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建筑设计中引入传统文化是一大重要创新,不仅可提升建筑设计品质,也有利于凸显民族特色。本文首先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简要分析,其后详细探讨了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最后围绕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策略展开分析,以期可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设计;应用价值;传承;应用策略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2.039
1、引言
传统文化是民族价值观的体现,传统文化依靠以各种汉字符号与文化意象形成的文化记忆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将传统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在现代建筑中展现出来,形成鲜明的文化记忆,是如今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加强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
2、传统文化概述
文化为人类社会所独有,其内涵极为丰富,尚无一个定义能穷尽其内容。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空间以及久远的时间绵延中所形成的带有上述特征的有形无形因素的总和,它已内化为某一族群的习惯性力量,并且外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无时无处不受到这种力量的约束。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的表现和地理环境融合后形成的独特地方文化特色。而在不同地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空间的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历史成像便被称为文化记忆。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被转变为人们的文化记忆得以传承,这个过程需要符号和意象作为载体。
人们通过符号和意象认识环境,组建自己的记忆。在城市建筑和城市空间中存在的符号与意象丰富多彩,既包括城市造景、城市家具、城市立面,也包括城市空间与建筑之间的人居环境。在后现代主义建筑浪潮的推动下,现代建筑空间已经被视为重要的地区文化标志,展现城市环境中的艺术形式和文脉记忆点,同时在时间的积累下令人们逐步形成独特的社会文化记忆。
3、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3.1价值观和审美观方面的影响
我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璀璨夺目,对不同领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在建筑设计领域,设计师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的审美理念也会对观看者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产生影响。因此,将传统文化应用于建筑设计领域,首先会对设计师的设计风格、设计灵感、审美观、价值观等产生影响,进而通过设计师的理解和传播影响观看者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例如,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方九里,旁三门、左祖右社、移步异景,天人合一、因势就成等在古代营造活动中均得到体现。在当代城市密度不断增加的形势下,空间上的乐趣会被压缩的很小。因此在城市的设计中,利用有限的条件,创造温馨、舒心时刻。在这种环境中,享受美好时光。这些传统的设计手法如果处理的好,依旧可以达到往往会促成一个具有现代审美最新的立意产生,让人居者达到更高层次的相互交流(图1)。
3.2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影响
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环境复杂多样,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碎片化和电子化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正在社会的变革中慢慢流失。将传统文化引入建筑规划设计领域后,一方面,设计师们开始以人为本,遵循傳统文化中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引导人们回归宁静祥和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与传播改变了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一味推崇西方理念的现状,让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认同感,也是一种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4、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策略
4.1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应用
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运用传统建筑文化的思想理念,还要注重具体文化元素及技法的使用,下文主要几种常见的传统文化技法展开分析:
(1)建筑轴线:传统文化中的轴线是当代建筑设计中常用的元素之一。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建筑设计,对轴线的应用就是在物体上下或者左右的中间选取一条线为基准,贯穿整个设计构图,使设计达到上下均匀或左右均匀的状态。这种方法不同于国外所用的斜线布局方式,是我国独有的设计造型手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尤其要注意这点,中轴是建筑视觉重心,只能通过强烈的视觉暗示来强调视觉重心,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传统建筑中轴设计手法的原因。
