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歌教学的关键是我们引导学生从中读出了什么,获得了怎样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因此,教师首先要关注文本,引导学生辨别作者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诗歌中的情感体验进行比较,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下面以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诗歌单元为例谈谈诗歌教学。
关键词:诗歌教学 情感体验 语文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082-01
1 誦读体悟
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一个字—— 读,诗歌教学之魂也正是这个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吟咏这样的方式去感悟、体会、理解文章的本意,读出作者的情感。通过诵读使诗歌的精华积淀深入到学生的心灵里,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真善美的情感冲动,进入一种亢奋的精神状态。例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
1.1 诵读《乡愁》体悟情感的内涵
1.2 诵读《乡愁》体悟形式的讲究
(1)四节诗在形式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
(2)四节诗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1.3 诵读《乡愁》体悟意象的寄托
引导学生对《乡愁》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象征不同意义的意象赏析阅读。
学习诗歌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通过诵读可以渐渐的体会到诗歌的内涵,同时也会在不经意间被诗歌的内容所感染,所熏陶。
2 比较探究
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的联系的诗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看其相同点或相异点,这样我们就能更清楚的认识诗歌的特征。
如教学,《我爱这土地》后与《中国的土地》比较阅读:
两首诗背景不同—— 前者是充满硝烟的抗战时期,后者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两首诗写法不同—— 前者借用鸟的歌唱作比抒发感情,后者是直抒胸臆。
但两首诗主题相近:前者抒发诗人面对遭受苦难的大地,要为此而献身的强烈愿望,后者是面对这块神奇的土地,表达永远思念的感情。
3 原点辐射
整堂课要围绕一个教学重点,这个重点应该是课文中最精彩最有特色的地方,其它内容的理解由此辐射开去,这样能把内容引导得好,引导得深入。
4 寻找张力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发现诗歌的内在张力,也使教学充满活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自主权,创设课内外或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知识外延,拓展学生的艺术灵感,拓宽学习的渠道,让学生更自主、更轻松、更真实的学生语文,并在学习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既学语文,又学做人。
教学此单元时,正值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之时,面对这山崩地裂,四川人民的巨大灾难,举国上下的抗震救灾,有多少情感在胸中积淀、酝酿……
于是,我让学生仿写诗歌,便有如下习作的诞生:
习作1:
当汶川发生8.0级地震时,一位伟大的教师—— 谭千秋,他用自己高大的身躯支撑起一片狭小的空间,救了四个孩子,他却走了……
师爱无声
200班 郑超
假如我是一只夜莺,
我也应该歌唱那伟大的千秋;
这比地震更震撼心灵的师爱;
这永远不能遏止的我们的痛;
这默默无闻保护着学生的人
和那来自身下的无比鲜活的学生。
—— 然而,他死了,
连鲜血也洒在了讲台上。
为什么他的动作无比坚定?
因为他对学生爱的深沉!
习作2:
真情
200班 潘远凤
一条条小溪汇成了大河;
一把把沙砾堆成了山峰;
一股股暖流聚集成了千千万万人心中
那如瀑布似的急流。
四川,这巴蜀之地,
昔日的繁荣、安定
让人向往、憧憬。
而今,他却被大地撕裂得惨不忍睹:
成片成片的瓦砾
成片成片的残树
成片成片倒塌的房屋,
成片成片在生死边缘徘徊的生命……
大地哭了,小鸟哭了,我哭了,为这惨状悲痛的哭了。
就在这悲痛欲绝之时,一缕缕灿烂的曙光射进了人们的心田:
那是我们的兄弟省,
那是我们的华夏同胞,
那是与我们肤色不同却心愿想通的外国友人,
刹那间,这巴蜀之地又沸腾了:
救援人员忙碌的身影,
医护人员焦急的神情,
伤员们感激的目光……
交织成了一片亲情浓溢的画面。
大地哭了,小鸟哭了,我哭了。
“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这是救援人员的誓言;
“我不会放弃生的希望,我要等到你看到我”这是深埋在地下的伤员的信念。
是啊,地震能震裂大地,却震裂不了我们血脉相连的心!
让我们为灾区人民祈祷,
为奋战在一线的官兵助威;
让我们用最大的声音告诉他们
—— 全国人民永远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这些小诗,虽然还很稚嫩,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人性的美。诗是童心的专利,但如果对世对事对人没有好奇心,没有强烈的关怀,没有一片赤诚,就不会有真正的诗歌。所以,无论读诗还是写诗,都是为了唤起一种美好的情感。诗让我们的心灵世界充实,让我们的情感生活丰富,为了培养学生美的情感,正确的人生观,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学生在读诗中受益,在写诗中抒怀!“腹有诗书气自华”!
