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些高校到目前为止,依然存在不够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等现象,具体表现为一人多岗或多半兼职。其根源在于对辅导员的作用认识不清。实践证明,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学生成长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树立理想信念、学会为人处世;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育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对学生成才的培养作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意志品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引导作用;帮助作用;培养作用
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二条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这一论断充分说明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注意到,一些高校到目前为止,依然存在不够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一人多岗或多半兼职。其根本原因在于对辅导员的作用认识不清,认为大学生已经成年,根本不需要一个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青年人来引导他们,完全可以由大学生通过自我管理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不仅有违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更有违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规律。究其缘由,是一些高校低估了辅导员的作用或对辅导员的作用认识不够全面造成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讨论这一问题,充分说明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本文立足培养学生这个基点,求证高校辅导员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价值。
一、对学生成长的引导作用
引导,是指通过某种行为帮人走出困境,或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集体行动。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身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使命,责任重大。辅导员不仅要将学校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发挥对学生成长的引导作用,将学生培养成我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我们认为,辅导员对学生成长的引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大学生的心理极速发育、状况复杂,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其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我们认为,仅仅依靠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方式来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不够现实的。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朝夕相处的直接管理者、教育者、陪伴者,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动态了解最多,与学生年纪相差不大,具有独特的引导优势,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最合适的领路人。
首先,加强沟通,营造心理健康环境。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其生活环境关联很大。在和谐、健康的环境中,学生开朗豁达;在杂乱、沉重的环境中,学生沉默抑郁。因此,在辅导员工作中,要开拓交流渠道,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使学生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
其次,理论学习,多听专题讲座报告。讲座报告,是一个学者专家近期内的研究成果,是完全超越课本或教材的新鲜的产品。聆听讲座,有利于他们学到课本学不到的知识。讲座报告选择与学生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主题,一方面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知识,另一方面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接受心理调节。
再次,挖掘资源,加强家校合作交流。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许多身心健康问题都可以在家庭的教育过程中找到根源。因此,针对大学生长期、复杂的心理成长过程,需要辅导员和家长共同合作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便更好地对学生心理做出针对性的引导。
最后,个体咨询,努力做到点面结合。辅导员培养学生,既要做好“面”上的工作,也要与“点”紧密结合。个体心理咨询是辅导员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对于有相关问题的学生尤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有效心理健康咨询的前提。在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中,要尊重学生,真实诚恳,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正对性的引导。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居于“三观”教育的核心地位。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选择的困惑,比如如何择友、如何恋爱等等。因此,需要辅导员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走好人生之路。
首先,以“缅怀”的方式,激活大学生理想的种子。中国的革命史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历史,每个纪念日都承载着中国人民坚强的意志和伟大民族精神。对大学生来说,这些纪念日就是最生动的教科书。辅导员要选取有代表性的纪念日,借助新媒体的信息科技手段,组织同学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在“五四”期间,以专题汇报、实践活动等方式强化学生对党的认识和感情,激活大学生内心树立理想信念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以典型的榜样,培植大学生理想的苗子。学生中间的典型,是学生身边的具体人物,普通同学往往将其作为学习的榜样,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抓手。辅导员依托学生典型开展教育活動,通过优秀学生的表彰评比、事迹报告、经验交流等活动,可以让广大同学结合自身实际寻找差距,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培植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标杆,激发他们的自我教育积极性。
最后,以实践为载体,养成大学生理想的大树。在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劳动、为别人服务带来的自豪和快乐,体验自己的价值。以实践为载体,引导大学生探索符合个人理想信念的方向,矫正个人在践行理想信念过程中的行为,从而养成拥有科学理想信念的社会有用人才。
(三)引导大学生学会为人处世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但人的社会属性不会天然生成,需要后天的引导和养成。大量的实践证明,大学时期是养成大学生良好的处世品质时期,给以正确的引导无疑十分有益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处世观,是辅导员不能忽略的工作内容之一。 首先,抓住道德教育这个根本。德是立身之本,每个人都喜欢同思想品德高尚的人交往。辅导员要针对实际,依托生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培养。
其次,传授交往方法这条捷径。与人交往重在真诚,但方法也不可忽视。辅导员可以以组织人际交往主题讲座的形式,从专业的角度给予学生专业性的引导。
最后,关注交往实践这个平台。人的社会属性养成需要一定的实践活动,人际交往是社会属性养成的重要载体。因此,辅导员应重视大学生的交往实践,有意识搭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实践平台。比如,通过班级日常活动,构建人际互动平台;通过校内运动赛事,构建能力交流平台;通过各类学习活动,构建专业交流平台等等。
