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长时间的阅读。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不应局限于课文阅读,教师要基于教材促使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参与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教师只有重视课外阅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才能使阅读的作用充分得到发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年级 课外阅读能力 培养策略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是学生学习语文、理解沟通的基础。形成并发展阅读素养的关键期是小学高年级年段,学生在此期間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如今,我国大部分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仅停留在语言解码的初级阶段,其在阅读时缺乏深度、广度与速度,导致阅读水平不高。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必须从阅读的深度、广度、速度三方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使学生形成深层次的阅读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一、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培养阅读的思维品质
布卢姆提出认知目标分类学,从低到高将人的认知层级按顺序分为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现今,我国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仅停留在浅层,学生通过复制教师的思维对文字符号进行简单的识记,不能将文字符号背后的逻辑、意义充分挖掘出来,导致高阶思维如分析、综合、评价发展不足。不管是文学体验向度的阅读还是信息汲取向度的阅读,其核心均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提取并加工信息、批判所得信息、创造生成新信息等高阶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疑”这一要素,使用问题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进行阅读,获取材料知识,积极与作者进行深入的对话,挖掘文章背后蕴含的逻辑顺序、深层内涵,使学生的深度阅读思维得以培养与发展,强化阅读体验,开拓阅读的高度、宽度、深度,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品质。
以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此文主要描写了肖邦虽身处异国,但仍有强烈的爱国之心的故事,肖邦将自己对于祖国的爱通过作曲、弹琴充分表达出来。学生阅读此文,可以强烈感受到爱国精神,感悟为梦想的实现奋力拼搏的品质。教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每天根据自己阅读的内容写下一篇阅读札记,比如:××××年××月××日,我阅读的是××页至××页,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个文段,最喜欢的情节是××,这是因为……学生在写札记的过程中,会结合自己的感悟,能对从文段中获取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从而对文段形成批判性的理解,创造性地生成深层次的阅读体验。进行深度阅读,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分析、概括、判断、综合、评价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文学素养。
二、引导学生进行广度阅读,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尚不全面,在阅读、理解复杂的文字材料时存在局限性,难以对信息进行提取和加工,不能快速、有效地理解文本的逻辑形式和背后的含义。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不仅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数量、质量、价值取向,还要从学生的认识程度、心理特点、教学目标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阅读文化价值高、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书籍,并在长时间的阅读训练中逐渐加大阅读量及难度,同时给予一定的指导,促使学生完成知识的积累与内化,从量到质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
以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为例,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宽阅读视野。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万物简史》《地心游记》《时间简史》等科普类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加深自己对于科学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贝多芬传》《居里夫人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林肯传》等流传广的传记类作品。学生阅读此类作品可以深刻体会到名人经历的艰辛,懂得科学家、政治家、作家等人的宝贵情感。此外,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传奇类小说,如《老人与海》《汤姆·索亚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等。奇幻、惊险的故事情节和饱满的人物形象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主动参与课外阅读。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阅读后,其思维会沉浸至深处,对文本有深刻的个性化理解。大多数小学生尚处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为了有效实现此阶段的过渡,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推荐《小王子》《青铜葵花》《城南旧事》等童话、小说、剧本、诗歌、散文、寓言,让学生易于理解作品的故事及意义;然后再向学生推荐《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等逻辑性强的阅读材料,以此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总之,教师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从学生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阅读动机、学习需求等方面入手,妥善、合理选择阅读的目标及内容,向学生推荐科普、历史、人文等类别的阅读素材,促使学生全面阅读。这有利于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其文学理解、鉴赏水平。
三、引导学生进行速度阅读,萃取阅读材料的精要
有研究称,阅读的速度越慢,越难以进行深度阅读与广度阅读。小学生的阅读技能尚未完全开发,大部分学生认知水平不高,不具有足够的阅读技巧,在阅读文本时易出现外显行为,常见的有停顿、回读、唇读、心诵等,这会使得学生的阅读速度减慢,使其阅读能力得不到快速的提高。速度阅读,指的是学生快速提取文本中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质量的筛选,及时理解文本的意思,加工获得的信息,将之变为自己的体会。速读对学生发展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其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文本的效率。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进行速读,并为学生规定严格、具体的阅读速度和准确率,以保证速读的可操作性。
以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松鼠》这一课为例,这是一篇既能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又富有文采的文章。学生由于认知水平不足,在速读时存在困难。为了提高学生速读的效率,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每天留出课堂十分钟,向学生展示《自然史》(与《松鼠》同为著名博物学家布封所作)的部分文段,让学生计时阅读。教师在学生阅读开始前向其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引导学生思考文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如何表达主要内容、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等问题。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速读,会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会主动参与阅读过程,眼球、大脑会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眼睛和大脑会同时对文段进行分析。同时,计时能让学生形成时间观念,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文段的效率。教师经常让学生接受速读训练,让学生逐渐掌握速读的技巧,如变速读、跳读法等,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萃取阅读材料的精要,快速对文段的主要内容、含义进行理解。总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速读,可以让学生快速提取文本的信息,忽略过渡段落,对有用的内容进行重点阅读。这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眼睛、大脑参与阅读的潜力,使得对文段有更高的领悟水平,从而提升阅读的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汲取各项知识、掌握各项技能、培养高阶思维的基础是阅读能力,教师应该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同时指导学生重视阅读的深度、广度与速度,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的思维品质,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萃取阅读材料的精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三位一体地提升课外阅读的能力,顺利进行动态学习,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从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海燕.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与策略[J].考试周刊,2017(03).
