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博圈里流傳着这样一句话——北京故宫博物院从来不分淡旺季。原因很简单:展览精彩纷呈,让人应接不暇。
从午门进入,沿阶梯登上砖红色的城楼,直达午门正殿与东西雁翅楼,这里有故宫的几座常规展厅;再往里走,紫禁城东侧的文华殿,名家书画展一场接一场;最北侧神武门城楼上的展厅,常常举办外国文化展;另外,钟表馆、珍宝馆、青铜器馆等成为故宫的常设展厅……从年初到年末,每座宫殿“各司其职”,大大小小的展览排得井然有序。
2019年末,故宫博物院首次古琴文化展开展,为此,钟粹宫特地新开了“古琴馆”,新馆开张,唐、宋、元、明、清五朝共11张古琴亮相。步入馆中,虽是室内,却隐隐然,有高山流水之意。
保持着盛唐时期的雄浑风貌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在古汉语中,“琴”这个词专指古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可见古琴在中国文化历史中的特殊地位。
正因古琴独特,几乎每张古琴都有自己的专属名。这次展出中,宋琴有“清籁”,明琴有“龙门风雨”,清琴有“万壑松涛”“飞龙”“残雷”。光听这些琴名,就足以令人遐想琴声。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一张中唐名琴——“大圣遗音”。“大圣遗音”4个字最早出现在汉代蔡邕所著的《琴操》里。蔡邕精通音律,在他看来,“琴,兼三才而备九德,真大圣之遗音也”。据此次展览筹展组成员刘国梁介绍,蔡邕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张理想古琴必须具备泛音、散音、按音3种基本音色,兼有“奇、古、透、静、润、圆、匀、清、芳”9种品德。由此可见,用这4个字命名,这张琴音色旷古。
展厅里,“大圣遗音”立于玻璃柜中,在暖黄色灯光下,尽显温润而浑厚的气度。这张琴琴面为桐木,纹直而密,呈栗壳色,局部有后补的零星朱漆,琴面肥厚,整体呈现出一个大弧度,却丝毫不显笨拙。故宫古琴专家郑珉中曾评价它:“保持着盛唐时期的雄浑风貌”“是传世唐琴的标准器”。
绕到背面观察“大圣遗音”,上面的铭刻也有别于常琴。背面龙池(专指古琴底部的孔眼)上方刻“大圣遗音”,龙池两侧还有铭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前者书以行草,后者书以隶文,刻工生辣,都具有鲜明的大唐风格。细读铭刻,郑珉中认为,“大圣”绝非“士庶能有者”,彰显皇家风范。四句短诗也不同凡响——此琴演奏起来,就像山沟染上浓浓的秋色,像明月印在清寒的江面,有时幽静如天籁,有时发出巨响,令人震惊。
无论从琴名、外形,还是铭刻上看,“大圣遗音”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郑珉中说,如果要把故宫88件古琴藏品做成集册,选其中一张当“封面”,那一定是“大圣遗音”。
关于这把传世古琴,发现的过程也颇具传奇性。
1925年,逊位清皇室迁离紫禁城的第二年,清室善后委员会开始点查清宫中的物件,在养心殿找到了一把其貌不扬的古琴。当时“屋子漏雨,雨水给淋得跟个泥壳似的,琴面凝结了一层泥浆水锈,岳山(用以架弦的横木)也掉了半拉”。点查清册,委员会将它标记为 “破琴一张”,编入“崐字一零七号”载入报告。之后,这张“破琴”被弃置在原地无人问津。
直到22年后,王世襄先生发现了它。1947年,王世襄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及编纂。在养心殿南库房清理文物,他小心翼翼取出这张蒙尘古琴,擦拭干净后,来了个全面检查。只见琴面漆已脱落,破旧不堪,但腹款“至德丙申”4个字仍清晰可见。王世襄立刻意识到,这张琴来自中唐至德(唐肃宗李亨的年号)元年,又是清宫旧藏,必定弥足珍贵。它之所以没和其他古琴一同归入库房保存,可能正是因为某位皇帝对它喜爱至极,才放在了自己的书房,亲自保管。