关键词:诗歌教学 情感体验 语文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082-01
1 誦读体悟
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一个字—— 读,诗歌教学之魂也正是这个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吟咏这样的方式去感悟、体会、理解文章的本意,读出作者的情感。通过诵读使诗歌的精华积淀深入到学生的心灵里,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真善美的情感冲动,进入一种亢奋的精神状态。例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
1.1 诵读《乡愁》体悟情感的内涵
1.2 诵读《乡愁》体悟形式的讲究
(1)四节诗在形式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
(2)四节诗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1.3 诵读《乡愁》体悟意象的寄托
引导学生对《乡愁》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象征不同意义的意象赏析阅读。
学习诗歌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通过诵读可以渐渐的体会到诗歌的内涵,同时也会在不经意间被诗歌的内容所感染,所熏陶。
2 比较探究
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的联系的诗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看其相同点或相异点,这样我们就能更清楚的认识诗歌的特征。
如教学,《我爱这土地》后与《中国的土地》比较阅读:
两首诗背景不同—— 前者是充满硝烟的抗战时期,后者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两首诗写法不同—— 前者借用鸟的歌唱作比抒发感情,后者是直抒胸臆。
但两首诗主题相近:前者抒发诗人面对遭受苦难的大地,要为此而献身的强烈愿望,后者是面对这块神奇的土地,表达永远思念的感情。
3 原点辐射
整堂课要围绕一个教学重点,这个重点应该是课文中最精彩最有特色的地方,其它内容的理解由此辐射开去,这样能把内容引导得好,引导得深入。
4 寻找张力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发现诗歌的内在张力,也使教学充满活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自主权,创设课内外或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知识外延,拓展学生的艺术灵感,拓宽学习的渠道,让学生更自主、更轻松、更真实的学生语文,并在学习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既学语文,又学做人。
教学此单元时,正值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之时,面对这山崩地裂,四川人民的巨大灾难,举国上下的抗震救灾,有多少情感在胸中积淀、酝酿……
于是,我让学生仿写诗歌,便有如下习作的诞生:
习作1:
当汶川发生8.0级地震时,一位伟大的教师—— 谭千秋,他用自己高大的身躯支撑起一片狭小的空间,救了四个孩子,他却走了……
师爱无声
200班 郑超
假如我是一只夜莺,
我也应该歌唱那伟大的千秋;
这比地震更震撼心灵的师爱;
这永远不能遏止的我们的痛;
这默默无闻保护着学生的人
和那来自身下的无比鲜活的学生。
—— 然而,他死了,
连鲜血也洒在了讲台上。
为什么他的动作无比坚定?
因为他对学生爱的深沉!
习作2:
真情
200班 潘远凤
一条条小溪汇成了大河;
一把把沙砾堆成了山峰;
一股股暖流聚集成了千千万万人心中
那如瀑布似的急流。
四川,这巴蜀之地,
昔日的繁荣、安定
让人向往、憧憬。
而今,他却被大地撕裂得惨不忍睹:
成片成片的瓦砾
成片成片的残树
成片成片倒塌的房屋,
成片成片在生死边缘徘徊的生命……
大地哭了,小鸟哭了,我哭了,为这惨状悲痛的哭了。
就在这悲痛欲绝之时,一缕缕灿烂的曙光射进了人们的心田:
那是我们的兄弟省,
那是我们的华夏同胞,
那是与我们肤色不同却心愿想通的外国友人,
刹那间,这巴蜀之地又沸腾了:
救援人员忙碌的身影,
医护人员焦急的神情,
伤员们感激的目光……
交织成了一片亲情浓溢的画面。
大地哭了,小鸟哭了,我哭了。
“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这是救援人员的誓言;
“我不会放弃生的希望,我要等到你看到我”这是深埋在地下的伤员的信念。
是啊,地震能震裂大地,却震裂不了我们血脉相连的心!
让我们为灾区人民祈祷,
为奋战在一线的官兵助威;
让我们用最大的声音告诉他们
—— 全国人民永远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这些小诗,虽然还很稚嫩,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人性的美。诗是童心的专利,但如果对世对事对人没有好奇心,没有强烈的关怀,没有一片赤诚,就不会有真正的诗歌。所以,无论读诗还是写诗,都是为了唤起一种美好的情感。诗让我们的心灵世界充实,让我们的情感生活丰富,为了培养学生美的情感,正确的人生观,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学生在读诗中受益,在写诗中抒怀!“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