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作文中没有“真我”、“自我”,没有鲜活独特的“个性”,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长此以往,何谈创新?笔者从事中学作文教学多年,深切忧虑中学生作文个性化的缺失,分析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中学生世故化的从众心理
一个人从他出生的那天起,就已经置身于一定的文化圈里了。生活以“巨大的经验体系”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发展。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将这种影响称作是人类关系体的“集体无意识”,他说:“集体无意识是人的演化发展的精神剩余物,它是经过世代的反复经验的结果所积累起来的剩余物”。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生活环境及风俗,传统意识观念等最终成为“集体无意识”积淀下来而代代相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向就有“枪打出头鸟”的祖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至理名言”,这一“打”一“摧”,谁能不怕呢?于是有了“从众”的文化心理积淀。中学生也不例外,一个班,一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大家都这么做,我也这么做,即便错了,也无大碍,“法不责众”。作文时,即便有了“奇特”、“古怪”的想法,也得强行按捺下去,何必“标新立异”呢。要知道,“标新立异”这词在传统文化中一直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俨然是个“贬义词”。不过,近来似乎有些改观了,然而倘若真要将它升格转性列入“褒义词”,用起来却总有些别扭。或许,偶尔有一、两个中学生不谙“世事”,做出“别样”或“出格”的文章来,便要饱受“摧”、“打”的滋味了,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有了一次两次的教训,就是“愚顽”的人也不敢冒昧造次了,其他人也必然要引以为戒的。
二、中学生功利型的求稳心理
学生作文有“保险文章”和“危险文章”之分。教师和家长在高考前总要对平时爱玩一些“新奇”的学生耳提面命一番,什么要慎重,要有把握,要写“保险文”,千万不要“弄巧成拙”等。学生自己也明白,这是决定命运的非常时刻,得求稳,得加强文章的保险性,于是,刻意揣磨命题者的心理,战战惊惊地审题立意,惴惴不安地谋篇布局,诚恐诚惶地遣词造句。于是,教师教导的那些四平八稳的“套路”、“规范”便成了学生的“定心丸”,平日里师长的告诫便成了学生的“警世钟”。学生写起来谨小慎微,缩手缩脚,不敢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如此,套话、“公话”、假话“挤”出来了;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局面也就“造”出来了。
此外,由于中学生的思维处于逻辑抽象的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思维品质的独立性与片面性交错发展的时期,意志行为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中,独立性还未形成,易受“暗示”,因此,教师着眼于高考的功利性进行强化指导正好适应了这一心理特点,长期的功利性熏陶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定势。为了适应考试,教师必然要指导学生顺应命题的要求,强调答题的规范,时间一长就造成作文模式化,极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写作。
三、中学生闭锁期的负面效应
中学生适值青春期,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发生得过于突然,使他们在持有一种惶惑感觉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从一直嬉戏于其中的客观世界中抽回了很大一部分,指向主观世界。他们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他们的日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更侧重于阐发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些体会和感受直接来自于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以及自我期望等。日记成了他们真正出自于表达思想及宣泄情绪的内心需要,并将日记作为自己的绝对秘密,细心保管,不许别人翻看。