(2)对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对称元素的应用非常到位,无论是在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当中,还是在建筑设计当中,出现的元素都是成双成对的。例如,传统建筑当中的故宫的左祖右社、方九里旁三门等,而建筑立面中的柱垮更是严格遵循对称原理。对称的元素最能体现均衡的美感,因此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在构图方面也可以多运用对称的构图或者传统文化当中成双成对的形象来凸显传统文化当中的对称美。(图2)
(3)抽象化的借:传统建筑中本有“借”字一说,从苏州园林中就可以看出,“借景”便是传统建筑营造的手法。而我们所谓的借即是借鉴传统,抽象形象。正如新中国十大建筑之一的北京西站,它是生搬硬套,因此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则需避免此类设计手法,将细节抽象化、简化,使其符合现代建筑的整体结构特点,符合简洁而不简约的要求。这些抽象化体现不仅在建筑本身,也在各种细节中体现。(图3)
(4)建筑的层次。造型产生层次关系,没有层次的建筑缺少情趣,适当的体量穿插和构筑物能产生层次,就能通过对不同视点的移动产生不同的层次关系。虚实空间、尺度变化、体量穿插均能产生不用的层次感,这些层次关系与传统建筑结合,能结合出多样性。
因此,我们必须对传统建筑加以凝练使其发挥更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其应用对于建筑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图4)
4.2意境上的创新与发展
建筑设计工作中,对于建筑设计意境的把控是十分关键的环节。由于建筑设计中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所以对于建筑意境的影响因素也较多,设计工作人员需提前进行科学规划,为后期的意境营造打下基础。在对古代建筑文化意境的设计和营造过程中,建筑师更应该注重对传统建筑的传承。如果说建筑的结构是“躯体”,那么建筑的整体外观形象才是“灵魂”。建筑师可通过对空间、色彩、材料、装饰物等要素的把控,才能将空间虚实和尺度感拿捏准确。同时,通过结合现代建筑工程技术,将传统元素进行完美呈现,打造出别具一格的设计风格,实现现代建筑设计意境层面的创新与发展。此建筑揉合了现代和乡土建筑的设计风格,以传统民居切入点,巧妙的山水元素结合,形成高低起伏的坡屋顶,营造“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境,既蕴含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有当代艺术的设计手法,带来了精神与视觉上的双重享受。(图5) 4.3传统建筑材料的应用
建筑材料的运用可将建筑设计的特点体现得更加清晰,材料的形态、色彩及搭配都决定着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在现代建筑中应用适当的传统建筑材料往往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传统建筑材料的色彩表现:建筑材料的色彩可划分为人工色和固有色2类。人工色是通过人工处理对材料进行重新上色,使其达到仿古的效果。固有色是材料自身原有的色彩,在建筑设计中所涉及的石材、木材或是砖瓦材料,往往都是使用其固有色。人工处理材料的优势在于材料的标准化和一致性。而使用传统材料,则体现出了自然色彩的不规则性,从而导致传统建筑的色彩呈现出多变的特色。建筑师需抓住材料色彩的特征,通过对色调和色系的科学应用合理搭配,使其与建筑整体风格相适应,减少因色彩搭配不协调所产生的“突兀感”,以此提升建筑设计的艺术表现力。(图6)
(2)传统建筑材料的形态体现:建筑材料的形态主要包括材料的形状、质地和尺寸等要素,同一种材料通过对形状的调整可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效果。由于传统材料多取自自然界,这也导致了材料自身存在一定天然缺陷,所以在使用传统材料前,需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使其满足工程使用需求。经过加工处理的材料可归类于人工材料,设计人员通过对人工材料的应用,可对设计创意进行实践,如在现代建筑中加入竹子、木、石头等自然材料。自然材料是指在自然界中就地取材,尽量保持其原始形态而不进行人工处理,通过对材料的应用表现出自然之美。对自然材料的应用在园林工程或是庭院设计中较为常见,如应用巨型石块作为山体,周围布设碎石路面与圆木桥等设计,使其形成一种山间小路的画面,给观赏者带来寄情于山水之感。
结语:
随着科技进步,我们的地理距离的也在加速融合,虽然在现代钢筋混凝土丛林中普遍存在传统建筑感丢失的问题,但通过我们的反思解决手段还是有的,就是把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通过抽象手段相结合,使其边界慢慢融合,当这种融合逐渐像汉服的流行一样进入大众视野,必将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许洪奎.现代建筑传承古代建筑文化研究[A].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土木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交流会论文集(下冊)[C].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业建筑杂志社,2019:5.
[2]王青松.再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创作中的传承与体现[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5:3.
[3]李妞.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城市建筑,2019,16(26):18-19+32.
[4]翟晞翔.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6):17-18.
[5]陈林,陈升彪,雷体洪.荆楚传统建筑文化在新中式建筑设计中的表达——以宜昌市龙泉古文化街为例[J].华中建筑,2015,33(10):172-176.
[6]王洁明.浅谈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J].科技资讯,2015,13(11):227.
