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王凯的“对手”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lcharmer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手》的主持人是个体力活,王凯曾经连录三期节目,在台上足足站了八个小时。这对节目是个好事,《对手》要切合新闻热点,大部分时间是周录周播。苦中作乐时,王凯会用朗诵、配音、演播小说的老本行来缓解压力。
  
  “声优”的忧伤
  “汽车人变形出发!”影院里,《变形金刚3》正在放映。有人问:“这个声音怎么这么熟悉?”
  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电影《变形金刚》中擎天柱的配音演员一直是王凯。这个央视的主持人在配音圈的名气一直颇高,从1998年涉足配音圈至今,他为上千部影视剧配过音。
  王凯从小爱听译制片中的声音,崇拜邱岳峰、毕克等老一辈配音艺术家。
  邱岳峰为《简爱》、《巴黎圣母院》等多部经典译制片配音,毕克是大侦探波洛以及高仓健的配音演员。谈起他们,王凯如数家珍。译制片红火的年代,上海译制片厂出品声音剪辑的盒带,王凯上大学时,用双卡录音机听转录了不知道多少遍的盒带,一遍遍的模仿。
  那时,他憧憬:“这辈子要是靠念诗而活,靠配音而活,多美的事情。”1998年,大学二年级时,王凯确立了自己的事业方向——当一名配音演员。
  在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读书时,王凯是个有钱人。同学出去吃饭,都是他请客。因为专业名列前茅,王凯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在电台做主持,后在北京电视台做主持人。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王凯已经同时在中央电视台解说多档节目。
  录广告更赚钱,因为广告配音是按秒算钱的。但是王凯发现,没有人会把广告配音当成艺术,客户总是左右着王凯的声音。王凯经常为了广告配音的事儿拍桌子瞪眼,激烈时转身就走。
  影视配音的表现空间大,但进入这个圈子颇不容易。
  王凯求爷爷告奶奶找到了很多配音演员的呼机号码,天天在学校守着一部电话。“大腕都用汉显。”电话铃响起,对方说:“王先生您好,找我有事吗?”王凯表明自己是广院的学生,想跟随对方学习,对方的声音马上垮了下来:“啊,留个呼机号码吧,有时间联系你。” 从此杳无音信。
  靠着这个笨办法,王凯最终打动了朗诵艺术家徐涛,徐涛曾为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配音。
  王凯配的第一部电影是《原色》,角色是总统随员,就一句话。
  “别看就一句,我很紧张。第一次,我一犹豫还没念就过去了,第二次,又过去了,第三次,配上了。”好不容易配上的一句话,换来导演的批评:“你是总统随员还是总统的爹?”只能重录。
  从一句话到两句,再到有了角色,王凯在配音圈里渐渐有了名气。
  尽管现在的身份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王凯一直关注着配音行业。有人说,北京有一万名配音演员,吓了王凯一跳:“那么多人,怎么吃饭啊?!”
  王凯感慨配音行业由过度封闭转为过度放开,鱼龙混杂、压低价格、恶性竞争无处不在。
  去年配音行业开了一次会,邀请王凯参加。会上还专门请王凯宣读一个提价宣言:将每集电视剧配音价格由250元提高到350元。
  王凯愤愤地说:“十年前,配一集电视剧的价格就是250元。十年来,猪肉都涨了多少倍了,配音演员还跑不过猪!”
