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顷洼农民命运纪实

来源 :人与生物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ONG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土地,还能称其为农民吗?在一个叫做“干顷洼”的地方确有这么一群农民。
  千顷洼是衡水湖的前身,曾经是一片自然湿地。那时的千顷洼时涝时旱,变化无常,涝时整个地区成为一片汪洋;旱时仅洼地有水,成为大片良田。因此洼里散布着不少村落,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早巳习惯了几千年来水进我退、水退我进的耕种生活。
  千顷洼田地几万亩,农民怎么也种不完。涝了,旱了,对村民生活影响也不大。想起当年,顺民庄一位憨厚的老伯咂着自制的卷烟,笑呵呵地说,“田地没数!随便种,那么多地,怎么种得完啊!想上哪种就上哪。种一年吃五年啊!”
  除了修水利对付旱涝,几千年来人们乐天自足地生活在这片洼地里,生生不息,他们似乎从没有想过这个地方还会变成别的什么样子,他们耕种着,收获着,生活着,似乎和自然达成了一种默契与和谐。
  忽然有一天,千顷洼变了,那里的农民也从此告别了早已习惯了的默契与和谐,开始了命运的漂泊与动荡。
  时间回到几个特殊阶段:1958-1972年,1973-1985年,1986年至今。
  1958年,千顷洼涌进了几万人,三十八天后,变成了一个大水库,而祖祖辈辈生活在千顷洼的农民离它而去……
  “我们是农民不像农民,渔民不像渔民,农民没有地,渔民没有渔民的政策,也有人说我们是‘无地的农民’”。这是我在衡水湖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顺民庄村支书董海水一家的经历也许就是这些千顷洼农民的缩影。
  


  2005年4月26日下午,我走进了顺民庄。这是一个四面环水,唯有一条小土路伸进去的小村子。忙了一上午刚刚回到家的老支书热情地接待了我。已经66岁的他,从20多岁当村干部到现在还在忙碌着。
  我的问题将老支书的记忆带回到了大跃进的年代:“1958年修水库时,政府组织当地村民搬迁,合并到别的村里。别的村人家还有点自留地种点菜什么的,可我们外迁来的人什么也没有,住简易房,吃大食堂。”这是千顷洼的农民第一次搬迁,除顺民庄外,还涉及北关、绳头等几个村1000多口人。而他们离开后的干顷洼,仅仅三十八天后就变成了一个大水库,几个村一万多亩耕地和房子全部被淹没。
  “1958年修水库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前期为了行洪,后期为了灌溉,提高粮食产量,还有保京津铁路……”老支书说。
  修水库是国家的需要,全局的利益,舍小家顾大家,他们能理解。虽然政府对移民的生活进行了安置,但是故土难离呀!千顷洼在他们心中总有一种牵挂。水库修好后连续几年蓄水,但由于在平原地区修水库,只顾蓄水,不顾排水,结果带来的是白花花的一片盐碱,并没有出现人们预期的效果。1962年,只好提闸放水,水下的耕地又显露出来,招引着那些迁走的农民,争先恐后地回到了它的怀抱。可是,千顷洼除了一片土地外,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得重头开始,一边重建家园,一边重新耕耘起自己的田地,直到1972年。说起那次搬迁,村民们记忆犹新,因为那是他们第一次见识什么叫水库,而为了这水库,他们有了第一次集体搬迁和“借宿”它村的经历。并从那时起,他们就与动荡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3年,老天爷降雨多了起来,水库自然蓄了水,第二次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成了最早进城的农民工。
  老支书给我讲了一段至今难以忘怀的经历。1973年水库又蓄水后,村里有60人由当地政府安排到衡水市当了工人,种粮的转成吃商品粮的了。其余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没办法安排,后来老支书通过在天津工作的表哥的关系,带着村里100多人去了天津,搞起了建筑。“那时还没有外出打工这一说,如果没有五级(村、乡、县、地区、省)证明,施工单位哪敢接收外来打工的?我们属于政府特殊照顾,要不然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为了开证明、盖章,我光跑省上就好几趟。”老支书说。
  “到天津打工,一下子变换了身份,换了生活环境,适应吗?”我问。
  “刚到天津时不适应,农民一家一户,同父母、孩子一起生活惯了,到那儿一年才回一次家。吃饭也不适应,在家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在那儿就不行了,100多号人,只能吃馒头炒菜。住的条件也差,十多个人睡一个大通铺……”老支书说。
  当时卖了农具和牲畜,外出打工,这是千顷洼的农民头一次离开土地进了城,这恐怕也是最早进城的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由种地的变成盖楼的,这种身份转换的巨大反差,给他们带来诸多不适应,一部分人打了退堂鼓,最后搞建筑的只剩40多人。
  1973年后,随着一些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水库也在断断续续地蓄水、引上游水,但水量时大时小,1981年到1984年因上游缺水,一点水也没有蓄上,水库停蓄。这期间,搬迁出去的、外出打工的农民大部分又回来重操旧业——置办农具、买牲畜,种地。千顷洼农民的命运就在洼里有水无水、水多水少中来回晃荡。
  回忆起带着村民在天津搞建筑的那些日子,老支书十分感慨,他们从农民摇身变成了建筑工人,靠着他们的勤劳在天津成了一支小有名气的建筑队。但是,他们也饱尝了农民工的苦楚。因为他们的身份,因为一身土里土气的打扮,因为囊中羞涩而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和尴尬,成了身在都市却又远离都市的异类。他们在困惑和迷茫中奋斗了近10年,最终还是回到了故土一一千顷洼。如今,我们可以从城市里成千上万的农民工身上见到他们几十年前的影子。
  1985年,水库又开始蓄水,并从外往里调水,作为水库的今生终于稳定下来。这一次,千顷洼农民的命运也彻底改变了——放下农具,操起了渔具。
  “刚开始打渔时,不会撒网,也不会摇船,头两天上船头晕,还没见着鱼呢就晃,晚上回来躺在炕上还晃哩……”这是绳头村村长魏宝根给我讲述的他们当初学打鱼的情景。
  “从哪儿学的打鱼?”
