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0kV网格化配电网的规划应用,在区域控制法的引导下,使配电网能够满足区域的用电需求。在规划过程中,应明确目标网格,并做好相应的负荷预测工作,对电气电源、管道、通信等进行分布式管理,有效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实现对配电网的精细化管理,提高配电经济效益。
【关键词】配电网;网格规划;负荷预测;规划思路
在当前新形势下,用电需求骤增,配网管理愈发困难,对其规划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传统模式中现状网架布局混乱、线路负载两端化、与城区发展不兼容等问题急需解决,在新型配电网设计时,应确保其与城镇总规划相协调。在此介绍一种网格化模式,即根据不同地区用电需求也不一致的特点合理划分成若干区域,结合实际用电需求、负荷预测等因素对网架重新布设,逐渐形成一个“网络清晰、联络有序、负荷均衡、安全可靠”的网架。
一、配电网规划问题
对配电网规划现状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问题:①配电可靠性问题,应用单电源配电网规划方式,致使配电网负荷过大,损耗严重时,甚至影响最终的供电质量;②配电网协调性问题,由于主网与配电网配置存在不协调因素,导致电力运行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电能损耗,无法保障电网的整体优势;③配电网规划可行性问题,配电网规划需以大量的数据调研为基础,若报告数据失真,则会影响到配电网的建设。
二、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思路应用
2.1网格化规划概述
网格化是指应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以区域需求为导向进行配电网的优化设计。基于地区控规实现对地块配电的深度开发、归类,结合负荷预测的方法,制定标准化的规划方案,提高配电可靠性与稳定性。基于10kV配电网架设,网架分区开展网架布局,使其能够形成网格规划结构,满足对接地区需求。
2.2网格化规划思路
基于配电网网格规划思路分析,其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数据搜集阶段,基础数据收集是网格规划的准备阶段,其中包括总规收集、控规明类、基础数据调研、多元负荷测试、分布电源资料汇总,在开展数据收集工作过程中,需了解配电规划区域的现状,并对区域的用电类型、功能进行明确。②电网现状考察,基于配电区域的电源现状、网架布设情况、运行参数等进行分析,对配电网架设问题作出科学诊断,明列问题清单,保证网格规划的有效执行。③网格划分阶段,网格划分是最重要的阶段,根据现阶段的分布配电分布情况,明确线路供电半径,制定目标网络架设模式,并結合多种要素,合理规划最终配电网格。基于电网导向功能,每个网格之中设计若干个标准接线,可独立承担网格中的配电作业,逐渐使电力负荷饱和。各网格独立运行,配电网不存在交叉点,网格之间存在明显边界,内部包括数个路格,避免跨越道路、铁路等。基于整体思路对配电网进行行政区域划分。例如,某电力企业基于实地数据收集工作的开展,在保障网格之间的协调性的基础上,将3个变电站围绕单个网格配电系统形成独立的供电分区,完成网格系统优化的效果。而在对独立供电分区的划分中,可将其按照所处位置,分为中心城区网格与一般城区网格两种类型。
三、配电网网格化规划负荷预测方法
3.1配电网网格规划负荷预测
3.1.1配电网网格规划负荷预测要点
从电力需求的角度分析,配电网网格规划不仅仅追求电气设计的质,还追求电气设计的量,关系到区域的经济活动。负荷预测是配电规划的基础工作,是明确现在、分析区域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内容,负荷预测的准确度直接影响配电网规划的质量,根据预测方式,可将其划分为系统预测、空间预测,基于电量、分布对其进行负荷预测。系统预测的重点内容在于明确供电需求量,明确最终的变电、配电规模。空间预测基于地理分布分析,基于时间、数量要素对其进行分析,对电力分布情况进行预测。
3.1.2配电网网格规划负荷预测计算
基于配电电力负荷预测方式,避免配电资源浪费,满足区域配电需求,实现对电力的科学调度、优化控制。预测方法的应用中,首先应预测整体的需求总量,对区域配电、变电容量进行明确,在空间上对其进行分区,基于层次节点计算配电符合特性。空间分区对负荷具有明显的影响。
3.1.3综合规划负荷预测
单纯的应用网格算法会导致最终的计算结果过于细致,预测方向过于复杂。对于负荷密度角度进行配电预测,可应用土地综合分类法,对网格类型进行从新划分,将其划分为住宅、政府、教育、商业、设施、交通、绿地等,根据不同区域的配电应用,对其进行负荷计算。计算公式为:面积密度×需用系数×容积。基于此负荷预测,计算公式为:用地面积×最佳分配因子。
3.2对配电网网格的规划改造
3.2.1配电网网格规划改造要点
