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0万!这是2006年某选秀节目前三甲创下的短信票数,缔造这个惊人数字的群体,名叫“粉丝”,取自英文fans(译为崇拜者,追随者)谐音。当偶像崇拜变成一场生意,便诞生了“粉丝经济”。
白领成为“粉丝”主力
不同特质的偶像,吸引着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的追随者。他们年龄主要在15~30岁之间,爱好广泛、时尚、喜爱新事物、喜爱娱乐、喜爱自我表现、愿意与他人分享爱好并愿意为爱好付费。
据记者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老师、外企高管和私企业主逐渐成为“粉丝”。他们收入不菲,消费能力惊人。一位女白领最近一口气订购了日本年轻偶像组合KAT-TUN的10张正版新专辑,虽然她对他们的音乐毫无兴趣。而她专门选择从日本订购是因为在中国购买,不能被计入日本专辑销量公信榜,没办法替心爱偶像的专辑创造销量纪录!与此同时,来自中国最大的专业性网站粉丝网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粉丝”市场已达近千亿元的消费能力。
粉丝团体规模化
荧光闪烁,繁星点点,极度兴奋的歌迷喜极而泣、呼喊,甚至晕倒,这些粉丝真的对偶像爱到疯狂的地步了吗?
“喉咙嘶哑50元,泪流满面100元,如果选手晋级,再加奖金。”记者在网上发现,很多文章都对职业粉丝有这样的描述。而“职业粉丝”的形成,关键在于层出不穷的选秀节目,他们培养出了一批拥有金字塔般严谨组织的粉丝团体,激发了“粉丝”公司的产生。据记者了解,职业粉丝的平均收入可达每月2000元,但他们也分为不同等级。初级的只是做“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在现场举海报,呐喊;中级的负责一些网站的工作,包括建立明星的网页、博客,在一些论坛上发帖给明星制造声势;更高级别的职业粉丝跟经纪公司和明星的关系走得近些,可以参与各种活动的举办,向加入粉丝团的粉丝征收会费,而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会费的盈余。此外,会服、横幅、展板等物件的利润也非常可观。
“粉丝”商机无处不在
随着粉丝团体的规模化,除了形成巨大的影响力,还极大带动了诸多行业经济的发展,“粉丝经济”呈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1.职业粉丝:对职业粉丝来说不仅可以赚钱,而且还可以接近自己喜欢的艺人;对粉丝组织者来讲,可以从艺人公司得到一定的费用,有盈利点。
2.粉丝网站:“粉丝网”是一个成功案例,它为粉丝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不仅可以和大家分享追星经历,还可以组织购票,以团购的形式使粉丝以更为便宜的价格得到自己想看的演唱会门票等。而“粉丝网”也因为其火暴人气吸引了不少的网络广告商,甚至通过销售虚拟物品来获取利益。
3.粉丝写手:粉丝写手利用自己的文笔在一些论坛发帖写艺人的一些“感人”事迹,拉动艺人人气,自己也可以得到一定的佣金回报。
4.投票公司:选秀艺人打造人气,需要提高短信支持率,靠粉丝们的手指还是慢了很多。现在就出现了专门用来投票的机器,两小时内一台机器可以为选手投出几千张的短信支持选票。当然,投票公司的利润相当惊人。
5.抢注域名待价而沽:广东省曾有人在超女刚开始时,就一下子把与“超级女声”相关的商用域名全部抢注,一年500元一个的价格,现在却报出了500万元的出售价。
6.粉丝道具:提供宣传偶像或标榜自我个性的粉丝道具的提供商也获得了商机。记者了解到一件成本15元的衬衫可以卖出50元,只因为衣服上印了刘德华的头像。另外,热播电视剧或电影中男女主角的行头也成为众多粉丝追捧的对象,如前段时间韩剧《宫》中女主角佩戴的精美饰品就引发了韩饰消费热潮。
7.旅游新路线: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有旅行社开辟了新线路——“看CON”团(CON为英文Concert的简称,中译为演唱会)。团员全部以看偶像演唱会为旅行目的,只在演唱会空闲时期适当安排购物。
8.追星中介:长沙的一对夫妻,在去年超女比赛期间做起“追星中介”。他们不但为外地的粉丝提供餐饮、娱乐、住宿、订票的服务,甚至还负责联系制作徽章、T恤、海报,并安排粉丝们与喜欢的选手见面。这样的一条龙服务每人收取50元中介费,生意相当火暴。
白领成为“粉丝”主力
不同特质的偶像,吸引着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的追随者。他们年龄主要在15~30岁之间,爱好广泛、时尚、喜爱新事物、喜爱娱乐、喜爱自我表现、愿意与他人分享爱好并愿意为爱好付费。
据记者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老师、外企高管和私企业主逐渐成为“粉丝”。他们收入不菲,消费能力惊人。一位女白领最近一口气订购了日本年轻偶像组合KAT-TUN的10张正版新专辑,虽然她对他们的音乐毫无兴趣。而她专门选择从日本订购是因为在中国购买,不能被计入日本专辑销量公信榜,没办法替心爱偶像的专辑创造销量纪录!与此同时,来自中国最大的专业性网站粉丝网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粉丝”市场已达近千亿元的消费能力。
粉丝团体规模化
荧光闪烁,繁星点点,极度兴奋的歌迷喜极而泣、呼喊,甚至晕倒,这些粉丝真的对偶像爱到疯狂的地步了吗?
