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肠道营养修复受损肠道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重烧伤后患者肠道及其血管通透性、含水量增加,门静脉血流量下降,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性、滤过指数、血小板黏附性及聚集性均上升;肠黏膜细胞能量贮备、肠道氧摄取率、肠黏膜能荷及其pH值、肠黏膜细胞线粒体呼吸控制率、磷氧比均下降;肠黏膜增殖修复受抑,3H胸苷、3H尿苷、3H亮氨酸掺入率及胸苷激酶活性下降,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细胞增殖指数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降低,肠三叶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分泌减少,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增加;肠道结构受损,肠黏液层变薄、绒毛变短、绒毛表面积减少、隐窝变浅,反映肠屏障完整性的肠黏膜跨膜电位差下降,反映肠黏膜通透性的尿乳果糖/甘露醇(L/M)排泄比值增加,反映肠黏膜细胞损伤程度的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升高、肠黏膜DAO降低、细胞内游离Ca2+增加;肠黏膜Na+-K+-ATP酶活性下降,空肠黏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减少,肠道运动减弱,肠道传输性降低;肠黏膜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1、IL-6、前列腺素E2(PGE2)等炎症介质增加,门静脉内毒素含量高于中心静脉内毒素含量,库普弗细胞活化,蛋白质分解增加,代谢消耗加剧[1].

其他文献
现代观点认为,皮肤创面修复是一复杂而有序的病理过程,是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及细胞因子间相互影响和协同作用的结果,涉及炎症反应,细胞迁移、增殖和分化,血管、神经形成及ECM的合成和重塑.成纤维细胞是参与修复过程的主要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创面修复的时间和质量[1].本文就成纤维细胞在创伤修复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皮肤替代物研究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大面积烧伤后休克、缺氧、严重感染、细菌毒素、组织分解产物等均对心脏有一定的损害,出现心肌炎、心内膜炎、心肌脓肿及心脏扩大等[1,2].笔者收集了烧伤后严重感染并发心肌炎、心脏扩大共5例患者的资料,现就其临床表现进行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临床资料:笔者单位1996年11月~2002年11月收治口腔黏膜烧伤患者12例,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3~65岁.单纯口腔黏膜烧伤2例,伴有食管及胃黏膜烧伤或(和)面颈部烧伤10例.12例患者中声音嘶哑3例,失音1例,气管切开1例.致伤原因:热液烫伤7例,酸烧伤4例,高锰酸钾溶液烧伤1例.伤后入院时间:≤8 h入院5例,9~24 h 4例,25~48 h 1例,>48 h入院2例.
笔者单位收治头、面部深度烧伤后并发耳软骨炎的男性患者14例,年龄20~61岁,烧伤面积3%~70%TBSA.并发耳软骨炎的时间为伤后18~45 d.
深度手烧伤指背区的治疗方法直接影响手指保留的长度和功能恢复.笔者单位1997年4月~2002年4月收治手部深度烧伤患者22例,采用早期指背切痂减张术治疗其中1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不同厚度异体皮制备的微粒皮混合自体微粒皮移植于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后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以移植面积扩张比为5:1的自体微粒皮为对照组(10只),两种不同厚度异体皮制备的微粒皮与同样扩张比的自体微粒皮混合移植为实验组,其中实验1组异体微粒皮厚度为0.3 mm(10只),实验2组0.6 mm(6只).比较移植后2、3、4周3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收缩率及组织学差异.
烧伤后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及其诱发的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已成为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SIRS和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对其治疗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观察到,血清降钙素原(PCT)是SIRS和脓毒症的一个新的预警指标.笔者对本单位收治的40例烧伤患者进行了血浆PCT检测,以期为将PCT作为脓毒症的临床诊断指标提供依据.
笔者单位收治烧伤患者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9~57岁.敛伤原因:热压伤3例,电击伤4例.创面分布:腕部2例,虎口1例,手掌2例,手背2例.创面面积为(2 cm×3 cm)~(7 cm×10 cm),均有深部组织裸露.患者入院清创后,以鼻烟窝的中点为旋转点、桡骨的走行作为皮瓣的轴心线,向两侧设计皮瓣;按设计的皮瓣划线,分别切开皮瓣的桡、尺侧缘,由近向远紧贴深筋膜的表面,将皮瓣掀起至桡骨茎突
目的观察早期肠道营养(EN)对烧伤患者机体营养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择37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EN组(18例)和肠外营养(PN)组(1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血清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烧伤脓毒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 结果伤后7、14 d EN组体重丢失百分比明显低于PN组(P<0.05),伤后4、8、14 d血清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PN组(P<0.05或0 01).EN组烧伤
目的观察多黏菌素B(PMB)及其模拟肽与脂多糖(LPS)、类脂A的结合能力.方法将100 μg/L的LPS、类脂A分别包被于生物传感器,再将0.01μg/L的PMB、PMB模拟肽1、PMB模拟肽2各5μl分别加入疏水样品池,比较PMB及其模拟肽与LPS、类脂A的结合能力.结果(1)PMB模拟肽1几乎没有与LPS、类脂A结合的活性,PMB及模拟肽2均与LPS、类脂A高亲和力结合.(2)PMB模拟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