  “请白洋淀、山东的师傅来教。我们自己没船,也没渔网,就给师傅打下手,一个礼拜学会撒网,两三年才基本都学会了……”魏宝根提起学打鱼的事,仿佛又回到当年头一次上船时的情景,连比划带晃悠地说。
  自1985年开始,衡水湖作为水库的功能日趋完善,除自然蓄水外每年还从外往里调水。千顷洼农民的命运从此彻底改变,成了渔民。这是千顷洼农民第三次折腾了,村民们说:“经常是种了,淹了,有水时卖牲口、卖农具,没水了再买牲口、买农具,这么来回折腾,每次都损失很大”。他们经历了农变工,工变农,农变渔,身份几年一变。
  近20年过去了,这些“半路出家”的渔民究竟是怎样过的呢?我又一次走进了顺民庄,耳闻目睹了他们的生活状况。
  2005年4月27日清晨,我来到 顺民庄。
  晨曦中,月亮的影子还留在湖面上,只见陆陆续续从各家院子里出来两个人,一人扛橹,另一人拿个大铝盆,径直走向湖边。解缆、撑篙,摇橹,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蒙胧的湖中了。老支书一家三口出来了,女儿翠敏和她母亲上船朝着湖里划去了,老支书另划一条小渔船载着我也进了湖。
  翠敏摇船,她母亲起网,我注意到开始起的几个网都没有任何收获,但她们还是一个接一个地继续起网。
  上午近10点,翠敏母女俩回来了。小船靠岸后,翠敏端着满满一盆鱼上了岸,放在小推车上径直来到收购点,过秤,装箱,收购鱼的姑娘将数量和价钱记录在小本子上,翠敏一家的鱼就算卖完了。我估算了一下,翠敏一家今天收入大概50块钱。
  我问翠敏:“今天逮的鱼比平常多还是少?”
  “一天逮30多斤鱼就是最好的了。”翠敏说。“打鱼没保证,有时遇上刮风下雨就无法下网,很可能两三天一条鱼也没有。我家前天刮大风就没出去。有鱼和没鱼的日子平均下来,每天的收入可能就是几块钱。”正说着,又来了一位中年男子卖鱼,他今天打了14斤鱼。相比之下,翠敏一家这两天运气不错。
  我跟着翠敏到了她家,一家人开始吃早饭,这时已是上午十点半了。
  “今天鱼也卖了,下午就没事了吧?”我问大妈。
  “吃完早饭还要摘网,就是把挂在网上的水草等杂物一点点摘去,很费功夫的。”大妈说。
  “然后呢?”
  “吃过中午饭,下午三四点钟再去下网……”
  大妈说她今年59岁,自耕地被水淹了后就开始打鱼,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但是一天不出去,一天就没钱,这日子还得过呀。村里像大妈这样年龄还打鱼的人有不少。早上我就碰到一位69岁的老人仍然在打鱼,他说:“不逮鱼没办法,孩子上学一年得3000多块钱,每天生活至少也要十几块钱。”
  下午,老支书带我在村里又访问了几位老人,家家户户已被“逼上房梁”。落满灰尘的几件老旧农具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些农具还有用吗?”我问。
  “没用了,可也舍不得扔呀……”一位老伯叹了口气说。
  “种地和逮鱼比,哪个更好?”
