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鞋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d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给我买双钉子鞋吧。”当年儿上小学不久就坚定不移提要求。
  “……特贵,你又不是运动员,长大了再说吧。”我一愣,然后斩钉截铁,事后没几天就给他买了双小男孩儿都穿的白色球鞋:“儿,您老人家不跳高不长跑也不是专业足球运动员,那种带钉子的鞋特沉,咱老百姓还是老百姓点儿吧。”
  我把球鞋递给儿,儿的眼睛放着光,轻轻地轻轻地抚摸着鞋底上一个个鼓起来的橡胶疙瘩:“妈,就是它,我早就想要这些大钉子了……”
  于我而言,为显腿长又爱臭美,至今不变的唯一办法就是穿高跟鞋。此类鞋都是硬底子,我年纪轻轻时就足底老皮一片还有个把鸡眼,弄得总有一种想光着脚丫子在马路牙子上磕打脚底弓子的强烈奢望。
  大抵是80年代中期,聪明人就研制出了带“钉子”起着按摩脚底板作用的塑料拖鞋,于是乎,我的奢望不再“奢”,踩着坚硬的“大钉子”特舒服,有时还故意把左脚的穿在右脚上,把右脚的穿在左脚上,用脚弓子部位的特大钉子“扎”足底外侧。足底麻疼麻疼暖呼呼的很是舒服,且带来了副产物——脚底板软化且干净得很了,几十年一贯制……
  于是赶紧乐颠颠地告与娘和爸“足底生辉”。
  给老父亲买了双浅棕色橡胶钉子拖鞋,因为爸很会找借口发懒,所以送他的是“软钉子”。可爸还是发懒从来不穿,说太扎,后来大抵就扔了。为表忠诚可信,给娘买了双与我同样的,娘一贯嫌我土而偏宠妹妹,此举依旧是自己白费唾液,讨个没趣儿后来拿回自家慢慢享用了。
  多少年后爸和娘都是我亲自送终,总觉得毛病就出在脚上了。
  爸是脑出血,他血液循环不太好一直很怕冷。总是记得病房白单子下那双干枯的脚,脚趾甲干燥得裂了缝,脚后跟的硬皮深度以厘米计算。成了植物人的爸总算配合了,那段时间的脚“吃”了我给抹上的那多凡士林,可是为时实在是太晚太晚了……
  热手热脚又勤奋的娘曾经很是蔑视不爱沐浴和洗脚的爸,70岁以后还效仿我妹妹天天冲澡。妹妹是在北回归线以南工作,而在四季特征分明的北京天天冲澡不宜,可是怎么劝娘也劝不住,因为娘觉得我太土。
  娘在后来垂暮中的脚也一反常态地变得发冷发干,我和护工小邓土法上马天天给她用温水擦拭,此操作大抵一个月后就很是奏效,脚底变得光润柔软且大小鸡眼渐渐也消失了,所以,病危状态下的娘一直从大年初一坚持到了阳历的7月1日,医生护士都很感慨娘创了拉长病危时段的奇迹……
  我,爸,娘,都有了“足部是健康晴雨表”的经历。
  我随爸。爱吃肥肉爱发懒,不太勤奋不太进取,身体怕冷性格又轴,再加上多年的电脑综合症,活得硬朗很是仰仗钉子鞋调解刺激生命了。
  有人说“脚底是第二心脏”,也有人说“脚底是身体的全部”,曾经看过一张足底穴位图,啊,原来那里集合了我们身体的全部器官穴位!权威曰:“除了脚之外,手和耳的反射区亦能治疗,但是直到现在全世界的研究仍指出,脚具有压倒性的疗效。”
  对于保健,我是个口头革命者,很赞同健美教练马妮形体梳理的理念:提、收、松、挺——因为这些做起来很随意不辛苦。
  “提、收、松、挺”的一个重要动作就是借鉴于芭蕾的半脚尖站立。半脚尖可以使腿部轻巧,身体不会往下坠,此举不仅有助于恢复、增强腿的力度,有助于解决下肢重的问题,还有助于控制身体的重量,加强“提、收、松、挺”的效果。
  按照马妮的指点,早晨洗漱、平时做饭、外出乘车、遛狗散步等等经常用半脚尖行走,这种方法使脚趾下的软皮子伸展起来,紧绷着的小腿发暖遍及全身,很是奏效。可穿上马妮那种半脚尖的“钉子鞋”却很麻烦,失去重心的脚底总是打滑还摔过跟头,所以又明白了个最最浅显的道理:“梳理”毕竟是短暂的,大多时间还是要脚踏实地地全脚掌着地……
  细算算,大概穿了20多年“钉子拖鞋”了。前几年临退休前,从单位附近的北京三友商场花10元钱买了3双,捡了个大便宜。可眼下很难见这种鞋了,于是找“钉子鞋”成了逛商场的重要项目。
  去年到一家超市的拖鞋墙前面,赫然眼前一亮:好漂亮,一种像柠檬一样亮黄色半透明、不分左右、鞋底带着几个窟窿、有些硬度的“柠檬钉子”!回家一穿才发现,此鞋不仅脚底带钉子,脚面上也有小颗粒,踢踢踏踏走起来脚丫子既开放又刺激……
  前几天在这家超市又开了眼:透明的玫瑰色,软软的,一个个像豌豆大的塑料珠子一一相连、镂空底子的“玫瑰钉子”,摘下来试试,不错,柔中有硬的力度是最好的。喜新不厌旧地一回家即换上,穿了几小时就“扎”得受不了,小腿发热遍及全身,见效了……
  在同龄人中像我这样没有“明镜悲白发”情结的原生态乌发者,恐怕不多了。我想,这大抵与自己一贯像许三多那样不好不坏不高不低、安安静静稳稳当当、傻乎乎地只走一条路大有关系,与一路上常常穿着“钉子鞋”大有关系吧——知足者常乐也,这个足就是脚丫子。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2000年前后,商品房大兴,人们兴致勃勃地装修、入住,美滋滋的。但是很少有人想到,我这个房子能住多少年,下次装修怎么办?我也是那时喜滋滋入住的北京人之一,如今这个家愈发显得不方便,终于下了决心,重新来一遍吧!  我遇到了若干大大小小的难题,在一一破解的过程中,也一一虔诚地记下来,为的是给有同样打算的读者提供一次直观参考!    上集:腾空的“壮举”    家具成为最大的贬值品  二次装修遇到的第一
