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中城市群是指,以西安为中心,以陇海铁路和310国道线为一线、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技术及星火产业为特点的产业经济体系为两带的“一线两带”关中经济区,包括西安、铜川、宝鸡、成阳、渭南、韩城、华阴、兴平等8城市在内的城市群。该区域的发展速度、质量以及实力都明显快于、高于和强于省内其它区域,关中城市群的基本框架雏形正在形成。
SWOT分析法是将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0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内部条件的优势(Strength)与劣势(weakness)加以对照,从相互联系中作出更为深入的分析评价,是一种最常用的企业内外环境条件战略因素综合分析方法。SWOT分析与中国成语中的“知已知彼”不谋而合。本文将运用SWOT分析法对关中城市群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进行分析,较为深入的剖析关中城市群的发展状况,进一步加快该城市群的发展。
关中城市群发展的优势分析
1、优越的地理区位。
关中自古是中原地区通向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是中原社会经济文化与我国西部和中亚内陆相交融的过渡、传接地带。关中位于我国沿海、沿江、沿线三大经济开发主轴的“沿线”带上,既是西部大开发长江上游、西陇海兰新线、西南出海口三条一级开发轴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中心地带,同时还是我国中东部地区西进的“桥头堡”。关中城市群在区位上的优势是西部任何一个区域(包括成都平原)都无法比拟的。
西安既是关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又是大陆桥(中国段)上最大的中心城市,其工业基础、商贸设施、金融机构、科技力量、大专院校、交通通信、旅游条件和国际知名度等综合实力是沿桥城市中最强的,最有条件成为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宝鸡是大陆桥在我国境内三个大“十”字之一,既是交通枢纽,又是东西部交流的战略要地、区域商贸中心和存储物流中心。
2、独特的地方资源。
(1)矿产资源。关中地区钼、锌、铅、金等金属资源丰富,是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为该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建材与煤炭资源也较丰富,形成韩城、铜川等大型矿区、矿务局。渭南以“渭北黑腰带”闻名全国,钼精粉年产量占全国一半,居亚洲之首;黄金储量丰厚,居全国第三;地热水和医饮兼用矿泉水源多量大,其中大荔矿泉水被誉为“中国之最”。
(2)农业资源。关中平原自古农业发达,盛产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及棉花、油料、烟叶、蔬菜等经济作物,是全国著名的农业生产区。临潼石榴、周至猕猴桃、自水苹果、韩城花椒、蒲城酥梨、富平柿予、大荔红枣等久负盛名,奶牛、布尔山羊等正在形成规模,其中“白水牌”红富士、“大红袍牌”花椒等是全国有影响的名牌品种,远销东南亚和欧洲。
(3)旅游资源。关中地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丰富的人文、自然和地理优势。既有华山、骊山、翠华山、太白山等自然风景,又有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碑林、法门寺等人文景观,同时形成了以仿古入城式、仿唐乐舞等为代表的著名旅游品牌。目前,关中地区旅游开发已初具规模,拥有6处世界级旅游景点,24处国家级旅游景点,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热点区域。
关中地区各市的旅游各具特色,旅游职能优势明显。城市群内应综合开辟旅游专线,整合现有旅游资源,以避免盲目开发,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应充分发挥旅游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发展相关产业,延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区域内第三产业的发展。
3、明显的科教优势。
陕西科技教育力量比较雄厚,关中又是陕西科教力量的集中地。2002年底,全省54所普通高校中有47所集中在关中地区,其中6所进入国家“211工程”。科教资源存在着空间分布不均,有35所高校集中在西安,分别占关中和陕西省的74.5%和64.8%,其中有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为代表的全国重点大学。
关中地区高校学科覆盖面广,专业齐全,有21个国家优势学科,近100个学科或研究方向居全国领先地位;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多个,各类科研机构近2000个,科研人员达87万人,是全国重要的科教、人才密集区。关中地区具有较强的人才优势,众多的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数量多、水平高,部分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居领先地位。
4、日趋完善的交通网络。
关中城市群已初步形成了航空、铁路及高等级公路的交通网络体系。以西安为中心,贯通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米”字型高等级公路网全面形成,大大缩短了区内外的距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国际空港,拥有国内外航线百余条,正在建设成现代化大型航空港。
城市群内交通便捷,区域内的运网构筑了城市间较为密切的联系。区内重要的东西向干道有陇海铁路、西宝一西潼高速公路等;南北向干线有咸铜铁路、西延铁路、西康铁路、西铜一级公路等,特别是陇海铁路和宝鸡至潼关的高速公路将东西分布的西安、咸阳、兴平、杨陵、蔡家坡、宝鸡、临潼、渭南、华阴、潼关等重点城镇连接起来。
5、稳步发展的经济和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
从1998—2002的5年期间,关中经济保持了稳步增长,各项经济指标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2年,GDPt曾长速度达到9.9%,人均GDP675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15元。关中地区以占陕西省27%的面积,59.3%的人口,创造了72.4%的GDP和81.3%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经济聚集程度较高。
关中城市群工业基础也较为雄厚,门类基本齐全。经过发展,关中地区形成了包括飞机制造、兵器工业、电子通讯、电力机械、有色金属冶炼、煤炭、化工、纺织等一大批优势工业部门。高压输变电设备、重型汽车、大型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彩色显像管、钛材、钼材、精细化工、棉纱、布匹等主导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发展前景广阔。