二、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作用
“帮助”在典籍中的意思为“替人出力、出主意或给以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的第一任务仍然是学习。由于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区别很大,大部分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变化,使得大学生学习困难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需要辅导员及时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帮助。
(一)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通往书山学海的通天大道、跨海之桥。中学学习方法和大学学习方法之间存在重大差异,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可能这些方法并不适应于大学学习阶段。很多大学生虽然勤奋刻苦,但学习不见成效的重要原因便是在于学习方法不当。长此以往,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因此,需要辅导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首先,请同专业同学传授学习经验。同专业的学长学姐与学生年纪相差不大,学习情况相似。他们的学习方法更具有针对性与可借鉴性,同专业同学的交流有利于形成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方法。
其次,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科学的学习计划应当同时具备原则性和灵活性,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其他因素。学生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性,需要在辅导员的指导帮助下,从主、客观条件出发,有的放矢地制定学习和生活计划。
最后,拓宽学生主动学习渠道。最好的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辅导员要在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加强图书馆、讲座报告等教育资源的使用和宣传教育,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拓宽渠道。
(二)帮助学生培育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上了大学学习兴趣减弱,努力方向迷茫。因此,需要辅导员帮助大学生及时培养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效。
首先,加强理想目标教育。只凭一时的兴趣来学习是没法持久保持的,只有当学习兴趣和理想一致时,才能促使其兴趣不断发展。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帮其树立远大目标,培育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强烈兴趣。
其次,发挥典范激励作用。用伟人学习成才,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领袖为了革命事业努力读书的典范来激励学生,激发他们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读书的兴趣。
最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寓教于乐,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三)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
勤奋刻苦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必备条件。大学的学习特别之处,在于教师不再时刻叮嘱,主要靠学生本身的自觉和主动。高中的学习除了学生的自身努力,还有着教师强有力的督促作用。因此,大学生在突然没有了教师的相应鞭策之下,可能会丧失学习的动力。作为辅导员,应该帮助学生探寻学习动力,适应学习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首先,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每个人都有惰性,尤其对年轻人而言,偶尔“偷懒”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需要辅导员通过建立监督机制等方式从外部层面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如制定严谨科学的考勤奖惩制度,通过学生干部管理、辅导员不定期巡查等方式严肃学习纪律。
其次,坚持持续激励。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学习状况也存在着差异。因此,需要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持续激励,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学生成才。
三、对学生成才的培养作用
“培养”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对被教育者进行长期的教育和训练,以适宜的条件促使被培养者健康成长。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学校教育和学生管理的工作,是大学生的不可或缺的主要教育者之一。
(一)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这些能力的提升与辅导员作用的发挥存在密切联系。因此,需要辅导员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将其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方面。
首先,组织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教育的局限性也需要学生活动来弥补。因此,辅导员在组织活动时要注重专业特色的要求,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
其次,通過班级日常管理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辅导员开展班级日常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主题班会、走访宿舍、与学生谈心谈话等。辅导员可以通过开班会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宣扬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在走访宿舍、与学生谈心谈话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了解情况,鼓励他们对专业技能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人成长成才的核心要素,决定了一个人其他品质和能力的质地与韧度。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有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因此,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应当成为高校辅导员的培养方向。
首先,加强挫折教育。任何人都会遇到挫折,关键在于如何面对。辅导员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
其次,加强革命意志教育。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急功近利的现象也在大学生中蔓延开来。当代大学生应当培养坚定的革命意志,耐得住寂寞。
最后,加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一方面,要让学生意识到身上应当具有的压力,增加他们的紧迫感;另一方面,对于顺利或取得局部胜利,要教会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养成不骄不躁的作风。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是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除了高校老师平时上课注重以外,更需要辅导员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首先,把鼓励大学生创新纳入班级管理的制度中,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辅导员应从管理制度上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如在班规中鼓励学生创新,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做好学校创新政策宣传和普及工作。从国家到学校,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和项目来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辅导员作为了解政策和活动行动便捷的老师,与学生沟通最亲密的管理者,应当做好学校创新创业政策和活动的宣传与普及,为想创新的同学登上好的平台提供便利。