作者简介:
聂天奋(1986-),男,湖北武汉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工作方向:建筑设计。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设计;应用价值;传承;应用策略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2.039
1、引言
传统文化是民族价值观的体现,传统文化依靠以各种汉字符号与文化意象形成的文化记忆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将传统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在现代建筑中展现出来,形成鲜明的文化记忆,是如今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加强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
2、传统文化概述
文化为人类社会所独有,其内涵极为丰富,尚无一个定义能穷尽其内容。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空间以及久远的时间绵延中所形成的带有上述特征的有形无形因素的总和,它已内化为某一族群的习惯性力量,并且外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无时无处不受到这种力量的约束。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的表现和地理环境融合后形成的独特地方文化特色。而在不同地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空间的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历史成像便被称为文化记忆。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被转变为人们的文化记忆得以传承,这个过程需要符号和意象作为载体。
人们通过符号和意象认识环境,组建自己的记忆。在城市建筑和城市空间中存在的符号与意象丰富多彩,既包括城市造景、城市家具、城市立面,也包括城市空间与建筑之间的人居环境。在后现代主义建筑浪潮的推动下,现代建筑空间已经被视为重要的地区文化标志,展现城市环境中的艺术形式和文脉记忆点,同时在时间的积累下令人们逐步形成独特的社会文化记忆。
3、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3.1价值观和审美观方面的影响
我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璀璨夺目,对不同领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在建筑设计领域,设计师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的审美理念也会对观看者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产生影响。因此,将传统文化应用于建筑设计领域,首先会对设计师的设计风格、设计灵感、审美观、价值观等产生影响,进而通过设计师的理解和传播影响观看者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例如,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方九里,旁三门、左祖右社、移步异景,天人合一、因势就成等在古代营造活动中均得到体现。在当代城市密度不断增加的形势下,空间上的乐趣会被压缩的很小。因此在城市的设计中,利用有限的条件,创造温馨、舒心时刻。在这种环境中,享受美好时光。这些传统的设计手法如果处理的好,依旧可以达到往往会促成一个具有现代审美最新的立意产生,让人居者达到更高层次的相互交流(图1)。
3.2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影响
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环境复杂多样,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碎片化和电子化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正在社会的变革中慢慢流失。将传统文化引入建筑规划设计领域后,一方面,设计师们开始以人为本,遵循傳统文化中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引导人们回归宁静祥和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与传播改变了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一味推崇西方理念的现状,让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认同感,也是一种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4、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策略
4.1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应用
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运用传统建筑文化的思想理念,还要注重具体文化元素及技法的使用,下文主要几种常见的传统文化技法展开分析:
(1)建筑轴线:传统文化中的轴线是当代建筑设计中常用的元素之一。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建筑设计,对轴线的应用就是在物体上下或者左右的中间选取一条线为基准,贯穿整个设计构图,使设计达到上下均匀或左右均匀的状态。这种方法不同于国外所用的斜线布局方式,是我国独有的设计造型手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尤其要注意这点,中轴是建筑视觉重心,只能通过强烈的视觉暗示来强调视觉重心,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传统建筑中轴设计手法的原因。
