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的教学方法也要积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逐渐更新,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努力实现高效有趣的课堂。预习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更会扰乱老师的讲课节奏,从而拖慢整个课堂的步骤,降低课堂效率。预习单,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如何预习,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主性,更利于老师进行回收分析,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预习状况,从而对课堂内容进行相应调整。
关键字:小学语文;预习单;设计使用;策略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什么事之前,都应该有事先的准备。尤其当下新课改不断深化,要求建设高效课堂的目标越来越紧迫,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就显得十分重要,甚至是高效课堂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条件。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老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参与甚少,使得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无法紧跟老师的讲课进度,严重降低了课堂效率,也不利于学生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能力。如何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预习,让老师更加清楚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做到“因地制宜”,实现课堂的有趣互动和高效进行。
一、小学中高年纪语文预习单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灵活多变,每一堂课可能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课程内容,只有帮助学生做好预习,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跟随老师的讲课步骤,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因为跟不上课程内容,而产生厌学情绪。预习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预习,同时也可以给预习能力薄弱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培养他们的预习能力和习惯,逐步形成自主预习能力,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
预习单也可以方便老师回收分析,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根据情况调整课程内容,更好的帮助学生学好每一堂课。也是老师因材施教的重要一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师实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新课改要求。
二、小学语文预习单的设计与使用策略
(一)以年龄年段作为设计与使用基础策略
每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要求也不相同,不能单纯就预习单而言统一设计和要求,这样不仅偏离了新课改“以生为本”的要求,甚至会因为预习单的设计和使用,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加低下。同时,也会让老师无法真正了解学生预习的能力和对课程的掌握情况,无法清楚的对自己的课堂做出调整,达不到最终想要的目的。所以,预习单应该根据学生年龄、年级划分,侧重于不同的重点和形式,设计出不同的难易程度,从而达到“流程提纲”开放型的预习。
例如,在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预习中,预习单可以以重点字词为中心,列出对应的句子,设置填空,建立对比联想单词,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而在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宇宙生命之谜》学前,更多以内容询问、段落总结和个人感想为题,设立对应关卡、分数和奖励,激励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以课时内同作为设计与使用内容策略
另一方面,不是每一个课时,每一篇文章的学习,预习单的形式和板块都是相同的。不能一次性将所有的课程内容全部设计在一张预习单上,也不能不同课时的预习内容都是相同,预习单不仅是帮助学生了解文章,更多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课堂上老师会讲什么,怎么讲,从而可以让学生可以更好的配合老师,实现语文的高效教学。
例如,在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牛郎织女(一)》的预习单准备中,我们可以根据划分的课时,将文章的内容分成几部分让学生去预习。比如第一部分的预习,我们以字词学习为主,那么我们可以设置文章句子的填空和相似词形的对比,让学生提前预习到重难点字词。第二部分我们以文章内容的讲解为主,那么我们可以在预习单中去询问学生,文章的故事情节是什么样的,帮助学生去全面了解文章内容。
(三)以智慧学码作为设计与使用交互策略
如今的科技日新月异,而我们预习单的设计和使用,也不能再局限于旧的方式和方法。随着二维码的普及,我们能在二维码中添加更多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书包重量,也可以更加精准到每一位学生,更好的了解學生的预习情况,因材施教。我们可以设计电子版预习单,然后做成二维码,发送到班级群内,学生扫码即可填写,并且借用微信上的一些小程序,对提交的预习单做整理和归类。既减轻了学生的书包分量,又可以让老师的工作更加便捷,双向帮助老师和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对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八课《猎人海力布》的预习单设计,我们就可以在电子预习单内添加制作的海力布故事动画,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预习文章的内容。通过便捷的观看感受、少量的动手作业,既规避了传统预习作业的繁重,又能实现少时高效的预习效果,是确保学生语文学习提升的有效预习形式。
总而言之,无论我们如何去准备预习单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在课前了解课堂内容,建立起学生对预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能力。同时也方便老师对预习情况的回收了解,以便老师及时调整备课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最终都是为了在新的环境下,更好的为教育服务,为学生的未来成长着想。
参考文献:
[1] 刘飞,张静.小学中高年级预习单设计比照分析[J].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017(28)
[2] 牟文娟.六问“单元预习单”[J].小学语文教师,2017(1):42-43.
