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抽钻孔自然发火防治技术实践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231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平煤矿13111炮采工作面回采初期煤体瓦斯含量、压力较大,经研究决定采用煤壁浅孔抽采及上下副巷顺层消突钻孔抽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松碎的煤体可能出现自燃。为保证工作面正常回采且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技术人员研讨出了实施方案,经现场试用后,效果良好,保证了13111炮采工作面安全回采。
  关键词:
  煤体自燃;松动圈;堵漏技术
  中图分类号:
  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9-0186-02
  1 前言
  大平煤矿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南50公里处,行政区划属登封市大冶镇。大平煤田位于新密煤田西部,横跨登封市大冶镇和新密市平陌镇,始建于1982年,1986年投产,核定生产能力90万吨/年。大平矿区可采煤层为山西组二1煤层,厚度0.81~23.39m,平均厚度7m。煤层自燃发火倾向等级为三级,属不易自燃煤层,最短发火期为64天;瓦斯等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本项目试验地点为13111炮采工作面,该面回采初期煤体瓦斯含量、压力较大,正常回采期间上隅角及回风流瓦斯较高,影响工作面正常回采,根据《煤与瓦斯突出管理规定》及瓦斯治理需要,经研究决定在13111底抽巷抽采的基础上采用煤壁浅孔抽采、上下副巷超前顺层消突钻孔抽采的方法进行联合瓦斯治理,方案执行后有效地解决了瓦斯问题,但上下顺层超前施工的消突钻孔经负压抽放后约15天左右即出现煤体氧化现象且CO浓度、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随时都可能出现煤体自燃,如果对出现氧化的钻孔进行停抽,工作面瓦斯问题将制约正常回采。
  2 工程概况
  2.1 工作面位置
  13111工作面西北部沿13091工作面采空区原下付巷回采(局部处于13091采空区回采),南部为13采区两条下山,东部为我矿尚未开采的工业广场煤柱。
  2.2 上下副巷顺层钻孔施工设计
  (1)钻孔施工位置。
  由13111炮采工作面向西5m开始分别在上、下副巷沿煤层倾向进行布孔,由里向外进行施工,根据抽放半径和煤层厚度确定钻孔间距,钻孔深度为上副巷70m,下副巷90m,钻孔重叠长度为10m。钻孔间距为1.2m,上中下各1个孔(底眼距巷道底板0.6m)。
  (2)钻孔成孔工艺。
  采用ZY2300型全液压钻机,Ф89mm钻头,井下压风排粉法钻进。
  (3)封孔工艺。
  采用“两堵一注”封孔工艺。
  3 煤体自然热源来源分析
  3.1 煤体自燃学说
  煤的自燃学说对煤体自燃原因提出了:黄铁矿作用学说、细菌作用学说、酚基作用学说、自由基作用学说、煤氧复合作用学说等,其中黄铁矿学说提出煤的自燃是由于煤层中的黄铁矿(FeS2)与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相互作用、发生热反应而引起的,具有代表意义。其次,黄铁矿在井下潮湿的环境里被氧化产生SO2、CO2、CO、H2S等气体时,也都是放热反应。因此在散热不良时,必然导致煤的自热与自燃。
  3.2 CO气体来源确定
  通过综合分析,随着煤巷掘进工作面的向前推进,破坏了原始煤体的稳定性,煤层巷道两侧的煤壁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个松动圈,且大平煤矿所采煤层属典型的“三软”不稳定难采煤层,煤层具有顶板软、煤层软、底板软的特性,巷道掘进、扩修期间顶帮较难控制,随着煤体的脱落松动圈又进一步扩大,顺层钻孔施工期间钻杆又产生震动再次加大了煤体裂隙破坏程度,使空气与深部煤体进行接触,顺层钻孔施工结束后又由于封孔效果较差,钻孔与抽采泵连接进行抽采时负压带动空气进入钻孔深部,钻孔内由于散热效果差,致使出现蓄热现象,达到了煤体自热的条件。
  4 防治煤体自然技术方案的确定
  对抽采钻孔进行停抽并进行堵孔是解决煤体自燃的最有效途径,但如停抽钻孔势必影响瓦斯抽采率,无法满足瓦斯治理的需要,将严重影响工作面正常安全回采。采用原封孔办法加大封孔深度可阻断漏风通道,但目前经过对比最有效的封孔材料马丽散反应速度较快很容易堵孔,很难达到预期深度,如采用调节配料比例,配料比例难以控制,封孔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由煤体自燃发火原理进行综合分析,有效处理巷道周围松动圈,对煤体漏风通道进行封堵,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通过对巷道煤体松动圈进行测试,对巷道施工期间的支护工艺进行改革,采取对煤体压注黄泥浆加固煤体松动圈,堵塞漏风通道,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进入煤体深部;
  (2)局部注黄泥浆不到位地段结合注马丽散浅部堵漏技术进行补充堵漏;
  (3)对封孔工艺进行革新,采用双管封孔技术进行封孔,加大封孔深度并杜绝堵孔现象的发生;
  (4)对钻孔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打钻期间坚持使用卡子器,固定钻杆摆动范围,防治钻杆大幅度摆动,降低因打钻震动增加煤体破碎;
  (5)根据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加强人工及气体监测。
  5 技术方案的实施
  5.1 注黄泥浆堵漏风
  (1)松动圈的测试。
  经统计分析发现,随着巷道沿煤层向前掘进,掘进头以及巷道两帮煤体的应力变化影响圈或松动变形特征呈“U”字形状,在“U”字形松动变形范围内,煤层透气性系数增加数十倍,找出煤体松动圈范围,采区针对性的支护工艺对煤体松动圈进行加固,充填漏风通道尤为重要。
