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15日至29日,为期15天的《禅艺丹青——释印严禅书画展》将在云南昆明云南省博物馆内举办。由云南省文化厅主办、云南省文物产业集团和云南省文物总店承办本次展览,160余件将展出的展品由两个专题组成,一部分是释印严的书画作品(山水、花鸟、人物、书法,计100件),另一部分是印严收藏的名家书画作品(书法,计60件)。释印严现为云南大姚妙峰山德云寺住持,是当代知名的青年僧侣国画家。
佛文化是以禅文化为主导的,以禅入文、入诗、入画,以书画写禅,以文表禅,形成了文禅相合的局势,逐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士大夫们均以禅心为主的表现在佛文化上,无论文字、诗词、书画均品为逸品、禅品,成为文化艺术上的衡量作品水平和档次的尺绳。
释印严,法号源静,俗名钟义波,1970年出生于云南大姚,1972年移居广东惠州。1986年始礼张剑萍、祝国沛、陈豪、徐续等诗书画名家为师,习书画、篆刻、诗词,1992年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个展达9次。 1997年礼佛门泰斗本焕老和尚为师剃度出家为僧,1998年受具足戒,现为云南大姚妙峰山德云寺住持、大雄佛教诗书画院院长、云南省楚雄自治州政协委员、云南省大姚县政协委员、广东南雄市大熊禅寺都监。其画作流传较广,被著名学者、书画大家、文学大师,如文怀沙、陈立夫、张仃、贾芝、洛夫、牛汉、屠岸、王学仲、李铎、权希军、陈永正等收藏并给予很高赞誉。95岁高龄的陈立夫在收藏他的作品后,大书《艺以弘德》条幅回赠。其作品被国内外媒体广泛刊发,出版有《释印严大理书画集》《释印严书画集》。
印严法师以情写画、以画入禅、以禅融心、文气禅意、画心为一体、形成脱俗超然、纯任天趣的画风——鲜活、空灵、洒脱,流露出对生命和生活极大的热情。这种状态不是外境外物的机械摹写,是一种注入艺术家主体精神和主观感受,反映了自我的画风,是文人及艺术家明心见性修养的体现。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画,他的作品都具有深厚的中国画传统功底。特别是释门法相,面部设色其少如无,墨色在变化与均齐中尽显其态,笔致的洒脱与工整,用笔松动灵活,运墨干湿并见。这不仅体现了画家的传统功底,也表现出了画家观察自然事物的明敏精妙之处,以及擅长运用对比、变化等形式美的法则。印严作为遁人释门四大皆空的僧人,他的作品大都渗透出自然的禅意和出世的韵味。印严法师早期画作师法著名牡丹画家张剑萍先生。张氏乃岭南画派早期画家居巢、居廉兄弟画派传人。印严之画,每用色彩蕴藻画面,烘托境界,或得此传。在居派作品中,色彩常非物之色而成画面“蕴相”之色,有装饰趣味。如《建文皇帝在南诏》《神仙鱼》《春韵》《智者大师法相》《非相禅师》及牡丹题材作品,不胜枚举,意在改变中国传统文人水墨画不重着色而重意趣,此法为其书画特色之一;其二,印严笔致工整,富有造型。岭南画派在汲取西方色彩语言观念之同时,亦汲取西画造型之长,补充中国画不重造型之短。印严之画,在造型颇重骨力造型法度,笔致内敛工整,并与北派画风古朴枯阔、浓墨刚劲相接。如《云南鸡足山华首门》《斜眼观天下》《峨嵋山金顶图》《观瀑听涛图》等,皆在写实与写意之间显现造型工致,气度阔远之势;其三,以佛心造文心之相。印严作为法师,佛心与文心互动,形成心灵图式,必显文化执着者。其大量画作,所绘之相,乃是佛家名法师之相。所绘造像,皆喻空有智慧,超凡脱俗蕴致,或佛光开显,或自性自在,此文心衬托佛心之理想境界也。在禅文化艺术中,禅是艺术的最高的表现,是艺术家心灵完全的剖露,是艺术道德的体现,是文化艺术上灵感的自流的写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个地方佛教的兴衰,与高僧的出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高僧的道行和福德因缘影响着他所弘传的法脉的兴衰和长久。云南是一个特殊的地域,集中了佛教中的藏传佛教,汉传的大乘佛教和南传的小乘佛教。甚至还有一些本主教、笨教、黑教、阿吨利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各种宗教教派和信仰。但以汉传佛教为主的云南佛教,明清时期以鸡足山和妙峰山为最鼎盛,故有鸡足妙峰之言。鸡足山是因佛陀授记为佛的大弟子大迦叶尊者守衣入定的圣地,又是藏传佛教中被誉为弥勒佛坛域的圣山,而闻名东南亚。妙峰山因开山祖师彻庸禅师被誉为圣者德云比丘的应化身,又因彻庸禅师在明末时为云南佛教界禅门泰斗而名闻天下。法师能主持妙峰山德云寺,冥冥之中,是有法缘。缘起是作为妙峰开山的彻庸祖师和弟子无住禅师亦是诗书画高僧,而礼无住禅师为师的“诗、书、画三绝” 的担当和尚则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巨匠,与明末清初画坛上的“四僧”(渐江、八大山人、石溪、石涛)齐名。妙峰山——彻庸祖师——无住禅师——担当大师——印严法师,已然体现出再续的一条传承法脉。
