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书必须育人,育人就要把学生培养成有各种能力的人,培养成高素质的有用之人。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担负着重要任务,自学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一个人素质怎样,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在于他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培养;自学能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30-050-02
【本文著录格式】王秀花.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课外语文,2021,20(30):50-51.
语文学习是各科学习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作为语文教师,承担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学生不可能跟着老师一辈子,必须让学生放下老师这根拐杖,自己站起来走路。学生每学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离不开自学。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只有教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呢?
现在的农村学校,大部分父母外出打工,留下了孩子在本地,他们与祖辈或者亲戚一起生活,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在1991年的时候,“我要读书”大眼睛女孩的图片打动了人们的心,成了“希望工程”中最具备标志性、代表性的照片,之后大眼睛女孩走出了大山、接受了教育,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由此可见,知识与技能能够改变人的命运。我国落实了“治贫先治愚”“教育改变命运”的口号与任务,以此作为提升人们文化素质、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重要途径。
一、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由于一部分学生的父母不在附近,家庭缺乏教育,学校无法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真实情况,有时无法联系到这些学生的父母。因此,不可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这些问题对家校共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人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教育,走上歧路很容易。缺乏家庭照顾和学校教育不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对于留守儿童老师来说,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已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广大教师需要改变沟通方式,以便家长可以快速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协助老师一起抓好自己孩子的学习。通过摸底、家访、谈心、交流等工作,教师从中可以清楚得到孩子的姓名、年级和电话号码。要促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快速沟通。对于留守儿童监护人,学校可以开展教育活动以提高监护人的育儿技能,以便学生得到更好的照顾。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教育活动与他们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息息相关。缺乏家庭教育和教育组织的能力不足为留守儿童的教育造成了严重的问题,仅仅关注他们的成长和成功是不够的。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分开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应该将学校的发展重点放在留守儿童上,并注意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共同协作,关注留守儿童的需求,并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有目的地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
二、提高认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首先应该提高教师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不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学”为第一位。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而要“导”。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理解,无论语文教学的哪一环节,都要发挥学生“学”的作用。尤其是课堂教学这一基础环节,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听、说等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要有足够的重视,给予切实的指导。如怎样读,怎样分析,怎样综合,怎样概括,怎样观察、想象、记忆等等,这都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使学生在训练中学到方法,经过反复练习形成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只有认识到这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有能力的人。
三、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兴趣是推动人的求知的一种力量。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认识它、研究它。兴趣还能开阔人的眼界,一个人的良好兴趣是鼓舞和推动他学习的一种力量。一个具有广泛而深厚学习兴趣的儿童,他就能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学得广,钻得深。因此,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无兴趣,他就谈不上自学。要想在语文学科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生往往难以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要使他们变无兴趣到有兴趣,兴趣越来越浓,这就要采取一些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可以给学生讲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采取多种形式教学,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还可以采用多表扬的手段,当学生写对一个生字,读一段课文读得流畅时都可以表扬,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抓住好的一点也可以表扬,学生作文进行表扬性的讲评等等。使学生产生读写的兴趣,只要学生产生了兴趣,他就会自觉学习,对自学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四、各个环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根据语文课的特点,讲读一篇课文,一般需要经过预习课文、讲解分析课文、按课文知识的重点练习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使之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预习过程是学生自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撒手不管,而要加强预习指导,合理安排时间,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什么时间检查,注意什么,都要明确。年级越低要求越要具体。预习内容除每课的生字生词外,还要根据课文内容,要学的重点,布置一些预习题。预习题要恰当,高年级的可以深些,抽象些;低年级的可以浅一些,具体些。教师设计的内容要让学生能够抓得住,学得牢。设计的预习不能难于理解、难以回答。如果过难就会使学生对预习慢慢产生厌烦情绪,以致失去兴趣。即使同一年级的学生,也要进行层次设计,要有难有易,各种水平的学生所学有所答。学生也要准备预习本,做预习笔记,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还要检查预习的完成情况和效果。这样就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在阅读分析课文时,教师也要精心安排,使教学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时间安排上一定要合理,要以学生的读为主要环节,它占用的时间要大于分析讲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写笔下生花。”读课文本身就是学生自学的一种形式。读课文有各种方式,怎样让学生读得认真,饶有趣味,理解得更加深刻,教师要精心设计,加以指导。如:分角色读,分组读,反复读,听读,朗读,默读,进行读书比赛,高年级可以指导他们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指导学生读重点段、背重点文等多种方式。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在分析课文时要和读课文融合在一起。讲解分析也要杜绝一言堂,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这不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学生素质的提高。要让学生去读、去理解,教师启发诱导,师生共同活动,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提的问题要让学生有所答,做到学困生问题易,学优生问题深。学生一旦回答正确,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调动学生回答問题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在讲解分析过程中还要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来提高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如划分层次段落,归纳中心思想,分析人物形象,这些都是自学中常遇到的。在讲解分析中应首先让学生分析、归纳,教师概括总结,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规律。分段可以按时间的推移、地点的变换、情节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如记叙文可以写通过描写了什么事件表现反映了什么等。人物形象分析可以通过人物生活的具体环境,人物的语言行动及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来分析人物形象。总之,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第一要加强读与分析练习,第二要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课堂和课后练习也要精心设计,比较容易的习题,可以在分析课文中解决;比较难的习题,可以采用大家讨论,结合阅读课外书进行回答。这样可以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大,收到的效果更佳。有的教师因为学生的回答不太准确,就采取教师读答案,学生抄下来,然后死记硬背的死办法,这是不可行的,也是会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不会提高学生的素质。只有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总之,培养自学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一大任务。要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许多著名的人物都是在自学中成为满腹经纶的大家的。只要我们注重能力的培养,就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造就更多的有用之人。
作者简介:王秀花,女,回族,1979年生,甘肃临潭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培养;自学能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30-050-02
【本文著录格式】王秀花.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课外语文,2021,20(30):50-51.
