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开放课堂”是互联网开放教育中的一部分,主要是针对学校教学,打破场地、资源、人员、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等束缚,给学生创造更多更自然的学习、成长机会。如今,“开放课堂”正在教育公益、社会企业等不同领域中推进,并逐步在发展成为一种社会行动。
为了呼应这种趋势,我刊与教育大发现社区(SocialLearnLab.org)合作,开设了这一栏目。
本期刊登的两个案例来自“教育大发现·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技术启迪智慧’特酷WEB2.0学习社区”。
● 案例概况
小记者活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语文园地习作里的学习内容,热贡艺术是西宁市大同街小学地方课程《可爱的青海》的学习内容,热贡艺术也是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吾屯完小的艺术课程、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是热贡唐卡艺术之乡。
西宁大同街小学毛慧萍老师和同仁吾屯完小完么旦增老师通过网络,并在吸纳学生的建议之后,形成了“小记者话热贡”学习活动方案,方案内容按实施进程分由四部分组成。
整个学习活动项目的进行,近乎用了10个学时,并且采用网络作为两校学生的交流支持环境、学生作品发布分享的环境。这些技术环境包括:“小记者话热贡”QQ群和图文并茂用来进行作品交流的好看簿。
● 教学过程
1.与职业新闻记者面对面——职业记者如何工作?做记者需要哪些能力?
整个项目学习活动的一开始,不是通过刻板的书本新闻写作规则的训练进行学习,而是引导学生走进真实的社会,与职业记者面对面交流,以丰富对记者的社会角色、职业身份的认识,拓展孩子们的经验空间。
这个阶段,学生一听说要见新闻记者,兴奋极了,他们积极准备了各自的问题对职业记者提问,如:您平时主要干什么?您平时是如何采访的?您采访了这么多年,有什么有趣的经历?您觉得辛苦吗?您对工作有什么感受?
通过与职业记者的互动,学生还都写了“自己眼里的新闻记者”的心得分享,并对“做一名优秀的小记者,平时应该如何锻炼自己的能力”进行了讨论。由于有了与职业新闻记者面对面的经历,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观点精彩纷呈,有的说要好好学习写作,还有许多学生说记者必须懂摄影。为此,本项目教学的活动中,还特别增加了一个摄影知识的学习环节。
2.新闻写作观摩,领悟提炼写作方法
在与职业记者面对面活动之后,学生一方面在身边展开“家乡热贡知多少”的调研,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媒体途径去搜集有关热贡的新闻报道。师生一起分析搜集来的新闻报道,在感受家乡热贡文化的同时,学习新闻报道稿的写作方法。教师展示部分学生搜集的热贡新闻报道作为范文,明确要求,引导学生自觉剖析新闻报道稿,读写结合,读中悟写。学生分组讨论,提炼总结出新闻报道稿的写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为小记者热贡报道行动做了准备。
3.小记者热贡报道行动
在对身边人群展开“家乡热贡知多少”的调研之后,西宁大同街小学的学生就跟同仁吾屯完小的学生通过网络展开了合作。通过QQ群和好看簿等网站,同仁吾屯完小的学生为西宁大同街小学的学生展示和讲述了热贡文化,特别是唐卡文化。西宁大同街小学的学生则根据同仁吾屯完小同学们提供的鲜活素材,写成一篇篇热贡文化的报道。以下是一篇报道作品,每个作品前面的背景介绍文字也是由学生提供。
作品(如截图):我们和同仁吾屯完小的学生进行了网上交流,唐卡是他们学校的特色,是他们的艺术课,他们都会制作唐卡,他们说他们村上家家户户都制作唐卡。
4.小记者的成果大展示
整个项目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制作“小记者话热贡”电子报刊,并选出了项目活动中最佳表现小记者,激发了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意识(http://www.haokanbu.com/story/317244/)。
● 教师小结
在整个项目活动中,网络让两个项目学校在交流学习活动中吸取到了许多鲜活的素材,使我们的目光走出了班级、校园、城市、乡村。我们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实地参观等途径接触了大量的热贡新闻报道,信息量很大,这是从课堂和课本上无法实现的。
《小记者话热贡》活动涉及我们的语文、校本、艺术、信息技术、地方课的学习内容,项目活动让我们学以致用。在活动中,学生接触职业记者,了解职业记者的生活,学习新闻报道知识,他们很喜欢这样上课。两地的师生通过视频聊天交朋友,还可以拿着相机在校内、校外拍摄,还接触了大量的课外知识。学生有很深的创造潜力,只要教师善于发掘,就会绽放出光芒。
基于好看簿的学习评价活动是开放于互联网的,项目活动班级之外的师生和朋友也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他们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这对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很大帮助。项目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可是如何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并从中受益呢?我想应该从我做起,以点带面,让身边更多的同事认识、了解这种学习环境,并且在这种学习环境中齐思、齐想、齐探究。我们相信,随着学校网络设施的完善和师生对WEB2.0学习环境的不断熟悉,基于WEB2.0环境的项目活动会更加深入在学校开展起来。
为了呼应这种趋势,我刊与教育大发现社区(SocialLearnLab.org)合作,开设了这一栏目。
本期刊登的两个案例来自“教育大发现·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技术启迪智慧’特酷WEB2.0学习社区”。
● 案例概况
小记者活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语文园地习作里的学习内容,热贡艺术是西宁市大同街小学地方课程《可爱的青海》的学习内容,热贡艺术也是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吾屯完小的艺术课程、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是热贡唐卡艺术之乡。
西宁大同街小学毛慧萍老师和同仁吾屯完小完么旦增老师通过网络,并在吸纳学生的建议之后,形成了“小记者话热贡”学习活动方案,方案内容按实施进程分由四部分组成。
整个学习活动项目的进行,近乎用了10个学时,并且采用网络作为两校学生的交流支持环境、学生作品发布分享的环境。这些技术环境包括:“小记者话热贡”QQ群和图文并茂用来进行作品交流的好看簿。
● 教学过程
1.与职业新闻记者面对面——职业记者如何工作?做记者需要哪些能力?