关键字:小学语文;预习单;设计使用;策略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什么事之前,都应该有事先的准备。尤其当下新课改不断深化,要求建设高效课堂的目标越来越紧迫,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就显得十分重要,甚至是高效课堂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条件。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老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参与甚少,使得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无法紧跟老师的讲课进度,严重降低了课堂效率,也不利于学生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能力。如何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预习,让老师更加清楚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做到“因地制宜”,实现课堂的有趣互动和高效进行。
一、小学中高年纪语文预习单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灵活多变,每一堂课可能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课程内容,只有帮助学生做好预习,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跟随老师的讲课步骤,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因为跟不上课程内容,而产生厌学情绪。预习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预习,同时也可以给预习能力薄弱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培养他们的预习能力和习惯,逐步形成自主预习能力,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
预习单也可以方便老师回收分析,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根据情况调整课程内容,更好的帮助学生学好每一堂课。也是老师因材施教的重要一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师实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新课改要求。
二、小学语文预习单的设计与使用策略
(一)以年龄年段作为设计与使用基础策略
每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要求也不相同,不能单纯就预习单而言统一设计和要求,这样不仅偏离了新课改“以生为本”的要求,甚至会因为预习单的设计和使用,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加低下。同时,也会让老师无法真正了解学生预习的能力和对课程的掌握情况,无法清楚的对自己的课堂做出调整,达不到最终想要的目的。所以,预习单应该根据学生年龄、年级划分,侧重于不同的重点和形式,设计出不同的难易程度,从而达到“流程提纲”开放型的预习。
例如,在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预习中,预习单可以以重点字词为中心,列出对应的句子,设置填空,建立对比联想单词,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而在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宇宙生命之谜》学前,更多以内容询问、段落总结和个人感想为题,设立对应关卡、分数和奖励,激励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以课时内同作为设计与使用内容策略
另一方面,不是每一个课时,每一篇文章的学习,预习单的形式和板块都是相同的。不能一次性将所有的课程内容全部设计在一张预习单上,也不能不同课时的预习内容都是相同,预习单不仅是帮助学生了解文章,更多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课堂上老师会讲什么,怎么讲,从而可以让学生可以更好的配合老师,实现语文的高效教学。
例如,在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牛郎织女(一)》的预习单准备中,我们可以根据划分的课时,将文章的内容分成几部分让学生去预习。比如第一部分的预习,我们以字词学习为主,那么我们可以设置文章句子的填空和相似词形的对比,让学生提前预习到重难点字词。第二部分我们以文章内容的讲解为主,那么我们可以在预习单中去询问学生,文章的故事情节是什么样的,帮助学生去全面了解文章内容。
(三)以智慧学码作为设计与使用交互策略
如今的科技日新月异,而我们预习单的设计和使用,也不能再局限于旧的方式和方法。随着二维码的普及,我们能在二维码中添加更多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书包重量,也可以更加精准到每一位学生,更好的了解學生的预习情况,因材施教。我们可以设计电子版预习单,然后做成二维码,发送到班级群内,学生扫码即可填写,并且借用微信上的一些小程序,对提交的预习单做整理和归类。既减轻了学生的书包分量,又可以让老师的工作更加便捷,双向帮助老师和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对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八课《猎人海力布》的预习单设计,我们就可以在电子预习单内添加制作的海力布故事动画,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预习文章的内容。通过便捷的观看感受、少量的动手作业,既规避了传统预习作业的繁重,又能实现少时高效的预习效果,是确保学生语文学习提升的有效预习形式。
总而言之,无论我们如何去准备预习单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在课前了解课堂内容,建立起学生对预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能力。同时也方便老师对预习情况的回收了解,以便老师及时调整备课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最终都是为了在新的环境下,更好的为教育服务,为学生的未来成长着想。
参考文献:
[1] 刘飞,张静.小学中高年级预习单设计比照分析[J].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017(28)
[2] 牟文娟.六问“单元预习单”[J].小学语文教师,2017(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