“喉咙嘶哑50元,泪流满面100元,如果选手晋级,再加奖金。”记者在网上发现,很多文章都对职业粉丝有这样的描述。而“职业粉丝”的形成,关键在于层出不穷的选秀节目,他们培养出了一批拥有金字塔般严谨组织的粉丝团体,激发了“粉丝”公司的产生。据记者了解,职业粉丝的平均收入可达每月2000元,但他们也分为不同等级。初级的只是做“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在现场举海报,呐喊;中级的负责一些网站的工作,包括建立明星的网页、博客,在一些论坛上发帖给明星制造声势;更高级别的职业粉丝跟经纪公司和明星的关系走得近些,可以参与各种活动的举办,向加入粉丝团的粉丝征收会费,而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会费的盈余。此外,会服、横幅、展板等物件的利润也非常可观。
“粉丝”商机无处不在
随着粉丝团体的规模化,除了形成巨大的影响力,还极大带动了诸多行业经济的发展,“粉丝经济”呈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1.职业粉丝:对职业粉丝来说不仅可以赚钱,而且还可以接近自己喜欢的艺人;对粉丝组织者来讲,可以从艺人公司得到一定的费用,有盈利点。
2.粉丝网站:“粉丝网”是一个成功案例,它为粉丝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不仅可以和大家分享追星经历,还可以组织购票,以团购的形式使粉丝以更为便宜的价格得到自己想看的演唱会门票等。而“粉丝网”也因为其火暴人气吸引了不少的网络广告商,甚至通过销售虚拟物品来获取利益。
3.粉丝写手:粉丝写手利用自己的文笔在一些论坛发帖写艺人的一些“感人”事迹,拉动艺人人气,自己也可以得到一定的佣金回报。
4.投票公司:选秀艺人打造人气,需要提高短信支持率,靠粉丝们的手指还是慢了很多。现在就出现了专门用来投票的机器,两小时内一台机器可以为选手投出几千张的短信支持选票。当然,投票公司的利润相当惊人。
5.抢注域名待价而沽:广东省曾有人在超女刚开始时,就一下子把与“超级女声”相关的商用域名全部抢注,一年500元一个的价格,现在却报出了500万元的出售价。
6.粉丝道具:提供宣传偶像或标榜自我个性的粉丝道具的提供商也获得了商机。记者了解到一件成本15元的衬衫可以卖出50元,只因为衣服上印了刘德华的头像。另外,热播电视剧或电影中男女主角的行头也成为众多粉丝追捧的对象,如前段时间韩剧《宫》中女主角佩戴的精美饰品就引发了韩饰消费热潮。
7.旅游新路线: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有旅行社开辟了新线路——“看CON”团(CON为英文Concert的简称,中译为演唱会)。团员全部以看偶像演唱会为旅行目的,只在演唱会空闲时期适当安排购物。
8.追星中介:长沙的一对夫妻,在去年超女比赛期间做起“追星中介”。他们不但为外地的粉丝提供餐饮、娱乐、住宿、订票的服务,甚至还负责联系制作徽章、T恤、海报,并安排粉丝们与喜欢的选手见面。这样的一条龙服务每人收取50元中介费,生意相当火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