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复活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bh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当我们谈起诗人的时候,我们说的是那些“写新诗”的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诗歌空前火爆,有不少“读诗”的公众号和新媒体,陪伴了人们入睡前的那段时间。但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同时也让诗人感到尴尬,因为人们可以随意打上一段话进行分段,看起来就像诗一样。
  让现当代诗人更尴尬的是,2017年,在胡适等人提倡新诗后的100年,中国古典诗词火得一塌糊涂。本来经过一百年的努力,新诗早已一统天下,写旧体诗的人,出门不敢称自己为诗人,他们只是业余时间写一写。但是,对普通的中国人来说,在他们内心深处,依然有着对古典诗词的依恋。
  这是几千年汉语言文学留下的精华,经历了歷史残酷的淘汰,相比之下,新诗的历史才不过百年,它还太过年轻。放到3千年中国诗歌史中,百年时段的实践,能在历史中留下多少痕迹,都还难有定论。
  一百年前,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猛烈鼓吹白话文学,反对文言,古典诗词就在被反对之列。这场“文学革命”,是整个新文化运动的先声,而新文化运动又是五四运动的先声。可以说,这场有关文学与诗歌的争论,开启了此后百年中国变革的大幕。争论的结果,当然是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战胜了林纾为代表的旧文人。
  胡适不仅停留在理论上的鼓吹,他还亲自实践,写出了新诗集《尝试集》,但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诗集很糟糕,甚至称不上是诗。胡适后来也承认,自己的优势是学术研究,文学创作还要靠周氏兄弟。鲁迅和周作人都写过新诗,但是也很糟糕。鲁迅那首《我的所爱在山腰》其实是讽刺徐志摩这些新诗人的,他真正喜欢的,还是旧体诗。
  胡适、鲁迅和周作人,其实都有很传统的一面。他们的旧体诗写得很好,字也写得很好。他们开风气之先,为新文学鼓与呼,把自己的爱好压在心底,把旧体诗收缩到个人私密范围的层面。但是,只有爱好才是创作的源动力,最终人们发现,他们的旧体诗真的写得很好,这让他们显得更可爱。
  旧体诗作为中国人必须学习的内容,在教材中一直占有很大比重。被新文学打压的旧体诗成为了一种“古典文化知识”,各个时期的语文考试,都会考到。这就造成某种奇诡的局面:一代又一代的人,被汉语文化基因所控制,爱上旧体诗。虽然写的人不多,但是不会背上几首古典诗词,几乎不配做中国人。
  其实,旧体诗一直没被“灭绝”。对中华民族来说,这是相当幸运的事。我们在流行歌曲中,能够看到古诗词的变体,不管是黄伟文、林夕还是方文山,这些优秀的填词人,无不从古典诗词中寻找灵感。我们甚至在国外也能发现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力,那些喜欢汉语古诗的老外,正在辛苦翻译。进入21世纪,有新媒体的助力,古典诗词可能以意想不到的形式,再次轰轰烈烈地进入人们的生活。
其他文献
張幼仪与徐志摩的合影“乡下土包子”  张幼仪与徐志摩结缘,源于她四哥张嘉 璈的一次意外发现。1913年,时任浙 江都督朱瑞秘书的张嘉璈奉命视察杭 州府中学堂,看到了徐志摩的考卷,觉得这个 学生作文极好。那篇文章名为《论小说与社会 之关系》,将梁启超的文笔模仿得惟妙惟肖。 当晚,张嘉璈便给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写信, 为妹妹张幼仪提亲。徐申如很快回信:“我徐 申如有幸以张嘉璈之妹为媳。”  徐申如说是“
期刊
意大利罗马西班牙广场上的破船喷泉。  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写到:“世上 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 的各个城市,比如精致、浑朴、繁丽、 畅达、古典、新锐、宁谧、舒适、奇崛、神秘、 壮观、肃穆……其中不少城市还会因为风格交 叉而不愿意固守一词,产生争逐。只有一个词, 它们不会争,争到了也不受用,只让它静静安踞 在并不明亮的高位上,留给那座唯一的城市。这 个词叫伟大。这座城市叫罗马。”余秋雨将
