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用制大学生村干部挪用公款行为如何定性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村官群体普遍受到关注。一般而言,大学生村干部主体体身份属于事业单位人员。但由于社会各地区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参照事业单位管理聘用的大学生村干部。对于这类大学生村干部的职务犯罪如何定性、如何适用法律,存在较大的争议和分歧,需要相关的司法解释作出明确的规定。
  
  一、案例
  
  案例:朱某某系某市某镇某居委会大学生村干部,2007年7月通过某市选拔大学生村干部考试担任某市某镇某居委会主任助理、团支部书记。2008年2月其被借至该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主要从事农村养老保险、退休管理以及协助社会保险工作。在朱某某被借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工作期间,其于2008年6月至12月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取本镇村民、村民组织的农村养老保险款和社会养老保险款计人民币143356元没有上缴,用于赌博等活动。
  经查,朱某某被任命为某市某镇某居委会大学生村干部,其身份是参照事业单位管理聘用的人员,既不属于事业单位人员,也不是公务人员,也非企业人员。
  
  二、本类案件的争议焦点
  
  在上述案例的办理过程中,相关办案部门及办案人员争议颇多。其争议焦点在于朱某某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三、主要分歧意见与评析
  
  第一种意见认为:朱某某不应当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不符合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身份,不能以挪用资金罪定罪量刑。理由有:
  1、朱某某是被任命为某市某镇某居委会大学生村干部,其性质是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根据2000年4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的规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人员只有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一)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二)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三)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四)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五)代征、代缴税款;(六)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七)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才属于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因此,朱某某担任某市某镇某居委会大学生村干部,应属非国家工作人员;在其被借至该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从事农村养老保险、退休管理以及协助社会保险工作,不属于上述七种行政管理工作范畴,也不认定为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2、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本案中,朱某某本身不是事业单位的人员,仅仅是参照事业单位管理聘用的人员。不能因其被借至该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从事农村养老保险、退休管理以及协助社会保险工作,而认定他为事业单位人员。因而,其不能符合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不能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3、依据《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讨论办理惩治贪污贿赂和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意见综述》(2002年6月6日)规定,对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只是刑法为加强能国有财产的保护而作出的特殊规定,只能成为贪污犯罪的主体,不能成为受贿罪、挪用公款等犯罪的主体。”
  2000年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挪用资金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也同时规定,对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国有资金归个人使用构成犯罪的,以挪用资金罪定罪量刑。
  本案中,朱某某本身只是参照事业单位管理聘用人员,虽非企业人员,但性质也相当于企业人员,是属于非国家工作人员。而然,朱某某被借至该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从事农村养老保险、退休管理以及协助社会保险工作,是一种临时聘用朱某某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行为;朱某某也就是受国家机关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因此,在此期间其虽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但他本身就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不能认定为具有挪用公款罪主体身份,也不应以挪用公款罪定罪量刑。
  第二种意见认为:朱某某应当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符合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身份,应当以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理由有:
  1、朱某某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符合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身份,于法有据。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所谓从事公务,依据《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2003年11月13日)规定,是“指代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履行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责。公务主要表现为与职权相联系的公共事务以及监督、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职务活动。”
  本案中,朱某某被借至该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从事农村养老保险、退休管理以及协助社会保险工作时,就赋予其管理农村养老保险款、社会保险款的职权和职责。换而言之,其被借至该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从事农村养老保险、退休管理以及协助社会保险工作,朱某某应当是从事公务的人员。
  朱某某虽为参照事业单位管理聘用人员,但因其借至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从事公务,符合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并非未明确区分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是否包括临时聘用的职工。因此。朱某某虽为参照事业单位管理聘用人员,但由于其是借至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从事公务,应属于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符合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身份。应以挪用公款罪定罪量刑。
  2、朱某某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符合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身份,更有利于打击犯罪,实现刑法的目的。本案中,朱某某挪用公款罪所侵犯的法益并不仅仅是公款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职务行为的廉洁性,而且还包括国家机关公务的合法、公正、有效执行以及国民对此的信赖。而所谓国家机关公务的合法、公正、有效的执行,以及国民对国家机关公务的信赖,实际上是以客观公正的标准,确定国家机关公务得以合法、公正、有效执行和对国家机关公务有效的信赖,从而确保国民的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对国家机关公务的信赖,实际上正是经济生活秩序的化身,社会整体的正常经济生活秩序就是由众多国民对国家机关公务的信赖而连接起来的。保证国家机关公务的合法、公正、有效的执行,以及国民对国家机关公务的信赖,就体现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责上,要求他们要正确履行自己所承担的职责。
  换而言之,朱某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取本镇村民、村民组织的农村养老保险款和社会养老保险款不上缴用于赌博等活动,不仅是一种挪用公款的行为,而且还是滥 用职权的行为。其之所以能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取本镇村民、村民组织的农村养老保险款和社会养老保险款不上缴用于赌博等活动,也与村民对国家机关、人民政府执行公务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有效性的信赖分不开的。正是因为村民信赖国家机关、人民政府执行公务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才会把农村养老保险款和社会养老保险款交给代表国家机关、人民政府的朱某某的。
  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取农村养老保险款和社会养老保险款不上缴用于赌博等活动的行为就同时侵犯了公款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国家机关公务的合法、公正、有效执行以及国民对此的信赖。这产生的社会危害性远远大于挪用资金罪所产生的社会危害性。如不能认定为挪用公款罪就不能有效的打击犯罪,不能有效的实现刑法的目的和设定挪用公款罪的目的。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罪,并不能仅仅看行为所产生的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还要结合刑事违法性和刑罚可罚性两个特征。对于虽然行为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法却没有规定为此罪的构成要件,不能认定彼罪。这是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本案中,朱某某虽然是在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但其只是在事业单位中临时借用的人员;而刑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也并没有明确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是否包括临时任用的人员。因此,我们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认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应当不包括临时任用的人员。所以,本案中不认定朱某某为以国家工作人员论,不认定其构成挪用公款罪。
  
