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空立宪章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welryt40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故事是人类追寻科学知识的缩影。从为了促进航海事业而建立的简单观测设施。发展成顶尖的天文学研究机构,并因确定经线而扬名全球。
  今日,当人们把玩地球仪时,很容易将球上那纵横交错的网格线——经纬度——视为理所当然的事物。但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时间、空间的“标准”究竟源自哪里?
  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切度量大地的伟业,竟跟海洋与天文息息相关。就让我们话说从头,带读者走访一趟时光隧道,看看故事舞台的沧桑——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的兴衰及重生。
  立足穹苍望大海
  天文学看似一门虚无缥缈的学问,实际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借由日月星辰升落的规律来制定历法,得以度量时间、明确季节更替,并因此有了发展农业及其他生产活动的依据。综观古往今来的文明史,除了宗教及占卜等心灵层面的效益之外,天文学的兴盛常基于历法及农业等实用目的。
  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建立也是源于同样实用的理由——为了支持英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在茫茫大海中要弄清楚船只的位置及方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没有CPS定位的年代,水手们能依靠的除了罗盘外,便是头顶上熟悉的日月星辰了。借由测量日月星辰位置的变化,航海者可以计算并推估船只航行的信息,不至于迷失在汪洋中。若缺乏对天文知识的掌握,船只在大海中根本就寸步难行,更别奢谈远渡重洋从事贸易及殖民。因此,自15世纪以来欲发展海权的西欧各国,无不重视与天文观测相关的基础建设。
  当时航海者关切的课题还有经度的测定。我们今日熟悉的经纬度是一种人为的地理坐标系统。借由经纬度,人们可定义地球表面的空间,以方便辨识球面上的位置。然而相较于纬度,经度的定义困难许多:它不像纬度有自然的起点(即赤道),也不易借由天体在天空中的角度差异看出明显的变化。“如何准确地测定经度?”这个难题无论对制图或导航都十分重要,却困惑了好几代的人们;各国亦竞相投入资源在天文观测上,希望能捷足先登抢到解答。读者若想知道人类追寻经度的详细故事,可参考科普作家戴瓦·梭贝尔的《寻找地球刻度的人》一书。
  格林尼治天文台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公元1675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以“精进航海技术”的名义,下旨在格林尼治建立观测设施,同时设立皇家天文学家一职,专责长驻于此进行天文观测、记录及绘制星图,并思索经度问题的解决之道。当时的格林尼治还是离伦敦市区有段距离的宁静乡村,所以适合夜间观测;而另一个选址于此的理由,则是因为英国王室在此拥有大片地产,在国王私有的土地上大兴土木比较省事。天文台第一栋兴建起来的建筑就是给皇家天文学家的住宅,由当时知名的建筑师雷恩设计。翌年住宅落成,首任皇家天文学家佛兰斯蒂德立即搬入,此后两三百年在格林尼治的天文观测大业于是开张。
  天文台初建之时筚路蓝缕,除了这栋宅邸外别无其他建物,连观测工作都得在院子里进行。虽然皇家天文学家有王室每年固定支付的薪饷,但薪资微薄,佛兰斯蒂德与友人的信函甚至提及他得趁观测之余忙着写稿、讲学以贴补家用。天文台在后继的几位皇家天文学家手中逐渐扩建,也总算有较正式的场所容纳仪器进行观测。但天文台最初精进航海技术的任务,直到1767年首本附详细星表的航海历出版方大功告成。此时在位的已是第五任皇家天文学家马斯克林,距查理二世创建天文台也已将近百年。
  经天纬地震寰宇
  进入19世纪后,位置天文学依然是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工作重心。天文学家持续测量天体的精确位置以编修星表及航海历。在此要介绍一种特别的天文仪器——子午仪,它与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声名鹊起息息相关。
  想象地球是一颗被浑圆蛋壳包裹的蛋黄——这概念一点都不陌生,就是天文学上所谓的天球。天空中的所有物体,例如日月星辰,都可视为在天球上的投影。在天球上画一个通过地平面正北方、天球北极、天顶的大圆,这个假想的大圆即是子午圈,其意义就等同于地理上的经线(子午线)。天体每日规律地东升西落,途中都会通过子午圈,即称为中天;此时是天体在天球中距地平面的最高点,即与地平面夹角最大之时。