惊喜之余,王世襄请来了当时的古琴修复专家管平湖先生。历经数十日,管平湖根据唐琴风貌的特点,为这张琴配置了新的岳山、雁足等部件。古琴重新焕发光彩,迁入延禧宫库房保存。这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大圣遗音”。
1960年,管平湖的徒弟郑珉中与考古学家顾铁符为“大圣遗音”写了一段鉴定意见:传世最古之名琴,造型优美别致,色彩璀璨古穆,断纹隐起如虬,铭刻精整富丽,不愧是一件天府奇珍,琴中之宝,定为国家“一级品甲”。
从“破琴一张”到“一级品甲”,“大圣遗音”成了逆袭国宝的典范。
大唐西蜀的制琴世家
制琴又称斫(音同卓,用刀、斧砍的意思)琴。在当代传世古琴中,公认最有名的是唐代的制作。而在唐朝,斫琴工艺又以西蜀最为拔尖。时间回溯到1300年前,“大圣遗音”就出自大唐西蜀的制琴世家。可以说,这张古琴承载了中国古代斫琴的最高技艺。 西蜀善斫琴,有个重要原因是,那里森林多,木材多。《诗经》中写“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说的是椅、桐、梓、漆4种木材,可以用来制成琴瑟等乐器,而蜀地历来就盛产这几种优质琴材。另据《琴书大全》记载,仁寿年间(601年—605年),隋文帝之子杨秀被封为蜀王。他性情暴烈,生性残忍,但有个雅好——爱琴。据说杨秀曾召四方工匠“造琴千面,散在人间”。上有所好,下有所兴。蜀地出现了许多斫琴名匠。到了唐朝,很多有钱有势的西蜀人家制琴成了规模,涌现了许多斫琴世家。
众多斫琴世家中,最有名的一户姓雷。从盛唐开元到晚唐开成年间,雷氏祖孙九人斫琴100多年,后人把这个家族称为雷琴世家,所谓“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有个流传至今的故事,足以说明雷氏技艺独到。家族中有个叫雷威的,每到大风天,都要去峨眉山的松林之间,背手不动,双目紧闭,听大树在狂风中发出的“嗡嗡”声,由此判断哪棵树才是最好的斫琴木材。雷氏斫琴选材考究,技艺精湛,他们家的琴被尊称为“雷琴”“雷公琴”“雷氏琴”,在历朝历代都是顶级国宝。
文人墨客更以收藏一把雷琴为傲。宋代有个叫赵汴的人,从京城赶赴西蜀崇州任知县,不带妻儿,只带一只鹤、一只乌龟还有一把雷琴——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大文豪苏轼家也藏有雷琴。苏家不仅是诗文世家,也是音乐世家,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弹琴的能手。有一回,一家人游山,就随身带了一张心爱的雷公琴。苏轼在文中记载当日情形:“春服既成,从二三子游于泗之上,登桓山,如石室,使道士戴日祥鼓雷氏之琴。”
故宫藏品“大圣遗音”,正是这户雷琴世家所制,其选材工艺自然非同凡响。除此之外,“大圣遗音”还见证了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一段历史插曲,不仅是技法精湛的艺术作品,也是承载历史记忆的珍贵文物。
根据琴后“至德丙申”4个字,可以推断这张琴诞生的年代为唐代至德元年,即公元756年,唐肃宗李亨继位的第一年。再根据北宋陈旸《乐书》记载:“唐明皇返蜀,诏雷俨待诏襄阳。”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仓皇逃往蜀地,后来又回到长安。这期间,雷氏家族的第一代斫琴人雷俨奉诏入宫,负责斫琴。“大圣遗音”很可能是唐玄宗为庆贺儿子唐肃宗继位,命雷俨专门斫制的贺礼。自诞生起,这张琴就是宫中御品。
“大圣遗音”共存世两把,一把藏于故宫,另一把曾由王世襄收藏。它们漆色、年款均相同,也都是唐代御用品,只是琴的形制不一样。1948年,王世襄卖掉妻子的首饰,几乎倾尽家产,才从民国古琴专家锡宝臣先生之孙章泽川手中换得这张琴。之后的几十年,琴与人相伴左右。直到2003年妻子去世,王世襄因为“琴的另一位主人不在了”,才拿出来拍卖。这张古琴一共陪伴二老55年,被王世襄视为最重要、最珍爱的藏品。
