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初在澳门海事博物馆,五岁小朋友指着郑和下西洋的配图问:“妈妈,你可以跟我讲讲这上面的故事吗?”我微笑着告诉他:“这位是我国古代很有名的航海家郑和,也有人叫他三保太监。他是六百年前的大人物,带领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从中国的泉州港出发,穿过中国南海、印度洋、阿拉伯海,到达波斯湾,最远还到了非洲的海岸呢。”小朋友的视线随着我的手指,越过地图上的大洲和大洋,目光中满是赞叹和崇拜。确实,即便过去了六百年,郑和船队所创下的远洋航行盛举,作为中国航海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丰碑,至今仍为我们所纪念。
不过,作为一位史学工作者,我深知任何历史伟业,都离不开源头活水,追本溯源是一种专业本能。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创举,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乃是秦汉以来我国与南海、印度洋周边国家不断深入交流、航海贸易持续发展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大批航海者做出了贡献。给他们冠以“航海家”的名衔或许并不准确,因为这些穿梭于季风盛行的海上丝路中的群体,并不同于大航海时代以后的西方冒险家和殖民者(世人比较熟悉这类航海家形象),他们的身份更加多样,有商人、贸易者、水手、僧人和传教士,也有和郑和一样的官员和使节。而且,这些复杂的身份常常重合,官员往往也是商人,和平时期从事贸易的水手,在纷乱的年代也干些海盗的营生。他们的航海活动基于不同目的而展开,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我们今天所知的这条跨越中国南海与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萌芽于秦汉,到唐代最终成型,其时称为“广州通海夷道”,经过宋元时代海洋贸易的繁荣,它也日益具体、网络化,到了明初郑和时代,更出现了西洋针路和东洋针路,西洋针路指的是罗盘磁针子午线以西的航路范围。
航海家郑和代表的是中国古代航海活动中官方主导的这个传统,该传统始于海上丝绸之路初兴的秦汉时期。根据《汉书·地理志》中的记载,汉时的航海从徐闻、合浦出发后,沿着海南岛东部、中南半岛东部海岸线辗转航行,经年方可抵达印度南部的条支国。由于途中需不断换船,加之海上风浪难以预料,通常一次往返需时数年。参与这种艰苦航海贸易的“汉使”,多是宫廷宦官出身,其出海是为了给朝廷购置海外的奇珍异宝。应募出海的也有来自民间的商人,他们是汉使船队中真正熟悉南海的航海者,应当是生长于南海边上的岭南人。
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河陇陆路阻断,南方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诸朝致力于海外贸易。公元226年,东吴的孙权接待了大秦(罗马帝国)商人秦论,表现出对通商海外的浓厚兴趣,同年就派出中郎将康泰和宣化从事朱应访问南海诸国,这两人是有史记载的、名见经传的深入南海地区的航海旅行家。与后世著名的航海家一样,他们回国后也都写下宝贵的航行见闻——康泰著有《吴时外国传》、朱应著有《扶南异物志》,只是原书都没能保存下来。
从汉代黄门到东吴的康泰、朱应,再到永乐时期的郑和,他们的航海都是属于官方行为,构成了中国古代航海活动的第一个脉络。这种航海活动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常常打着宣国化、诏谕来朝的口号进行。例如,隋朝统一中国以后,开始经略四方,在南海,就有一武一文两种举措。武略上,隋炀帝派出大将军刘方率“舟师”从中南半岛东岸,抵达林邑(今越南中部)海口,击败其军队;文略上,则有屯田主事常骏出使赤土,宣扬国化。双管齐下,南海诸国都纷来朝。