最后,加强对班级同学的沟通与鼓励。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坚定地信念,方可获得成功。辅导员要在学生创新活动中加强与同学的沟通,鼓励和开导他们。给予他们信心,同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引导作用;帮助作用;培养作用
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二条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这一论断充分说明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注意到,一些高校到目前为止,依然存在不够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一人多岗或多半兼职。其根本原因在于对辅导员的作用认识不清,认为大学生已经成年,根本不需要一个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青年人来引导他们,完全可以由大学生通过自我管理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不仅有违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更有违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规律。究其缘由,是一些高校低估了辅导员的作用或对辅导员的作用认识不够全面造成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讨论这一问题,充分说明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本文立足培养学生这个基点,求证高校辅导员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价值。
一、对学生成长的引导作用
引导,是指通过某种行为帮人走出困境,或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集体行动。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身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使命,责任重大。辅导员不仅要将学校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发挥对学生成长的引导作用,将学生培养成我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我们认为,辅导员对学生成长的引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大学生的心理极速发育、状况复杂,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其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我们认为,仅仅依靠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方式来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不够现实的。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朝夕相处的直接管理者、教育者、陪伴者,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动态了解最多,与学生年纪相差不大,具有独特的引导优势,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最合适的领路人。
首先,加强沟通,营造心理健康环境。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其生活环境关联很大。在和谐、健康的环境中,学生开朗豁达;在杂乱、沉重的环境中,学生沉默抑郁。因此,在辅导员工作中,要开拓交流渠道,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使学生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
其次,理论学习,多听专题讲座报告。讲座报告,是一个学者专家近期内的研究成果,是完全超越课本或教材的新鲜的产品。聆听讲座,有利于他们学到课本学不到的知识。讲座报告选择与学生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主题,一方面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知识,另一方面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接受心理调节。
再次,挖掘资源,加强家校合作交流。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许多身心健康问题都可以在家庭的教育过程中找到根源。因此,针对大学生长期、复杂的心理成长过程,需要辅导员和家长共同合作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便更好地对学生心理做出针对性的引导。
最后,个体咨询,努力做到点面结合。辅导员培养学生,既要做好“面”上的工作,也要与“点”紧密结合。个体心理咨询是辅导员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对于有相关问题的学生尤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有效心理健康咨询的前提。在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中,要尊重学生,真实诚恳,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正对性的引导。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居于“三观”教育的核心地位。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选择的困惑,比如如何择友、如何恋爱等等。因此,需要辅导员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走好人生之路。
首先,以“缅怀”的方式,激活大学生理想的种子。中国的革命史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历史,每个纪念日都承载着中国人民坚强的意志和伟大民族精神。对大学生来说,这些纪念日就是最生动的教科书。辅导员要选取有代表性的纪念日,借助新媒体的信息科技手段,组织同学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在“五四”期间,以专题汇报、实践活动等方式强化学生对党的认识和感情,激活大学生内心树立理想信念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以典型的榜样,培植大学生理想的苗子。学生中间的典型,是学生身边的具体人物,普通同学往往将其作为学习的榜样,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抓手。辅导员依托学生典型开展教育活動,通过优秀学生的表彰评比、事迹报告、经验交流等活动,可以让广大同学结合自身实际寻找差距,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培植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标杆,激发他们的自我教育积极性。
最后,以实践为载体,养成大学生理想的大树。在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劳动、为别人服务带来的自豪和快乐,体验自己的价值。以实践为载体,引导大学生探索符合个人理想信念的方向,矫正个人在践行理想信念过程中的行为,从而养成拥有科学理想信念的社会有用人才。
(三)引导大学生学会为人处世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但人的社会属性不会天然生成,需要后天的引导和养成。大量的实践证明,大学时期是养成大学生良好的处世品质时期,给以正确的引导无疑十分有益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处世观,是辅导员不能忽略的工作内容之一。 首先,抓住道德教育这个根本。德是立身之本,每个人都喜欢同思想品德高尚的人交往。辅导员要针对实际,依托生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培养。
其次,传授交往方法这条捷径。与人交往重在真诚,但方法也不可忽视。辅导员可以以组织人际交往主题讲座的形式,从专业的角度给予学生专业性的引导。
最后,关注交往实践这个平台。人的社会属性养成需要一定的实践活动,人际交往是社会属性养成的重要载体。因此,辅导员应重视大学生的交往实践,有意识搭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实践平台。比如,通过班级日常活动,构建人际互动平台;通过校内运动赛事,构建能力交流平台;通过各类学习活动,构建专业交流平台等等。
二、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作用