  在日本,配音演员被称为“声优”,地位收入颇高。而在中国,这个职业每况愈下。王凯选择了离开,对他来说,是庆幸,也有忧伤。
  
  故事会
  200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文艺之声》栏目时,想到了配音圈的王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前演播小说,都是在外面请人,要是有一个人专门来演播小说,也是一件挺提气的事儿。正好,王凯之前没有接触过小说演播。一部小说中需要塑造的声音角色更多,对王凯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与此同时,王凯在中央电视台兼职解说《国际艺苑》、《世界影视博览》、《地球故事》等栏目。
  2005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栏目《财富故事会》开播,需要找一位主持人。制片领导想起他来:“哎,那个光头可以试试。”
  最早,《财富故事会》的背景是一个酒吧,主持人坐在吧台前讲述创业故事。王凯来了以后觉得别扭,他没跟编导们商量,就穿来了自己的唐装。“看他们没什么反应,那下次拿把紫砂壶吧,再下次拿把扇子吧。”
  慢慢的,编导们没觉得王凯不对,反而觉得背景不合适了。有一天,背景变成了70把紫砂壶。
  就这样,王凯固定下了《财富故事会》说书人的讲述形象。这种形象一以贯之地出现在《读报时间》和《商道》中。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之间两头跑,王凯有些吃不消。想想离开电台还可以演播小说,王凯最终留在了中央电视台。
  2009年8月24日,中央电视台二套经济频道改版升级为财经频道。
  2009年8月31日,《财富故事会》升级为《商道》,播出了第一期节目。内容由讲述创业故事变为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商业案例分析。
  王凯的角色也在改变,在《财富故事会》里,编导负责撰文,王凯只需用心讲好故事。在《商道》,王凯主动开始编导润色文章,甚至有几期节目完全由他自己撰文。
  2010年10月10日,《商道》推出了一档聚焦新闻热点的辩论类节目《对手》。王凯脱掉了唐装,换上了西裤和衬衫,结束了五年说书人的形象,开始尝试全新的主持风格。
  王凯却由主角变成了配角。
  《对手》主持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嘉宾来谈,把红蓝双方的思辨过程呈现出来,把嘉宾针锋相对的观点拎出来。
  “主持人要有牺牲精神。节目时间是有限的,为了把精彩观点呈现出来,剪谁?剪主持人吧。嘉宾表现太好,对主持人是致命打击。”王凯嘿嘿地笑。
  
  《对手》的火与活
  怎么当好辩论节目的主持人?王凯引用了一段金庸《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临危教张无忌太极拳的故事。
  张三丰一招一式缓慢地打拳,张无忌一招一式记在心里。
  打了一遍,张三丰问:“忘了多少?”张无忌说忘了三分之一。
  又打一遍,问:“忘了多少?”张无忌说忘了一半。
  又过一会儿,问:“忘了多少?”张无忌说全忘了。
  王凯一拍大腿:“哎,本能产生了!张无忌练太极拳、令狐冲练独孤九剑都有类似的过程。武功高手临敌应战和主持人现场主持一样,杂念越少越好。”
  刚开始主持《对手》,王凯自己是蒙的。现场嘉宾、媒体团、现场观众全都在眼前的时候,王凯不适应。“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些嘉宾的脑子太快了,语言的破绽瞬间就过去了,你根本抓不着。”王凯说,将流程推进、嘉宾熟悉、自信的确立、场气的维护变成本能之后,才有余力去思辨。
  直到有一天,常来的嘉宾石述思说:“王凯,你的控场能力越来越强了,现在真好。”
  程序上熟练了,场上渐渐以王凯为主。如果嘉宾的某个观点没提到,王凯也会提醒:“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嘉宾有时候也会临时倒戈。明明是红方,却觉得蓝方的观点有道理。王凯干脆让嘉宾到对方阵营去。曾经出现过嘉宾以一敌三的情况。这对王凯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和刺激。“《对手》一大特点就是真实、不做作,不会让嘉宾扮演角色。”
  曾经有网友在微博上对王凯说:“你们这个节目,坐而论道,吵得胡天黑地的,有什么用啊?”