10kV配电网网格规划,在进行规划设计、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改造,使其能够满足网格电气设计的需要,完成配电网的优质规划。①在配电网网格规划时,需要坚持基本的规划原则,在配电网网格规划时,应与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吻合,与市政电力设计相适应,配电网网格规划改造,能够衔接10kV配电的协调发展,对网格规划进行科学定位,在针对不同建筑、功能、区域的网格设计中,制定差异化的改造原则。②在网格规划改造时,应用发展成熟的网格,根据负荷饱和情况分析,以电气设计问题为导向,对配网络设计优化,制定完善的网架结构。对于网格规划中存在的杂线,在明确联络性的基础上,拆除无效的联络节点,实现对网架的科学改造。③快速发展网格规划设计,若区域配电网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负荷预测处于持续增加的状态,基于配电可靠性分析,选取最终的目标,应用有序过渡的网格改造方式,避免网格重复投资,实现网架资源的科学配置。④针对一般发展配电网网格规划,区域发展较差,配电网存量资产较少,对目标网架的合理选取,可以使配电网网格更加均衡,统筹地区电能规划,实现标准化的网格供电。
3.2.2网格规划过渡项目
配电网网格设计是配电站的规划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与负荷预测配合的过程中,制定了优化型的配电网格化管理内容。现阶段,很多地区配电网网格规划处于过渡阶段,基于10kV配电网负荷预测,建立标准化的项目库,为配电网立项提供相应的依据,与主网建设相结合,通过时序对配电项目进行合理安排,实现网络智能化的配电控制,进而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标。
结语
对电力工程的电气安装工作来讲,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电气安装过程中需要保证安装操作流程的标准化、经济实用性以及维修工作更加方便快捷等方面进行考虑,对成熟的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运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这对我国电力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甘健锋.电力工程中电气设备安装的技巧[J].建材与装饰,2018(06):237~238.
[2]曾戈.浅谈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3):124~125.
[3]罗玉苹,赵华平.电力工程相关电气设备的安装工艺分析[J].四川水泥,2015(02):26.
[4]詹鸣.电力工程中相关电气设备的安装工艺分析[J].通讯世界,2015(01):154~155.
(作者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市荫营供电公司)
【关键词】配电网;网格规划;负荷预测;规划思路
在当前新形势下,用电需求骤增,配网管理愈发困难,对其规划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传统模式中现状网架布局混乱、线路负载两端化、与城区发展不兼容等问题急需解决,在新型配电网设计时,应确保其与城镇总规划相协调。在此介绍一种网格化模式,即根据不同地区用电需求也不一致的特点合理划分成若干区域,结合实际用电需求、负荷预测等因素对网架重新布设,逐渐形成一个“网络清晰、联络有序、负荷均衡、安全可靠”的网架。
一、配电网规划问题
对配电网规划现状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问题:①配电可靠性问题,应用单电源配电网规划方式,致使配电网负荷过大,损耗严重时,甚至影响最终的供电质量;②配电网协调性问题,由于主网与配电网配置存在不协调因素,导致电力运行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电能损耗,无法保障电网的整体优势;③配电网规划可行性问题,配电网规划需以大量的数据调研为基础,若报告数据失真,则会影响到配电网的建设。
二、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思路应用
2.1网格化规划概述
网格化是指应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以区域需求为导向进行配电网的优化设计。基于地区控规实现对地块配电的深度开发、归类,结合负荷预测的方法,制定标准化的规划方案,提高配电可靠性与稳定性。基于10kV配电网架设,网架分区开展网架布局,使其能够形成网格规划结构,满足对接地区需求。
2.2网格化规划思路
基于配电网网格规划思路分析,其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数据搜集阶段,基础数据收集是网格规划的准备阶段,其中包括总规收集、控规明类、基础数据调研、多元负荷测试、分布电源资料汇总,在开展数据收集工作过程中,需了解配电规划区域的现状,并对区域的用电类型、功能进行明确。②电网现状考察,基于配电区域的电源现状、网架布设情况、运行参数等进行分析,对配电网架设问题作出科学诊断,明列问题清单,保证网格规划的有效执行。③网格划分阶段,网格划分是最重要的阶段,根据现阶段的分布配电分布情况,明确线路供电半径,制定目标网络架设模式,并結合多种要素,合理规划最终配电网格。基于电网导向功能,每个网格之中设计若干个标准接线,可独立承担网格中的配电作业,逐渐使电力负荷饱和。各网格独立运行,配电网不存在交叉点,网格之间存在明显边界,内部包括数个路格,避免跨越道路、铁路等。基于整体思路对配电网进行行政区域划分。例如,某电力企业基于实地数据收集工作的开展,在保障网格之间的协调性的基础上,将3个变电站围绕单个网格配电系统形成独立的供电分区,完成网格系统优化的效果。而在对独立供电分区的划分中,可将其按照所处位置,分为中心城区网格与一般城区网格两种类型。
