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能解扩招的毒吗?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pei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夏季,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的历史新高。据独立调查机构麦可思发布的《2013届毕业生签约分析》,各类毕业生的签约率均低于去年十个百分点以上,约三分之二毕业生感到就业压力巨大。当媒体热议大学生出路何在之时,一部思考中国教育症结的著作恰好面世。
  《吾国教育病理》(以下简称《病理》)的作者郑也夫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他惯以两手写作,一手写纯理论的学术著作,如《代价论》和《信任论》;一手写批评时事的杂文,如《走出囚徒困境》和《被动吸烟者说》。《病理》一书是这两只手合作的产物,既呈现了学理追问,也体现了当下关怀。
  郑也夫对日常生活具有深刻的观察力,他的著作却主要基于二手文献写就。《病理》继承了作者一贯“辐辏式”的治学风格。他借助多个视角理解教育现象,并在每一领域阅读若干著作,从中抓取“理论构件”。他无视学科界限,这部研讨教育问题的著作,大量参考文献来自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甚至生物学。尽管郑也夫对不少领域的了解都不够专业化,他通过这一“泛读”方式发展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在学术分工日益细密的今天,这类著作将越来越少见。
  该书由解析“素质教育”概念起始,分作两大篇章“分流”和“放权”。在作者看来,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考试竞争过于激烈。在竞争程度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考生、家长和教师都处于“囚徒困境”之中,不可能为了素质教育“独善其身”。一个人的艺术素养也许和他的运算能力同样重要,他在学生时代为发展后者花费的时间远多于前者——因为考入大学对个人发展太过重要了。激烈的考试竞争迫使考生展开“军备竞赛”,将大量美好时光用于重复性复习,而非开拓视野和陶冶情操。
  郑也夫认为,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并没有缓解升学竞争,甚至可能加剧了激烈程度,因为考生奋斗目标已经从考上大学转为考入名牌大学,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落后于考生数量的增长。扩大招生数量表面上惠及全社会各个阶层,其实只是将一代人在求学阶段的竞争推迟到了求职阶段。在每一轮求职中落败,或者担心落败的毕业生,转而寻求更高学历,为下一轮竞争进行准备。水涨船高,最后胜负结果恐怕没有多少改观,中国学子却为此多读了几年书。
  《病理》一书围绕着浓厚的问题意识展开。作者并不在乎那些“学术八股”,因此在受过学术训练的读者看来,该书不太像严谨的学术著作。比如,书中一些细节并未遵守所谓的学术规范,有些引用也没有给出明确出处。郑也夫在最近一次接受某报访谈时表示:“文章能否在优秀的学术期刊发表,我其实无所谓,关键还是伺候自己的兴趣。生活当中自己看到些问题,求个解就很满意了。”那么,就让我们看看郑大夫开出的解药能否治疗中国教育的顽疾。
  像许多公共知识分子一样,郑也夫将中国教育的症结归为激烈的考试竞争,却没有简单地攻击考试制度。文化批评家朱大可曾在《应试教育是创新型社会的死敌》一文中宣称高考制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最大肿瘤”,并指控应试教育“塑造了国民的畸形人格”。与朱相比,郑也夫强调祸首是竞争烈度,而非高考本身。
  一个游戏的竞赛烈度往往随着玩家人数的下降而下降。郑也夫因而建议通过早期教育分流,缓解高中阶段的考试压力。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天分,厌倦学校生活,或是热爱技术工作,他们没有必要为高考制度陪绑。这些人应当在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学校,掌握无需要多少理论基础的某项技能,毕业后也可很快在经济上自立。
  德国当属成功实行分流制的国家之一,《病理》花了一整章介绍该国的教育制度。德国孩子十岁时就开始分流,以自愿选择同考试选拔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就读的中学类型。其中文科中学的课程设置偏重理论,而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偏重实用。前者的毕业生多数进入大学,后者的毕业生有少数进入大学,大部分接受职业培训。
  无独有偶,美国学者默里(Charles Murray)前两年推出过《脚踏实地的教育》一书(Real Education),主张美国向德国学习教育分流。美国约三分之二的年轻人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大学扩招的使命几近完成。可在默里看来,很多人根本不适合接受四年本科教育,因为他们的语言或数学能力不过关。这也不是中学教育的问题——以这些人的才具而论,他们更适宜从事技术工作,而非理论思考,前者带来的市场回报也会更高。换言之,社会给予本科学历过高承认,这吸引过多学生接受了过度教育。
  默里的担忧在中国并非严重问题。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共有915万考生报名参加高考,全国录取率达到75%,也就是说686万考生得以进入大学。我们以1993年出生人口(1791万)作为适龄青年的基数,就会发现只有不足四成的中国青年能够实现大学梦,其中大部分人应有能力完成大学学业。如果中国实行分流制,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可能主要由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构成,他们并不属于高考竞争的主要群体。当前这些学生被迫参加高考,很可能只是增多了普通大学的报考人数,不会加剧针对一流大学的竞争。
  此外,中国考生大概不会因参考人数减少而有所松懈。除了一小撮尖子生,绝大多数考生多付出一些努力,都有可能考入更好的学校,同时面对着更激烈的竞争。因此,每位考生都有足够动力,将备考状态调整到最大负荷。况且,无论录取率是50%还是90%,考生们都会付出大致同等的努力,以避免被淘汰出局。笔者赞同支持郑也夫提出的分流方案,但不认为它能够有效缓解当前的考试竞争强度。
