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脂肪基质血管成分上清液修复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km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人脂肪基质血管成分(SVF)上清液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

方法

分离制备SVF上清液(SVF-CM),建立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低氧、复氧损伤模型,进行细胞增殖、凋亡检测。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SVF-CM组、SVF组、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术后24 h收集血液及肾组织标本,行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苏木素-伊红(HE)、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结果

SVF-CM与SVF均显著促进HK-2增殖、抑制HK-2凋亡,两组之间增殖(P=0.781)、凋亡(P=0.921、0.2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SVF-CM、SVF组SCr和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3、0.985)。SVF-CM、SVF组肾小管损伤评分为(1.9±0.8)、(1.7±0.9)分,低于对照组[(3.3±0.7)分,P=0.000];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数为(60.86±18.39)、(62.51±20.03)个,高于对照组[(33.61±6.91)个,P=0.000];凋亡细胞数为(24.73±6.82)、(22.11±5.68)个,低于对照组[(45.12±7.85)个,P=0.000]。但比较SVF-CM组和SVF组肾小管损伤评分、PCNA阳性细胞数以及凋亡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4、0.875、0.197)。

结论

SVF上清液可促进大鼠肾IRI结构和功能恢复,且与SVF具有相同作用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胃癌SGC7901细胞株移植瘤模型。分为对照组、EGF组、化疗组及EGF+化疗组。观察比较各组成瘤及肿瘤抑制率,检测各组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及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阳性细胞比例。结果EGF+化疗组肿瘤抑制率明显高于化疗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70.9%与44.0%,EGF+化
目的观察纳布啡预处理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探讨纳布啡预处理联合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的优化效果。方法选取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40~70岁,体重55~8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标准(ASA)分级Ⅰ级或Ⅱ级,TNM分期Ⅰ期或Ⅱ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n=20):对照组(A组)、纳布啡预处理组(B组)、纳布啡预处理+
目的探讨生物活性玻璃/硫酸钙(PSC/CS)骨水泥的细胞相容性。方法通过复合PSC[10.8%五氧化二磷(P2O5)与54.2%二氧化硅(SiO2)、35%氧化钙(CaO)]与CS得到复合材料(PSC/CS),用噻唑蓝(MTT)法测定PSC/CS与硫酸钙骨水泥(CSC)浸提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的影响,并进行细胞毒性分级,同时检测PSC/CS和CSC BMSCs黏附的影响,比色法检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双基因重组载体对乙醇作用下兔干细胞增殖与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取第3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随机分为6组:(1)正常组:正常培养BMSCs,无基因转染;(2)模型组:无基因转染BMSCs;(3)无关序列组:10 μl无关序列载体转染BMSCs;(4)沉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siPPARγ)组:10 μl siPPARγ基因载体转染BMSCs;(5)表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目的探讨人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基因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并比较骨质疏松患者(n=18)及非骨质疏松患者(n=18)血液标本Lipocalin-2 mRNA表达量;下调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Lipocalin-2基因,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成骨分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成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突变的发现为胶质瘤的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IDH与胶质瘤发病机制的研究已较为深入,而IDH与胶质瘤诊断、治疗、预后等临床问题的关系研究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总结IDH基因突变与胶质瘤的关系及其在胶质瘤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为胶质瘤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研究方向。
目的建立并经鉴定可用来监测贴壁细胞生长和细胞染色过程的基于芯片组装而成的无透镜显微镜组件系统。方法通过将样本放在一个厚1 μm Si3N4基层在一个5兆像素、CMOS成像元件平面和2.2 μm像素尺寸的MEMS巢式芯片上。采用样品与成像元件平面间的距离的变化,使直径≥15 μm的细胞成像。这套组件被用以培养和监测胆管癌细胞TFK-1的生长形态(2 d),并监测细胞的色素染色。结果TFK-1细胞在培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缺血(DCI)是导致患者致死、致残的严重并发症。一般认为SAH后DCI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痉挛(CVS)。SAH后炎性反应、凝血系统激活、内皮细胞的激活、纤溶级联反应受损可能导致微血栓的形成,进而发展成DCI。尸体解剖已经证实了SAH后微血栓的存在。明确微血栓形成的机制以及微血栓在DCI中的作用对SAH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