关中城市群发展的劣势分析
虽然关中城市群的发展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与我国发展较为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北城市群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总体规模较小,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不合理。
2、核心城市综合实力不强,现代城市的综合功能普遍较弱;
3、产业结构层次低、聚集底低,工业结构重型化;
4、缺乏城市间共享公共设施的整体考虑和建设;
5、缺乏城市群整体布局、规划,体系功能效益低,城市间关联度不够;
6、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制和组织。
关中城市群发展的机遇分析
1、西部大开发以及“一线两带”战略的实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关中城市群具有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地位。特别是2002年3月份,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后,关中地区开始成为投资热点和西部重点发展区域,国家和省上的多项改革试点均在这里进行,势必领受先发效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一线两带”建设,实现关中率先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和《关于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实现关中跨越式发展规划》,这是依托关中的科技和经济优势,使关中率先崛起,为关中城市群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2、新一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的通过
西安市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和总体布局分为四个层次:关中城市群、西安都市圈、西安中心城市和西安中心市区。该规划已经明确,西安应发挥科技、旅游、商贸的优势和地区辐射能力以及中心城市的功能,促进关中城市群的发展。西安市的这次城市总体规划是从关中地区的整体出发,进行西安未来的城市总体布局,这些对于关中城市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新经济因素的快速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虽然区位、资源条件、历史文化等传统因素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其影响度在降低,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跨国资本的全球流动等新经济因素正在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将在全球范围内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流动,这也为关中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特别是关中是我国老加工业基地,有条件吸引国际资本进入发展现代制造业。
有关专家报告中指出,陕西的新经济指数位次为8,明显高于人均GDP位次29。而陕西利用科技进步、发挥后发优势的潜能主要集聚在关中,这说明关中城市群在新经济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新经济因素为关中城市群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会。
SWOT分析法是将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0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内部条件的优势(Strength)与劣势(weakness)加以对照,从相互联系中作出更为深入的分析评价,是一种最常用的企业内外环境条件战略因素综合分析方法。SWOT分析与中国成语中的“知已知彼”不谋而合。本文将运用SWOT分析法对关中城市群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进行分析,较为深入的剖析关中城市群的发展状况,进一步加快该城市群的发展。
关中城市群发展的优势分析
1、优越的地理区位。
关中自古是中原地区通向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是中原社会经济文化与我国西部和中亚内陆相交融的过渡、传接地带。关中位于我国沿海、沿江、沿线三大经济开发主轴的“沿线”带上,既是西部大开发长江上游、西陇海兰新线、西南出海口三条一级开发轴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中心地带,同时还是我国中东部地区西进的“桥头堡”。关中城市群在区位上的优势是西部任何一个区域(包括成都平原)都无法比拟的。
西安既是关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又是大陆桥(中国段)上最大的中心城市,其工业基础、商贸设施、金融机构、科技力量、大专院校、交通通信、旅游条件和国际知名度等综合实力是沿桥城市中最强的,最有条件成为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宝鸡是大陆桥在我国境内三个大“十”字之一,既是交通枢纽,又是东西部交流的战略要地、区域商贸中心和存储物流中心。
2、独特的地方资源。
(1)矿产资源。关中地区钼、锌、铅、金等金属资源丰富,是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为该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建材与煤炭资源也较丰富,形成韩城、铜川等大型矿区、矿务局。渭南以“渭北黑腰带”闻名全国,钼精粉年产量占全国一半,居亚洲之首;黄金储量丰厚,居全国第三;地热水和医饮兼用矿泉水源多量大,其中大荔矿泉水被誉为“中国之最”。
(2)农业资源。关中平原自古农业发达,盛产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及棉花、油料、烟叶、蔬菜等经济作物,是全国著名的农业生产区。临潼石榴、周至猕猴桃、自水苹果、韩城花椒、蒲城酥梨、富平柿予、大荔红枣等久负盛名,奶牛、布尔山羊等正在形成规模,其中“白水牌”红富士、“大红袍牌”花椒等是全国有影响的名牌品种,远销东南亚和欧洲。
(3)旅游资源。关中地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丰富的人文、自然和地理优势。既有华山、骊山、翠华山、太白山等自然风景,又有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碑林、法门寺等人文景观,同时形成了以仿古入城式、仿唐乐舞等为代表的著名旅游品牌。目前,关中地区旅游开发已初具规模,拥有6处世界级旅游景点,24处国家级旅游景点,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热点区域。