不过,扯下政治的外衣,这些官方航海活动仍离不开其贸易的本质。毕竟,来自海上的珍珠、壁琉璃、珊瑚、胡椒、苏木、乳香等物,皆是利润十倍百倍千倍的奢侈品,对解决政府财政收入至关重要。例如北宋初年财政入不敷出,在采纳了张逊提出的政府垄断贸易的办法后,“一岁之中,得三十万缗”,效果立竿见影。无论唐宋的市舶制度,还是明朝的朝贡贸易制度,都是官方参与航海、试图垄断贸易的具体表现。
除了官方脉络,活跃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航海者更多的是来自民间的商人和僧人,他们构成了中国古代航海活动的第二个脉络。
商人从事贸易,僧人从事文化交流,恰好揭示出“海上丝绸之路”的两个根本职能: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经济交流无疑居于主导地位。这也意味着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航海者主要是商人。如我们之前提到的汉使船队,其中就应募有民间的贸易者;哪怕是我们最为熟知的郑和船队,仍要依靠民间的航海者来执行具体的航行操作。
1405年(永乐三年)到1431年(宣德六年),郑和率领的明朝船队七下西洋,每次的船舶数量都不下两百,人员数量也都维持在两万七的水平。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大部分是官方代表。其中,正使太监、副时监丞、少监、内监领衔构成船队的指挥中枢,鸿胪寺、户部官吏负责出使中的外交、贸易和后勤事务,各级武装护航御敌,清剿沿途海盗。但在具体的航行操作上,则是由来自民间的航海技术人员负责,如船长(称“火长”)就从“驾船民梢中有经惯下海者”中挑选,执行船长命令的舵工,专门负责修缮、保养、起落锚、升降帆以及负责观察天文预测气象的水手,也不外乎如是。可以说,郑和下西洋虽然依托于拥有庞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政府,但在航海技术领域,乃得益于唐宋元以来民间航海经验的积累。
僧人是中国古代航海活动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并不直接参与航海活动,僧人泛海,都是随商人同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僧人乃是作为商人——最重要却又阙载的中国古代航海家——的历史见证者而存在的。东晋僧人法显与唐代僧人义净的事迹,反映了5到7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航海技术的发展。
公元399年,法显循着传统的丝绸之路去印度求法。公元407年,他搭上一艘“商人大舶”,泛海东还,经停斯里兰卡。两年后,他再登上一艘商船准备回国。不过,这次航行一波三折,苦不堪言。先是经历了十三天的暴雨,而后又离开海岸线,在深海漫无方向地漂行三个月。好不容易才抵达印尼的爪哇(一说苏门答腊)。修整半年后,法显再次搭乘一艘商船前往广州。不幸的是,这一次他又遇到了风暴,本来只需50来天的航行走了三个月,最后漂到山东的青州登岸。这些历险被他详细地记录在其《佛国记》里。我们推测,5世纪时的航海者已经初步认识到印度洋上的季风现象,但还未深谙其规律;加之其时还要依靠天体导航,也难以对海上风暴进行预测和避让。
与法显不同,唐代高僧义净(671—695年)的求法,来去都走海路。这是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形成的时代,义净走的正是著名的“广州通海夷道”,它是当时世界上行程最长、范围最广的远洋航线。循着这条航线,从印尼的苏门答腊到广州只需21天。对不同港口和航海标志之间的方向和时间,当时的航海家都有准确把握。比如,从香港的屯门岛到海南岛东北的七洲列岛(九州石),需要两日,再航行两天就可以到达海南岛东南岸的独珠山(象石)。“山”、“石”、“屿”、“岛”是古代南海、印度洋航海中辨认航向的重要地标,即便在罗盘开始运用于航海领域后,它们的地位依然不改。
义净出发时乘一艘波斯商船,到苏门答腊后,再乘室利佛逝的王舶前往印度。回程时他一路都搭乘商船。他的名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录了一批和他一样到印度求法的僧人,他们也主要是择海路往返于中印两国的。
