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闾丘露薇用大量篇幅讲述“两个利比亚司机”“办报纸的年轻人”“战争中的媒体”“卡扎菲的雇佣兵”等战争角落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在写到班加西街头的孩子们时流露出怜悯的情绪,这种写作风格与国内众多战地报导注重宏观叙事的风格相去甚远。
《利比亚战地日记》是闾丘露薇以日记的形式记述的其从进入利比亚到离开利比亚期间的采访见闻,以每日事态的发展作为基本线索,真实记录了处于战乱中的利比亚的种种场景和战争背景下不同阶层人们的遭遇和感受。全书并无关于战争的宏大叙事,更多的是客观记录,以及她对战争的理性思考。在艱苦而危险的战争环境中,闾丘露薇记录下了亲历的枪击事件、战争中的记者生活、利比亚的民众游行,以及处于战争情势中的司机、记者、翻译、士兵、学生、酒店服务生等人的生活。
2010年初出版随笔《不分东西》时,闾丘露薇曾说5年之内不再写书。可不到半年,她又推出了新书。对此,闾丘露薇解释说:“如今的行为像是失信于自己的诺言,但写作这本书也是意料之外。记者工作的诸多不确定性,让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既然有了参与利比亚战事报导的机会,我就想着要把我经历的战争与大家分享,包括一些见闻、思考,甚至包括当地的历史与文化背景等。”
《利比亚战地日记》记叙了闾丘露薇在采访驻地班加西的所见所闻。有读者认为,闾丘露薇没有去的黎波里采访,这让该书在内容上大打折扣。对此,闾丘露薇承认有些遗憾。她说:“所以,我觉得假如在的黎波里的新闻同行也能写一本书,讲一讲他们在的黎波里经历的事,这样读者就会有更全面的认识。”闾丘露薇认为,《利比亚战地日记》只是了解利比亚的一种方式和补充,并非全部。
闾丘露薇在新作中用了一个章节谈论卡扎菲,但多是转述别人的观点,无一字涉及她个人对卡扎菲的评价。对此,闾丘露薇说:“我是通过利比亚国营电视台和批评他的媒体看到卡扎菲的,也读过他的小说。我不太轻易对一个人下判断,我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我怎么知道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我只能告诉大家我注意到的一些细节,我觉得他很自恋。真正判断他是什么样的人,靠我得到的资讯是不够的,即使更多的资讯也很难帮我判断。因为这个人太神秘,大家没有太多机会了解他,这需要时间。”
有读者认为,虽然书名是“战地日记”,但其中有关战争场面的文字读起来并没有那么血腥、残酷,反倒被作者处理得波澜不惊。对此,闾丘露薇说,读者对于很多场合常有戏剧化的想象,其实在战争中,日子也还是要一天一天过。除了打仗,人们还要面临很多其他日常生活问题。因此,《利比亚战地日记》不局限于记录战争本身,更在于记录战争中的细节,即处于战争恶劣环境中人的生存状态。她说:“网络与电话不通对我来说是一个好事情,我会逼着自己认真地总结或梳理一下当天发生的事情。”
有读者认为,闾丘露薇用大量篇幅讲述“两个利比亚司机”“办报纸的年轻人”“战争中的媒体”“卡扎菲的雇佣兵”等战争角落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在写到班加西街头的孩子们时流露出怜悯的情绪,这种写作风格与国内众多战地报导注重宏观叙事的风格相去甚远。
对此,闾丘露薇认为,中国的传统新闻报导常常追求宏大叙事,缺乏细节,在理念上与西方差异很大。“这与我是女性关系不大。我是妈妈,这一点让我会对孩子特别关注。一位男记者,如果他是位父亲,可能也会有同样的感受。所以,很多时候我在考虑,如何从人性角度、从心理学角度来做新闻报导。这样的报导可能会让我们的声音传得更远,让我们的报导更深入人心。这可能也是我们中国媒体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对于数年前的阿富汗战争和海湾战争,如今的闾丘露薇对战地新闻报导安之若素,她知道何时要穿防弹背心,知道何时应该到何地去采访。在战胜内心对战争的恐惧等心理问题后,如今考验闾丘露薇的是对真相的甄别。“你亲眼看到的就是真相吗?”闾丘露薇坦承,这一句话时刻在警醒着她。在班加西,许多人急于向她倾诉,她告诫自己:“现场看到的并非一定是真相。”
同时,闾丘露薇承认,利比亚战地之行,她也是有倾向性的。她说:“这种倾向性来源于正义、常识和内心的勇气。”她的这种倾向性,在利比亚后来的局势发展中得到了印证。
从最初的《我已出发》到《行走中的玫瑰》《不分东西》,再到眼下的《利比亚战地日记》,闾丘露薇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不忘写作,甚至还一直保留着写日记的习惯。谈到创作动力,闾丘露薇说:“写作其实是逼着自己思考的过程,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为什么写博客,逼着自己每天写东西,就是因为我要逼着自己思考。思考,你不用它,它会偷懒。再者,用文字梳理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整理自己思路的方法。”(苏菲)
