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门市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江门,529000)
【摘要】目前,对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标准,以及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施工因素较多,针对桥梁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一些表面缺陷问题,本文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现场控制和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外观;质量施工;控制
目前,衡量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标准,要求桥梁混凝土必须具备合格的内在质量和良好的外觀质量。但在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缺陷问题出现的较多,好的外观质量能反映工程整体形象,外观质量是工程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是施工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反映,本文作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针对性提出相应的施工过程控制要点及几种有效方法。促进桥梁工程外观质量的持续改进,以确保工程质量。
1 质量问题基本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桥梁施工中混凝土集料一般采自当地,模板多采用组合钢模板。施工中混凝土外观质量常见的缺陷。
1.1 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水泡密集、砂斑砂线;
1.2 混凝土表面明显层印、斑纹且颜色不一致;
1.3 混凝土构件边线不整齐,表面不平整;
1.4 模板接缝处有漏浆,个别有胀模现象;
1.5 混凝土表面裂隙,如龟裂、收缩性裂缝、鱼鳞状裂缝;
1.6 混凝土接缝错牙、漏浆。
2 原因分析
2.1 蜂窝、麻面、水泡密集
2.1.1 由于排气困难且截面上钢筋密集,振捣棒受限而振捣困难,混凝土振捣不足,气泡未完全排出,部分气泡残留在混凝土与模板之间;
2.1.2 新拌混凝土浇注入模后,停留时间过长,振捣时已有部分凝固;
2.1.3 支立模板前没有在模板上刷脱模剂,或模板拼缝漏浆,靠近拼缝的构件表面水泥砂浆少;
2.1.4 模板漏浆,且振捣过度,跑浆严重;
2.1.5 混凝土塌落度偏小,振捣力不足或漏振;
2.1.6 混凝土浇注方法不当,没有采用带浆法下料和赶浆法振捣;
2.1.7 混凝土搅拌与振捣不足,使混凝土不均匀,不密实,造成局部砂浆过少。
2.2 层印、颜色不一致
2.2.1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或外加剂掺量偏大,混凝土泌水现象严重;
2.2.2 混凝土浇注顺序控制得不好,浇注上层混凝土时,下层混凝土等待时间过长,混凝土出现明显的接茬痕迹,混凝土拌制、运输、浇注三个环节中机械故障,停歇后继续浇注,而未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检查处理;
2.2.3 分层浇注混凝土振捣过度,造成石子下沉,水泥砂浆上浮,浆多的地方色发青,石子多的地方色发白,形成对比;
2.2.4 模板上脱模剂涂刷过多往下流淌,拆模后在构件表面呈现若断若续的假“分层”。
2.3“烂边”、“烂根”现象
“烂边”和“烂根”主要是由于模板拼缝不严密,接缝处止浆不好,模板下底边与台座包边结合不紧密,振捣时混凝土表面失浆造成。漏浆较少时边角出现“毛边”,漏浆严重时出现混凝土蜂窝、麻面。另外振捣时,太靠近拼缝也是造成“烂边”和“烂根”的原因。
2.4 表面裂缝
2.4.1 混凝土养护不当。洒水次数过少,表面损失水分过快,造成内外收缩不均匀而引起表面混凝土开裂;
2.4.2 过度振捣造成离析,表面水泥砂浆含量大,收缩量也增大。
2.5 错牙、胀模、漏浆
2.5.1 模板拼缝经反复拆装接口变形严重,或支模时模板垂直度控制得不好,相邻两块模板存在较大缝隙;
