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桐,告别大钊先生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f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桐
《觉醒年代》海报。

  7月初,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全国巡演首站在上海落下帷幕。谢幕时人声鼎沸,饰演杨立青的张桐听见台下有人冲他大喊“我爱你”,在这句表白前冠上的称呼,除了“张桐”,还有“钊哥”“李大钊”。
  从过去半年到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张桐都会与李大钊密不可分。今年2月,《觉醒年代》开播,张桐饰演的李大钊“从平凡中见不凡”,圈粉无数。此后,他相继在《光荣与梦想》与《红船:开天辟地》里完成了李大钊的艺术形象塑造,在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又与于和伟(《觉醒年代》中饰演陈独秀)再次重现“南陈北李”。
  在作为“李大钊”被认识之前,观众所熟知的张桐是《亮剑》里的“魏和尚”。那个粗犷憨直的草莽英雄,让张桐走出了籍籍无名,也将他框在了抗战剧的藩篱里。他彷徨过、焦虑过,一度急于尝试不同角色,去摆脱“被定型”。
  如今四度出演李大钊,张桐已经不再为此困扰。“你永远无法决定别人怎么看待你,但你可以提升自己,为扮演不同的人物做准备,对同质化的角色在演法上进行改进,变被动为主动。”
  从魏和尚到李大钊,在两次相似又不同的境遇里,张桐找到了自我化解之道。
《觉醒年代》剧照,张桐饰演李大钊。

如履薄冰的“大钊先生”


  《觉醒年代》李大钊的戏份在横店杀青时,张桐长舒了一口气,首先涌上心头的感觉是“解脱了”。在与李大钊“相处”的6个月里,他脑袋中的弦无时无刻不紧绷着。这是他拍戏以来从未有过的体验。
  “以往我可以放松地活在一个人物中,唯独大钊先生,我不敢。”言谈中,张桐对李大钊的称呼始终是“大钊先生”。这种不敢,源于对先生的敬畏,也源于剧组的压力。
  最初接到《觉醒年代》制片人刘国华的邀约,张桐的第一反应是“不敢演”。
  “大钊先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人物,要诠释得既符合历史,又真实鲜活,太难了。”但制作班底和演员阵容的吸引力,以及跳出舒适区、实现专业提升的渴望,最终推动他接下了这个角色,“这是一块硬骨头,我应该去啃一啃”。
  进组前,张桐特意去了一趟万安公墓,在李大钊的雕像前默立许久。他搜集了大量与李大钊相关的文字、视频资料,影视化作品也不放过,试图网罗所有蛛丝马迹,以理解和贴近真实的人物。剧中,李大钊笑起来会抖肩的细节,就来自其家人的书信。这份庞大而细致的案头功课,一直持续到《觉醒年代》拍摄结束。
  李大钊的台词许多都有出处。比如《庶民的胜利》,就是他在中央公园演讲的原稿,因此不仅不允许演员发挥,更是一个字都不能错,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它接地气。“戏的感染力,有时候在于演员是否完全吃透它,然后变成有机的情感传达。死记硬背和真正理解之后的抒发,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别的。”为了吃透李大钊的台词,张桐在看台本时,常常把李大钊的书信、专家对他思想脉络的分析文献,以及《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等摆在手边,对照着学习理解。
  开机第二天,张桐就迎来了一场重头戏——再论问题与主义。这段在成片中长达7分钟的戏,剧本上有整整3页,除了几句学生的提问,全是李大钊的台词,半文言、半白话,还夹杂着大量政治、经济学专用名词。开拍时,导演张永新试图给张桐减压:“这个场地交给你了,反正4台机器都‘叼’着你,别出圈就行,哪断了从哪儿接着来。”出人意料的是,张桐一气呵成,收获了全组人员的掌声。
  即使如此,还是无法消解张桐心中的紧张感,这个戏分量太重了,这个人物的分量太重了。整个剧组都处在一种激昂的状态里。每天导演讲完戏,就轮到大家头脑风暴——根据史实、导演的艺术构想以及自己的理解,抒发己见。陈独秀嗑瓜子、李大钊用手指在赵纫兰胳膊上写字、看《挑滑车》等等被观众热议的桥段,都是这么“聊出来”的。“要是没有点储备,都不好意思开口。”
  直到现在,接受采访时,张桐还是会不停地念叨:张永新的书籍资料装了一整车,于和伟的创作性难以望其项背,毕彦君(饰辜鸿铭)对角色生平了若指掌,马少骅(饰蔡元培)为了准备一段戏可以一个人在小花园里溜达到半夜。“因为导演和各位演员老师,我第一次尝到了如履薄冰的滋味。在这个组里,我没睡过一天好觉,生怕自己做得不好。”張桐回忆,对这部剧,自己是战战兢兢地尽了120%的努力。
  “我是抱着一颗敬畏之心和谦虚之心,把我的灵魂敞开,去迎接另一个灵魂的到来。”拍摄的日子里,随着感知和了解的逐步深入,张桐已然分不清是自己进入到大钊先生的人生轨迹中,体验到他在历史漩涡里的不敢松懈;还是作为演员的自己,置身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剧组中的不敢松懈。
  杀青之后,张桐原以为自己可以卸下李大钊这个人物,解脱了。但当他离开片场回到家,却开始不断想起这个曾极力试图贴近的人。“现在每当我读到跟五四运动、跟民国有关的书,总是不自觉地着重看看有没有大钊先生的内容。就好像是在一个并不存在的空间里,见过一个我非常敬仰的英雄,他离我既远又近,我好像了解他,但可能并不真正了解他,但我清楚地知道,他与我有着某种联系。”