[2]贺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4).
关键词:高年级 课外阅读能力 培养策略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是学生学习语文、理解沟通的基础。形成并发展阅读素养的关键期是小学高年级年段,学生在此期間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如今,我国大部分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仅停留在语言解码的初级阶段,其在阅读时缺乏深度、广度与速度,导致阅读水平不高。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必须从阅读的深度、广度、速度三方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使学生形成深层次的阅读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一、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培养阅读的思维品质
布卢姆提出认知目标分类学,从低到高将人的认知层级按顺序分为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现今,我国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仅停留在浅层,学生通过复制教师的思维对文字符号进行简单的识记,不能将文字符号背后的逻辑、意义充分挖掘出来,导致高阶思维如分析、综合、评价发展不足。不管是文学体验向度的阅读还是信息汲取向度的阅读,其核心均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提取并加工信息、批判所得信息、创造生成新信息等高阶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疑”这一要素,使用问题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进行阅读,获取材料知识,积极与作者进行深入的对话,挖掘文章背后蕴含的逻辑顺序、深层内涵,使学生的深度阅读思维得以培养与发展,强化阅读体验,开拓阅读的高度、宽度、深度,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品质。
以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此文主要描写了肖邦虽身处异国,但仍有强烈的爱国之心的故事,肖邦将自己对于祖国的爱通过作曲、弹琴充分表达出来。学生阅读此文,可以强烈感受到爱国精神,感悟为梦想的实现奋力拼搏的品质。教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每天根据自己阅读的内容写下一篇阅读札记,比如:××××年××月××日,我阅读的是××页至××页,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个文段,最喜欢的情节是××,这是因为……学生在写札记的过程中,会结合自己的感悟,能对从文段中获取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从而对文段形成批判性的理解,创造性地生成深层次的阅读体验。进行深度阅读,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分析、概括、判断、综合、评价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文学素养。
二、引导学生进行广度阅读,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尚不全面,在阅读、理解复杂的文字材料时存在局限性,难以对信息进行提取和加工,不能快速、有效地理解文本的逻辑形式和背后的含义。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不仅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数量、质量、价值取向,还要从学生的认识程度、心理特点、教学目标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阅读文化价值高、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书籍,并在长时间的阅读训练中逐渐加大阅读量及难度,同时给予一定的指导,促使学生完成知识的积累与内化,从量到质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
以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为例,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宽阅读视野。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万物简史》《地心游记》《时间简史》等科普类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加深自己对于科学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贝多芬传》《居里夫人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林肯传》等流传广的传记类作品。学生阅读此类作品可以深刻体会到名人经历的艰辛,懂得科学家、政治家、作家等人的宝贵情感。此外,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传奇类小说,如《老人与海》《汤姆·索亚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等。奇幻、惊险的故事情节和饱满的人物形象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主动参与课外阅读。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阅读后,其思维会沉浸至深处,对文本有深刻的个性化理解。大多数小学生尚处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为了有效实现此阶段的过渡,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推荐《小王子》《青铜葵花》《城南旧事》等童话、小说、剧本、诗歌、散文、寓言,让学生易于理解作品的故事及意义;然后再向学生推荐《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等逻辑性强的阅读材料,以此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总之,教师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从学生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阅读动机、学习需求等方面入手,妥善、合理选择阅读的目标及内容,向学生推荐科普、历史、人文等类别的阅读素材,促使学生全面阅读。这有利于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其文学理解、鉴赏水平。
三、引导学生进行速度阅读,萃取阅读材料的精要
有研究称,阅读的速度越慢,越难以进行深度阅读与广度阅读。小学生的阅读技能尚未完全开发,大部分学生认知水平不高,不具有足够的阅读技巧,在阅读文本时易出现外显行为,常见的有停顿、回读、唇读、心诵等,这会使得学生的阅读速度减慢,使其阅读能力得不到快速的提高。速度阅读,指的是学生快速提取文本中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质量的筛选,及时理解文本的意思,加工获得的信息,将之变为自己的体会。速读对学生发展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其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文本的效率。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进行速读,并为学生规定严格、具体的阅读速度和准确率,以保证速读的可操作性。
以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松鼠》这一课为例,这是一篇既能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又富有文采的文章。学生由于认知水平不足,在速读时存在困难。为了提高学生速读的效率,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每天留出课堂十分钟,向学生展示《自然史》(与《松鼠》同为著名博物学家布封所作)的部分文段,让学生计时阅读。教师在学生阅读开始前向其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引导学生思考文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如何表达主要内容、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等问题。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速读,会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会主动参与阅读过程,眼球、大脑会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眼睛和大脑会同时对文段进行分析。同时,计时能让学生形成时间观念,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文段的效率。教师经常让学生接受速读训练,让学生逐渐掌握速读的技巧,如变速读、跳读法等,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萃取阅读材料的精要,快速对文段的主要内容、含义进行理解。总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速读,可以让学生快速提取文本的信息,忽略过渡段落,对有用的内容进行重点阅读。这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眼睛、大脑参与阅读的潜力,使得对文段有更高的领悟水平,从而提升阅读的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汲取各项知识、掌握各项技能、培养高阶思维的基础是阅读能力,教师应该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同时指导学生重视阅读的深度、广度与速度,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的思维品质,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萃取阅读材料的精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三位一体地提升课外阅读的能力,顺利进行动态学习,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从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海燕.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与策略[J].考试周刊,2017(03).
[2]贺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