  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恐怕多由产业转型速度慢于扩招速度所致——中国经济尚不能为大学生提供足够数量的高薪技术工作。近年来,原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多次提出中国应设两套高考系统,一套用于普通高等教育,另一套用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针对教学内容和就业岗位脱节现象,他的建议可以看作高等教育顺应劳动力市场要求的一种改革思路。相对于郑也夫的早期分流,我们可称之为晚期分流制度。分流应早应晚,可以留给教育学专家去讨论。中国学生恐怕还是躲不开考试这一关,在相当时期内,他们还将面对同代人的激烈竞争。
其他文献
我们现在已经习惯用“欧洲”——这么一个简单化的地理概念——来统一指代欧亚大陆西端那数十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但事实上在欧洲人看来,欧洲不同地区虽然共享着很多相似的宗教、文化、制度,但每个地区的治理能力(Quality of Government)——比如对腐败的控制、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政府绩效——却大不相同。以往的研究,大都以国家为比较的对象,重在测算、推论国家间政府品质不同的根源。但由于欧洲
期刊
[文章导读]冯象先生《知识产权的终结》一文,自上期(8月刊)杂志刊出后,得到了许多读者的积极反馈。知识产权,看似法律专业问题,实则却能透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新趋势。随着互联网崛起与全球经济的格局变化,传统产业链条通过知识产权的分解与塑造,正以新的方式运转。作为当代企业竞争的重要法律工具,知识产权正在发挥越来越重大的影响。本期张志成先生的回应文章,也将是我们继续深入关注这一问题的开始。  知识产
期刊
真正的全球化,不仅仅体现在信息流通、经济一体和跨国性组织滥觞这些表象上,更关键地是人类活动各领域的全球性制度一体化,这表明人类心智和行为的趋同,但是全球性的政治经济不平衡依然存在,这是全球化的真正挑战。全球性会计制度变革,旨在建立全球性的通用会计准则,现在“强制性趋同”已成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推进全球性会计制度变革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本文认为,“强制性趋同”方针是不切实际和本末倒置,它基本否
期刊
中国对外援助的资金、规模、范围与地域不断扩大,其在促进共同发展、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国对外援助意在推动发展中国家民生事业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与国家战略目标、战略能力等密切相关。然而中国学者并未足够重视对外援助与战略目标、战略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因而作者试图以战略概念和视角思考中国对外援助目标的内涵,涉及发展领域的战略关切、安全利益与发展利益之间的平
期刊
县域竞争与财政联邦是研究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但是这一地方视角归根结底是要关注地方政府的行为,而地方干部则是地方政府行为背后真正的动力源。文章认为,中央政策( 例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地方层面上有效执行,突破口在于地方干部行为和政策执行之间的关系。文章引入了一种新的分析框架,考察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群体行为和战略能动性,把县乡干部称为“战略性群体”。基于社会理论的相关知识,以及作者
期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五年了,它改变了全球经济增长和财富格局,新兴市场份额提升。但全球经济再平衡远没有完成,而新的趋势是在加速全球化新规则的不断演进,并将主导全球经济未来的新格局。各国能否在危机过程中自我调整得当,并积极参与全球化规则制定,只有这样,最终才能获得危机后的经济地位和竞争力量。  一、世界经济进入再平衡  金融危机改变了旧有的全球分工格局——即欧美为商品消费国家,中国或其他东亚
期刊
[文章导读]随着中国对世界格局日益深度的嵌入,我们这一古老的政治文明体究竟将在世界秩序中扮演何种角色,开始引起中国精英的关注与思索。但目前对于此一问题的研究,或囿于国际关系、世界经济等专业领域,或割裂国内问题与国际大势之关联。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主办的《大观》丛刊则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丛刊基于以下理念:中国的未来,必须建立在一种基于自身现状的世界主义建构之上。该刊集合了多个相关领域的学者,其中尤
期刊
[文章导读]抗战之后,梁漱溟认为当时的中国社会阶级关系不明确,亟须建立以革命党为基础的一党制,来进行社会革命。而这样的一党制,则需要一个政治化的社会作为前提。而中国共产党确立政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锻造这样的政治化社会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体现的正是“国家”与“人民”的关系。因此,本文作者认为,不能仅仅局限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元框架下来谈中国的民主问题,因为这样会把
期刊
“爱城主义”  “我”是谁?何种社会关系构成了“我”的身份?它们又是如何塑造“我”的社会责任?在20世纪,国家是政治身份的主要来源和实施集体自决权的场所。一个爱国者会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因为它表达了一种体现其历史、政治和制度的特别生活方式。但是,国家提供这种独特性意识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国家在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善的观点在制订政策时其自主性越来越小,还必须符合市场的要求,遵守相关国际条约(除非像北
期刊
又一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潮涌动。4000:1,这不是赌盘上的下注,而是聚焦在某些国家机关具体岗位的名额争夺。千军万马,在外面的人,铆足了劲头想杀将进去,而终于得偿所愿进到里面的那些人,光景又如何?  “他们对我说,一流的大学生都在机关里,二流的大学生都在国企”,这番不无优越感的话,是两年前参加国考时,用人单位面试官对竺克绍讲的。采访中,他将之复述一遍,然后说出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是很不正常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