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运用空白手法,可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充分地利用教材中的"空白",引导学生去理解和填补,开启学生的思维;还要掌握教学布白艺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 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关键词:空白 阅读 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说,想象是人类最杰出的本领,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精灵,是人类发明创造的动力。我认为没有想象,就没有真正的读者,因为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只有调动想象力,才能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从而领悟作品的深层意味,升华作品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就其本质来说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有很多,我觉得在语文课堂上运用 “空白艺术”进行教学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空白”是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的部分。是能“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古希腊的维纳斯女神雕像断臂的空白艺术,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中国古代《诗品》中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文学创作空白艺术,更让读者展开充分的想象,对文学形象、意境等进行积极的再创造。空白艺术强调的是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无言之美”,追求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共鸣效应。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健康的人面对一种不完全或者空白格式塔刺激物,就会在知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它们并使之成为完美结构的倾向,从而引起一种进取、追求、充满紧张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对教师培养学生想象力大有裨益。文章中耐人寻味的“空白”成为教学中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点”。而对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学生阅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所以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是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文章中故事情节的“空白”是文学作品中未明确写出的部分,但它仍是文中已实写的内容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部分。它最明显的是存在于情节结构层面上。如《孔乙己》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学过程中,我在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小说的结局时,提出一个问题:孔乙已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后命运如何?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全文,思索他的结局如何?他死了吗?他是怎么死的?这里我就启发学生联系上文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性格、品行去思考,这样不少同学能认识到:孔乙己受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而好逸恶劳,四体不勤,又死要面子,被丁举人打折腿后,连“窃”也不能,其结局的这一空白点充溢了作者独特的感情。到这里学生想象的翅膀已展开,并各抒己见,解说这一空白:有的说孔乙己在冰天雪地中冻死,有的说他没钱医治活活痛死,有的说他饿死;也有的学生说孔乙己没有死,他借钱治好了腿,后来还中了举,也像丁举人一样淫威乡里……如果作者写出了结局,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争论,就会缩小读者思考的空间,作品的余味也会降低。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这不是很好吗?
有些课文描写人物的语言时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让读者去联想,去补充,其实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 如《故乡》中对闰土的语言描写,写少年闰土用了四处省略号,写中年闰土用了十处省略号,这实际上是留下了需要我们去仔细体味的空白。我就在此处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他们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把文中空白处合理、恰当、具体地填补出来,然后再让他们比较补充后与原文“空白”的优劣。学生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不仅真切地感受到了闰土处境、地位的变化,准确地把握了人物鲜活的性格特点,同时也理解了这些省略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还有如《小桔灯》里作者对小姑娘的父亲王春林这个人物没有具体描写,只在补叙中略作交代。而他对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思想性格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通过想象填补这一人物描写的空白。
在一些文章(包括诗歌)中,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常常不直接说出来,而是借助某些形象含蓄地表达出来,让读者去腾飞想象,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作品中启发性、暗示性的语句进行联想,去体会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或相近之处,去感受作品中隐含着的“言外之意” 。如《炉中煤》为什么把祖国比作“年轻的女郎”,把自己比作炉中煤?《我爱这土地》中又为什么把自己比作一只鸟呢?这就要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郭沫若、艾青的思想,以填补作品中这一思想感情的“空白”,便于学生更准确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除了合理利用教材中的“空白”以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在教学时留有余地,有目的地创造知识上、心理上、板书上的暂时性“空白”,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使学生生出“实”来,以收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形成幽远的教学氛围。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教学空白艺术的运用正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的有效途径。不过在一堂课中,可以布白的地方很多,教学时要根据需要适当地运用,不能为布白而布白。如果教师布的“白”太多,或竟是一片毫无意义的空白,让学生无从捉摸,则不能取得启发学生思维的效果。惟有艺术地利用“空白”,才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还能淡化教育的痕迹,增强教学的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让“空白”美丽起来,精彩起来,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富有成效,最终适应新时代、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空白 阅读 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说,想象是人类最杰出的本领,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精灵,是人类发明创造的动力。我认为没有想象,就没有真正的读者,因为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只有调动想象力,才能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从而领悟作品的深层意味,升华作品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就其本质来说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有很多,我觉得在语文课堂上运用 “空白艺术”进行教学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空白”是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的部分。是能“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古希腊的维纳斯女神雕像断臂的空白艺术,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中国古代《诗品》中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文学创作空白艺术,更让读者展开充分的想象,对文学形象、意境等进行积极的再创造。空白艺术强调的是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无言之美”,追求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共鸣效应。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健康的人面对一种不完全或者空白格式塔刺激物,就会在知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它们并使之成为完美结构的倾向,从而引起一种进取、追求、充满紧张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对教师培养学生想象力大有裨益。文章中耐人寻味的“空白”成为教学中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点”。而对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学生阅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所以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是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文章中故事情节的“空白”是文学作品中未明确写出的部分,但它仍是文中已实写的内容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部分。它最明显的是存在于情节结构层面上。如《孔乙己》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学过程中,我在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小说的结局时,提出一个问题:孔乙已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后命运如何?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全文,思索他的结局如何?他死了吗?他是怎么死的?这里我就启发学生联系上文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性格、品行去思考,这样不少同学能认识到:孔乙己受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而好逸恶劳,四体不勤,又死要面子,被丁举人打折腿后,连“窃”也不能,其结局的这一空白点充溢了作者独特的感情。到这里学生想象的翅膀已展开,并各抒己见,解说这一空白:有的说孔乙己在冰天雪地中冻死,有的说他没钱医治活活痛死,有的说他饿死;也有的学生说孔乙己没有死,他借钱治好了腿,后来还中了举,也像丁举人一样淫威乡里……如果作者写出了结局,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争论,就会缩小读者思考的空间,作品的余味也会降低。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这不是很好吗?
有些课文描写人物的语言时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让读者去联想,去补充,其实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 如《故乡》中对闰土的语言描写,写少年闰土用了四处省略号,写中年闰土用了十处省略号,这实际上是留下了需要我们去仔细体味的空白。我就在此处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他们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把文中空白处合理、恰当、具体地填补出来,然后再让他们比较补充后与原文“空白”的优劣。学生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不仅真切地感受到了闰土处境、地位的变化,准确地把握了人物鲜活的性格特点,同时也理解了这些省略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还有如《小桔灯》里作者对小姑娘的父亲王春林这个人物没有具体描写,只在补叙中略作交代。而他对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思想性格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通过想象填补这一人物描写的空白。
在一些文章(包括诗歌)中,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常常不直接说出来,而是借助某些形象含蓄地表达出来,让读者去腾飞想象,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作品中启发性、暗示性的语句进行联想,去体会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或相近之处,去感受作品中隐含着的“言外之意” 。如《炉中煤》为什么把祖国比作“年轻的女郎”,把自己比作炉中煤?《我爱这土地》中又为什么把自己比作一只鸟呢?这就要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郭沫若、艾青的思想,以填补作品中这一思想感情的“空白”,便于学生更准确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除了合理利用教材中的“空白”以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在教学时留有余地,有目的地创造知识上、心理上、板书上的暂时性“空白”,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使学生生出“实”来,以收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形成幽远的教学氛围。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教学空白艺术的运用正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的有效途径。不过在一堂课中,可以布白的地方很多,教学时要根据需要适当地运用,不能为布白而布白。如果教师布的“白”太多,或竟是一片毫无意义的空白,让学生无从捉摸,则不能取得启发学生思维的效果。惟有艺术地利用“空白”,才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还能淡化教育的痕迹,增强教学的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让“空白”美丽起来,精彩起来,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富有成效,最终适应新时代、新课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