2.5.2 相邻两块模板对拉螺杆松紧程度不一,模板激振后胀开程度不一;
2.5.3 模板对拉、支撑体系不足,混凝土侧压力较大时,拉杆滑丝、螺母丝扣有损伤,激振过程中出现螺母脱丝。
3 施工控制方法
3.1 模板控制:采用分块面积较大的整体钢模板(最短尺寸不小于60cm),厚3—4mm,使用时不变形,施工前除去锈迹和表面防锈漆,使模板表面洁净光滑。模板安装时应保持水平,避免底部漏浆。安装模板时在接缝处抹一层粘结剂,并内夹一层无纺土工布。粘结剂可由水泥与胶水(装饰材料:硅酸钠)配制而成。其中水泥能抵挡水的侵蚀,胶水有粘性可防止水泥浆开裂,并能有效地粘结在模板上,以防粘结剂被振动器振落而失去塞缝作用,另外内夹的土工布可吸收混凝土凝结时产生的过多水份,防止水泡产生。施工时,土工布外露部分应仔细切除。
3.2 支撑的控制:为防止胀模,模板固定可采用孛12对拉钢螺杆,间距1.2×1.0为宜。下垫钢垫片和钢管,通过钢管使模析整体受力均匀,模板内用长度与结构厚度相等的木棍支撑。对于较高的混凝土结构的底层,考虑到压力较大,可采用加双螺母或加密对拉螺杆加固。混凝土浇注前应对模板的支撑情况仔细检查,使之稳固、安全,符合规范要求。
3.3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在施工中应对集料进行严格控制,经常检查其级配是否符合要求。砂、碎(砾)石在使用前要用水冲洗干净,不使用有硬块、过期变质的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水泥细骨料的用量,减少粗骨料的用量。以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
3.4 脱模剂的控制:为防止在混凝土表面留下的红印,应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尤其是铁锈和防锈漆更要擦拭干净,清理完成后用抹布揩脱模剂(用质量好的机油)均匀涂在模板表面,用量应少,现油光即可。如果机油过多,会往下流,造成下层混凝土局部颜色较黑。擦油后,应注意保持模板干净,防止灰尘等粘在表面使混凝土外观变黑和表面不光滑。如能在混凝土浇注前重擦一次,效果更佳。
3.5外加剂的控制:为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层印,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如混凝土量较大。浇注时间较长时,可加入适量缓凝型减水剂,即可延长混凝土初、终凝时间。并能增强混凝土和易性,减少泌水现象。加入掺剂后上下层混凝土衔接容许时间长,衔接处无明显层次现象,整体性好。外加剂掺水时要严格控制剂量,并按使用方法正确操作。
3.6 混凝土施工振捣的控制:①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应少于2min。充分搅拌。②严格控制好坍落度。③混凝土自高处落下的高度不得超过2m,否则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混凝土离析。并用塑料布遮住模板,防止混凝土散落到模板上。④模板内混凝土应用人工扒平,厚度控制为30cm一层,并把滚到模板边的粗集料扒到中间,严禁用振动棒振动拖平。⑤振动棒振动要有规律地垂直插入,间距为20—30cm,呈梅花形,快插慢拔,振动棒插入到拔出时间控制在20s为佳。插入下层5一lOcm,先中间后两边。待混凝土停止流动,不冒气泡,表面平坦,泛浆时为好。振动操作应先粗振后细振,尤其在模板边着重加强振捣。⑥浇注一层混凝土后,模板会因振动棒振动和倒入混凝土时被贱上许多水泥浆,会在混凝土表面留下斑点。因此在下一层浇注前应将溅到模板上的水泥清理干净,并抹少许脱模剂。另外模板边的浮浆和混凝土悬浮物都应铲到中间,以免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明显层印。
3.7 混凝土养护的控制:浇注完混凝土12小时后开始养护,养护龄期不应少于7天,前24小时内每2小时养护一次,24小时后按每4小时养护一次,并对钢模板洒水降温,3天后即可拆模。拆模时应仔细小心,避免模板划伤混凝土表面和损坏结构物边角等。
施工实践证明,上述办法行之有效,使混凝土外观质量有很好的改观,获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曹竞梅,郭宗文.桥梁工程外观质量施工控制要点[J].水运工程,2004(6).
[2] 黄雁斌.桥涵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 (7).