  王凯认为:“不是决策者的辩论才有社会意义。观点改变中国,真理总是立体的、客观的。最重要的是你看待观点的态度。”
  其实,坐而论道也能起到实际作用。让王凯和《对手》的制片人唐琳颇为得意的是,有一次,《对手》播出了一期公共场所禁烟的节目,当时正值天津市制订控烟的地方性法规。天津市疾控中心无烟项目的主任,看到《对手》节目后,将节目的精彩观点剪辑下来,给天津人大每一位常委送了一张光盘。控烟法规在一审的时候非常顺利通过。
  当期辩论嘉宾王志安表示:“节目里的争论原本应该在人大呈现,人大暂时做不到,做节目也能推动立法。”
  说到辩论节目,国人最熟悉的是1990年代风行的大专辩论赛,这种表演色彩颇重的节目一度收视率非常之高。后来这种节目样式渐渐消失了。“为什么呢?”王凯自问自答,“因为天花板多了。”辩论不精彩,也就没有了收视率。很多论题最终都指向体制问题,并不是所有媒体都愿意去做,“实在是伤不起。”
  王凯说:“每个人都有良心,都是带着憧憬和理想进入这座央视大楼的。一档节目,存在是最大的可能。只有存在下去,才能一点点改变,否则都是白瞎。带着镣铐把舞跳好,才是高手。”
  他转发过央视一位同事的微博:“不做会骂、做了也被骂,想干事儿的一定会选择做了被骂。”
  
  自己的小屋
  2011年,王凯干了件“不会挨骂”的事情。他发起一个爱心衣橱的公益活动——明星们拍卖自己用不着的服装,款项都用于帮助西部贫困地区的儿童。
  这算王凯自己的事儿,最初,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起号召。没承想,短短的几个小时内,这条微博转发量超过了千次。不仅有主持人,很多演员、歌手、模特、个人和企业也都想参与,“推着你往前走。”
  王凯在新浪微博上有二十多万的粉丝,那是他自己的“媒体”,这个媒体比央视要小,可是能让他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王朔为歌曲《一点正经没有》作词写到:
  我的身高一米七五,
  我的性格像个暖壶……
  我的生活是马马虎虎,
  我的欲望很少满足。
  王凯觉得说的就是自己。
  当年叛逆的王凯在大学毕业当天剃了个光头,十几年后,没有人再把他的光头看做叛逆。
  做主持人,王凯的路越走越宽,可他仍然狂爱着配音。
  桌面上铺上软布、头顶上挂上丝绒、四圈拉上窗帘,准备好话筒、耳机、放大器。这不是在配音现场,而是在王凯的家里。实在憋得难受,王凯自己在家里录制小说《射雕英雄传》。前前后后录了五十多讲,每讲二十多分钟。“录完就发到网上,也不管谁听,就是为了自己过瘾。”
  演播艺术家李野墨在讲课时提到王凯:“很少见有人爱一个东西爱成这个样子,现在这个社会,不给钱,还花这么大力气办一件事情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王凯说,主持人是他的职业,配音是他的大欢喜。职业会有妥协,爱好不会。
其他文献
小女儿已近四岁,老婆一直用她台湾味道的发音,教她唱歌。近来,小女老是不厌其烦地哼唱,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的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台湾校园民谣。那正是我少年时的励志校园歌。  说到台湾的歌曲,最不能让人遗忘的是邓丽君。惊为天人的邓丽君仙逝多年,而她的歌声却经久不衰地在世界华人中传唱。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影响了大陆几代人,毕竟听惯了“文革”
期刊
要让他们(移民)掌握一技之长,尽快致富,安居乐业,真正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媒体报道  一切就像是魔术,一个村庄突然在豫西南田间,诞生了。  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与南水北调移民村有相似之处。他们并未经过数百年的生长,没有一棵成年的树木或老年的狗。  数千异乡人突然迁来,住下。村里有人来人往的喧闹,有婴儿诞生的欣喜,有漏雨裂屋的煩恼,也有老人在暮年客死异乡。  不管情愿与否,他
期刊