“帮助”在典籍中的意思为“替人出力、出主意或给以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的第一任务仍然是学习。由于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区别很大,大部分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变化,使得大学生学习困难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需要辅导员及时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帮助。
(一)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通往书山学海的通天大道、跨海之桥。中学学习方法和大学学习方法之间存在重大差异,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可能这些方法并不适应于大学学习阶段。很多大学生虽然勤奋刻苦,但学习不见成效的重要原因便是在于学习方法不当。长此以往,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因此,需要辅导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首先,请同专业同学传授学习经验。同专业的学长学姐与学生年纪相差不大,学习情况相似。他们的学习方法更具有针对性与可借鉴性,同专业同学的交流有利于形成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方法。
其次,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科学的学习计划应当同时具备原则性和灵活性,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其他因素。学生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性,需要在辅导员的指导帮助下,从主、客观条件出发,有的放矢地制定学习和生活计划。
最后,拓宽学生主动学习渠道。最好的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辅导员要在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加强图书馆、讲座报告等教育资源的使用和宣传教育,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拓宽渠道。
(二)帮助学生培育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上了大学学习兴趣减弱,努力方向迷茫。因此,需要辅导员帮助大学生及时培养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效。
首先,加强理想目标教育。只凭一时的兴趣来学习是没法持久保持的,只有当学习兴趣和理想一致时,才能促使其兴趣不断发展。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帮其树立远大目标,培育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强烈兴趣。
其次,发挥典范激励作用。用伟人学习成才,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领袖为了革命事业努力读书的典范来激励学生,激发他们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读书的兴趣。
最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寓教于乐,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三)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
勤奋刻苦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必备条件。大学的学习特别之处,在于教师不再时刻叮嘱,主要靠学生本身的自觉和主动。高中的学习除了学生的自身努力,还有着教师强有力的督促作用。因此,大学生在突然没有了教师的相应鞭策之下,可能会丧失学习的动力。作为辅导员,应该帮助学生探寻学习动力,适应学习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首先,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每个人都有惰性,尤其对年轻人而言,偶尔“偷懒”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需要辅导员通过建立监督机制等方式从外部层面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如制定严谨科学的考勤奖惩制度,通过学生干部管理、辅导员不定期巡查等方式严肃学习纪律。
其次,坚持持续激励。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学习状况也存在着差异。因此,需要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持续激励,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学生成才。
三、对学生成才的培养作用
“培养”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对被教育者进行长期的教育和训练,以适宜的条件促使被培养者健康成长。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学校教育和学生管理的工作,是大学生的不可或缺的主要教育者之一。
(一)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这些能力的提升与辅导员作用的发挥存在密切联系。因此,需要辅导员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将其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方面。
首先,组织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教育的局限性也需要学生活动来弥补。因此,辅导员在组织活动时要注重专业特色的要求,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
其次,通過班级日常管理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辅导员开展班级日常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主题班会、走访宿舍、与学生谈心谈话等。辅导员可以通过开班会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宣扬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在走访宿舍、与学生谈心谈话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了解情况,鼓励他们对专业技能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人成长成才的核心要素,决定了一个人其他品质和能力的质地与韧度。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有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因此,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应当成为高校辅导员的培养方向。
首先,加强挫折教育。任何人都会遇到挫折,关键在于如何面对。辅导员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
其次,加强革命意志教育。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急功近利的现象也在大学生中蔓延开来。当代大学生应当培养坚定的革命意志,耐得住寂寞。
最后,加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一方面,要让学生意识到身上应当具有的压力,增加他们的紧迫感;另一方面,对于顺利或取得局部胜利,要教会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养成不骄不躁的作风。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是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除了高校老师平时上课注重以外,更需要辅导员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首先,把鼓励大学生创新纳入班级管理的制度中,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辅导员应从管理制度上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如在班规中鼓励学生创新,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做好学校创新政策宣传和普及工作。从国家到学校,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和项目来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辅导员作为了解政策和活动行动便捷的老师,与学生沟通最亲密的管理者,应当做好学校创新创业政策和活动的宣传与普及,为想创新的同学登上好的平台提供便利。
最后,加强对班级同学的沟通与鼓励。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坚定地信念,方可获得成功。辅导员要在学生创新活动中加强与同学的沟通,鼓励和开导他们。给予他们信心,同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