整个项目学习活动的一开始,不是通过刻板的书本新闻写作规则的训练进行学习,而是引导学生走进真实的社会,与职业记者面对面交流,以丰富对记者的社会角色、职业身份的认识,拓展孩子们的经验空间。
这个阶段,学生一听说要见新闻记者,兴奋极了,他们积极准备了各自的问题对职业记者提问,如:您平时主要干什么?您平时是如何采访的?您采访了这么多年,有什么有趣的经历?您觉得辛苦吗?您对工作有什么感受?
通过与职业记者的互动,学生还都写了“自己眼里的新闻记者”的心得分享,并对“做一名优秀的小记者,平时应该如何锻炼自己的能力”进行了讨论。由于有了与职业新闻记者面对面的经历,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观点精彩纷呈,有的说要好好学习写作,还有许多学生说记者必须懂摄影。为此,本项目教学的活动中,还特别增加了一个摄影知识的学习环节。
2.新闻写作观摩,领悟提炼写作方法
在与职业记者面对面活动之后,学生一方面在身边展开“家乡热贡知多少”的调研,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媒体途径去搜集有关热贡的新闻报道。师生一起分析搜集来的新闻报道,在感受家乡热贡文化的同时,学习新闻报道稿的写作方法。教师展示部分学生搜集的热贡新闻报道作为范文,明确要求,引导学生自觉剖析新闻报道稿,读写结合,读中悟写。学生分组讨论,提炼总结出新闻报道稿的写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为小记者热贡报道行动做了准备。
3.小记者热贡报道行动
在对身边人群展开“家乡热贡知多少”的调研之后,西宁大同街小学的学生就跟同仁吾屯完小的学生通过网络展开了合作。通过QQ群和好看簿等网站,同仁吾屯完小的学生为西宁大同街小学的学生展示和讲述了热贡文化,特别是唐卡文化。西宁大同街小学的学生则根据同仁吾屯完小同学们提供的鲜活素材,写成一篇篇热贡文化的报道。以下是一篇报道作品,每个作品前面的背景介绍文字也是由学生提供。
作品(如截图):我们和同仁吾屯完小的学生进行了网上交流,唐卡是他们学校的特色,是他们的艺术课,他们都会制作唐卡,他们说他们村上家家户户都制作唐卡。
4.小记者的成果大展示
整个项目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制作“小记者话热贡”电子报刊,并选出了项目活动中最佳表现小记者,激发了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意识(http://www.haokanbu.com/story/317244/)。
● 教师小结
在整个项目活动中,网络让两个项目学校在交流学习活动中吸取到了许多鲜活的素材,使我们的目光走出了班级、校园、城市、乡村。我们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实地参观等途径接触了大量的热贡新闻报道,信息量很大,这是从课堂和课本上无法实现的。
《小记者话热贡》活动涉及我们的语文、校本、艺术、信息技术、地方课的学习内容,项目活动让我们学以致用。在活动中,学生接触职业记者,了解职业记者的生活,学习新闻报道知识,他们很喜欢这样上课。两地的师生通过视频聊天交朋友,还可以拿着相机在校内、校外拍摄,还接触了大量的课外知识。学生有很深的创造潜力,只要教师善于发掘,就会绽放出光芒。
基于好看簿的学习评价活动是开放于互联网的,项目活动班级之外的师生和朋友也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他们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这对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很大帮助。项目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可是如何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并从中受益呢?我想应该从我做起,以点带面,让身边更多的同事认识、了解这种学习环境,并且在这种学习环境中齐思、齐想、齐探究。我们相信,随着学校网络设施的完善和师生对WEB2.0学习环境的不断熟悉,基于WEB2.0环境的项目活动会更加深入在学校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