期刊
几行字的背后,是一人,一生,一段历史。本系 列讲述逝者的墓志铭,追溯人与时代的故事。  从年轻的模特诺玛·珍妮,到20世纪40年代,叱 咤好莱坞的性感女演员,梦露度过了引人瞩目的 一生。她的坟墓上盖着杂色大理石,墓前有一座 青铜墓碑,上面简洁地镌刻着:  MarilynMonroe  1926-1962  墓志铭则是这样一串数字:37,22,35,RIP,像梦露 一样成了一个谜。谜底最终由梦露研究
期刊
清末“百日维新”以后,慈禧太后残酷镇压鼓吹变法维新的知识分子,查封宣传新学的报刊,逮捕报刊的编辑和记者。四川的第一张日报《通俗日报》和成都的第一份近代报刊《蜀学报》于1898年秋被迫停刊。  慈禧太后杀害维新派谭嗣同等六君子,激起朝野愤慨。为了平息民愤,笼络知识分子,她又于1901年下诏,各地可兴办学校,学习新法,准许各地办报刊,推广西学。在这种情况下,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成都出现了四川第
期刊
美国哲学家艾伦·布鲁姆曾说,一个外国人要成为美国人是有可能的,但是要成为一个法国人很难。因为每个法国人都继承了一些文化,天然地分成了笛卡尔派和帕斯卡尔派,前者是理性,后者则虔诚信仰宗教。所以对一个外国人来说,要学会法语容易,但是要真正“成为”一个法国人,却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采用布鲁姆的视角,问一句:要成为一个中国人,可能吗?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用了70年的时间,在努力成为中国人,他就是马悦然
期刊
总有那么一些演说辞,不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失去光芒,照亮这个 世界上的一些角落、一些人,甚至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  美国著名歌手、被誉为“世界流行音 乐之王”的迈克尔·杰克逊是个矛 盾的人,在音乐响起时他的歌曲和 舞步能带动全世界的脉搏,然而舞台下的他却 生性腼腆,在成人世界总觉得局促不安,只有 在孩子的世界才能获得自由和安宁。也正是由 于这样的个性,除音乐颁奖典礼上的演讲外, 他仅有一次公开演讲。
期刊
恩怨分明  范睢出生于乡间草野,生长于贫寒之家,曾找魏王谋职未果,退而求其次到魏国中大夫须贾家做事。  公元前283年,也就是周赧王三十二年秋天,魏王派须贾出使齐国,范睢为随从一同前往。盖因齐国的不断强大让魏王坐卧难安,昔日有旧仇,想趁机修好。哪知,齐襄王对这位善意的使臣很不友好,令须贾嚅嚅无言,一旁的范睢站了出来,他充分施展自己的辩才,竟让齐襄王无地自容。没想到,爱才的齐襄王不但没恼怒,反而看上
期刊
今年初,以大唐长安为背景的电影《妖猫传》 在全国各地热映,影片讲述了青年诗人 白居易与日本僧人空海共同侦破宫闱奇 案,揭开杨贵妃之死内幕的曲折故事。主人公空海 是日木延历年间遗唐使的成员,同时也是此次使14 中最著名的人物。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遣唐使 团中的核心人物往往都是官员,如举止文雅的粟田 真人、据理力争的大伴古麻吕、心系故国的藤原清 河,他们都曾担任大使或副使的职务;而自空海以 来,无论
期刊
最近这部《金刚:骷髅岛》最大的看点在于,金刚变大了。2005年电影版的金刚只有8米高,在12年后,金刚的尺寸暴涨了整整4倍——身高31米,体重428吨,是影史上最为庞大的金刚。不过,金刚忽然变这么大,真的合适吗?  怪兽电影的开山之作  假如身高31米的金刚真实存在,那就妥妥是地球上的最大动物了。唯一能与金刚相抗衡的就是海洋里的蓝鲸,虽然蓝鲸身长可达33米,但吨位比起金刚还是差不少。而中生代的阿根
期刊
波兰人约翰·赫维留(1611年-1687年)虽然是一名酿酒商和但泽(又称为格但斯克)的议员兼市长,但他依然沉浸在对天文学的兴趣中。1641年,在天文学家彼得·克鲁格的帮助下,他在自己相连的三幢房子屋顶上建了一个天文观测台,称之为“星之城堡”。  为了这座天文台,他自己动手制作镜片与望远镜。经过五年多的观测和研究,赫维留终于在1647 年正式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天文著作——《月面图》。其中包含111幅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