伏羲制琴的神话
中国的古琴文化源远流长。古人制琴的故事,可以从上古神话说起。相传有一天,中国的“创世神”伏羲看见神鸟凤凰停在一棵梧桐树上,想将这棵树做成一种乐器。他命人砍下树干,又把木头阴干,借了女娲的一根头发丝,将其做成一把弦琴。到舜帝时,古琴变为五弦,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
后来周朝建立,文王因为怀念精通音律的长子伯邑考,为古琴加了一根弦,于是有了六弦琴。周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奏出更激昂的乐曲,又加了一根琴弦。七弦琴由此成形。也是在这一时期,用以规范人们行为的“礼乐”(礼仪与祭祀用的音乐)被大肆推行。“乐教”大体形成系统,而古琴就是这个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到了春秋,涌现了许多有关古琴的故事。楚国有把琴叫“绕梁”,“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说的就是它。当时楚庄王爱琴,有人投其所好,搜罗到这把琴送给他。得此琴后,楚庄王焚香沐浴,抚琴而奏,日日陶醉琴乐之中,不理朝政。直到王妃樊姬提醒,楚庄王才幡然醒悟,命人把琴锤成数段。一代名琴自此绝响。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也被后人津津乐道。故事里的琴师俞伯牙抚琴之声如高山流水。某天,俞伯牙遇到樵夫钟子期,子期听到伯牙的弹奏,感叹道,这琴声“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摔琴绝弦,终生不弹,留下来一曲《高山流水》。
往后,文人与古琴的结合更加紧密了。两汉时,文人雅士纷纷参与古琴创作,留下了大量的琴赋、琴论。相传蔡邕曾在烈火中抢救出一段焦木,做了一把琴,弹奏起来声音不一般。因为琴尾有被烧焦的痕迹,故取名“焦尾”。而蔡邕女儿蔡文姬自己作曲,她创作的琴谱《胡笳十八拍》,成为千古绝唱。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斫琴工艺发展迅猛,涌现出西蜀雷氏这样的世家,更留下了不少写琴的雅句。刘禹锡《陋室铭》中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白居易写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古人借抚琴让思绪远离世事尘嚣,寻找内心宁静。
还有两位大文豪,曾为一张古琴“斗诗”。雷琴“九霄环佩”流传至宋朝时,苏轼在琴足上方用楷书刻了一首小诗:“霭霭春风细,琅琅环佩音。垂帘新燕语,沧海虎龙吟。”还留下自己的签名“苏轼记。”黄庭坚则在琴上题刻了八个字:“超迹苍霄,逍遥太极。”
以琴修身的古人,将与琴有关的元素反映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次展览中,为配合古琴展出,故宫博物院还从文物库房里拿出一系列相关文物。汉代陶瓷抚琴佣、神人抚琴跳舞纹镜等文物,将琴文化的纵深从唐代回溯至汉代。明清文物展柜中,各种御用的琴式盒、竹雕听琴图香筒、歙石琴式砚、黄玉琴式镇纸、乾隆皇帝御笔再题乐律全书册等一一亮相。
自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对古琴的研究从未间断。为更好地继承这一中国文化传统,几代琴人四处奔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终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回溯中华千年文明,以“大圣遗音”为代表的中国古琴,承载着辉煌文化,更是一部民族历史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