有位刚升入高一的女生在她的期中考试作文中这样写道:“可是,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发现自己开始有许多话不愿再对你讲,有许多事不想再让你知道……那扇曾经可以随意进出的门,现在却慢慢地关闭,不能再由别人任意碰触了。”(作者写的是“母亲”,题目是《你我之间》)高中生的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内心世界不愿轻易向人袒露,因此,高中生容易把自己的心灵之门关闭起来,出现闭锁心理。据郑和钧等人调查,就“有烦恼向谁倾诉”一项,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选择了“对谁也不说”,三个年级的比例分别为:高一24.8%;高二31.6%;高三20.6%。有些学生在问卷上补充说:有烦恼诉诸日记。有个学生在调查表上写道:“这些都是我最忌讳的问题,我对谁都不愿说,对你们也一样。”可见,中学生的闭锁心理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中学生的闭锁心理,实质上是一种天然的保护意识,即便有些话在朋友中可以说,在日记里可以写,但在作文中,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对一些本可表露的情感,有的同学认为这是自己的“隐私”,觉得这么大的人了,暴露自己某一方面的真实感受,有点难为情,也没必要,加上对作文的认识有偏差,得过且过,作文中自然就见不到“真我”的影子。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自尊心保护不够,假如某学生作文中写出了带有个人认识和情感色彩的内容,被老师展示出来,学生往往会被同学当成笑柄,不如写一些大家耳熟能详、顺手拈来而又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即使亮出来,也不怎么难为情。
四、中学生定向性的常规思维
长期以来,中学生写作是一个象牙塔式的封闭体,而这座“象牙塔”的“看护神”便是“习惯性思维”。心理学家贝佛里奇说:“在思考一个问题时,我们的思路往往重复同样的途径,这是因为各个观点已经结合成为一条固定的思维锁链。习惯性思维程序的造成,就好象条件反射的形成一样。这样往往不能使人摆脱无益的思想途径。”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常常有很大的相似性。几千年来,人们的知和行均以因循守旧、继承前人的典范为准绳,尤其是在思维领域里,从而造成思维的内容和范围具有严重的封闭性。因此,耳濡目染的中学生对问题和作文的思考常常顺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和传统的观念奔跑。加之中学生尚处在心理上的幼稚阶段,他们的知识视野还不够开阔,因而惯于常规思维。这主要表现在中学生写作的立意谋篇上,如写童年,重写美事、趣事,而不写或忌写蠢事、傻事;写家乡面貌时重写新貌、兴旺,而不写或忌写家乡的灾难、贫困;写同学朋友一类的文章,多写的是友谊、温情,而少写或忌写磨擦与争端,多写正面,少写或忌写反面。
总之,中学生作文个性化的缺失既有其青春期心理变化方面的原因,也有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方面的原因,不能仅仅归咎于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失败。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金安高级中学(332004)
一、中学生世故化的从众心理
一个人从他出生的那天起,就已经置身于一定的文化圈里了。生活以“巨大的经验体系”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发展。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将这种影响称作是人类关系体的“集体无意识”,他说:“集体无意识是人的演化发展的精神剩余物,它是经过世代的反复经验的结果所积累起来的剩余物”。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生活环境及风俗,传统意识观念等最终成为“集体无意识”积淀下来而代代相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向就有“枪打出头鸟”的祖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至理名言”,这一“打”一“摧”,谁能不怕呢?于是有了“从众”的文化心理积淀。中学生也不例外,一个班,一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大家都这么做,我也这么做,即便错了,也无大碍,“法不责众”。作文时,即便有了“奇特”、“古怪”的想法,也得强行按捺下去,何必“标新立异”呢。要知道,“标新立异”这词在传统文化中一直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俨然是个“贬义词”。不过,近来似乎有些改观了,然而倘若真要将它升格转性列入“褒义词”,用起来却总有些别扭。或许,偶尔有一、两个中学生不谙“世事”,做出“别样”或“出格”的文章来,便要饱受“摧”、“打”的滋味了,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有了一次两次的教训,就是“愚顽”的人也不敢冒昧造次了,其他人也必然要引以为戒的。
二、中学生功利型的求稳心理
学生作文有“保险文章”和“危险文章”之分。教师和家长在高考前总要对平时爱玩一些“新奇”的学生耳提面命一番,什么要慎重,要有把握,要写“保险文”,千万不要“弄巧成拙”等。学生自己也明白,这是决定命运的非常时刻,得求稳,得加强文章的保险性,于是,刻意揣磨命题者的心理,战战惊惊地审题立意,惴惴不安地谋篇布局,诚恐诚惶地遣词造句。于是,教师教导的那些四平八稳的“套路”、“规范”便成了学生的“定心丸”,平日里师长的告诫便成了学生的“警世钟”。学生写起来谨小慎微,缩手缩脚,不敢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如此,套话、“公话”、假话“挤”出来了;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局面也就“造”出来了。
