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足于中国现实发展,着眼于光明的未来前景,基于文献的探究,在对“社会主义本质论”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疑惑:“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否应正式明确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论”,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考察“社会主义本质论”认识历程的基础上,认为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正式明确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不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相矛盾,相反,是与其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丰富与发展。这是本质内在规定性的根本要求,是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终极目标的价值要求,是实现其更大理论指导意义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论;历程;必要性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论”认识的历程考察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依据当时国情的伟大创造。邓小平在反思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偏差的基础上,基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落后的现状,逐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邓小平突出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要摆脱贫穷,就要首先发展生产力,一心一意搞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通过发展生产力,使中国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正式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在深刻洞悉中国国情,把握时代脉搏,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在新的时期,完整、准确、科学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概括,澄清了人们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本质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要大力提升發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由此可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经济发展为突破点,着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方面发展,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实际上是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现阶段的全面推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由侧重经济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方面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自始至终都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其根本的核心内核和价值追求。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应有之意和必然要求。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命题,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主题、根本思想和始终如一的目标。社会主义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培育要素和条件,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积累。因而“社会主义本质论”在一开始就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考量在内了。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正式明确写入“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正式明确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标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最终是服务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正式明确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论”,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
(一)这是本质内在规定性的根本要求
何为本质?本质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内在规定性,是一事物的根据,是最根本的东西。共产主义最根本的本质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东西在理论上的深刻反映——社会主义本质论,理应明确地正式地提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为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是社会主义社会全过程都具有的稳定的根本属性,具有根本的普遍的指导意义,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始终,与社会主义共存亡。社会主义的本质理应鲜明的提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灵魂,它与共同富裕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要求和目标取向。
(二)这是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内在要求
建国后,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极其贫困,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趋势有所好转,仍旧不容乐观。直到90年代初,人们才刚刚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开始迈向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而,贫乏的生活物质条件、贫困的物质生产力水平构成了邓小平时期“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根本理论来源。“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当时的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主义本质”必须突出强调生产力方面的问题。“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这个时期首先并且集中表现为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亟待提高,因而,把“共同富裕”作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之后的目标指向,是对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把握,是对当时国情科学、准确地反映。随着中国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江泽民赋予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胡锦涛用“以人为本”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深刻内涵。
今天虽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已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辉煌成就,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方向稳步前进,基于中国今天的实践和实际,着眼于中国的未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层面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三)这是马克思主义终极目标的价值要求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未来的社会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贯穿于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始终。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初级的共产主义,其根本价值和灵魂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所在,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是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社会主义本质论”不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它是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本质,不能单从初级阶段来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可能要经历的多个阶段。“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阶段,是社会主义最深刻的价值内核。
(四)这是实现其更大理论指导意义的迫切要求
本世纪中叶之后,中国正处于并將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说明中国必然经历社会主义的其他阶段。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中指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等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们就完成了这一奋斗目标,那接下来,中国将走向何处?又该如何定位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这个问题不能及时下定论,一切以中国未来三十多年的实际发展和具体情况为依据。但必须对这一在不远处必将到来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这关乎中国的未来,关乎社会主义的未来,关乎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未来,更关乎我们的子孙后代。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丰富“社会主义本质论”,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正式明确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论”,发挥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长远指导意义。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才能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的价值核心,才能准确地定位社会主义建设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
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正式明确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是对社会主义阶段发展生产力的排斥,相反,是发展生产力的价值目标和指向,由此构成一个更完整的整体。它不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排斥,相反,是与中国领导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一脉相承的丰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论;历程;必要性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论”认识的历程考察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依据当时国情的伟大创造。邓小平在反思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偏差的基础上,基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落后的现状,逐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邓小平突出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要摆脱贫穷,就要首先发展生产力,一心一意搞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通过发展生产力,使中国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正式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在深刻洞悉中国国情,把握时代脉搏,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在新的时期,完整、准确、科学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概括,澄清了人们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本质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要大力提升發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由此可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经济发展为突破点,着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方面发展,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实际上是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现阶段的全面推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由侧重经济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方面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自始至终都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其根本的核心内核和价值追求。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应有之意和必然要求。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命题,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主题、根本思想和始终如一的目标。社会主义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培育要素和条件,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积累。因而“社会主义本质论”在一开始就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考量在内了。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正式明确写入“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正式明确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标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最终是服务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正式明确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论”,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
(一)这是本质内在规定性的根本要求
何为本质?本质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内在规定性,是一事物的根据,是最根本的东西。共产主义最根本的本质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东西在理论上的深刻反映——社会主义本质论,理应明确地正式地提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为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是社会主义社会全过程都具有的稳定的根本属性,具有根本的普遍的指导意义,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始终,与社会主义共存亡。社会主义的本质理应鲜明的提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灵魂,它与共同富裕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要求和目标取向。
(二)这是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内在要求
建国后,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极其贫困,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趋势有所好转,仍旧不容乐观。直到90年代初,人们才刚刚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开始迈向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而,贫乏的生活物质条件、贫困的物质生产力水平构成了邓小平时期“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根本理论来源。“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当时的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主义本质”必须突出强调生产力方面的问题。“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这个时期首先并且集中表现为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亟待提高,因而,把“共同富裕”作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之后的目标指向,是对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把握,是对当时国情科学、准确地反映。随着中国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江泽民赋予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胡锦涛用“以人为本”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深刻内涵。
今天虽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已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辉煌成就,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方向稳步前进,基于中国今天的实践和实际,着眼于中国的未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层面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三)这是马克思主义终极目标的价值要求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未来的社会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贯穿于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始终。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初级的共产主义,其根本价值和灵魂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所在,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是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社会主义本质论”不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它是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本质,不能单从初级阶段来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可能要经历的多个阶段。“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阶段,是社会主义最深刻的价值内核。
(四)这是实现其更大理论指导意义的迫切要求
本世纪中叶之后,中国正处于并將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说明中国必然经历社会主义的其他阶段。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中指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等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们就完成了这一奋斗目标,那接下来,中国将走向何处?又该如何定位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这个问题不能及时下定论,一切以中国未来三十多年的实际发展和具体情况为依据。但必须对这一在不远处必将到来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这关乎中国的未来,关乎社会主义的未来,关乎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未来,更关乎我们的子孙后代。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丰富“社会主义本质论”,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正式明确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论”,发挥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长远指导意义。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才能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的价值核心,才能准确地定位社会主义建设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
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正式明确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是对社会主义阶段发展生产力的排斥,相反,是发展生产力的价值目标和指向,由此构成一个更完整的整体。它不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排斥,相反,是与中国领导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一脉相承的丰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