中国唐代的航海史,虽未留下和郑和一样响亮的名字,但根据阿拉伯旅行家的记录,即使是以航海贸易闻名的阿拉伯商人也都承认,他们必须乘坐中国大船才能穿越中国南海。的确,唐舶领先于世,已使用水密隔舱技术,是世界航海史上的首创。中国古代航海史类似的首创还有,最早的船尾舵(东汉),最早的指南针技术(北宋)……郑和的伟业,正是在这一朝一代的航海贸易者的经验技术累积上进行的。
不过,作为一位史学工作者,我深知任何历史伟业,都离不开源头活水,追本溯源是一种专业本能。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创举,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乃是秦汉以来我国与南海、印度洋周边国家不断深入交流、航海贸易持续发展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大批航海者做出了贡献。给他们冠以“航海家”的名衔或许并不准确,因为这些穿梭于季风盛行的海上丝路中的群体,并不同于大航海时代以后的西方冒险家和殖民者(世人比较熟悉这类航海家形象),他们的身份更加多样,有商人、贸易者、水手、僧人和传教士,也有和郑和一样的官员和使节。而且,这些复杂的身份常常重合,官员往往也是商人,和平时期从事贸易的水手,在纷乱的年代也干些海盗的营生。他们的航海活动基于不同目的而展开,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我们今天所知的这条跨越中国南海与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萌芽于秦汉,到唐代最终成型,其时称为“广州通海夷道”,经过宋元时代海洋贸易的繁荣,它也日益具体、网络化,到了明初郑和时代,更出现了西洋针路和东洋针路,西洋针路指的是罗盘磁针子午线以西的航路范围。
航海家郑和代表的是中国古代航海活动中官方主导的这个传统,该传统始于海上丝绸之路初兴的秦汉时期。根据《汉书·地理志》中的记载,汉时的航海从徐闻、合浦出发后,沿着海南岛东部、中南半岛东部海岸线辗转航行,经年方可抵达印度南部的条支国。由于途中需不断换船,加之海上风浪难以预料,通常一次往返需时数年。参与这种艰苦航海贸易的“汉使”,多是宫廷宦官出身,其出海是为了给朝廷购置海外的奇珍异宝。应募出海的也有来自民间的商人,他们是汉使船队中真正熟悉南海的航海者,应当是生长于南海边上的岭南人。
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河陇陆路阻断,南方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诸朝致力于海外贸易。公元226年,东吴的孙权接待了大秦(罗马帝国)商人秦论,表现出对通商海外的浓厚兴趣,同年就派出中郎将康泰和宣化从事朱应访问南海诸国,这两人是有史记载的、名见经传的深入南海地区的航海旅行家。与后世著名的航海家一样,他们回国后也都写下宝贵的航行见闻——康泰著有《吴时外国传》、朱应著有《扶南异物志》,只是原书都没能保存下来。
从汉代黄门到东吴的康泰、朱应,再到永乐时期的郑和,他们的航海都是属于官方行为,构成了中国古代航海活动的第一个脉络。这种航海活动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常常打着宣国化、诏谕来朝的口号进行。例如,隋朝统一中国以后,开始经略四方,在南海,就有一武一文两种举措。武略上,隋炀帝派出大将军刘方率“舟师”从中南半岛东岸,抵达林邑(今越南中部)海口,击败其军队;文略上,则有屯田主事常骏出使赤土,宣扬国化。双管齐下,南海诸国都纷来朝。
不过,扯下政治的外衣,这些官方航海活动仍离不开其贸易的本质。毕竟,来自海上的珍珠、壁琉璃、珊瑚、胡椒、苏木、乳香等物,皆是利润十倍百倍千倍的奢侈品,对解决政府财政收入至关重要。例如北宋初年财政入不敷出,在采纳了张逊提出的政府垄断贸易的办法后,“一岁之中,得三十万缗”,效果立竿见影。无论唐宋的市舶制度,还是明朝的朝贡贸易制度,都是官方参与航海、试图垄断贸易的具体表现。
除了官方脉络,活跃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航海者更多的是来自民间的商人和僧人,他们构成了中国古代航海活动的第二个脉络。
