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華北有一条近南北走向,跨越河南、山西、河北和北京四省市,绵延400千米的重要山脉,它的西侧是海拔800~3000米的山西高原和黄土高原,东侧则是海拔几十米的华北大平原。这条山脉就是中国著名的太行山脉.它不仅是中国东部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同时也是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和构造界线。
太行,我们末了!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到达了石板岩镇。整个石板岩镇坐落在南北走向的一个巨大峡谷内,峡谷两侧是由一层层巨厚的岩石堆叠成的数百米高的阶梯状陡崖,峡谷中央是一条宽50米左右、自南向北流淌的小溪,当地人称这条小溪为露水河,太行大峡谷的前身就是露水河峡谷。
受山势控制,露水河在流向上有一些小而缓的蛇形弯曲,河流的凸岸,常常堆积较多崩塌的岩块以及上游冲刷下来的砾石和泥沙,日积月累,沿露水河的两岸就形成了一个个稍微开阔而稳固的滩地,石板岩镇正是位于河流西侧最大的一块滩地上。
从远古海洋到高山峡谷
我们住的大峡谷宾馆紧临露水河,站在河边或宾馆的房顶,峡谷两侧特别是东侧的地貌景观一览无余(见开篇图)。
照片中黄色虚线为太行山地区最重要的地质界线。黄色虚线之下的区域植被茂密,植被之下为崩塌和风化的岩石碎块,称为坡积物;靠近河床的地方有以前洪水留下的砾石和泥沙堆积,称为洪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覆盖的岩石为距今25亿年前的新太古代变质岩。因修建沿河公路及河水的冲刷,部分变质岩已经在照片的右下角出露(白色虚线范围内)。
黄色虚线之上一层层堆叠的岩层是典型的沉积岩,它们主要形成于两个大的地质时期:淡红色的岩石主要是坚硬的含砾石英砂岩,夹有一些薄层的泥岩或粉砂岩。它们形成于距今约18亿~16亿年间(地质上称为中元古代)。当时,现今的太行山区为一狭长的海湾,称为太行湾,太古代岩石风化剥蚀而来的大量泥砂和砾石被河流带到太行湾中,成为元古代岩石的来源。根据目前的资料,大约距今16亿~5.4亿年之间,现今的太行山地区重新隆升成陆。在距今大约5.4亿年的古生代寒武纪时期,太行山区与华北大部分地区一起又重新被海水淹没,这次淹没过程持续了将近1亿年,之后又抬升成陆地。在近1亿年间,此处沉积了巨厚的碳酸钙,碳酸钙固结成岩,就变成了照片上部显示的浅灰色岩石。这些以碳酸钙为主的岩石可以用来烧制石灰和水泥,因此称为石灰岩。
欺软怕硬的岩石
继元古代的砂岩与古生代的石灰岩形成之后,太行山地区又经历了多次复杂的地质作用,但总体上这两套岩层都保持着近于平行且水平的状态。只是在垂直岩层面的方向上却发育了大量的裂隙,地质上称这些裂隙为节理。
由于岩石的原始形成环境不同,岩层厚度、物质组成与物理性质差异巨大,抗风化能力也有明显的差异。在相同的条件下,薄层目抗风化能力弱的岩石(软岩)首先风化并向山体内凹进,厚层及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硬岩)则相对突出。当软岩不断被掏蚀向内凹进到一定程度时,上面巨厚的硬岩在重力作用下沿节理面崩塌,如果崩塌面足够大,就形成了陡崖。
就这样,欺软怕硬的岩石形成了凹凸有致的表面。
一石一乾坤
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课堂,也是最好的老师,还是最伟大的艺术家!走近观察眼前的岩石,我们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寒武纪厚层石灰岩中有一种特殊的鲕(er)状构造——就是岩石中含有密集的鱼籽状颗粒,它们是在特殊的浅海环境下形成的。鲕粒灰岩非常常见,冰冰背上的龙王庙围栏,就是鲕粒灰岩做成的,关键是我们还坐在了上面休息。这让我们不禁感慨,我们真真是坐在了上亿年的石头上!