过山车一样的梦


  在走到聚光灯下之前,张桐曾是奔走于各个剧组的小龙套。他在《无极》片場做过张东健的替身,50块钱一天,代张东健走位,并不会出现在成片里,为的只是能旁听陈凯歌导演讲戏。
  2004年底,张桐在北京电影厂跑组,打印了一大摞自己的照片和简历,挨个敲贴着组讯的房间。跑了上百个组,终于靠着一股子冲劲儿和几个形意拳的花架子,争取到了《亮剑》中的“魏和尚”一角,也由此真正走入大众视野。
  14年过去,到了《觉醒年代》剧组,如履薄冰地演了半年,张桐却感到“越演越害怕,越演越不会,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于是,他决定从头来,抱着一颗当学生的心,通过话剧舞台“长长功力”。
  “话剧在我心中的位置极其崇高和神圣。当你站到舞台上,你的声台形表、喜怒哀乐,是完完全全在你自己的功力把控下,藏不得假、藏不得怯。”5月下旬,张桐出演话剧处女作《雷经天》,在这部讲述党史中法治故事的原创大型话剧中,饰演复杂多面的黄克功。
  演了几场下来,话剧界的前辈、演员张志坚向张桐递来了话剧版《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橄榄枝。“这个检验的机会来得正是时候。”毫不犹豫,张桐接下了杨立青的角色。2009年,同名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轰动一时,张桐也曾是“剧粉”之一。
  然而,张桐还未见到同组演员,《伟大征程》文艺演出的邀请却先到了。6月5日,张桐返京参加封闭排练,一直到6月28日演出结束。无法参与话剧排练,他只能在演出排练间隙拿下台词,通过视频熟悉调度。
《亮剑》剧照,张桐饰演魏和尚。
《绝密使命》剧照,张桐饰演潘雨青。
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剧照,张桐饰演杨立青。(陆宇烁/ 摄)

  当张桐赶回上海时,距离《人间正道是沧桑》首演只剩5天。从到达剧院那一刻起,张桐就一头扎进后台。7月6日晚,话剧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这是张桐参演的第一场。
  上台前,张桐感觉“自己的这颗心都要从嗓子里跳出来”,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为他捏着一把汗。同为主演的张志坚、王劲松轮番过来,紧紧握了握张桐的手,让他放松下来,给他加油鼓劲。
  4个小时,57场戏,24年的历史,《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故事顺利演完。下了台,张桐直接半膝跪地,“像做了一个过山车一样的梦”。回到酒店,他才发现口腔内壁竟起了一圈泡。
  演出结束时,张桐收到了一名北大学生的花束和信件。他在信里详述是如何认识张桐、认识《觉醒年代》,又是如何通过张桐的演绎认识守常先生,提升对真实历史、真实人物的认知的。读完信,张桐感动不已。信上的字字句句,正是塑造这些角色的意义。