期刊
又一年高考临近,高考前后的选择,可以说也是许多做父母的、以及父母的父母最为艰难的选择了。这位成功的老知青家长作为“过来人”的一点心得,也许会给一些家庭带来启发。——编者    儿子上了香港大学,许多新老朋友都来问我,是怎么把他送到港大去的?回答得多了,重复也多了,索性在这里归纳成文,告诉更多的朋友。    上普通小学有什么关系吗    儿子是一个普通孩子,上了一所最普通的小学,无非是离家近,从家门
期刊
1964年暑假最后一天的下午,我从老家新棠赶了20多公里的路来到一个大镇——小董。然后再从小董坐班车往钦州城区(今广西钦州市)回中师学校。  当时从小董到钦州的柏油公路有30多公里,路面窄,上坡下坡多,拐弯亦多。中间十多公里的路段就有36个弯,当地群众把它叫作“36曲”。路障和交通事故在这里多有发生。  谁知,说曹操曹操就到。我坐的那辆班车七弯八拐就进入到“36曲”的腹地。才转了两个弯,就已经“此
期刊
人生真是奇妙,两个深爱着的人,经过40年时光的分离,还能牵手度过最后的日子。可是这40年的光阴难道成为横在一对白发恋人前最后的障碍吗?    一段纯美如诗的爱情    1965年9月的一天,在豫北安阳境内的太行山区,我随着部队行走在拉练的路上。一不小心被脚下的石子绊了一  下,摔倒在路边,一株长满尖刺的植物扎在了我的胳膊上,捋起袖管,鲜血已经涌了出来。身后的战友见状,连忙喊:“卫生员,快过来,有人
期刊
这一段历史现在鲜为人知,如今137名援藏新疆兵团老战士自发聚会石河子,纪念当年在雪域高原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揭开一段尘封往事。    1966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新疆军区建设兵团组成援藏团,前往西藏屯垦戍边,并拟以此为基础组建西藏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兵团副政委张仲瀚的亲自安排下,新疆兵团从农二师、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以及兵团机关抽调2000多名干部战士组成援藏团开赴西藏,在林芝
期刊
■连发 口述,仲元 整理    1973年,我们天津知青11人来到天津蓟县刘家顶公社刘家顶大队插队落户。虽然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子苦涩艰难,可生性豁达的我,却以苦为乐。尤其是那头酷爱干净的“卫生”猪,至今令我忍俊不住。  落户农村后,我们也买了一头半大小猪养了起来,打算养肥后卖掉赚点伙食补贴。没想到,却闹出了很多乐子。  一天吃罢早饭,一位女知青悠哉悠哉地哼着小曲端着食盆去喂猪。忽然听她“唉呦,
期刊
四季青镇敬老院:15个“允许不允许”暖人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十王坟  收费标准:楼房带卫生间:1500元  服务特点:北京市四星级养老服务机构    落实“评优”工作,接待来考察的家属,处理后勤事务,还要参加区民政局的会议,这是北京四季青镇敬老院院长刘中丽一个普通的、忙碌的清晨。耳听八方、眼观六路,谈笑间安排诸多事情,这是记者对刘中丽的第一印象。    1958年创办的四季青镇敬老院
期刊
应朋友的邀请,我到丰都看望他们。丰都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地跨长江两岸,是重庆市的一个直属县。丰都鬼城是一座以神奇传说而著称的古城,是《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古典名著中所说的“阴曹地府”、“鬼国幽都”,因为修建三峡,丰都城也从破旧不堪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我一踏上码头,抬眼一瞧,一条大道通向名山,眼前3个模拟山尖的雕塑高高地托起一个昂扬的鬼头,这是一个由东西南北各不相同的4张
期刊
我每年冬天都要到广州过冬,是人们常说的“候鸟老人”。异地养老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可是我每回到广州都迫不及待地寻找老朋友,喜不自禁。原来我居住的祈福新村,很多老年人都来自天南海北,大家成立了长者会,成员们每天相约到小区湖边散散步、跳跳舞、聊聊天,最集中的就是每天两个小时的歌唱会。  我回到广州的头一件事,就是去找祈福老年人合唱团。一清早我乘坐社区巴士来到湖边,绕过喷泉,走过曲桥,寻着歌声来到了
期刊
1958年“大跃进”那年,我被打成“右派分子”在县垦殖场基建队“劳动改造”。基建队共有40人,除我之外,其余39人都是“光荣上山”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的干部职工。  时逢农忙 田季节,学校老师都要下去支农。在小学教书的妻子谎说探望病父,实为看我,请了3天假,跋山涉水徒步百余里,至太阳西沉时分才找到我所在的基建工地。见我一双脚肿得如面包,眼眶内便禁不住盈满了苦涩的泪水。  其时,妻子来了不让我们住夫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