  “老年人大多不会打鱼,更愿意种地,30岁以下的年轻人愿意打鱼,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种地了。”老伯说。
  在几十年的晃荡中,最终操起渔具的千顷洼农民,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院门外挂的渔网和湖边的小船,表明了他们现在的身份,但是曾经的农耕历史依然让他们留恋。村民孙家才说,我们村原来每人差不多20亩耕地,每亩按现在的收入500元算,衡水湖蓄水后,全村每人一年就“奉献”了一万元,而得到的国家补偿还不足100元。逮鱼一年最多4个月,即使不算成本,每户一年收入也就四五千元。近两年,看着周边种地的农民,每亩棉花一年就能收入两三万元,孙家才他们更感到没有了土地好像没有了根,东一把西一把的日子,就像每天在渔船上晃荡。他们说:“说得不好听点,我们现在是死无葬身之地。村里土地被水库淹的时候,一些土葬的祖坟也被淹了,现在我们村仅有的陆地就是那条通往外边的土路,新坟只能建在路边上。可是近几年要搞旅游,规定路边不能有坟。”
  衡水湖保护区的建立,对这些失地农民来说又多了一些限制。他们面对的是一道比一道更难跨越的门槛。
  “过去吃粮、吃菜、吃肉都是自己种自己养,现在猪不让养,鸭不让养,全部靠买,每天至少要十几块钱才能维持生活。”村民们说。
  正当这些失地农民筹划着利用水面养鱼、养鸭、搞旅游……不断地寻找新路子还没有眉目的时候,2000年,以保护湿地鸟类及其栖息地为主要对象的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建立了,无疑又对老百姓多了限制。因为要保护衡水湖不受污染,养猪、养鸭被禁止了;老百姓过去用网箔(俗称迷魂阵)捕鱼,因为它不分大小鱼一块儿捕,并对鸟类造成伤害,所以必须改用扎网;有些人搞起旅游,为游客开船,因为柴油机船对湖水有污染,被政府统一收购;近几年,政府从保护资源的角度出台了长达4个月的休渔期,期间,老百姓没了生活来源……从公共利益的角度来说,这些措施本无可非议,但是在这过程中,老百姓废了网箔买扎网,缴了旧船买新船,又一次受损。
  自然捕捞受到限制,这些失地农民又盯上了人工网箱养殖,但谁知又是一堆困惑在那里等着他们。
  “我从20岁开始当村干部,当了50多年,没受过处分,尽是奖励,可现在真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北关村72岁的老支书王大卷无奈地说。
  原来,各村耕地被水淹后,乡政府划出一些水面给各村集体经营。北关村自1993年开始搞网箱养鱼,鱼塘承包。10年后的2004年,村里开始新一轮鱼塘承包。但是申请承包的人多,水面有限,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于是为承包鱼塘的事,在群众之间、村干部之间意见不统一,闹了几个月毫无进展,进而导致当了50多年村干部的支书王大卷和村主任辞职。
  失地的农民们在接受保护区管理的同时,没有放弃致富的愿望。两年前,绳头村的支书和村长带着村民跑到山东学习蒲草编织,因为衡水湖里长着大量的蒲草,不用的话,就烂在水里了。他俩说:“以前割蒲草直接卖给山东,这两年开始搞蒲草编织。我们专门去山东、吉林、唐山了解行情,把人家的样品拿回来给村民看。2004年保护区又组织村里老百姓去山东学习,我们村去了10个人,秋后又把师傅请来,教了12天,学会了5种编织,20多户学会了。村里拿出一部分资金买模具,但现在因规模小,数量不多,还没有市场。”
  近几年,衡水湖的旅游慢慢火起来了,现在只有少数村民经营起了饭店、旅馆、游船。对大多数村民来说,一方面没有能力投资,另一方面还没有很强的运作能力,摆在他们面前的仍是一道道更难跨越的门槛。
  保护区的成立,其实给这些失地农民们提出了一些限制的同时,也提出了一条把眼光放得更远的致富之路。但是,这条路除了使当地受益,还要使全社会甚至全人类共同受益。这些失地农民又一次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了全局利益,放弃已有的方式,做出新的选择。
其他文献
我是1965年来到这里的,当时6个队,每个队大概有12户左右,家畜不是太多,主要的草都是野生动物吃的。那时候我还小,不知道到底具体数量有多少,但是估计起来一个队大概总共有3000左右的牛羊。天天都能看见黄羊、藏野驴和野牦牛,也有白唇鹿,都成群结队的。  1984年之前,都还是人民公社,不管是草场还是牲畜都是集体公有的,大家在一起干活。1984年开始包产到户,双承包了,整个家畜数量,包括马牛羊等等,
期刊
黑帐篷    前些年去牧场探亲,时遇转场。表哥家正忙碌一片。翌日就要搬迁到夏季牧场去了。这是成家后独立门户的表哥家第一次转场。  那天,他们从寺院里请来了一位僧人,说是等午饭后,舅舅要亲自带着表哥陪同僧人一起去选定搬迁的地址。我马上要求同往。  表哥显得有些拘谨,也难怪,从前都依赖着舅舅,如今毕竟是作为一家之主,头一次为自己的家转场。所以,鞍前马后,他一直对僧人和舅舅的安排悉心聆听、唯唯诺诺。  
