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写作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很多学生虽然能确定写作对象,但不能较好地根据对象进行素材的收集和整理,作文也就容易变得空洞。素材整理是写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初中写作教学中,要立足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有效整理素材,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丰富写作内容,提升写作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素材;积累;整理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18-01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学生写作中自然不知道写什么,可见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性。积累和整理素材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认知和写作内容,让学生建立起“素材库”和“语言库”,在写作中信手拈来。
一、以教材为素材库,引导学生自主积累
教材是最好的素材库,也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借鉴。但很多学生并不会应用教材中的素材,如以“青春年华”为主题的写作中,学生多是记叙往事,而没有突出对美好青春赞美的主题,也很少有学生会结合教材中的《往事依依》《十三岁的际遇》等课文来写作。结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来看,每个单元有不同的主题。以七年级下第二单元为例,该单元的主题是“童年趣事”,所选文章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月迹》《三颗枸杞豆》《柳叶儿》,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童年的可贵,也可整理关于童年的素材。
在对教材中的素材进行整理时,要分单元、分课文进行,根据单元主题和具体的课文而进行整理。如要写“至爱亲情”类的作文,那么,教材中选择了哪些文章,每篇文章又是如何表现至爱亲情的,这在整理中就可分类进行。如《背影》记叙父亲送“我”去车站的过程中,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来表现父子情深,学习该文后就可整理出父子情深的素材。同时,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整理。如学习《松鼠》《松树金龟子》等课文后,就要对作者采用的说明方法进行整理。
二、以素材“点”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分点积累
无论教材也好,课外语篇也罢,素材都比较多,但学生在积累中不会抓“点”,更多的是凌乱地积累。如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江山多娇”的学习后,学生在整理过程中要么是记下一些风景名胜,要么是积累一些描写祖国山水的句段,不够系统。提倡分点整理,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根据教材所选文章或材料而逐点归纳,形成系统。如以“咏物抒怀”为主题的文章中,先整理作者所采用的咏物抒怀方法,再结合具体的文章,从词汇、句子、段落等方面进行整理。
分点整理中,要引导学生逐点进行整理。如学习关于描写春天的文章,要学会积累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好段。在整理这些素材时,不能简单地抄写,要在抄写的同时识记,并写出自己的感悟。如对于描写春天的诗句的整理,哪些是写初春的,哪些是写暮春的,引用时要如何选择,都可做好相应的标记。
三、由“点”到类,引导学生学会归类整理
归类就是要把分散的“点”归为不同的类别,如成语寓言、诗词歌赋、古今人物语录、格言等。分类方法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如分为人物类、景物类、抒情类等不同的类别,又如按生命、道德、人生、社会、自然等类别来进行整理。整理好大类后,要对不同的大类进行细分,如对生命素材的整理,又可细分为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珍惜健康、生命教育等不同的小类,结合小类而整理相应的素材。
在分类整理素材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素材进行分析,引申感悟。以“珍爱生命”的素材为例,素材来源于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面对失明,命运多厄,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选择热情地对待生活,可引申出“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感恩生活”“对世人强烈的爱和热切的希望”等感悟。
四、系统整合素材,引导学生应用素材写作
在素材整理过程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素材的提取方法,否则,杂乱地抄写一些素材是无用的。以叙事材料的素材提取为例,首先要弄清事件中的主人公做了什么,即要弄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其次就要分析主人公的做法是对还是不对,即建立在自我认知上对主人公的行为进行判断,而这也是通过作文来表现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方法;最后则要结合事件生成感悟,确定好应用素材的角度。
無论是对教材中的素材整理也好,还是分点分类整理也罢,素材整理是为写作服务的,要引导学生在整理素材的基础上学会应用素材。以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为例,在确定游览经历后,首先要从素材库中快速找出描写景物的相关素材,接着精选好的诗句、词汇和段落,结合游踪将素材中的这些内容渗透到作文中。素材是死的,在写作中,只有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所积累的素材,这样才能写出更好的作文。