《利比亚战地日记》是闾丘露薇以日记的形式记述的其从进入利比亚到离开利比亚期间的采访见闻,以每日事态的发展作为基本线索,真实记录了处于战乱中的利比亚的种种场景和战争背景下不同阶层人们的遭遇和感受。全书并无关于战争的宏大叙事,更多的是客观记录,以及她对战争的理性思考。在艱苦而危险的战争环境中,闾丘露薇记录下了亲历的枪击事件、战争中的记者生活、利比亚的民众游行,以及处于战争情势中的司机、记者、翻译、士兵、学生、酒店服务生等人的生活。
2010年初出版随笔《不分东西》时,闾丘露薇曾说5年之内不再写书。可不到半年,她又推出了新书。对此,闾丘露薇解释说:“如今的行为像是失信于自己的诺言,但写作这本书也是意料之外。记者工作的诸多不确定性,让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既然有了参与利比亚战事报导的机会,我就想着要把我经历的战争与大家分享,包括一些见闻、思考,甚至包括当地的历史与文化背景等。”
《利比亚战地日记》记叙了闾丘露薇在采访驻地班加西的所见所闻。有读者认为,闾丘露薇没有去的黎波里采访,这让该书在内容上大打折扣。对此,闾丘露薇承认有些遗憾。她说:“所以,我觉得假如在的黎波里的新闻同行也能写一本书,讲一讲他们在的黎波里经历的事,这样读者就会有更全面的认识。”闾丘露薇认为,《利比亚战地日记》只是了解利比亚的一种方式和补充,并非全部。
闾丘露薇在新作中用了一个章节谈论卡扎菲,但多是转述别人的观点,无一字涉及她个人对卡扎菲的评价。对此,闾丘露薇说:“我是通过利比亚国营电视台和批评他的媒体看到卡扎菲的,也读过他的小说。我不太轻易对一个人下判断,我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我怎么知道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我只能告诉大家我注意到的一些细节,我觉得他很自恋。真正判断他是什么样的人,靠我得到的资讯是不够的,即使更多的资讯也很难帮我判断。因为这个人太神秘,大家没有太多机会了解他,这需要时间。”
有读者认为,虽然书名是“战地日记”,但其中有关战争场面的文字读起来并没有那么血腥、残酷,反倒被作者处理得波澜不惊。对此,闾丘露薇说,读者对于很多场合常有戏剧化的想象,其实在战争中,日子也还是要一天一天过。除了打仗,人们还要面临很多其他日常生活问题。因此,《利比亚战地日记》不局限于记录战争本身,更在于记录战争中的细节,即处于战争恶劣环境中人的生存状态。她说:“网络与电话不通对我来说是一个好事情,我会逼着自己认真地总结或梳理一下当天发生的事情。”
有读者认为,闾丘露薇用大量篇幅讲述“两个利比亚司机”“办报纸的年轻人”“战争中的媒体”“卡扎菲的雇佣兵”等战争角落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在写到班加西街头的孩子们时流露出怜悯的情绪,这种写作风格与国内众多战地报导注重宏观叙事的风格相去甚远。
对此,闾丘露薇认为,中国的传统新闻报导常常追求宏大叙事,缺乏细节,在理念上与西方差异很大。“这与我是女性关系不大。我是妈妈,这一点让我会对孩子特别关注。一位男记者,如果他是位父亲,可能也会有同样的感受。所以,很多时候我在考虑,如何从人性角度、从心理学角度来做新闻报导。这样的报导可能会让我们的声音传得更远,让我们的报导更深入人心。这可能也是我们中国媒体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对于数年前的阿富汗战争和海湾战争,如今的闾丘露薇对战地新闻报导安之若素,她知道何时要穿防弹背心,知道何时应该到何地去采访。在战胜内心对战争的恐惧等心理问题后,如今考验闾丘露薇的是对真相的甄别。“你亲眼看到的就是真相吗?”闾丘露薇坦承,这一句话时刻在警醒着她。在班加西,许多人急于向她倾诉,她告诫自己:“现场看到的并非一定是真相。”
同时,闾丘露薇承认,利比亚战地之行,她也是有倾向性的。她说:“这种倾向性来源于正义、常识和内心的勇气。”她的这种倾向性,在利比亚后来的局势发展中得到了印证。
从最初的《我已出发》到《行走中的玫瑰》《不分东西》,再到眼下的《利比亚战地日记》,闾丘露薇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不忘写作,甚至还一直保留着写日记的习惯。谈到创作动力,闾丘露薇说:“写作其实是逼着自己思考的过程,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为什么写博客,逼着自己每天写东西,就是因为我要逼着自己思考。思考,你不用它,它会偷懒。再者,用文字梳理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整理自己思路的方法。”(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