期刊
天目山是50年前新中国第一批保护区之一。与那些远离城市连绵上万平方公里的保护区相比,这个靠近都市仅区区40多平方公里的袖珍型保护区,自建立之后它的历代看山人遇到了一系列非同寻常的挑战。    不到两个小时,我们就登上了西天目山的顶峰——仙人顶,对我们这支老弱队伍来说,天目山算是太给面子了。况且我们是走走停停,边走边聊。要是在别的保护区,没有六七个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是不可能徒步爬上它的顶峰或是进入
期刊
◆以全球温暖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变化将给青藏高原带来消极的生态学影响,导致草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减少、地上生物量降低、牧草品质下降、生态系统碳固定能力减弱。  ◆三江源区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为过度放牧所致,长期超载放牧使的草地牧草产量下降、群落结构趋于简单、物种多样性下降、毒杂草比例上升,进而引起鼠类侵入,加速草地退化的进程。  ◆传统草地畜牧业效率低下,牲畜数量的增加不但造成草地资源浪费,而且导致
期刊
藏獒    风马中象征土元素的雪狮,没人亲眼见过,但民间流传着藏獒便是雪狮后代的故事,它们和人类一起生活在人间的土地上,祖祖辈辈为人类看护家园。  而今天,这个已经被市场叫腻了的名字,代表的不再是雪狮的威猛,而是金钱的力量。  我常常路过结曲河边的藏獒交易市场,所以常常遇到很多触景伤情的故事。  在藏獒交易点与几名商贩聊天时,他们对自家藏獒的品种和故事夸夸其谈,俨然一部史诗。  “咱们这些狗,不能
期刊
2007年7月1 8至23日,平日散居在方圆3500平方公里的村民们把帐篷搬到神山脚下一片开阔的草场上,煨桑的烟雾袅袅,五彩经幡飘扬,祭山、讲经,赛马、游戏……历时几天的活动精彩而丰富。这不同于普通的藏族赛马会,所有活动内容都是有针对性的设置,教育意义高过了它的娱乐性。搬迁黑帐篷、生火、打酥油、扔石子……传统的游牧技能在游戏中得到传承;赛马,赏马、服饰表演……让牧民们对自己本土文化充满信心和自豪;
期刊
我们的队伍是一路争论着走上高原的,有时争论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争论的内容包括:气候与人到底谁对草场退化的影响更大?城市与牧区的生活方式对于生态环境来说谁更合理?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应当是什么关系?尽是一些谁也不服谁的话题。尽管缺氧,吵起来气喘吁吁,大家还是热衷于讨论,动不动就宣布“开会!”或许是因为我们突然走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还没有来得及异文化间的交流,就引发了内部的震荡。然而,对公路这一话题
期刊
造就了他那双智慧的眼睛和充满思辨的表达力,是他在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尴尬身份和时时处处不无困惑的处境。他是2006年中央电视台评选出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奖的唯一获奖者,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负责人哈希·扎西多杰,人们习惯地叫他扎多。2007年我们走访的青海省海拔最高的一个村落——措池,就是他和那里的牧民一起在三江源保护区创建的村民协议保护的地方。他说:“我常常感到一种尴尬,我不是社区的,也不是
期刊
2004年10月末的一天,我终于如愿驱车踏上了我向往已久的旅程,采访拍摄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采访前我想象中的衡水湖应该是烟波浩渺、渔米之乡。几次采访拍摄下来,衡水湖以及祖祖辈辈生息在它周围的百姓中许多说不完的故事,让我难以忘怀。  作为一个摄影人能用手中的相机来记录当地百姓的生活和风土人情是我乐此不疲的事。在拍摄衡水湖的过程中,我感到地处平原没有制高点的湖区,很难拍到独特视角的标志性片子,
期刊
“院子里一点绿色都没有”    几乎从上路开始,队伍里就有不同声音。同样面对着黑帐篷,牛羊,有的被浓重的“异文化”气氛所打动,有的却感叹这个地区怎么还如此贫困落后……“移民”自然成了争论的一个主题。其实,关于移民在牧民中也有着极为不同看法,有的认为不应当靠国家养着,那样“就像一个袋子,空空的根本立不起来”:有的是为了孩子上学方便:也有的被外面的世界吸引,希望能有更好的物质生活。我们特意找到了吉卓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