了短时间大数量的商铺倒闭之后,又新开张存活时间短的商铺。
2.优化消费结构
由于消费结构较为单一,几乎倾向于饮食行业。同时饮食行业供过于求,导致竞争压力极大。在进入商业街时,经营者最好针对结构薄弱的行业,例如目前急需发展店铺进行选择。这样既优化了消费结构,便利了学生需求,同时对商业街乃至整个学校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除此之外,由于缺乏补习类、兴趣爱好类的让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商铺,如琴行、补习班、书吧、画室等等,导致学生的业余生活也略微乏味。此类与学校发展相辅相成的商铺类别,是商业街优化消费结构最需要的。
3.提高进入门槛,加强卫生监管
食品安全关系着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关系着高校的正常运行。需要政府加强相关食品监管,取缔一切不合格的餐饮店铺,尤其是各类售卖食品的小摊贩。同时高校自身也应该配合监管部门进行监督,而非仅仅只管校内食堂的卫生安全。这样才能更大程度的保障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保障正常的学校日常与教学运行。
参考文献:
[1]于茜虹,陈锋.基于集聚印象理论的商业街文化属性与消费者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11.06
[2]罗念安.高校校园商业空间规划研究[J].上海:建筑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