  通过对回采巷道围岩松动圈的超声波测试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通过对巷道断面围岩松动的实测分析表明,巷帮的松动范围平均2.0m;梁柱搭接处的孔的松动范围平均为2.5m;顶板围岩松动范围最高4.0m,离层松动发育程度和规模最大。   (2)巷道施工。
  巷道扩修时采用12㎡U型钢进行支护,双抗网、花篷布、椽子背帮顶,棚距0.6m,巷道采用3道抬梁进行连锁加固,两帮及顶梁各一根,花篷布紧贴煤体小心进行铺设,严防划破,花篷布之外铺设双抗网,花篷布及双抗网必须铺到注窝,严禁出现赤脚现象,保证注浆效果。花篷布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少于100㎜,巷道倾斜布置时,上坡前方的花篷布必须搭接到后方花篷布的上部,防止漏夜。
  (3)注黄泥浆。
  ①注浆压力。
  注浆压力是浆液在煤体裂隙中扩散的动力。它直接影响注浆质量及效果。根据巷道加固注浆经验,最终确定注浆压力为1-2MPa。但在注浆过程中必须加强观察,严禁高压注浆造成巷道破坏。
  ②注浆量。
  由于煤体裂隙、松动范围等不均匀性,煤体吃浆量存在差别,要注意压力表变化、倾听注浆泵电机的声音,发现压力变化较大时及时停泵换孔。
  ③注浆顺序。
  同排注浆顺序按由上向下,先注顶板后注两帮。
  5.2 采用“两堵一注”技术进行封孔,加大封孔长度
  (1)准备材料(以单个钻孔为准):使用3米Ф50mm聚乙烯管10根,其中5根花管,3米Ф50mm铁管1根、聚乙烯管对接箍10个、Ф15mm白胶管2.5米、水泥75公斤(Ф89mm孔径,如钻孔孔径较大,则需水泥量多)、毛巾2条、聚氨酯、10号铁丝若干、注浆泵、清水。
  (2)吹孔:封孔人员到达现场后,在封孔之前,孔内煤粉必须清干净。若煤粉较多时,用风管与探杆连接送入孔内把孔内煤粉用高压风吹净,保证送管顺利。用风吹孔时,必须要用水管接直喷头,放在孔口上方150mm—200mm进行雾化降尘。
  (3)封孔。
  ①先用对接箍把2根封孔管连接牢固,从里向外依次为聚乙烯花管、聚乙烯管,然后将Ф15mm白胶管和外段铁管捆绑在一起,并向里伸入外端绑缚毛巾处,保证孔口外能够连接注浆管和捆扎之需。分别使用一条毛巾绑缚在距离花管末端0.5米处和距封孔铁管外端(封孔口)1.2米处,用细铁丝扎紧,倒入适量的聚氨酯(按1:1比例混合,为A、B药水各0.5斤),搅拌均匀后倒入花管上的毛巾内,细铁丝扎实,送往孔内,迅速用对接箍接上捆绑有白胶管的铁管,将同比混合的聚氨酯倒入最外端毛巾内,细铁丝扎实,迅速将封孔管送入孔内,孔外余留100mm,送管、扎铁丝、倒聚氨酯全部时间不得超过6分钟,然后用黄土或水泥封堵孔口。
  ②封孔结束后,用注浆泵出浆管与孔外预留白胶管连接进行注浆,捆绑结实后,水泥加水搅拌均匀后,开始注浆,当注浆泵压力表达到0.5MPa时,立即停止注浆,观察压力表是否下降,若下降可适当补浆,若压力维持0.5MPa超过10分钟,则注浆结束。
  ③注浆结束,封孔工应使用清水将注浆泵冲洗干净,保证泵体内无残余泥浆,不得影响下次使用。
  ④注浆后48小时进行联网抽放。把Ф15mm白胶管反握用铁丝扎紧,用2寸埋线管按标准连接到集流器上,喉箍捆绑结实,挂好孔号牌。
  5.3 根据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试验结论,加强气体监测
  大平煤矿13采区最短自然发火期试验采用将隔热条件下煤从常温缓慢氧化、自热升温到加速氧化临界值温度所需的时间计为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由升温氧化试验结果看出:煤升温氧化气体产物的生成规律是,一氧化碳(CO)出现的最早。CO是煤在氧化过程中出现得最早的氧化气体产物,并贯穿于整个氧化过程。由此确定首选的标志气体是CO,采用CO相对量和变化率为自燃趋势预测预报指标,结合C2H2相对量进行自燃状态预测预报。
  (1)煤层自燃发火期内每周由通风科与救护队员共同对钻孔内的CO气体情况进行排查,发现异常情况进行逐段排查,分析处理。
  (2)在消突钻孔预抽地点回风流安装CO传感器并与监测系统联网,实现实时监测。
  6 结论
  通过突出煤层预抽钻孔防自然发火技术方案的实施,一方面通过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加强气体监测等技术后,95%的钻孔均无出现煤体氧化现象,有效的遏止了煤体自燃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保证了13111工作面的顺利回采,大大提高了工作面日回采进度,为矿井安全、高效、健康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保证。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张永军(1978-),男,南京市江宁区行政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摘 要:通过深入剖析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并以一个区级层面的实践经验为案例,通过聚焦于江宁区这一都市郊区的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的独特路径,我们试图进一步地把握两者的互动关系及验证其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此为相关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产业优化;城镇化;互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广泛开展,工学交替这种全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日益成为校企合作的组成部分,这就促使实践教学体系成为高职教育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结合高职实践教学内容及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物流管理;工学交替;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9-
