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教师授课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手段,它往往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既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要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那么怎样做好语文课堂中的设疑提问呢?
一、问要有值
语文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通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而且更要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因此,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合乎教学内容。设疑提问不能为设疑而设疑,搞形式。设疑不是教师提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问题去考学生,也不是提一些简单的本身带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或是学生完全不假思索、不费力气就可以回答的问题问学生。这种只图课堂表面热闹的做法,是不利学生思维发展的,也收不到什么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备课中就要钻研教材,发掘问题,巧设疑问。要善于于“无疑之处见有疑”。一句话,设疑提问要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认为,语文设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学生易混淆、易忽略而又与课文内容关系密切的;(2)课文的重点、难点;(3)文章的画龙点睛处;(4)承上启下处;(5)触发学生联想、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处等。
二、问点要准
新课程提出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重点强调了“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在成长中学会如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准”一是紧扣教学目的,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是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考虑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若问题的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所以对一些难度大的问题,我们不妨作比较浅易的处理。
例如,教《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社会之路。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样,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
三、发问要活
“活”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异,提问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尊重学生学习课文的自主性,也就意味着把握了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契机。
创新的起点是独立与自主,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的自主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基础。认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人脑对外部信息并非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获取。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考虑不同的年龄特点的学生的心理因素。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合。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看了课文都高兴得笑了起来,说:“他没有爸爸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他是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棒,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
直题须曲问,曲题也可直问。想象是创新的源泉,没有想象,便没有创新。我在教学中总是凭借课文,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遨游宇宙,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青少年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又特别喜欢想象,他们对课文的读解,从课文语句的理解到全文思想、形象和意境的把握,都需要凭借想象的创造功能来完成。在我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大都能凭借于想象的创造神力,生动地再现、灵活地填补、大胆地延伸课文内容,在头脑中展现出一幅幅崭新的现实画卷,从而使学生步入创新的境界,得到创新训练,以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例如,《孔乙己》一文的最后有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话,就是一个很“曲”的问题,我们不妨这样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无人关注过孔乙己的生死,“我”也没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确切消息)“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注定他必死无疑)
结论:鲁迅用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揭示出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可见,通过直问,理清是非,晓畅易懂,能达到“减头绪、立主脑、脱窠臼”的目的。直题曲问,要独辟蹊径,以曲求伸,忌故弄玄虚。曲题直问,要平中见奇、简洁明了,忌袋底抖尽。
四、问要适时
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
教师既要抓住课堂提问的恰切时机,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作适时的停顿,让学生有进行思维的时间。在学生想求明白但又不能明白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释疑”,这样,就可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诚然,教学行为因师而异,因人而变,但无论怎样的不同,只要遵循新课程中的新理念,语文课堂就会在我们教师的科学耕耘下,成为学生成才的良田活土。
总之,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一堂成功的设疑释疑课,能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思维的提高。我们要善于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随机而变,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卢龙县石门镇杨黄岭中学)
一、问要有值
语文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通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而且更要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因此,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合乎教学内容。设疑提问不能为设疑而设疑,搞形式。设疑不是教师提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问题去考学生,也不是提一些简单的本身带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或是学生完全不假思索、不费力气就可以回答的问题问学生。这种只图课堂表面热闹的做法,是不利学生思维发展的,也收不到什么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备课中就要钻研教材,发掘问题,巧设疑问。要善于于“无疑之处见有疑”。一句话,设疑提问要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认为,语文设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学生易混淆、易忽略而又与课文内容关系密切的;(2)课文的重点、难点;(3)文章的画龙点睛处;(4)承上启下处;(5)触发学生联想、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处等。
二、问点要准
新课程提出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重点强调了“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在成长中学会如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准”一是紧扣教学目的,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是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考虑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若问题的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所以对一些难度大的问题,我们不妨作比较浅易的处理。
例如,教《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社会之路。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样,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
三、发问要活
“活”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异,提问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尊重学生学习课文的自主性,也就意味着把握了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契机。
创新的起点是独立与自主,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的自主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基础。认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人脑对外部信息并非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获取。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考虑不同的年龄特点的学生的心理因素。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合。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看了课文都高兴得笑了起来,说:“他没有爸爸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他是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棒,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
直题须曲问,曲题也可直问。想象是创新的源泉,没有想象,便没有创新。我在教学中总是凭借课文,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遨游宇宙,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青少年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又特别喜欢想象,他们对课文的读解,从课文语句的理解到全文思想、形象和意境的把握,都需要凭借想象的创造功能来完成。在我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大都能凭借于想象的创造神力,生动地再现、灵活地填补、大胆地延伸课文内容,在头脑中展现出一幅幅崭新的现实画卷,从而使学生步入创新的境界,得到创新训练,以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例如,《孔乙己》一文的最后有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话,就是一个很“曲”的问题,我们不妨这样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无人关注过孔乙己的生死,“我”也没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确切消息)“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注定他必死无疑)
结论:鲁迅用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揭示出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可见,通过直问,理清是非,晓畅易懂,能达到“减头绪、立主脑、脱窠臼”的目的。直题曲问,要独辟蹊径,以曲求伸,忌故弄玄虚。曲题直问,要平中见奇、简洁明了,忌袋底抖尽。
四、问要适时
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
教师既要抓住课堂提问的恰切时机,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作适时的停顿,让学生有进行思维的时间。在学生想求明白但又不能明白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释疑”,这样,就可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诚然,教学行为因师而异,因人而变,但无论怎样的不同,只要遵循新课程中的新理念,语文课堂就会在我们教师的科学耕耘下,成为学生成才的良田活土。
总之,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一堂成功的设疑释疑课,能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思维的提高。我们要善于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随机而变,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卢龙县石门镇杨黄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