【摘要】目前,对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标准,以及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施工因素较多,针对桥梁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一些表面缺陷问题,本文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现场控制和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外观;质量施工;控制
目前,衡量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标准,要求桥梁混凝土必须具备合格的内在质量和良好的外觀质量。但在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缺陷问题出现的较多,好的外观质量能反映工程整体形象,外观质量是工程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是施工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反映,本文作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针对性提出相应的施工过程控制要点及几种有效方法。促进桥梁工程外观质量的持续改进,以确保工程质量。
1 质量问题基本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桥梁施工中混凝土集料一般采自当地,模板多采用组合钢模板。施工中混凝土外观质量常见的缺陷。
1.1 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水泡密集、砂斑砂线;
1.2 混凝土表面明显层印、斑纹且颜色不一致;
1.3 混凝土构件边线不整齐,表面不平整;
1.4 模板接缝处有漏浆,个别有胀模现象;
1.5 混凝土表面裂隙,如龟裂、收缩性裂缝、鱼鳞状裂缝;
1.6 混凝土接缝错牙、漏浆。
2 原因分析
2.1 蜂窝、麻面、水泡密集
2.1.1 由于排气困难且截面上钢筋密集,振捣棒受限而振捣困难,混凝土振捣不足,气泡未完全排出,部分气泡残留在混凝土与模板之间;
2.1.2 新拌混凝土浇注入模后,停留时间过长,振捣时已有部分凝固;
2.1.3 支立模板前没有在模板上刷脱模剂,或模板拼缝漏浆,靠近拼缝的构件表面水泥砂浆少;
2.1.4 模板漏浆,且振捣过度,跑浆严重;
2.1.5 混凝土塌落度偏小,振捣力不足或漏振;
2.1.6 混凝土浇注方法不当,没有采用带浆法下料和赶浆法振捣;
2.1.7 混凝土搅拌与振捣不足,使混凝土不均匀,不密实,造成局部砂浆过少。
2.2 层印、颜色不一致
2.2.1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或外加剂掺量偏大,混凝土泌水现象严重;
2.2.2 混凝土浇注顺序控制得不好,浇注上层混凝土时,下层混凝土等待时间过长,混凝土出现明显的接茬痕迹,混凝土拌制、运输、浇注三个环节中机械故障,停歇后继续浇注,而未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检查处理;
2.2.3 分层浇注混凝土振捣过度,造成石子下沉,水泥砂浆上浮,浆多的地方色发青,石子多的地方色发白,形成对比;
2.2.4 模板上脱模剂涂刷过多往下流淌,拆模后在构件表面呈现若断若续的假“分层”。
2.3“烂边”、“烂根”现象
“烂边”和“烂根”主要是由于模板拼缝不严密,接缝处止浆不好,模板下底边与台座包边结合不紧密,振捣时混凝土表面失浆造成。漏浆较少时边角出现“毛边”,漏浆严重时出现混凝土蜂窝、麻面。另外振捣时,太靠近拼缝也是造成“烂边”和“烂根”的原因。
2.4 表面裂缝
2.4.1 混凝土养护不当。洒水次数过少,表面损失水分过快,造成内外收缩不均匀而引起表面混凝土开裂;
2.4.2 过度振捣造成离析,表面水泥砂浆含量大,收缩量也增大。
2.5 错牙、胀模、漏浆
2.5.1 模板拼缝经反复拆装接口变形严重,或支模时模板垂直度控制得不好,相邻两块模板存在较大缝隙;
2.5.2 相邻两块模板对拉螺杆松紧程度不一,模板激振后胀开程度不一;
2.5.3 模板对拉、支撑体系不足,混凝土侧压力较大时,拉杆滑丝、螺母丝扣有损伤,激振过程中出现螺母脱丝。