此外,由于中学生的思维处于逻辑抽象的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思维品质的独立性与片面性交错发展的时期,意志行为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中,独立性还未形成,易受“暗示”,因此,教师着眼于高考的功利性进行强化指导正好适应了这一心理特点,长期的功利性熏陶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定势。为了适应考试,教师必然要指导学生顺应命题的要求,强调答题的规范,时间一长就造成作文模式化,极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写作。
三、中学生闭锁期的负面效应
中学生适值青春期,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发生得过于突然,使他们在持有一种惶惑感觉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从一直嬉戏于其中的客观世界中抽回了很大一部分,指向主观世界。他们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他们的日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更侧重于阐发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些体会和感受直接来自于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以及自我期望等。日记成了他们真正出自于表达思想及宣泄情绪的内心需要,并将日记作为自己的绝对秘密,细心保管,不许别人翻看。
有位刚升入高一的女生在她的期中考试作文中这样写道:“可是,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发现自己开始有许多话不愿再对你讲,有许多事不想再让你知道……那扇曾经可以随意进出的门,现在却慢慢地关闭,不能再由别人任意碰触了。”(作者写的是“母亲”,题目是《你我之间》)高中生的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内心世界不愿轻易向人袒露,因此,高中生容易把自己的心灵之门关闭起来,出现闭锁心理。据郑和钧等人调查,就“有烦恼向谁倾诉”一项,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选择了“对谁也不说”,三个年级的比例分别为:高一24.8%;高二31.6%;高三20.6%。有些学生在问卷上补充说:有烦恼诉诸日记。有个学生在调查表上写道:“这些都是我最忌讳的问题,我对谁都不愿说,对你们也一样。”可见,中学生的闭锁心理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中学生的闭锁心理,实质上是一种天然的保护意识,即便有些话在朋友中可以说,在日记里可以写,但在作文中,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对一些本可表露的情感,有的同学认为这是自己的“隐私”,觉得这么大的人了,暴露自己某一方面的真实感受,有点难为情,也没必要,加上对作文的认识有偏差,得过且过,作文中自然就见不到“真我”的影子。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自尊心保护不够,假如某学生作文中写出了带有个人认识和情感色彩的内容,被老师展示出来,学生往往会被同学当成笑柄,不如写一些大家耳熟能详、顺手拈来而又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即使亮出来,也不怎么难为情。
四、中学生定向性的常规思维
长期以来,中学生写作是一个象牙塔式的封闭体,而这座“象牙塔”的“看护神”便是“习惯性思维”。心理学家贝佛里奇说:“在思考一个问题时,我们的思路往往重复同样的途径,这是因为各个观点已经结合成为一条固定的思维锁链。习惯性思维程序的造成,就好象条件反射的形成一样。这样往往不能使人摆脱无益的思想途径。”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常常有很大的相似性。几千年来,人们的知和行均以因循守旧、继承前人的典范为准绳,尤其是在思维领域里,从而造成思维的内容和范围具有严重的封闭性。因此,耳濡目染的中学生对问题和作文的思考常常顺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和传统的观念奔跑。加之中学生尚处在心理上的幼稚阶段,他们的知识视野还不够开阔,因而惯于常规思维。这主要表现在中学生写作的立意谋篇上,如写童年,重写美事、趣事,而不写或忌写蠢事、傻事;写家乡面貌时重写新貌、兴旺,而不写或忌写家乡的灾难、贫困;写同学朋友一类的文章,多写的是友谊、温情,而少写或忌写磨擦与争端,多写正面,少写或忌写反面。
总之,中学生作文个性化的缺失既有其青春期心理变化方面的原因,也有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方面的原因,不能仅仅归咎于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失败。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金安高级中学(33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