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对于幼儿教育科学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适宜并且尊重幼儿意愿的活动已经被逐渐认同并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和互动中。本文重点对活动区游戏材料投放进行了讨论,并对之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关键字:幼儿教育;游戏材料投放;适宜性;有效性
引言:
随着国家对于幼儿教育科学化理念的不断深入,游戏活动作为幼儿日常教育的重要和关键的一个环节,而游戏活动必须依托游戏材料的投放,幼儿的智力和身体相关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是依托于材料的,幼儿在不断的与不同的游戏材料的接触和主动的操作中获得信息与经验的积累,从而促进智力的不断发育。因此活动区游戏材料投放的适宜性最终决定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效性。[1]
一、活动区游戏材料投放现状分析
(一)没有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
通过近几年的幼教师资的继续教育和理念灌输,公立和私立的幼儿园都开始关注科学化的幼儿教育,但是对于活动区游戏材料的投放更多的是以教师的喜好,或者以教师的主观意愿认为幼儿需要什么,没有真正意义上深入了解幼儿的真正需求和意愿,无法引起幼儿的学习和游戏兴趣,逐渐丧失探索意愿。
(二)无效投放大量存在
幼儿年龄基本都是3-6岁的幼儿,这一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兴趣的持续性较差。而大部分幼儿园在活动区投放材料时,考虑的基本是一次性投入,幼儿在一段时间后很快对投放的材料失去兴趣,造成了投放材料的无效,不仅不利于教学,还造成了教育设施和资金的浪费。
(三)盲目跟风
优于当下信息丰富,幼儿教师也获得了大量的继续教育机会,从而获取了大量的关于幼儿教育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就会盲目跟风,对课程科游戏区的活动教具及游戏材料进行更新,但是没有从本园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而导致实际效果并没有跟得上预先的设想[2]。
二、如何提升游戏投放材料的适宜性
投放游戏材料最终决定了幼儿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基于这个理念,就要求我们走进幼儿的世界,耐心的聆听他们的想法和兴趣,对目前小班幼儿活动区的游戏材料投放进行反思。不仅如此,还要关注投放材料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帮助小班幼儿提高兴趣,最为关键的是为了让活动区游戏材料贴近小班幼儿的身体和智力发育水平、学习特点、兴趣的需要。
(一)关注材料投放的目的性
活动区投放游戏材料想要达到有目的性,关键是游戏材料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这包括身体发育的特点,智力水平的特点、学习方式的特点等,投放的材料要符合该阶段幼儿学习、发展所需的目标和需求。例如,幼儿在活动区进行关于影子现象的探索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班幼儿对大自然的动物、植物的天然兴趣去引导幼儿理解影子是怎么一回事,同时利用手、剪纸等游戏材料来模拟影子,教师在活动区就要提前将与影子有关的游戏材料进行准备。[3]但是需要格外注意,关注材料的目标性,要认识到它能够充分通过游戏材料与幼儿产生互动,使之能够接受并理解才能充分体现游戏材料的目标性。
(二)活动区投放游戏材料要强调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只有保证游戏材料的趣味性,才能够更好地吸引幼儿参与其中,确保其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以此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里的趣味性主要是指材料有一定的可玩性,让幼儿觉得“好玩”,能吸引幼儿进行专注、持续一定时间的操作,才能让游戏材料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被幼儿所接纳和吸收。凡广泛受到幼儿喜欢的游戏材料,大多数都具有极强的“可玩性”,能使幼儿对游戏材料具有一定的期盼。凡受到幼儿冷落的材料,大多都被幼儿认为是无趣的、没有可玩性的,常采用固定的模式和操作,只展现特定的场景,一两次后就会产生厌倦,丧失兴趣。因此,我们在投放游戏区活动材料时要要将材料的趣味性纳入考虑范围。例如,在对小班幼儿进行“大小”教学时,可以采用幼儿最为关注的食物和餐具作为切入点,在游戏活动区设置類似于“过家家”的食物制作,通过大、中、小餐具、食物的区别,不仅有了大小的概念,还能知晓更多的食物和器皿的名称,充分体现其教学价值。
(三)活动区投放游戏材料要注重安全性
无论投放何种游戏材料,最为基本的,也是最应该关注的是材料的安全性,这里的安全性有两个层面:第一,材料本身要具备安全性。对于投放的材料首先要保证材料本身是安全的,这包括材料本身达到相应的环保标准,不能有过于尖锐,保证游戏投放材料定期消毒处理等,这就要求幼儿园为小班幼儿投放游戏材料时要将材料本身所具备的安全性放在首位。第二,材料投放在所处的活动区是安全的,在保证材料安全性的基础上,要保证材料所投放的环境是安全的,例如,活动区不能有大直角的器械和家具,抑或在拐角处进行软质材料保护,防止幼儿在活动时磕碰。此外,还应注意是否有外漏的电线、容易倾倒的家具、是否有防跌落保护的设施等[4]。
(四)保证投放的材料定期更新、保持新鲜感
基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保证投放材料能够定期更新,保持新鲜感可以使得游戏材料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活动区域游戏材料不能是常年如一的,必须定期根据幼儿的学习发展、年龄增长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无论幼儿对此种游戏材料多么感兴趣多么有思念感,长时间保持一成不变,幼儿很快就会对其失去兴趣,也就丧失了教育价值。因此,应该积极地对幼儿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进行必要的调整。对于教师来说,应及时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给予积极回应,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参考文献:
[1]张艳玲.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127.
[2]高腊梅.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J].学周刊,2019(34):170.
[3]陈兰.小角落,大智慧——浅谈幼儿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指导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208.