素材整理是写作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也是丰富作文内容的重要途径。在积累和整理素材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分点分类,还得系统归纳,将其应用于写作中,这样才能发挥好素材的作用。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素材;积累;整理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18-01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学生写作中自然不知道写什么,可见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性。积累和整理素材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认知和写作内容,让学生建立起“素材库”和“语言库”,在写作中信手拈来。
一、以教材为素材库,引导学生自主积累
教材是最好的素材库,也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借鉴。但很多学生并不会应用教材中的素材,如以“青春年华”为主题的写作中,学生多是记叙往事,而没有突出对美好青春赞美的主题,也很少有学生会结合教材中的《往事依依》《十三岁的际遇》等课文来写作。结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来看,每个单元有不同的主题。以七年级下第二单元为例,该单元的主题是“童年趣事”,所选文章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月迹》《三颗枸杞豆》《柳叶儿》,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童年的可贵,也可整理关于童年的素材。
在对教材中的素材进行整理时,要分单元、分课文进行,根据单元主题和具体的课文而进行整理。如要写“至爱亲情”类的作文,那么,教材中选择了哪些文章,每篇文章又是如何表现至爱亲情的,这在整理中就可分类进行。如《背影》记叙父亲送“我”去车站的过程中,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来表现父子情深,学习该文后就可整理出父子情深的素材。同时,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整理。如学习《松鼠》《松树金龟子》等课文后,就要对作者采用的说明方法进行整理。
二、以素材“点”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分点积累
无论教材也好,课外语篇也罢,素材都比较多,但学生在积累中不会抓“点”,更多的是凌乱地积累。如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江山多娇”的学习后,学生在整理过程中要么是记下一些风景名胜,要么是积累一些描写祖国山水的句段,不够系统。提倡分点整理,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根据教材所选文章或材料而逐点归纳,形成系统。如以“咏物抒怀”为主题的文章中,先整理作者所采用的咏物抒怀方法,再结合具体的文章,从词汇、句子、段落等方面进行整理。
分点整理中,要引导学生逐点进行整理。如学习关于描写春天的文章,要学会积累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好段。在整理这些素材时,不能简单地抄写,要在抄写的同时识记,并写出自己的感悟。如对于描写春天的诗句的整理,哪些是写初春的,哪些是写暮春的,引用时要如何选择,都可做好相应的标记。
三、由“点”到类,引导学生学会归类整理
归类就是要把分散的“点”归为不同的类别,如成语寓言、诗词歌赋、古今人物语录、格言等。分类方法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如分为人物类、景物类、抒情类等不同的类别,又如按生命、道德、人生、社会、自然等类别来进行整理。整理好大类后,要对不同的大类进行细分,如对生命素材的整理,又可细分为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珍惜健康、生命教育等不同的小类,结合小类而整理相应的素材。
在分类整理素材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素材进行分析,引申感悟。以“珍爱生命”的素材为例,素材来源于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面对失明,命运多厄,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选择热情地对待生活,可引申出“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感恩生活”“对世人强烈的爱和热切的希望”等感悟。
四、系统整合素材,引导学生应用素材写作
在素材整理过程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素材的提取方法,否则,杂乱地抄写一些素材是无用的。以叙事材料的素材提取为例,首先要弄清事件中的主人公做了什么,即要弄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其次就要分析主人公的做法是对还是不对,即建立在自我认知上对主人公的行为进行判断,而这也是通过作文来表现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方法;最后则要结合事件生成感悟,确定好应用素材的角度。
無论是对教材中的素材整理也好,还是分点分类整理也罢,素材整理是为写作服务的,要引导学生在整理素材的基础上学会应用素材。以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为例,在确定游览经历后,首先要从素材库中快速找出描写景物的相关素材,接着精选好的诗句、词汇和段落,结合游踪将素材中的这些内容渗透到作文中。素材是死的,在写作中,只有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所积累的素材,这样才能写出更好的作文。
素材整理是写作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也是丰富作文内容的重要途径。在积累和整理素材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分点分类,还得系统归纳,将其应用于写作中,这样才能发挥好素材的作用。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