“偶像队伍把我开除了”


  张桐对表演的迷恋可以追溯到孩提时代。他打小喜欢看电视剧,喜欢看书,还喜欢玩过家家。他迷恋小说、漫画、影视剧里的角色,以及自己编织出来的情节和人物。“可能某种想象的种子已经种在我脑子里了。”张桐说,“隐隐觉得当一个演员多好玩啊”。
  这种隐隐的冲动,在大学时期听了一堂名为《论青年人的人生价值》的讲座后,破土而出。讲座上,教授接连发问:“你们这些年轻人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儿吗?知道你们选择的这条路对你们未来的意义有多大吗?这真的是你们想干的吗?我希望你们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每个人回去想一想。”
  “我真的想了,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这段后来被张桐归因于“内心躁动”的青春逆旅,以他从南开大学计算机系退学、远赴法国学习表演收尾。
  3月的法国,正往春天过渡,淅沥沥的雨,灰蒙蒙的天,虽然和预想中的浪漫之都大相径庭,但张桐此后的演员生涯,却由此掀开了充满无限可能的一角。张桐的表演,开蒙于法国里昂艺术戏剧学院,这里奠定了他此后揣摩角色的基本方法——抓住人物本质,从心理外化到行为。
  20余年过去,当年十八九岁的热血青年,如今即将跨过40岁的门槛。现在,比起被内心的躁动驱使,张桐更愿意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之后,你才能知道你追求的是什么。当你了然的时候,你获得了某种自控,这种生活才是有意思的。”
  自我的认知,也是在不断纠偏中进行的。“20多岁的时候,我也惦记往偶像那儿走来着,但是没给我机会。”2004年,在拍摄《亮剑》之前,张桐演过《欢天喜地七仙女》的黑鹰。作为二仙女橙儿的CP,黑鹰是活在刀尖上的捕头,看似冷漠无情,却情深意重,完美符合现下偶像剧的男主人设。可惜《亮剑》一播,观众眼里就只能看见那个憨直粗犷的魏和尚了。
  “我也蛮困惑的,不知道为什么偶像队伍就把我开除了。”张桐调侃道。
  依然自认为处在“糊涂”之中的张桐,也多少开始咂摸出一套让自己舒适的生活方式:不拍戏的日子,无外乎看书、喝茶。
  “我就愿意松松快快的,吃着冰棍儿在大马路上来回溜达。大伙儿最好不知道张桐是谁。张桐最终是什么样子,取决于张桐自己。观众叫不叫得出我的名字无所谓,拍戏的过程、角色最终呈现出来的样子,才是有所谓的。”
  重读金庸,张桐觉得,自己和郭靖有点像——认真且轴,都不是所谓的“聪明人”。近期,《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全国巡演是张桐的头等大事。端着茶缸泡在排练场,组里的演员打趣他“是老话剧演员做派”。而张桐则在每日的对戏中,思索着自己离这些真正的老话剧演员究竟差多远。表演这条“无尽之路”,他不曾想过寻找捷径。
  张桐
  1981年生于天津,演员,曾获2018年第三十一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代表作有电视剧《亮剑》《绝命后卫师》《觉醒年代》等,近日出演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
其他文献
很多读者给我写信,都有一个相似的主题,那就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不过,他们的不满更像是给自己贴了一个标签:一方面声明“我就是这么一个人”,试过一切努力,没法改变自己;一方面又很苦恼:“我很不喜欢自己这样,怎么办?”  要回復这种信件很不容易。因为你能想到的道理,他们都听过了,平时也是对自己这么说的。可道理说得再好,还是没法落实到行动上。“我已经是这样的人了”,这种标签的影响太难去除。无论是说年龄大
不少音乐工作者和歌曲爱好者大概想得起五十年代末音乐出版社曾经编过一种通俗歌集叫《外国名歌200首》,出版了大小开本,前后印行七十余万册,畅销全国。据说刚上市的时候还发生过因读者争购该书新华书店柜窗被人挤破的“盛况”,连海外报刊也视为新闻。这样一本集中地介绍古今外国名歌的大全,一时确受青年读者和知识界欢迎,因此迅即传开。由于六十年代初期以来在对待科学、文化等问题上发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左的偏差,这本歌集
伊朗的闪展腾挪,显示出了克制与忍耐的韧性,力争赢得更大的戰略周旋空间。  伊朗总统鲁哈尼9月20日表示,美国针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让美国变得“极端孤立”。美国如果对伊朗实施霸凌行径,将面临伊朗方面的“强烈回应”。几乎同时,又有消息传出,伊朗外长扎里夫说,伊朗已准备好与美国进行全面的囚犯交换。  云里雾里有些看不懂了?越是云谲波诡,越需有火眼金睛。在这样的国际热点背后,永远不是非黑即白那般简单。  