关中地区各市的旅游各具特色,旅游职能优势明显。城市群内应综合开辟旅游专线,整合现有旅游资源,以避免盲目开发,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应充分发挥旅游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发展相关产业,延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区域内第三产业的发展。
3、明显的科教优势。
陕西科技教育力量比较雄厚,关中又是陕西科教力量的集中地。2002年底,全省54所普通高校中有47所集中在关中地区,其中6所进入国家“211工程”。科教资源存在着空间分布不均,有35所高校集中在西安,分别占关中和陕西省的74.5%和64.8%,其中有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为代表的全国重点大学。
关中地区高校学科覆盖面广,专业齐全,有21个国家优势学科,近100个学科或研究方向居全国领先地位;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多个,各类科研机构近2000个,科研人员达87万人,是全国重要的科教、人才密集区。关中地区具有较强的人才优势,众多的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数量多、水平高,部分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居领先地位。
4、日趋完善的交通网络。
关中城市群已初步形成了航空、铁路及高等级公路的交通网络体系。以西安为中心,贯通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米”字型高等级公路网全面形成,大大缩短了区内外的距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国际空港,拥有国内外航线百余条,正在建设成现代化大型航空港。
城市群内交通便捷,区域内的运网构筑了城市间较为密切的联系。区内重要的东西向干道有陇海铁路、西宝一西潼高速公路等;南北向干线有咸铜铁路、西延铁路、西康铁路、西铜一级公路等,特别是陇海铁路和宝鸡至潼关的高速公路将东西分布的西安、咸阳、兴平、杨陵、蔡家坡、宝鸡、临潼、渭南、华阴、潼关等重点城镇连接起来。
5、稳步发展的经济和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
从1998—2002的5年期间,关中经济保持了稳步增长,各项经济指标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2年,GDPt曾长速度达到9.9%,人均GDP675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15元。关中地区以占陕西省27%的面积,59.3%的人口,创造了72.4%的GDP和81.3%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经济聚集程度较高。
关中城市群工业基础也较为雄厚,门类基本齐全。经过发展,关中地区形成了包括飞机制造、兵器工业、电子通讯、电力机械、有色金属冶炼、煤炭、化工、纺织等一大批优势工业部门。高压输变电设备、重型汽车、大型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彩色显像管、钛材、钼材、精细化工、棉纱、布匹等主导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发展前景广阔。
关中城市群发展的劣势分析
虽然关中城市群的发展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与我国发展较为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北城市群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总体规模较小,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不合理。
2、核心城市综合实力不强,现代城市的综合功能普遍较弱;
3、产业结构层次低、聚集底低,工业结构重型化;
4、缺乏城市间共享公共设施的整体考虑和建设;
5、缺乏城市群整体布局、规划,体系功能效益低,城市间关联度不够;
6、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制和组织。
关中城市群发展的机遇分析
1、西部大开发以及“一线两带”战略的实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关中城市群具有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地位。特别是2002年3月份,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后,关中地区开始成为投资热点和西部重点发展区域,国家和省上的多项改革试点均在这里进行,势必领受先发效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一线两带”建设,实现关中率先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和《关于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实现关中跨越式发展规划》,这是依托关中的科技和经济优势,使关中率先崛起,为关中城市群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2、新一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的通过
西安市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和总体布局分为四个层次:关中城市群、西安都市圈、西安中心城市和西安中心市区。该规划已经明确,西安应发挥科技、旅游、商贸的优势和地区辐射能力以及中心城市的功能,促进关中城市群的发展。西安市的这次城市总体规划是从关中地区的整体出发,进行西安未来的城市总体布局,这些对于关中城市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新经济因素的快速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虽然区位、资源条件、历史文化等传统因素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其影响度在降低,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跨国资本的全球流动等新经济因素正在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将在全球范围内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流动,这也为关中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特别是关中是我国老加工业基地,有条件吸引国际资本进入发展现代制造业。
有关专家报告中指出,陕西的新经济指数位次为8,明显高于人均GDP位次29。而陕西利用科技进步、发挥后发优势的潜能主要集聚在关中,这说明关中城市群在新经济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新经济因素为关中城市群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