期刊
摘 要:  高校图书馆如何实现整体价值的最大化,是高校图书馆进行战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关注的问题。读者“满意度”作为一种评价方法,为图书馆调整服务方向提供了参考数据,但其本身具有相对性。本着“读者满意”的宗旨,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思考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满意战略”管理。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战略;价值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
期刊
作者简介:刘雷丽(1982-),女,湖北荆门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摘要:“物流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物流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该门课程理论性很强,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个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该门课程从多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流基础;问卷调查
期刊
摘 要:  运用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VEC模型,来分析城市化、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得出如下三点结论:第一,通过协整来分析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显示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地正向作用,而城镇化却抑制了经济增长。第二,通过误差修正项和调整参数向量来分析变量偏离长期均衡状态的动态调整情况,显示经济的正向冲击会使消费增量减少、城镇化增量变大;而城镇化的正向冲击,能同时使经济增长的
期刊
摘 要: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刚刚颁发,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对人们对该法律的认可度进行了调查,得出了该法律在制定方面和实行方面仍然有一定不足的结论。  关键词:  新拆迁法;城市建设;行政强拆  中图分类号:  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9-0155-02  1 前言  2010年1月29日,国务院出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
期刊
摘要:高校后勤工作的稳定与和谐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命脉。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新《劳动合同法》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并提出合理的符合学校实际的应对措施,尽力为员工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做到“体制健全、奖惩分明”,留住优秀员工,鞭策消极员工,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  关键词:规范用工;完善体制;岗位培训;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800
期刊
摘 要:特色街区是城市的重要“名片”,体现了城市文化的特点,为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通过对开封市宋都御街的旅游开发现状的实地调查与思考,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开发策略,以期为古城特色街区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特色街区;开发现状;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3008703  1 引言  特色街区是一个
期刊
摘要:土地经营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某融资平台公司为例进行分析,指出融资平台公司面临土地资源流失与土地开发成本上升的困境,并认为有必要通过加强融资平台公司与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络协调和改善融资平台公司内部管理来化解困境。  关键词:融资平台公司;土地经营;成本收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8012502  
期刊
作者简介:殷荣幸(1969-),男,陕西西安人,本科学历,国际焊接工程师、副教授职称,现从事焊接工艺方面的教学和职业研究工作。  摘 要:在明确材料成型专业群培养定位的基础上,构建以模具设计与制造重点专业为核心,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等三个专业为支撑的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创新与实践集约共享、协调发展的专业群发展机制。  关键词:专业群;集约共享;协调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