  子午仪就是用来测量天体通过子午圈的时间及当时仰角角度的仪器,其原型在17世纪末即开始被使用。借由天体的中天时间、中天仰角两个数据,天文学家可计算出天体在天球上的详细坐标;另一个方面,若已知天体的坐标,从它通过子午圈的时刻,也能够逆推回观测者所在位置的当地时间及经度。在原子钟被广为应用之前,子午仪对恒星中天的观测是最准确的对时方法,天文台校正时间总少不了子午仪。
  格林尼治天文台最有名的子午仪是1851年落成启用的艾瑞子午仪,其名称源自当时的皇家天文学家艾瑞。这座子午仪由艾瑞一手设计、监造,并一直持续使用至1938年才退役。子午仪的基本结构包括两组固定的基座,望远镜架设在基座之间,好像烤乳猪架一样可以翻转。由于望远镜的方向是沿所在地的南北轴线配置,正好可对准子午圈观测。当天文学家使用子午仪时,需先将观测室的屋顶打开,择定欲观测的目标星后,便静待地球自转使目标移动至中天,便可记录数据。这样的观测场景就日复一日地在天文台上演,不断贡献出详尽的星表、航海历,并以此为准标定经纬线的地图。
  当时还没有全世界统一的经纬度系统,各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1884年,25国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开会讨论制定本初子午线,最终以22票赞成、1票反对、2票弃权的结果,由格林尼治压倒性获胜。依会议结论,规定本初子午线正通过“艾瑞子午仪的望远镜目镜十字中心”,于是这座仪器成为标定全球经纬线以及时区的依据,格林尼治天文台也因此扬名四海。
  廉颇老矣图转型
  以物理及化学方法研究天体本质的天文物理在19世纪后期兴起,很快便蓬勃发展,成为天文研究的热门显学。欧陆国家,尤其是德国,在这方面突飞猛进;而在大西洋另一端的新大陆——美国——也迅速建立起天文物理事业的坚实基础。一时之间,有着光荣科学传统的英国,在这场竞争上面临了挑战,不论是仪器科技或数学理论计算都落后,似乎显得老态龙钟。   在艾瑞及其后继克里斯提手中,格林尼治天文台也增加了一些新设施,试图在这场“军备竞赛”中力挽狂澜,包括口径32.5厘米及71厘米的折射式赤道仪望远镜。克里斯提还在原本的主建筑之外兴建物理天文台,作为天文计算人员的大本营。此外,自艾瑞任内起亦开始进行定期的地磁及气象测量,以了解这些外在因素对仪器本身及观测活动的影响。
  然而格林尼治的观测条件却在20世纪初急遽恶化。由于伦敦市区的扩张,原本在郊区乡间的格林尼治如今被都会的光害及烟雾包围了,天文台的地位也就江河日下。1946年,皇家天文台决定迁出格林尼治,科学家也陆续离开,格林尼治天文台自此退出了天文学研究的前沿。虽然格林尼治天文台已失去担负尖端天文研究的条件,但300多年来的历史沉淀却令其拥有无可比拟的文化价值。自1953年起,天文台陆续将整修完成的部分开放给大众参观。
  寓教于乐古今合
  现在的格林尼治天文台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整个园区的活动路线被划分为两大部分:“子午线路径”及“天文路径”。前者是通往过去的时光隧道,后者是通往浩瀚宇宙的桥梁。
  子午线路径通往天文台在20世纪以前兴建的几座老建筑,例如最古老的佛兰斯蒂德屋是过去皇家天文学家的官邸,历任许多皇家天文学家及他们的家眷在此居住过,包括大名鼎鼎的哈雷彗星发现者埃德蒙·哈雷。屋内的装潢复原至17世纪的样式,也就是这座天文台的草创时期。你可以看到佛兰斯蒂德的卧房、餐厅、书房及起居室,以及置放在房间各处的手稿和衣物,仿佛闯入了天文学家的生活。
  在佛兰斯蒂德屋旁边的是子午线楼,艾瑞子午仪便原封不动地坐镇于此,地上的标线提醒游客这里是东、西半球的分界及起点。穿越屋子及墙壁,本初子午线一路延伸到墙外的广场,成为观光客的热门拍照地。若是你在大排长龙等着摄影留念的队伍中感到不耐烦,别心急,在背后还有好东西。回头看看佛兰斯蒂德屋,在屋顶耸立的长柱上,是不是有个显目的红色大球?那是报时球。在无线电通讯被发明前,它担负着向港口的船只报时的任务。每日下午1时,报时球就会从顶端降下,在码头瞭望的水手就能依此信号来替船上的航海钟对时。报时球在今日已是过时的古董,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已被拆除了,但格林尼治天文台仍保存并照常运作。报时球还有个“不务正业”却蛮受欢迎的古怪后代——纽约时代广场新年倒数计时的坠球仪式,即源自报时球的概念。
  天文路径则通往克里斯提当初兴建的物理天文台,今日它被称为南馆。虽然外表仍保留20世纪初刚落成的古典风貌,内部已被改建成崭新的展示空间,就像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天文教育馆,以各种交互式设计带观众认识宇宙的奥秘。在南馆前方,游客可以看到一栋奇异的建筑——好像是一个拔地而起、歪斜矮胖的圆锥。这是园区内最年轻的小老弟,于2007年落成的彼得·哈理森星象馆,目前是伦敦唯一的星象馆设施。
  下回若是你漫步在格林尼治天文台,请放松心情,悠闲地呼吸弥漫在空气中的历史尘埃。一想到人类为了了解宇宙和自身居住的世界,在一代代的追寻过程中不停累积知识及经验,也许更会萌发你的思古幽情。有幸的话,说不定你可以找到藏身在天文台园区内某个角落的天文女神,她深邃的眼眸不知透露了多少岁月的故事!