王建文,理工出身。电话里,他说,“自己说话和办事都比较刻板”,生怕自己的讲述没有色彩,枉费记者跑一趟。  脖子里挂着工牌,大步子,用力的握手,王建文就这样出现了。很学者,很IT。  农村里出来,考上学,1989年毕业。靠着几万块钱的积蓄和几个朋友,一身技术,在北京办起了公司。从五六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上市公司,王建文成了村里出来的仅有的“中产阶级”。他说,“自己算不上多富。”  正如他所形容的“刻板”
期刊
夏日炎炎,再访丰田。上一次去丰田是1997年,那时它如日中天,销量扶摇直上,超过了做了50年全球汽车业老大的美国通用,颇有些飘飘然。  然而,世事难料,到了2008年,金融风暴下的巨额亏损和美国大规模的质量召回,让丰田汽车面临雪上加霜的窘境。丰田创始人丰田佐吉的重孙丰田章男刚刚接手社长帅印不久,并没有被压垮,除了面对外界铺天盖地的批评作出诚恳的道歉和补救之外,在公司内部大声提出了“回到原点”的号召
期刊
2006年,小布什在总统位,《布什总统的信仰历程》(The Spiritual Journey of George W.Bush)中文版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在美国驻华使馆举办的新书座谈会上,我见到小布什的读书顾问,问:何时我们能读到布什总统笔下的“9.11”?她说,5年后吧。2009年初,在奥巴马就职典礼结束后,电视给了小布什登机回家乡、挥手告别人群的镜头,我想,“再有两年,该你出回忆录了”。2
期刊
2011年6月11日,温州滨海大酒店。  这是一家五星级酒店,在一间装修阔绰的“温州厅”,一排白色的长桌,面对面摆了三十多张座椅。这里正举行一场温州世界侨领的聚餐。  同去赴宴的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这些人中自己是“特殊人”,因为他还是“中国身份”。  曹国荣拿着一杯啤酒,穿梭期间。他习惯倒上满满一杯,无论对方是茅台还是干红,一定要劝着双方一杯干为止。一圈下来,他的话头就多了。他是比较早
期刊
我一生不断受到谴责,说我有悲观主义、虚无主义和其他危害社会的倾向。  涅克拉索夫对这个要求的回答好极了:“对健康的现实才能有健康的态度。”  我愿意在这句话的后面签上我的名字。  ——肖斯塔科维奇    似乎总乐于在乐谱中留下某些注脚,再经回忆的文字设立悖论。  这些藏匿的机关,注解和质疑着音与字的背景,以至于某日相互作为对抗时,依旧显得如此虚妄和意味深长:  《第八号弦乐四重奏》,隐藏个人黯然夙
期刊
综合报道在这个娱乐传媒无孔不入的时代,一个超级粉丝可以轻易掌握他钟爱的大明星的一举一动,除了换国籍的问题。    扑朔迷离的明星国籍  最近几年,内地明星换国籍的新闻屡屡爆出,它们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滞后,往往是明星换了国籍数年公众才得以知道。二是扑朔迷离,大明星们似乎宁愿谈论自己的绯闻,也不愿意敞开谈为什么移民。  2009年6月,法新社一条新闻引发关注:功夫明星李连杰在新加坡市区购置豪宅。据当地
期刊
现在我手里拿着一本好书,一本颐指气使的好书,名字叫《你的剧本逊毙了》。美国一个剧本大腕写的,一个叫周舟的年轻人翻译的,这是他今年的活儿。去年他翻译的是《21天搞定电影剧本》。听听,两本书的名字都透着那么利索,干练,在行。区别就是去年的那本,名字喜庆一点,今年这本,名字丧气一点。丧气肯定更好卖,就像算卦的说人家有血光之灾,行人更会在卦摊前坐下。  作者埃克斯提供了一句无名氏格言:“投入跟全情投入是有
期刊
现年68岁的法国社会党人雅克阿塔利(Jacques Attali)在其新著《国家的破产》中写道:“奇怪的情形是,富人生活在穷人的接济之下。赚着每月连1000欧元都差很多的中国人,却把他们一半的收入用于支付有着他们10倍以上收入的美国公务员、军队和研究人员的工资。”  此论调甫一抛出,引发热议无数。  雅克阿塔利长期担任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特别顾问,1990年创建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并担任首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