三、配电网网格化规划负荷预测方法
3.1配电网网格规划负荷预测
3.1.1配电网网格规划负荷预测要点
从电力需求的角度分析,配电网网格规划不仅仅追求电气设计的质,还追求电气设计的量,关系到区域的经济活动。负荷预测是配电规划的基础工作,是明确现在、分析区域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内容,负荷预测的准确度直接影响配电网规划的质量,根据预测方式,可将其划分为系统预测、空间预测,基于电量、分布对其进行负荷预测。系统预测的重点内容在于明确供电需求量,明确最终的变电、配电规模。空间预测基于地理分布分析,基于时间、数量要素对其进行分析,对电力分布情况进行预测。
3.1.2配电网网格规划负荷预测计算
基于配电电力负荷预测方式,避免配电资源浪费,满足区域配电需求,实现对电力的科学调度、优化控制。预测方法的应用中,首先应预测整体的需求总量,对区域配电、变电容量进行明确,在空间上对其进行分区,基于层次节点计算配电符合特性。空间分区对负荷具有明显的影响。
3.1.3综合规划负荷预测
单纯的应用网格算法会导致最终的计算结果过于细致,预测方向过于复杂。对于负荷密度角度进行配电预测,可应用土地综合分类法,对网格类型进行从新划分,将其划分为住宅、政府、教育、商业、设施、交通、绿地等,根据不同区域的配电应用,对其进行负荷计算。计算公式为:面积密度×需用系数×容积。基于此负荷预测,计算公式为:用地面积×最佳分配因子。
3.2对配电网网格的规划改造
3.2.1配电网网格规划改造要点
10kV配电网网格规划,在进行规划设计、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改造,使其能够满足网格电气设计的需要,完成配电网的优质规划。①在配电网网格规划时,需要坚持基本的规划原则,在配电网网格规划时,应与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吻合,与市政电力设计相适应,配电网网格规划改造,能够衔接10kV配电的协调发展,对网格规划进行科学定位,在针对不同建筑、功能、区域的网格设计中,制定差异化的改造原则。②在网格规划改造时,应用发展成熟的网格,根据负荷饱和情况分析,以电气设计问题为导向,对配网络设计优化,制定完善的网架结构。对于网格规划中存在的杂线,在明确联络性的基础上,拆除无效的联络节点,实现对网架的科学改造。③快速发展网格规划设计,若区域配电网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负荷预测处于持续增加的状态,基于配电可靠性分析,选取最终的目标,应用有序过渡的网格改造方式,避免网格重复投资,实现网架资源的科学配置。④针对一般发展配电网网格规划,区域发展较差,配电网存量资产较少,对目标网架的合理选取,可以使配电网网格更加均衡,统筹地区电能规划,实现标准化的网格供电。
3.2.2网格规划过渡项目
配电网网格设计是配电站的规划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与负荷预测配合的过程中,制定了优化型的配电网格化管理内容。现阶段,很多地区配电网网格规划处于过渡阶段,基于10kV配电网负荷预测,建立标准化的项目库,为配电网立项提供相应的依据,与主网建设相结合,通过时序对配电项目进行合理安排,实现网络智能化的配电控制,进而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标。
结语
对电力工程的电气安装工作来讲,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电气安装过程中需要保证安装操作流程的标准化、经济实用性以及维修工作更加方便快捷等方面进行考虑,对成熟的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运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这对我国电力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甘健锋.电力工程中电气设备安装的技巧[J].建材与装饰,2018(06):237~238.
[2]曾戈.浅谈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3):124~125.
[3]罗玉苹,赵华平.电力工程相关电气设备的安装工艺分析[J].四川水泥,2015(02):26.
[4]詹鸣.电力工程中相关电气设备的安装工艺分析[J].通讯世界,2015(01):154~155.
(作者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市荫营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