3 施工控制方法
3.1 模板控制:采用分块面积较大的整体钢模板(最短尺寸不小于60cm),厚3—4mm,使用时不变形,施工前除去锈迹和表面防锈漆,使模板表面洁净光滑。模板安装时应保持水平,避免底部漏浆。安装模板时在接缝处抹一层粘结剂,并内夹一层无纺土工布。粘结剂可由水泥与胶水(装饰材料:硅酸钠)配制而成。其中水泥能抵挡水的侵蚀,胶水有粘性可防止水泥浆开裂,并能有效地粘结在模板上,以防粘结剂被振动器振落而失去塞缝作用,另外内夹的土工布可吸收混凝土凝结时产生的过多水份,防止水泡产生。施工时,土工布外露部分应仔细切除。
3.2 支撑的控制:为防止胀模,模板固定可采用孛12对拉钢螺杆,间距1.2×1.0为宜。下垫钢垫片和钢管,通过钢管使模析整体受力均匀,模板内用长度与结构厚度相等的木棍支撑。对于较高的混凝土结构的底层,考虑到压力较大,可采用加双螺母或加密对拉螺杆加固。混凝土浇注前应对模板的支撑情况仔细检查,使之稳固、安全,符合规范要求。
3.3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在施工中应对集料进行严格控制,经常检查其级配是否符合要求。砂、碎(砾)石在使用前要用水冲洗干净,不使用有硬块、过期变质的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水泥细骨料的用量,减少粗骨料的用量。以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
3.4 脱模剂的控制:为防止在混凝土表面留下的红印,应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尤其是铁锈和防锈漆更要擦拭干净,清理完成后用抹布揩脱模剂(用质量好的机油)均匀涂在模板表面,用量应少,现油光即可。如果机油过多,会往下流,造成下层混凝土局部颜色较黑。擦油后,应注意保持模板干净,防止灰尘等粘在表面使混凝土外观变黑和表面不光滑。如能在混凝土浇注前重擦一次,效果更佳。
3.5外加剂的控制:为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层印,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如混凝土量较大。浇注时间较长时,可加入适量缓凝型减水剂,即可延长混凝土初、终凝时间。并能增强混凝土和易性,减少泌水现象。加入掺剂后上下层混凝土衔接容许时间长,衔接处无明显层次现象,整体性好。外加剂掺水时要严格控制剂量,并按使用方法正确操作。
3.6 混凝土施工振捣的控制:①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应少于2min。充分搅拌。②严格控制好坍落度。③混凝土自高处落下的高度不得超过2m,否则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混凝土离析。并用塑料布遮住模板,防止混凝土散落到模板上。④模板内混凝土应用人工扒平,厚度控制为30cm一层,并把滚到模板边的粗集料扒到中间,严禁用振动棒振动拖平。⑤振动棒振动要有规律地垂直插入,间距为20—30cm,呈梅花形,快插慢拔,振动棒插入到拔出时间控制在20s为佳。插入下层5一lOcm,先中间后两边。待混凝土停止流动,不冒气泡,表面平坦,泛浆时为好。振动操作应先粗振后细振,尤其在模板边着重加强振捣。⑥浇注一层混凝土后,模板会因振动棒振动和倒入混凝土时被贱上许多水泥浆,会在混凝土表面留下斑点。因此在下一层浇注前应将溅到模板上的水泥清理干净,并抹少许脱模剂。另外模板边的浮浆和混凝土悬浮物都应铲到中间,以免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明显层印。
3.7 混凝土养护的控制:浇注完混凝土12小时后开始养护,养护龄期不应少于7天,前24小时内每2小时养护一次,24小时后按每4小时养护一次,并对钢模板洒水降温,3天后即可拆模。拆模时应仔细小心,避免模板划伤混凝土表面和损坏结构物边角等。
施工实践证明,上述办法行之有效,使混凝土外观质量有很好的改观,获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曹竞梅,郭宗文.桥梁工程外观质量施工控制要点[J].水运工程,2004(6).
[2] 黄雁斌.桥涵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