商人从事贸易,僧人从事文化交流,恰好揭示出“海上丝绸之路”的两个根本职能: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经济交流无疑居于主导地位。这也意味着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航海者主要是商人。如我们之前提到的汉使船队,其中就应募有民间的贸易者;哪怕是我们最为熟知的郑和船队,仍要依靠民间的航海者来执行具体的航行操作。
1405年(永乐三年)到1431年(宣德六年),郑和率领的明朝船队七下西洋,每次的船舶数量都不下两百,人员数量也都维持在两万七的水平。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大部分是官方代表。其中,正使太监、副时监丞、少监、内监领衔构成船队的指挥中枢,鸿胪寺、户部官吏负责出使中的外交、贸易和后勤事务,各级武装护航御敌,清剿沿途海盗。但在具体的航行操作上,则是由来自民间的航海技术人员负责,如船长(称“火长”)就从“驾船民梢中有经惯下海者”中挑选,执行船长命令的舵工,专门负责修缮、保养、起落锚、升降帆以及负责观察天文预测气象的水手,也不外乎如是。可以说,郑和下西洋虽然依托于拥有庞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政府,但在航海技术领域,乃得益于唐宋元以来民间航海经验的积累。
僧人是中国古代航海活动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并不直接参与航海活动,僧人泛海,都是随商人同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僧人乃是作为商人——最重要却又阙载的中国古代航海家——的历史见证者而存在的。东晋僧人法显与唐代僧人义净的事迹,反映了5到7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航海技术的发展。
公元399年,法显循着传统的丝绸之路去印度求法。公元407年,他搭上一艘“商人大舶”,泛海东还,经停斯里兰卡。两年后,他再登上一艘商船准备回国。不过,这次航行一波三折,苦不堪言。先是经历了十三天的暴雨,而后又离开海岸线,在深海漫无方向地漂行三个月。好不容易才抵达印尼的爪哇(一说苏门答腊)。修整半年后,法显再次搭乘一艘商船前往广州。不幸的是,这一次他又遇到了风暴,本来只需50来天的航行走了三个月,最后漂到山东的青州登岸。这些历险被他详细地记录在其《佛国记》里。我们推测,5世纪时的航海者已经初步认识到印度洋上的季风现象,但还未深谙其规律;加之其时还要依靠天体导航,也难以对海上风暴进行预测和避让。
与法显不同,唐代高僧义净(671—695年)的求法,来去都走海路。这是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形成的时代,义净走的正是著名的“广州通海夷道”,它是当时世界上行程最长、范围最广的远洋航线。循着这条航线,从印尼的苏门答腊到广州只需21天。对不同港口和航海标志之间的方向和时间,当时的航海家都有准确把握。比如,从香港的屯门岛到海南岛东北的七洲列岛(九州石),需要两日,再航行两天就可以到达海南岛东南岸的独珠山(象石)。“山”、“石”、“屿”、“岛”是古代南海、印度洋航海中辨认航向的重要地标,即便在罗盘开始运用于航海领域后,它们的地位依然不改。
义净出发时乘一艘波斯商船,到苏门答腊后,再乘室利佛逝的王舶前往印度。回程时他一路都搭乘商船。他的名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录了一批和他一样到印度求法的僧人,他们也主要是择海路往返于中印两国的。
中国唐代的航海史,虽未留下和郑和一样响亮的名字,但根据阿拉伯旅行家的记录,即使是以航海贸易闻名的阿拉伯商人也都承认,他们必须乘坐中国大船才能穿越中国南海。的确,唐舶领先于世,已使用水密隔舱技术,是世界航海史上的首创。中国古代航海史类似的首创还有,最早的船尾舵(东汉),最早的指南针技术(北宋)……郑和的伟业,正是在这一朝一代的航海贸易者的经验技术累积上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