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举科普惠农之力帮扶灾区备耕生产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底,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前郭县)连续发生多次5级以上地震,灾区群众离家失所。2014年初,吉林省科协发挥科普惠农之力,联合多家部门和单位集中开展帮扶活动,支援地震灾区农民群众搞好备春耕生产,开展灾后生产自救,提振灾区群众的信心。
  科普大集来到震区群众家门口
  2月23日,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科协联合在地震灾区前郭县查干花镇的自然集市上举办“送科技下乡”示范性活动。在前郭县花生协会展位前,几个农民正在咨询花生原种的种植问题及市场前景。在农用机械展台前,农民拿着宣传单,正在询问新型播种机的使用优势和国家最新的农机补贴政策。这次活动,省内近20家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及涉农厂家、商家参与,开展了优质农资展销、实用技术推广、专家现场咨询等科技服务,吸引附近村民近千人前来赶集,现场气氛热烈。
  震区彩钢房里办起科技致富大讲堂
  “怎么选种子,要注意什么问题?”“我们这里适合施什么样的肥料?”小小的彩钢房里,挤满了附近赶来的村民,农技专家被热情的农民围住,逐一的解答问题。这是吉林省科协聘请的农业专家在查干花镇的震区彩钢房里举办科技致富大讲堂上的一幕。2月中下旬,吉林省科协邀请吉林省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的农产品价格分析专家、土肥专家、畜牧专家为灾区农民进行了多场科技讲座。专家为灾区农民群众分析了农产品市场价格趋势,讲解了玉米、花生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和牛、羊养殖技术,推介了查干花系细毛羊等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畜牧养殖项目。农民朋友纷纷表示,要借助科协组织和科技专家的帮助,选好项目,做好年初的种植养殖计划,科学生产,把地震造成的损失尽快补回来。
  科技专家走进地震灾区农业专项产业产区
  深入农业专项产业产区,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帮助产区发展壮大,这是吉林省科协助力灾区生产的又一举措。2月23日下午,吉林省科协副主席刘东华带队,根据地震灾区专项产业产区需求,组织农业科技专家开展科技帮扶对接。吉林省12316新农村热线专家组专家梁琦、刘振刚、王克强走进查干花镇五井子村肉羊饲养专项产区,对养殖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建立了长期服务联系,为全力打造震区科普惠农典型打下扎实基础。
  急用备耕物资送到灾区困难群众手里
  在科普大篷车前,工作人员将一袋袋种子和化肥卸下来分类放好。为帮助地震灾区困难群众解决备耕生产实际问题,吉林省科协筹资5万元购买了优质种子,支援灾区50户贫困群众进行生产自救,并联合化肥生产企业为灾区贫困群众捐赠微生物菌肥1000公斤。目前,这些物资都已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即将用于春耕生产。
  截至2月末,吉林省科协共组织联合省内农业院校、科研单位专家及涉农厂家、商家集中向地震灾区农民群众宣传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等最新的农业生产实用技术60多项,展销新型播种机、最新的花生、玉米种子等质优价廉的农用机械和农作物新品种近百种,累计发放地震灾后房屋重建、灾后心理调试等科普宣传资料近万份,开展专家现场咨询、答疑、指导服务600余人次,数千灾区群众直接受益。省内众多新闻媒体对吉林省科协的灾区帮扶工作给予热情宣传报道,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反响。
  吉林省科协计划针对前郭县地震灾区开展系列帮扶活动,将扶信心、扶能力、扶发展作为帮扶目标。一是突出科技帮扶,通过组织科技专家深入地震灾区,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培训、技术咨询、农资产品下乡等系列科普惠农活动,带动和帮助灾区农民群众依靠科技恢复生产,增收致富。二是将帮扶工作与科协具体工作相结合,在科普活动、科普设施建设、科普惠农等重点科普项目方面给予倾斜。三是建立帮扶机制,落实责任部门,突出长效建设,努力提升灾区群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吉林省科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献血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献血浆与自身抗核抗体(ANA)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54例首次献浆者,44例5年献浆史者,53例10年献浆史者的血浆AN
一、响度 音调 音色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主要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声波振动幅度越大则响度也越大。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实验表明,音叉叉股、橡皮筋的振幅越大,人们听到的声音越大。所以。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
家具的造型、陈设、搭配是营造室内环境风格的主要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家具是人们实现居住理想的最好载体。家具在完成它的物质功能的同时具有精神功能,本文就家具这一属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