其他文献
天空实验室曾是一座地球轨道上的实验室,它是在1973年由“土星5”号火箭推送升空。天空实验室是美国第一个环绕地球的实验性航天站引,由轨道工作舱、过渡舱、多用途对接舱、太阳望远镜和“阿波罗”飞船五部分组成,全长36米,直径6.7米,重82吨。轨道高度约435千米,运行周期93分钟,倾角50°。  天空实验室是通过两次发射对接而成的。先是通过运载火箭把在地面装配好工作舱、过渡舱、对接舱和太阳能望远镜送
期刊
有关11·11不明飞行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也算是有了一定的分析结论。现在,让我们看看2012年11月5日发生在杭州的不明飞行物事件。  2012年11月5日22时,我从超市出来正打算回家。这时,我无意间抬头望了一下晴朗的夜空,只见万里无云、繁星点点。突然,我发现位于东北偏东方向的70°仰角左右,有一颗罕见的又大又亮的星星。我仔细观察了一会儿,越看越觉得奇怪,从来没见过如此大而明亮的星星。于是我
期刊
这团美丽的星云,是天文爱好者常会停下来欣赏的景点。距离我们约5000光年远的礁湖星云,是一个恒星形成区。星云内的炽热恒星,是这团云气发光的能源。这张清晰影像呈现了星云的细微结构,包括礁湖星云众多的纤细辉光云气及黝黑的尘埃云。礁湖星云中心纠结的小沙漏状明亮结构,是强烈恒星风和星光作用下的紊乱产物。这张美丽的彩色照片,是用望远镜和数字相机在智利黝黑山区拍摄的。以礁湖星云所在的距离来估计,这张照片大约涵
期刊
在锥状星云的国度里,可看到形状和纹路奇特的云气。这些奇特云气是星际尘埃、高能量星光以及年轻恒星所喷出的热气之间的复杂作用所造成的。在上面的这幅影像里,右边最亮的恒星是S Mon,而它下方的云气,因其结构与颜色被昵称为狐皮星云。S Mon星周围的蓝晕,是星际尘埃反射它的星光所造成的。横贯这个区域的红晕,除了尘埃反射星光的贡献外,其他则来自被星光游离的氢云气的辐射。  S Mon星是年轻疏散星团NGC
期刊
也许还不够完美,不过这个螺旋星系至少是最上相者之一。M74是一个位于双鱼座内的宇宙岛,距离我们有3200万光年远,拥有大约1000亿颗成员星。被归类为Sc星系的M74,巨大且优雅的旋涡臂上面镶着明亮的蓝色星团和黝黑的宇宙尘埃带。由2003年与2005年哈勃望远镜先进巡天相机数据组合出来的这幅清晰影像,涵盖了M74近3万光年的区域,记录了来自氢原子的辐射,因此突显了星系大型恒星形成区的红色辉光。最近
期刊
在我们发呆恍神时。大脑中有一些区域却依然活跃,那里可能藏着了解神经疾病,甚至意识本质的关键线索。  想象你在户外躺椅上昏昏欲睡,杂志就摊在腿上。突然间,一只苍蝇飞到你的手臂上,你立刻抓起杂志打死苍蝇。在苍蝇停下来之前和之后,你大脑的各个区域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下?长久以来,许多神经科学家以为人们在休息时,大脑的神经活性和放松想睡时的状态相似。在这个观点下,休息时脑内的活性只是一些无意义的噪声,然后当苍
期刊
在1995年,有人介绍一位华盛顿特区的高级记者给著名的UFO专家提摩·古德。记者给他提供了有关外星人在地球生存的信息,而给记者爆料的是一位美国空军高级军官。古德称记者为“约翰”——一位美国军方情报界元老,也是一名受人尊敬的作家、杂志编辑和记者,现在致力于报道有关航空界的专业信息。英国的希尔·牛顿勋爵也认识约翰,对其诚信度深信不疑。  尽管约翰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对UFO感兴趣,但他并不是位相信
期刊
目击综述  2012年11月11日凌晨6时前后,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向东牧场和云南省昆明市阿子营乡的天文爱好者在观测和进行天体摄影时,发现在南天大犬—船尾座出现一个云雾状的不明飞行物,并做了仔细观测和拍摄,以下是目击者的设备和目击情况。  目击者:李锋  地点: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向东牧场  时间:2012年11月11日凌晨6时左右  地理坐标:北纬33.635774°,东经102.850828°
期刊
触摸岁月的痕迹(2005)
期刊
在1976年前夕,挪威卑尔根航运公司里发生了一起恐慌事件:12月29日,他们与本公司最大的一艘船——“卑尔克·依司特拉”号的无线电联系突然中断。两昼夜过去了,仍然杳无音信。  “卑尔克·依司特拉”号是一艘载重22.4万吨的超大型矿油两用船,314米长,50.3米宽,吃水29米,主机功率5.6万千瓦,航速30千米/时。“卑尔克·依司特拉”号于1972年4月在南斯拉夫造船厂建成,现属挪威公司所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