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改进数学概念教学,强调通过实际情景使学生体念、感受和理解”、“许多重要的概念,都要求在现实情景中去理解,恢复‘来源于现实,又扎根于现实’的本来面目……”。可见,新课程标准更加强调数学概念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数学概念一般都比较抽象,这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构成了一大矛盾。传统的概念教学在方式上以“告诉”为主让学生“接受”新概念,置学生于被动地位,使思维呈依赖性。这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如何利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概念教学:如何把新课程理念内化,并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外化,展示出来;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形成概念,将枯燥的数学概念生动化、具体化,使学生易于接受……在实际教学中。我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概念掌握的特点,进行了有选择地尝试、探索,发现运用以下策略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效果烦好。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创设现实情境,引入概念。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里的反映,是人们在实践中用科学方法从感觉到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引入是否得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形成。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差,生活经验少,如果教学中突兀、生硬地引入概念,学生太多会困惑、迷茫,难于接受,而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投其所好,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入概念,让学生在故事、游戏、悬念等情境中慢慢进入思维轨道,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这样进行:“同学们,我们平时所见的车轮都是什么样的?”学生会肯定地回答:“部是圆形的。”“方的行不行?”“那怎么行,方的怎么滚动啊?”“这样的行吗?”教师随手在黑板上厕一椭圆形问。“也不行,颠得厉害。”教师再问:“为什么圆的就行了呢?”当学生积极思考时,教师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同时板书:圆的认识。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课伊始,趣已生。短短几句话,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调动起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动力,激起学生学习的情感,把学习的主动权留给了学生,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加强实践探究,建构概念。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决定了学生要想获得正确的概念必须是一个主动、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并不能把现成的概念原封不动地、简单地“灌”或“塞”给学生;不能只重结论的记忆而忽视对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探究与发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结论获得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让学生从学具袋中拿出5根小棒、5个圆片,5个苹果、点出班上5个同学的名字;然后,让学生抛开小棒、苹果、人等具体的实物。找找生活中的5,5个手指,五角星有5个角等,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凡是“5个东西”都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接着通过从第5个、第5行、第5课等序数的意义加强学生对“5”的认识。最后让学生读写数字“5”,这样使学生把实物与数的认识联系起来,进而形成对数的感知和表象,建立起形象鲜明的数的概念。
3 借助生活经验,理解概念。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含义,我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出发,为他们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抽象出一般概念。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探究与发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可以让学生想想,在实际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畅所欲言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气氛热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出问题。自行车的三角架,支撑房顶的梁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等,它们为什么都要做成三角形的而不做成四边形的呢?刚才还热闹非凡的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大部分学生都托腮冥想,陷入了思考,有一学生站起来打破了教室的宁静,“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三角形真的比四边形更稳定吗?”“用什么办法可以证明?”操作实验,这时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纷纷借助学具进行对比实验,进而揭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这样,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所熟悉的一些生活中的事物或事例,从中获得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入概念,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
在讲圆锥体积时,我先用纸做了三个圆锥体和一圆柱体。其中一个圆锥体和圆柱等底等高;圆柱等底不等高;一个和圆柱等高不等底。然后把圆锥里盛满沙子(每个圆锥盛三次)倒入圆柱。这样学生就清楚地看到:三个圆锥体中,只有那个和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里的沙子三次正好填满圆柱体。其余两个不合适。接着再让学生思考,找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用已学过的圆柱体积的公式,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学生小结,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经过这样由浅入深的直观演示和讲解,既复习了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又学会了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领悟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丰富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体验到探究成功的乐趣
4 联系实际运用,拓展概念,学生对新学概念的掌握不是一次能完成的,需要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多次重复。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数学概念的形成和获得外,还要加强数学概念的应用,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与课本上枯燥、重复的应用练习相比,组织情境练习既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概念、巩固知识,又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在实践中主动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如教学“约数与倍数”时,课堂小结后老师宣布下课,师生告别后老师突然一言不发,正当学生莫名其妙时,老师神秘地问:“你们想不想做游戏啊?”学生答“想”,老师又问“那你们想坐下吗?”学生答“想”,“那我们就来做个就座游戏吧”接着老师提出就座要求:我这里有几个数,当你的学号是它的倍数或约数时,你就可以坐下,但坐下前必须用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说一句话。老师先后出示“2”“3”“5”学生一批批地坐下,再问剩下的同学为什么不坐下?你希望老师出示哪个数?但现在老师只能出示一个数了。那该怎么办?学生愣了几秒后异口同声地说“1”,复习1是所有自然数的约数。下课后同学们仍旧趣味盎然,意犹未尽。一个小小的游戏,也许会让孩子们回味好久,而它无形之中所渗透的知识也这样深深地烙在了他们的脑海里。