春风缱绻,花照旧开,我们的生活却被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改变了。现在,我也加入了“网课大军”,成为“云上学生”的一员。以往老师在教室里授课,与同学面对面交流,现在这些事情只需要一块屏幕就能实现,对我来说,这确实是一种新鲜的体验。只是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阵,新鲜感被消磨了不少。  生活最大的改变是,我一下子拥有了大把独处的时光。于是我将之前积攒了很久、想看却没能看的电影找出来,刷了一部又一部。下厨的热情依
身为记者,有机会认识一种人,曾主导过我们命运的人。杨学为就是这样的人。40年前的6月,40岁的他走进教育部高校招生会,和邓小平走进了同一场历史转折中。恢复高考的文件经他之手起草,最终经邓小平之手一锤定音,在1977年那个特殊年份里,成为冬天的第一声春雷。  从那至今,又一个40年,杨学为的人生再没离开过高考,国家教委招生处处长、国家教委考试中心主任、教育部(1998年改名)督学……与之相应的,是4
近日,在做客央视访谈节目时,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首次谈到电影《中国女排》,表示自己非常期待看到成片,并且为巩俐的学习精神和态度点赞。由陈可辛执导的《中国女排》将于2020年1月25日即农历大年初一上映,剧情时间跨度40年,讲述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网友热议  ①我给郎平和巩俐一起点赞。  ②这是春节档最期待的一部电影!  ③我都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因为女排姑娘而热泪盈眶了,女排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
5月10日,央视主播朱广权(左)与超级带货主播李佳琦在直播间带货。这一“小朱配琦”组合成了网络热词。  疫情之下,“国家队”加入直播带货,令本就火爆的直播热浪再掀高潮。从3月底开始,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主流媒体纷纷为荆楚味道带货。一时间,湖北带货、拼单、助农成为全国媒体的公益关键词。据统计,仅4月,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这三家中央级媒体就在淘宝办了9场直播带货,场场火爆,多场成交
严格说来,“红学”这门学问,是有其特殊定义和界限的,并非是一讲《红楼梦》就是红学;用“一般小说学”去对待《红楼梦》的,仍然是一般小说学,而不是红学。红学不是要去“代替”一般小说学,它却补充和丰富一般小说学。一般小说学也不能(一不应该,二不可能)代替红学。我自己一向如此理解,所以应该归入一般小说学的文艺论析,无待特作介绍,只有对《红楼梦》的艺术的特殊点,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加以揭示和讨究的,才算得上是
沙特首现女大使  沙特王室2月24日任命44岁的丽玛·宾特·班达尔公主为驻美大使。她成为沙特首位女大使。毕业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丽玛,曾任沙特体育总局女性体育事务部门的副主席,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0名最有权力的阿拉伯女性之一。她的履新被视为沙特“社会改革和妇女解放进程的重要步伐”。这一改革的主要推手是萨勒曼王储。此举释放了开明信号,有助于王储改善国际形象。  丽玛的父亲班达尔·苏尔坦亲王于
如果你初到西宁,一定对金灿灿的锅贴油饼记忆犹新。  只见盘子上摆着几片切好的金黄三角薄饼,远远就能闻到甜香。咬一口,柔软至极,略有点甜味,并且越嚼越香,几秒过后,满嘴都是浓浓的麦香味。不过,你可能想不到,这样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竟然有一个土味十足的名字——狗浇尿。  西宁,是青海省省会,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古代“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古人称之为青唐城、西平郡、鄯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