走进观察元古代的岩石,我们发现这些岩石的粒度、颜色和厚度千差万别,大部分是砂岩,有少量砾岩和泥岩,不同的岩石类型代表了不同的沉积环境,而且不同的岩石在空间上还会重复交替出现。这是古代的沉积环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另外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岩石中保存有样式各异且数量非常巨大的波痕构造。这些波痕均来自于十多亿年前的元古代,千变万化的水流在沙滩上塑造了形态各异的图案,而今这些图案就在我们脚下,就在石板岩镇上的墙壁上,向我们默默诉说着这里曾经的沧海桑田。
灯诱,请昆虫上门坎坷多
到达石板岩镇后,我一边熟悉环境,一边观察周围的昆虫。夜色降临之前竟然在房间门口的地板上发现一只趴着的“大蛉”(后来得知是斑鱼蛉),这让我对后面将要开展的灯诱活动十分期待,岂不知后续的灯诱竟然磕磕绊绊。
当天晚上我安装了灯诱装备并试了试效果,结果发现引来的竟然都是叶蝉之类的小型昆虫,这不禁让人有些许失望。再看石板岩镇的夜景,我才发现比我们功率强大的灯光到处都是,我这个小小100瓦的灯光就如萤火之辉,无奈之下只能寄希望于第二天提早开始灯诱,或许提早开灯、气温稍高会有更好的效果。
第二天,太阳一落山我就张罗好了灯诱设备,过了一会儿,白布上就聚满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昆虫。在大家的惊呼声中,我用捕虫夹把吸引来的昆虫(包括蝽类、草蛉、果蝇、蜉蝣、大蚊等)放入各自的观察盒中,让大家用上面自带的小放大镜去观察这些昆虫的形态。
同学们不知道从哪里抓住了一只壁虎。我曾经和女儿在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动物来了”节目时,得知壁虎爪子的底部并没有“吸盘”(在我儿时映像里壁虎是有吸盘的),壁虎的爪垫由很多类似于刚毛状的结构组成,这些极细的刚毛与物体表面非常接近,形成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壁虎就可以飞檐走壁了。为了验证壁虎爪垫是否有吸盘,我们通过微距镜头记录下了这只壁虎的爪垫,虽然看不到刚毛,但是依然能够看清壁虎爪垫并无吸盘结构。
蝉鸣声声响
在冰冰背景区门口,刚下大巴就听到各种交织在一起的呜蝉声音,此起彼伏。这都立秋了,小蝉儿们依然不知疲倦地欢唱,然而对于有些还没找着“对象”的大龄光棍蝉来说,也许这是最后的歌声了。
仔细倾听,我们依然分辨出了四种蝉的叫声,其中黑蚱蝉的叫声大而单调,“唧……唧……”就像个大喇叭似的,一刻也不停歇,夏天最吵人的蝉就是它了;鸣鸣蝉身体呈暗绿色,叫声虽然大但却很独特,“呜嘤……呜嘤……呜嘤……哇……”叫完后还有个拖尾的音;蒙古寒蝉的叫声为“知了……知了……”,不停地重复,其叫声和其俗名“知了”倒是非常相近;第四种蝉是蟪蛄,蟪蛄体型小,后翅非透明,有黑色花纹,叫声细小而单调,一路上几乎很少听见。
山中访昆虫
沿途,我们在水边看见了一种红色腹部的蜻蜓(赤蜻)立在水池边的矮墙上,还看见一种灰色蜻蜒,但由于游客众多,我们未来得及仔细观察,便匆匆前行。行进途中,我们还发现了一只死去的寒蝉。这只寒蝉身上铺满了白色毛茸茸的蜡丝状物质,仔细一看,原来还有3只蝉寄蛾的大龄幼虫紧贴其身,也许蝉寄蛾的幼虫正是借助这种白色蜡丝状物质来保护自己吧!
生物在一处安家和生存需要多种条件,但是通常都离不开水源、食物、庇护场所。因此,当我们走到一个小水池的边上就停了下来,想借此宝地,在昆虫们喝水的时候来观察它们。由于虫子们的警觉性相当的高,又考虑到人数众多,大家因此都围在了水池周围。
大多数昆虫的行动都非常机敏,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仅仅看到了陆马蜂和黑盾胡蜂的身影,还有2种小型的马蜂一晃而过,根本就不给我们拍照的机会。回头看看,一只豹蛱蝶正在旁边阳光直射的温暖草丛中访花吸蜜,“咔嚓”一声,它的倩影被我记录了下來。幸运的是,小池子里的昆虫们不会乱跑,一种水生甲虫从水面潜至水下忙个不停,另外,我们还看到了很多水黾和孑孓(蚊子的幼虫)。
走的路程已经够多了,我们来到冰冰背上方的一处树荫下休息。只见不远处有一株亭亭玉立的开黄花的植物,很是漂亮秀气,一只熊蜂正在访问它,吸食着美味的花蜜。这种植物学名叫牛扁,带有毒性。尽管这些有毒植物的花粉和花蜜对人来说也是有毒的,但是对蜜蜂来说却是甜美的食物。
在王相巖景区,也有繁忙的生物小世界:平台附近吸食花蜜的大个子土蜂,边交尾边访花的一对姬蜂虻,一只贪吃的柑橘凤蝶,以及树枝上挂着的某种螳螂的螵蛸也格外显眼。
小小蜂巢学问多
参观红旗渠时,我们沿途竟然发现了6处胡蜂巢或蜂巢的遗址,其中1处为活的墨胸胡蜂。这处胡蜂巢建在一个岩壁下,距离游人步道仅10米远,假如没有人袭扰这群胡蜂,我想过往的游客还是很安全的。
蜜蜂的巢是由数列或十数列巢脾组成,而巢脾的主要成分是蜂蜡。在蜜蜂腹部的腹板上有4对蜡腺,蜂蜡片便出于此。蜜蜂用他们的嘴,以及加热的方法将蜡片一点儿一点儿黏成六角形巢房。
那胡蜂呢?胡蜂的巢房当然也是六角形的,但它们并不是用蜂蜡筑巢,而是用“纸”来筑巢。胡蜂会从树皮或枯朽的树枝中提取纤维,放在嘴里咀嚼,再黏成蜂巢。因此,胡蜂选择把巢建在岩壁下方,这样既可以遮风又可以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