总之,小学数学概念是建立在学生主体活动的复杂过程中的。课程改革,新课程、新教材,关键是落实新理念。教学行为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教学理念的差异,要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己任,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发现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经历学习的过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数学概念一般都比较抽象,这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构成了一大矛盾。传统的概念教学在方式上以“告诉”为主让学生“接受”新概念,置学生于被动地位,使思维呈依赖性。这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如何利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概念教学:如何把新课程理念内化,并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外化,展示出来;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形成概念,将枯燥的数学概念生动化、具体化,使学生易于接受……在实际教学中。我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概念掌握的特点,进行了有选择地尝试、探索,发现运用以下策略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效果烦好。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创设现实情境,引入概念。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里的反映,是人们在实践中用科学方法从感觉到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引入是否得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形成。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差,生活经验少,如果教学中突兀、生硬地引入概念,学生太多会困惑、迷茫,难于接受,而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投其所好,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入概念,让学生在故事、游戏、悬念等情境中慢慢进入思维轨道,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这样进行:“同学们,我们平时所见的车轮都是什么样的?”学生会肯定地回答:“部是圆形的。”“方的行不行?”“那怎么行,方的怎么滚动啊?”“这样的行吗?”教师随手在黑板上厕一椭圆形问。“也不行,颠得厉害。”教师再问:“为什么圆的就行了呢?”当学生积极思考时,教师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同时板书:圆的认识。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课伊始,趣已生。短短几句话,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调动起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动力,激起学生学习的情感,把学习的主动权留给了学生,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加强实践探究,建构概念。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决定了学生要想获得正确的概念必须是一个主动、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并不能把现成的概念原封不动地、简单地“灌”或“塞”给学生;不能只重结论的记忆而忽视对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探究与发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结论获得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让学生从学具袋中拿出5根小棒、5个圆片,5个苹果、点出班上5个同学的名字;然后,让学生抛开小棒、苹果、人等具体的实物。找找生活中的5,5个手指,五角星有5个角等,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凡是“5个东西”都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接着通过从第5个、第5行、第5课等序数的意义加强学生对“5”的认识。最后让学生读写数字“5”,这样使学生把实物与数的认识联系起来,进而形成对数的感知和表象,建立起形象鲜明的数的概念。
3 借助生活经验,理解概念。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含义,我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出发,为他们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抽象出一般概念。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探究与发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可以让学生想想,在实际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畅所欲言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气氛热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出问题。自行车的三角架,支撑房顶的梁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等,它们为什么都要做成三角形的而不做成四边形的呢?刚才还热闹非凡的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大部分学生都托腮冥想,陷入了思考,有一学生站起来打破了教室的宁静,“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三角形真的比四边形更稳定吗?”“用什么办法可以证明?”操作实验,这时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纷纷借助学具进行对比实验,进而揭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这样,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所熟悉的一些生活中的事物或事例,从中获得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入概念,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
在讲圆锥体积时,我先用纸做了三个圆锥体和一圆柱体。其中一个圆锥体和圆柱等底等高;圆柱等底不等高;一个和圆柱等高不等底。然后把圆锥里盛满沙子(每个圆锥盛三次)倒入圆柱。这样学生就清楚地看到:三个圆锥体中,只有那个和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里的沙子三次正好填满圆柱体。其余两个不合适。接着再让学生思考,找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用已学过的圆柱体积的公式,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学生小结,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经过这样由浅入深的直观演示和讲解,既复习了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又学会了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领悟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丰富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体验到探究成功的乐趣
4 联系实际运用,拓展概念,学生对新学概念的掌握不是一次能完成的,需要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多次重复。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数学概念的形成和获得外,还要加强数学概念的应用,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与课本上枯燥、重复的应用练习相比,组织情境练习既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概念、巩固知识,又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在实践中主动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如教学“约数与倍数”时,课堂小结后老师宣布下课,师生告别后老师突然一言不发,正当学生莫名其妙时,老师神秘地问:“你们想不想做游戏啊?”学生答“想”,老师又问“那你们想坐下吗?”学生答“想”,“那我们就来做个就座游戏吧”接着老师提出就座要求:我这里有几个数,当你的学号是它的倍数或约数时,你就可以坐下,但坐下前必须用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说一句话。老师先后出示“2”“3”“5”学生一批批地坐下,再问剩下的同学为什么不坐下?你希望老师出示哪个数?但现在老师只能出示一个数了。那该怎么办?学生愣了几秒后异口同声地说“1”,复习1是所有自然数的约数。下课后同学们仍旧趣味盎然,意犹未尽。一个小小的游戏,也许会让孩子们回味好久,而它无形之中所渗透的知识也这样深深地烙在了他们的脑海里。
总之,小学数学概念是建立在学生主体活动的复杂过程中的。课程改革,新课程、新教材,关键是落实新理念。教学行为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教学理念的差异,要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己任,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发现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经历学习的过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