  四、建议
  
  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服务性的特征越来越凸显出来。为了服务的需要,在社会上欣然出现了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从事公务,但身份是参照事业单位管理的合同制人员的群体,如朱某某那种性质的大学生村干部。对于这类人群,刑法只是在第九十三条第二款中笼统的规定为以国家工作人员论,未明确说明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是否包括临时任用的人员。而这种笼统的规定,已不能适应现实打击贪污贿赂犯罪的需要。适当扩大和明确贪污贿赂犯罪主体的范围,已成为一种现实司法实践的需求。
  因此,建议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作出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临时任用的人员。
其他文献
作为科学与非科学划界标准的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和证伪主义的证伪原则,不少科学哲学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批判。本文力图从相变理论的“对称破缺”概念出发,对这两个原则进行剖析,试图揭示其合理与否的深层原因之所在。  所谓对称性是指事物在某种变换下的不变性,而对称破缺指事物对称性的突然降低和减少,它是事物有序演化与发展的一种度量。因而用对称破缺来分析证实与证伪原则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新意。    一、证实与
期刊
摘要:通过试行人民监督员制度,促进了干警依法办案意识,规范了执法行为,实现了司法公正。但我们认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的适用范围过于狭窄,还有进一步延伸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的空间。  关键词:监督效力;监督范围;控告申诉    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为解决检察机关直接立案侦查案件缺乏有效监督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探索。通过
期刊
摘要: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结果之一,近年来,其成员的养老问题面临诸多困境,已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给予更多关注的社会现象。在农村,空巢家庭更是困难重重,潜伏着很严重的养老危机。本文在选取样本,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了农村空巢家庭养老的现状以及空巢家庭老人面临的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空巢家庭;养老问题;对策建议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报告
期刊
以反腐倡廉为核心内容的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反腐败斗争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作为一种与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密切联系的特殊文化形态,廉政文化具有鲜明历史传承性和时代创新性。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廉政思想,这是加强当代廉政文化建设不可忽略的思想文化基础;然而,传统廉政思想又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它不可能完全解决政治清明和反腐倡廉问题,学习和借
期刊
摘 要:完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对于保证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十分重要。当前,我国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还存在着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来源渠道不宽、信息不畅,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管理及侦查管辖属地化、抗干扰能力不强,初查手段立法规定位阶低、较为单一,职务犯罪侦查资源分散、力量不集中,职务犯罪侦查队伍管理和建设现状落后,拘传12小时时限的过短,职务犯罪侦查法定手段不力、尤其是不能使用特殊侦查手段,职务犯罪
期刊
人民监督员制度经过几年的试点已逐渐成熟,建立了诸多规范性工作机制,尤其是对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拟撤销案件的和拟不起诉的“三类案件”的硬性监督开展得较为规范、严格,但总得来说,人民监督员外部监督的效力仍未充分显现,在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法制化进程中,需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人民监督员监督机制建设上,突出人民监督员监督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增强监督效果,提高检察机关办理自侦案件的透明度和人民监督员监督的权
期刊
在构建社会安定、和谐、有序的今天,检察机关控中部门行使着信访接待、举报初查、申诉复查、刑事赔偿等职责。目的在于通过依法办理刑事申诉、刑事赔偿案件、处理来信来访、监督纠正诉讼中的违法,从中发现矛盾,解决矛盾,防止矛盾,协调国家、社会、个人之间利益关系。现阶段我国由于新旧体制的交替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多种社会矛盾相继暴露,涉检涉法案件不断的上升。它一方面表现在以往的案件办理中,司法机关不论在程序上,还是
期刊
摘 要:伴随国际化进程和对外语人才需求的扩大,双语教学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众多高校甚至中小学已经开始了双语教学的探索实践。本文从双语教学的历史背景入手,厘清双语教学的概念,分析双语教学的制约因素,结合我国双语教学的实际,提出我国双语教学走出困境,达到预期目的的解决之道,对我国双语教学在理论及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双语教学;背景;现状;对策    2001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加
期刊
摘 要:本文在解析有效学校文化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有效学校文化的“DIEP”路径模式,并从建设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有效的学校文化;学校效能;路径;策略    正像学校的目标是多维度的一样,不同的学校其组织文化也是多样的。但总的来说,从其综合文化特征来看,高效能的学校基于的组织文化应该是良好、健康、优质的,在这里我们称之为有效的学校文化。   
期刊
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一条都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一规定既表明法律监督是我国检察制度的根本属性和理论基础,检察机关必须忠于职守,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又表明检察机关的监督权是国家权力机关授权性的法律监督权,是国家权力机关法律监督的延伸,具有国家法定性、权威性和专门性。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最高法律监督和检察机关的专门法律监督构成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