语文学习是各科学习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作为语文教师,承担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学生不可能跟着老师一辈子,必须让学生放下老师这根拐杖,自己站起来走路。学生每学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离不开自学。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只有教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呢?
现在的农村学校,大部分父母外出打工,留下了孩子在本地,他们与祖辈或者亲戚一起生活,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在1991年的时候,“我要读书”大眼睛女孩的图片打动了人们的心,成了“希望工程”中最具备标志性、代表性的照片,之后大眼睛女孩走出了大山、接受了教育,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由此可见,知识与技能能够改变人的命运。我国落实了“治贫先治愚”“教育改变命运”的口号与任务,以此作为提升人们文化素质、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重要途径。
一、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由于一部分学生的父母不在附近,家庭缺乏教育,学校无法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真实情况,有时无法联系到这些学生的父母。因此,不可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这些问题对家校共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人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教育,走上歧路很容易。缺乏家庭照顾和学校教育不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对于留守儿童老师来说,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已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广大教师需要改变沟通方式,以便家长可以快速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协助老师一起抓好自己孩子的学习。通过摸底、家访、谈心、交流等工作,教师从中可以清楚得到孩子的姓名、年级和电话号码。要促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快速沟通。对于留守儿童监护人,学校可以开展教育活动以提高监护人的育儿技能,以便学生得到更好的照顾。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教育活动与他们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息息相关。缺乏家庭教育和教育组织的能力不足为留守儿童的教育造成了严重的问题,仅仅关注他们的成长和成功是不够的。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分开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应该将学校的发展重点放在留守儿童上,并注意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共同协作,关注留守儿童的需求,并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有目的地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
二、提高认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首先应该提高教师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不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学”为第一位。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而要“导”。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理解,无论语文教学的哪一环节,都要发挥学生“学”的作用。尤其是课堂教学这一基础环节,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听、说等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要有足够的重视,给予切实的指导。如怎样读,怎样分析,怎样综合,怎样概括,怎样观察、想象、记忆等等,这都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使学生在训练中学到方法,经过反复练习形成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只有认识到这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有能力的人。
三、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兴趣是推动人的求知的一种力量。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认识它、研究它。兴趣还能开阔人的眼界,一个人的良好兴趣是鼓舞和推动他学习的一种力量。一个具有广泛而深厚学习兴趣的儿童,他就能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学得广,钻得深。因此,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无兴趣,他就谈不上自学。要想在语文学科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生往往难以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要使他们变无兴趣到有兴趣,兴趣越来越浓,这就要采取一些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可以给学生讲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采取多种形式教学,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还可以采用多表扬的手段,当学生写对一个生字,读一段课文读得流畅时都可以表扬,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抓住好的一点也可以表扬,学生作文进行表扬性的讲评等等。使学生产生读写的兴趣,只要学生产生了兴趣,他就会自觉学习,对自学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四、各个环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根据语文课的特点,讲读一篇课文,一般需要经过预习课文、讲解分析课文、按课文知识的重点练习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使之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预习过程是学生自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撒手不管,而要加强预习指导,合理安排时间,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什么时间检查,注意什么,都要明确。年级越低要求越要具体。预习内容除每课的生字生词外,还要根据课文内容,要学的重点,布置一些预习题。预习题要恰当,高年级的可以深些,抽象些;低年级的可以浅一些,具体些。教师设计的内容要让学生能够抓得住,学得牢。设计的预习不能难于理解、难以回答。如果过难就会使学生对预习慢慢产生厌烦情绪,以致失去兴趣。即使同一年级的学生,也要进行层次设计,要有难有易,各种水平的学生所学有所答。学生也要准备预习本,做预习笔记,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还要检查预习的完成情况和效果。这样就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在阅读分析课文时,教师也要精心安排,使教学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时间安排上一定要合理,要以学生的读为主要环节,它占用的时间要大于分析讲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写笔下生花。”读课文本身就是学生自学的一种形式。读课文有各种方式,怎样让学生读得认真,饶有趣味,理解得更加深刻,教师要精心设计,加以指导。如:分角色读,分组读,反复读,听读,朗读,默读,进行读书比赛,高年级可以指导他们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指导学生读重点段、背重点文等多种方式。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在分析课文时要和读课文融合在一起。讲解分析也要杜绝一言堂,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这不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学生素质的提高。要让学生去读、去理解,教师启发诱导,师生共同活动,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提的问题要让学生有所答,做到学困生问题易,学优生问题深。学生一旦回答正确,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调动学生回答問题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在讲解分析过程中还要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来提高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如划分层次段落,归纳中心思想,分析人物形象,这些都是自学中常遇到的。在讲解分析中应首先让学生分析、归纳,教师概括总结,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规律。分段可以按时间的推移、地点的变换、情节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如记叙文可以写通过描写了什么事件表现反映了什么等。人物形象分析可以通过人物生活的具体环境,人物的语言行动及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来分析人物形象。总之,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第一要加强读与分析练习,第二要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课堂和课后练习也要精心设计,比较容易的习题,可以在分析课文中解决;比较难的习题,可以采用大家讨论,结合阅读课外书进行回答。这样可以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大,收到的效果更佳。有的教师因为学生的回答不太准确,就采取教师读答案,学生抄下来,然后死记硬背的死办法,这是不可行的,也是会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不会提高学生的素质。只有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总之,培养自学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一大任务。要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许多著名的人物都是在自学中成为满腹经纶的大家的。只要我们注重能力的培养,就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造就更多的有用之人。
作者简介:王秀花,女,回族,1979年生,甘肃临潭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