诚然,印严法师的作品中还有不成熟的漏痕,唯其如此,他的作品才真实,毕竟他刚迈进而立之年的岁月。路漫漫其修远兮,他将上下而求索。艺无止境,我们祝愿他不但在佛门修成正果,同时期待他成为继承和弘扬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一位使者。(本文所用图片皆为释印严作品)
佛文化是以禅文化为主导的,以禅入文、入诗、入画,以书画写禅,以文表禅,形成了文禅相合的局势,逐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士大夫们均以禅心为主的表现在佛文化上,无论文字、诗词、书画均品为逸品、禅品,成为文化艺术上的衡量作品水平和档次的尺绳。
释印严,法号源静,俗名钟义波,1970年出生于云南大姚,1972年移居广东惠州。1986年始礼张剑萍、祝国沛、陈豪、徐续等诗书画名家为师,习书画、篆刻、诗词,1992年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个展达9次。 1997年礼佛门泰斗本焕老和尚为师剃度出家为僧,1998年受具足戒,现为云南大姚妙峰山德云寺住持、大雄佛教诗书画院院长、云南省楚雄自治州政协委员、云南省大姚县政协委员、广东南雄市大熊禅寺都监。其画作流传较广,被著名学者、书画大家、文学大师,如文怀沙、陈立夫、张仃、贾芝、洛夫、牛汉、屠岸、王学仲、李铎、权希军、陈永正等收藏并给予很高赞誉。95岁高龄的陈立夫在收藏他的作品后,大书《艺以弘德》条幅回赠。其作品被国内外媒体广泛刊发,出版有《释印严大理书画集》《释印严书画集》。
印严法师以情写画、以画入禅、以禅融心、文气禅意、画心为一体、形成脱俗超然、纯任天趣的画风——鲜活、空灵、洒脱,流露出对生命和生活极大的热情。这种状态不是外境外物的机械摹写,是一种注入艺术家主体精神和主观感受,反映了自我的画风,是文人及艺术家明心见性修养的体现。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画,他的作品都具有深厚的中国画传统功底。特别是释门法相,面部设色其少如无,墨色在变化与均齐中尽显其态,笔致的洒脱与工整,用笔松动灵活,运墨干湿并见。这不仅体现了画家的传统功底,也表现出了画家观察自然事物的明敏精妙之处,以及擅长运用对比、变化等形式美的法则。印严作为遁人释门四大皆空的僧人,他的作品大都渗透出自然的禅意和出世的韵味。印严法师早期画作师法著名牡丹画家张剑萍先生。张氏乃岭南画派早期画家居巢、居廉兄弟画派传人。印严之画,每用色彩蕴藻画面,烘托境界,或得此传。在居派作品中,色彩常非物之色而成画面“蕴相”之色,有装饰趣味。如《建文皇帝在南诏》《神仙鱼》《春韵》《智者大师法相》《非相禅师》及牡丹题材作品,不胜枚举,意在改变中国传统文人水墨画不重着色而重意趣,此法为其书画特色之一;其二,印严笔致工整,富有造型。岭南画派在汲取西方色彩语言观念之同时,亦汲取西画造型之长,补充中国画不重造型之短。印严之画,在造型颇重骨力造型法度,笔致内敛工整,并与北派画风古朴枯阔、浓墨刚劲相接。如《云南鸡足山华首门》《斜眼观天下》《峨嵋山金顶图》《观瀑听涛图》等,皆在写实与写意之间显现造型工致,气度阔远之势;其三,以佛心造文心之相。印严作为法师,佛心与文心互动,形成心灵图式,必显文化执着者。其大量画作,所绘之相,乃是佛家名法师之相。所绘造像,皆喻空有智慧,超凡脱俗蕴致,或佛光开显,或自性自在,此文心衬托佛心之理想境界也。在禅文化艺术中,禅是艺术的最高的表现,是艺术家心灵完全的剖露,是艺术道德的体现,是文化艺术上灵感的自流的写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个地方佛教的兴衰,与高僧的出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高僧的道行和福德因缘影响着他所弘传的法脉的兴衰和长久。云南是一个特殊的地域,集中了佛教中的藏传佛教,汉传的大乘佛教和南传的小乘佛教。甚至还有一些本主教、笨教、黑教、阿吨利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各种宗教教派和信仰。但以汉传佛教为主的云南佛教,明清时期以鸡足山和妙峰山为最鼎盛,故有鸡足妙峰之言。鸡足山是因佛陀授记为佛的大弟子大迦叶尊者守衣入定的圣地,又是藏传佛教中被誉为弥勒佛坛域的圣山,而闻名东南亚。妙峰山因开山祖师彻庸禅师被誉为圣者德云比丘的应化身,又因彻庸禅师在明末时为云南佛教界禅门泰斗而名闻天下。法师能主持妙峰山德云寺,冥冥之中,是有法缘。缘起是作为妙峰开山的彻庸祖师和弟子无住禅师亦是诗书画高僧,而礼无住禅师为师的“诗、书、画三绝” 的担当和尚则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巨匠,与明末清初画坛上的“四僧”(渐江、八大山人、石溪、石涛)齐名。妙峰山——彻庸祖师——无住禅师——担当大师——印严法师,已然体现出再续的一条传承法脉。
诚然,印严法师的作品中还有不成熟的漏痕,唯其如此,他的作品才真实,毕竟他刚迈进而立之年的岁月。路漫漫其修远兮,他将上下而求索。艺无止境,我们祝愿他不但在佛门修成正果,同时期待他成为继承和弘扬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一位使者。(本文所用图片皆为释印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