[4]周静.以观察为基础——浅谈幼儿园非洲鼓区域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影响[J].黑河教育,2019(11):82-83.
关键字:幼儿教育;游戏材料投放;适宜性;有效性
引言:
随着国家对于幼儿教育科学化理念的不断深入,游戏活动作为幼儿日常教育的重要和关键的一个环节,而游戏活动必须依托游戏材料的投放,幼儿的智力和身体相关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是依托于材料的,幼儿在不断的与不同的游戏材料的接触和主动的操作中获得信息与经验的积累,从而促进智力的不断发育。因此活动区游戏材料投放的适宜性最终决定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效性。[1]
一、活动区游戏材料投放现状分析
(一)没有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
通过近几年的幼教师资的继续教育和理念灌输,公立和私立的幼儿园都开始关注科学化的幼儿教育,但是对于活动区游戏材料的投放更多的是以教师的喜好,或者以教师的主观意愿认为幼儿需要什么,没有真正意义上深入了解幼儿的真正需求和意愿,无法引起幼儿的学习和游戏兴趣,逐渐丧失探索意愿。
(二)无效投放大量存在
幼儿年龄基本都是3-6岁的幼儿,这一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兴趣的持续性较差。而大部分幼儿园在活动区投放材料时,考虑的基本是一次性投入,幼儿在一段时间后很快对投放的材料失去兴趣,造成了投放材料的无效,不仅不利于教学,还造成了教育设施和资金的浪费。
(三)盲目跟风
优于当下信息丰富,幼儿教师也获得了大量的继续教育机会,从而获取了大量的关于幼儿教育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就会盲目跟风,对课程科游戏区的活动教具及游戏材料进行更新,但是没有从本园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而导致实际效果并没有跟得上预先的设想[2]。
二、如何提升游戏投放材料的适宜性
投放游戏材料最终决定了幼儿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基于这个理念,就要求我们走进幼儿的世界,耐心的聆听他们的想法和兴趣,对目前小班幼儿活动区的游戏材料投放进行反思。不仅如此,还要关注投放材料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帮助小班幼儿提高兴趣,最为关键的是为了让活动区游戏材料贴近小班幼儿的身体和智力发育水平、学习特点、兴趣的需要。
(一)关注材料投放的目的性
活动区投放游戏材料想要达到有目的性,关键是游戏材料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这包括身体发育的特点,智力水平的特点、学习方式的特点等,投放的材料要符合该阶段幼儿学习、发展所需的目标和需求。例如,幼儿在活动区进行关于影子现象的探索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班幼儿对大自然的动物、植物的天然兴趣去引导幼儿理解影子是怎么一回事,同时利用手、剪纸等游戏材料来模拟影子,教师在活动区就要提前将与影子有关的游戏材料进行准备。[3]但是需要格外注意,关注材料的目标性,要认识到它能够充分通过游戏材料与幼儿产生互动,使之能够接受并理解才能充分体现游戏材料的目标性。
(二)活动区投放游戏材料要强调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只有保证游戏材料的趣味性,才能够更好地吸引幼儿参与其中,确保其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以此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里的趣味性主要是指材料有一定的可玩性,让幼儿觉得“好玩”,能吸引幼儿进行专注、持续一定时间的操作,才能让游戏材料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被幼儿所接纳和吸收。凡广泛受到幼儿喜欢的游戏材料,大多数都具有极强的“可玩性”,能使幼儿对游戏材料具有一定的期盼。凡受到幼儿冷落的材料,大多都被幼儿认为是无趣的、没有可玩性的,常采用固定的模式和操作,只展现特定的场景,一两次后就会产生厌倦,丧失兴趣。因此,我们在投放游戏区活动材料时要要将材料的趣味性纳入考虑范围。例如,在对小班幼儿进行“大小”教学时,可以采用幼儿最为关注的食物和餐具作为切入点,在游戏活动区设置類似于“过家家”的食物制作,通过大、中、小餐具、食物的区别,不仅有了大小的概念,还能知晓更多的食物和器皿的名称,充分体现其教学价值。
(三)活动区投放游戏材料要注重安全性
无论投放何种游戏材料,最为基本的,也是最应该关注的是材料的安全性,这里的安全性有两个层面:第一,材料本身要具备安全性。对于投放的材料首先要保证材料本身是安全的,这包括材料本身达到相应的环保标准,不能有过于尖锐,保证游戏投放材料定期消毒处理等,这就要求幼儿园为小班幼儿投放游戏材料时要将材料本身所具备的安全性放在首位。第二,材料投放在所处的活动区是安全的,在保证材料安全性的基础上,要保证材料所投放的环境是安全的,例如,活动区不能有大直角的器械和家具,抑或在拐角处进行软质材料保护,防止幼儿在活动时磕碰。此外,还应注意是否有外漏的电线、容易倾倒的家具、是否有防跌落保护的设施等[4]。
(四)保证投放的材料定期更新、保持新鲜感
基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保证投放材料能够定期更新,保持新鲜感可以使得游戏材料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活动区域游戏材料不能是常年如一的,必须定期根据幼儿的学习发展、年龄增长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无论幼儿对此种游戏材料多么感兴趣多么有思念感,长时间保持一成不变,幼儿很快就会对其失去兴趣,也就丧失了教育价值。因此,应该积极地对幼儿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进行必要的调整。对于教师来说,应及时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给予积极回应,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参考文献:
[1]张艳玲.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127.
[2]高腊梅.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J].学周刊,2019(34):170.
[3]陈兰.小角落,大智慧——浅谈幼儿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指导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208.
[4]周静.以观察为基础——浅谈幼儿园非洲鼓区域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影响[J].黑河教育,2019(1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