(2)对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对称元素的应用非常到位,无论是在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当中,还是在建筑设计当中,出现的元素都是成双成对的。例如,传统建筑当中的故宫的左祖右社、方九里旁三门等,而建筑立面中的柱垮更是严格遵循对称原理。对称的元素最能体现均衡的美感,因此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在构图方面也可以多运用对称的构图或者传统文化当中成双成对的形象来凸显传统文化当中的对称美。(图2)
(3)抽象化的借:传统建筑中本有“借”字一说,从苏州园林中就可以看出,“借景”便是传统建筑营造的手法。而我们所谓的借即是借鉴传统,抽象形象。正如新中国十大建筑之一的北京西站,它是生搬硬套,因此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则需避免此类设计手法,将细节抽象化、简化,使其符合现代建筑的整体结构特点,符合简洁而不简约的要求。这些抽象化体现不仅在建筑本身,也在各种细节中体现。(图3)
(4)建筑的层次。造型产生层次关系,没有层次的建筑缺少情趣,适当的体量穿插和构筑物能产生层次,就能通过对不同视点的移动产生不同的层次关系。虚实空间、尺度变化、体量穿插均能产生不用的层次感,这些层次关系与传统建筑结合,能结合出多样性。
因此,我们必须对传统建筑加以凝练使其发挥更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其应用对于建筑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图4)
4.2意境上的创新与发展
建筑设计工作中,对于建筑设计意境的把控是十分关键的环节。由于建筑设计中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所以对于建筑意境的影响因素也较多,设计工作人员需提前进行科学规划,为后期的意境营造打下基础。在对古代建筑文化意境的设计和营造过程中,建筑师更应该注重对传统建筑的传承。如果说建筑的结构是“躯体”,那么建筑的整体外观形象才是“灵魂”。建筑师可通过对空间、色彩、材料、装饰物等要素的把控,才能将空间虚实和尺度感拿捏准确。同时,通过结合现代建筑工程技术,将传统元素进行完美呈现,打造出别具一格的设计风格,实现现代建筑设计意境层面的创新与发展。此建筑揉合了现代和乡土建筑的设计风格,以传统民居切入点,巧妙的山水元素结合,形成高低起伏的坡屋顶,营造“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境,既蕴含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有当代艺术的设计手法,带来了精神与视觉上的双重享受。(图5) 4.3传统建筑材料的应用
建筑材料的运用可将建筑设计的特点体现得更加清晰,材料的形态、色彩及搭配都决定着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在现代建筑中应用适当的传统建筑材料往往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传统建筑材料的色彩表现:建筑材料的色彩可划分为人工色和固有色2类。人工色是通过人工处理对材料进行重新上色,使其达到仿古的效果。固有色是材料自身原有的色彩,在建筑设计中所涉及的石材、木材或是砖瓦材料,往往都是使用其固有色。人工处理材料的优势在于材料的标准化和一致性。而使用传统材料,则体现出了自然色彩的不规则性,从而导致传统建筑的色彩呈现出多变的特色。建筑师需抓住材料色彩的特征,通过对色调和色系的科学应用合理搭配,使其与建筑整体风格相适应,减少因色彩搭配不协调所产生的“突兀感”,以此提升建筑设计的艺术表现力。(图6)
(2)传统建筑材料的形态体现:建筑材料的形态主要包括材料的形状、质地和尺寸等要素,同一种材料通过对形状的调整可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效果。由于传统材料多取自自然界,这也导致了材料自身存在一定天然缺陷,所以在使用传统材料前,需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使其满足工程使用需求。经过加工处理的材料可归类于人工材料,设计人员通过对人工材料的应用,可对设计创意进行实践,如在现代建筑中加入竹子、木、石头等自然材料。自然材料是指在自然界中就地取材,尽量保持其原始形态而不进行人工处理,通过对材料的应用表现出自然之美。对自然材料的应用在园林工程或是庭院设计中较为常见,如应用巨型石块作为山体,周围布设碎石路面与圆木桥等设计,使其形成一种山间小路的画面,给观赏者带来寄情于山水之感。
结语:
随着科技进步,我们的地理距离的也在加速融合,虽然在现代钢筋混凝土丛林中普遍存在传统建筑感丢失的问题,但通过我们的反思解决手段还是有的,就是把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通过抽象手段相结合,使其边界慢慢融合,当这种融合逐渐像汉服的流行一样进入大众视野,必将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许洪奎.现代建筑传承古代建筑文化研究[A].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土木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交流会论文集(下冊)[C].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业建筑杂志社,2019:5.
[2]王青松.再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创作中的传承与体现[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5:3.
[3]李妞.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城市建筑,2019,16(26):18-19+32.
[4]翟晞翔.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6):17-18.
[5]陈林,陈升彪,雷体洪.荆楚传统建筑文化在新中式建筑设计中的表达——以宜昌市龙泉古文化街为例[J].华中建筑,2015,33(10):172-176.
[6]王洁明.浅谈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J].科技资讯,2015,13(11):227.
作者简介:
聂天奋(1986-),男,湖北武汉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工作方向: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