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夏季,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的历史新高。据独立调查机构麦可思发布的《2013届毕业生签约分析》,各类毕业生的签约率均低于去年十个百分点以上,约三分之二毕业生感到就业压力巨大。当媒体热议大学生出路何在之时,一部思考中国教育症结的著作恰好面世。
《吾国教育病理》(以下简称《病理》)的作者郑也夫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他惯以两手写作,一手写纯理论的学术著作,如《代价论》和《信任论》;一手写批评时事的杂文,如《走出囚徒困境》和《被动吸烟者说》。《病理》一书是这两只手合作的产物,既呈现了学理追问,也体现了当下关怀。
郑也夫对日常生活具有深刻的观察力,他的著作却主要基于二手文献写就。《病理》继承了作者一贯“辐辏式”的治学风格。他借助多个视角理解教育现象,并在每一领域阅读若干著作,从中抓取“理论构件”。他无视学科界限,这部研讨教育问题的著作,大量参考文献来自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甚至生物学。尽管郑也夫对不少领域的了解都不够专业化,他通过这一“泛读”方式发展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在学术分工日益细密的今天,这类著作将越来越少见。
该书由解析“素质教育”概念起始,分作两大篇章“分流”和“放权”。在作者看来,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考试竞争过于激烈。在竞争程度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考生、家长和教师都处于“囚徒困境”之中,不可能为了素质教育“独善其身”。一个人的艺术素养也许和他的运算能力同样重要,他在学生时代为发展后者花费的时间远多于前者——因为考入大学对个人发展太过重要了。激烈的考试竞争迫使考生展开“军备竞赛”,将大量美好时光用于重复性复习,而非开拓视野和陶冶情操。
郑也夫认为,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并没有缓解升学竞争,甚至可能加剧了激烈程度,因为考生奋斗目标已经从考上大学转为考入名牌大学,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落后于考生数量的增长。扩大招生数量表面上惠及全社会各个阶层,其实只是将一代人在求学阶段的竞争推迟到了求职阶段。在每一轮求职中落败,或者担心落败的毕业生,转而寻求更高学历,为下一轮竞争进行准备。水涨船高,最后胜负结果恐怕没有多少改观,中国学子却为此多读了几年书。
《病理》一书围绕着浓厚的问题意识展开。作者并不在乎那些“学术八股”,因此在受过学术训练的读者看来,该书不太像严谨的学术著作。比如,书中一些细节并未遵守所谓的学术规范,有些引用也没有给出明确出处。郑也夫在最近一次接受某报访谈时表示:“文章能否在优秀的学术期刊发表,我其实无所谓,关键还是伺候自己的兴趣。生活当中自己看到些问题,求个解就很满意了。”那么,就让我们看看郑大夫开出的解药能否治疗中国教育的顽疾。
像许多公共知识分子一样,郑也夫将中国教育的症结归为激烈的考试竞争,却没有简单地攻击考试制度。文化批评家朱大可曾在《应试教育是创新型社会的死敌》一文中宣称高考制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最大肿瘤”,并指控应试教育“塑造了国民的畸形人格”。与朱相比,郑也夫强调祸首是竞争烈度,而非高考本身。
一个游戏的竞赛烈度往往随着玩家人数的下降而下降。郑也夫因而建议通过早期教育分流,缓解高中阶段的考试压力。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天分,厌倦学校生活,或是热爱技术工作,他们没有必要为高考制度陪绑。这些人应当在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学校,掌握无需要多少理论基础的某项技能,毕业后也可很快在经济上自立。
德国当属成功实行分流制的国家之一,《病理》花了一整章介绍该国的教育制度。德国孩子十岁时就开始分流,以自愿选择同考试选拔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就读的中学类型。其中文科中学的课程设置偏重理论,而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偏重实用。前者的毕业生多数进入大学,后者的毕业生有少数进入大学,大部分接受职业培训。
无独有偶,美国学者默里(Charles Murray)前两年推出过《脚踏实地的教育》一书(Real Education),主张美国向德国学习教育分流。美国约三分之二的年轻人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大学扩招的使命几近完成。可在默里看来,很多人根本不适合接受四年本科教育,因为他们的语言或数学能力不过关。这也不是中学教育的问题——以这些人的才具而论,他们更适宜从事技术工作,而非理论思考,前者带来的市场回报也会更高。换言之,社会给予本科学历过高承认,这吸引过多学生接受了过度教育。
默里的担忧在中国并非严重问题。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共有915万考生报名参加高考,全国录取率达到75%,也就是说686万考生得以进入大学。我们以1993年出生人口(1791万)作为适龄青年的基数,就会发现只有不足四成的中国青年能够实现大学梦,其中大部分人应有能力完成大学学业。如果中国实行分流制,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可能主要由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构成,他们并不属于高考竞争的主要群体。当前这些学生被迫参加高考,很可能只是增多了普通大学的报考人数,不会加剧针对一流大学的竞争。
此外,中国考生大概不会因参考人数减少而有所松懈。除了一小撮尖子生,绝大多数考生多付出一些努力,都有可能考入更好的学校,同时面对着更激烈的竞争。因此,每位考生都有足够动力,将备考状态调整到最大负荷。况且,无论录取率是50%还是90%,考生们都会付出大致同等的努力,以避免被淘汰出局。笔者赞同支持郑也夫提出的分流方案,但不认为它能够有效缓解当前的考试竞争强度。
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恐怕多由产业转型速度慢于扩招速度所致——中国经济尚不能为大学生提供足够数量的高薪技术工作。近年来,原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多次提出中国应设两套高考系统,一套用于普通高等教育,另一套用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针对教学内容和就业岗位脱节现象,他的建议可以看作高等教育顺应劳动力市场要求的一种改革思路。相对于郑也夫的早期分流,我们可称之为晚期分流制度。分流应早应晚,可以留给教育学专家去讨论。中国学生恐怕还是躲不开考试这一关,在相当时期内,他们还将面对同代人的激烈竞争。
《吾国教育病理》(以下简称《病理》)的作者郑也夫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他惯以两手写作,一手写纯理论的学术著作,如《代价论》和《信任论》;一手写批评时事的杂文,如《走出囚徒困境》和《被动吸烟者说》。《病理》一书是这两只手合作的产物,既呈现了学理追问,也体现了当下关怀。
郑也夫对日常生活具有深刻的观察力,他的著作却主要基于二手文献写就。《病理》继承了作者一贯“辐辏式”的治学风格。他借助多个视角理解教育现象,并在每一领域阅读若干著作,从中抓取“理论构件”。他无视学科界限,这部研讨教育问题的著作,大量参考文献来自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甚至生物学。尽管郑也夫对不少领域的了解都不够专业化,他通过这一“泛读”方式发展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在学术分工日益细密的今天,这类著作将越来越少见。
该书由解析“素质教育”概念起始,分作两大篇章“分流”和“放权”。在作者看来,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考试竞争过于激烈。在竞争程度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考生、家长和教师都处于“囚徒困境”之中,不可能为了素质教育“独善其身”。一个人的艺术素养也许和他的运算能力同样重要,他在学生时代为发展后者花费的时间远多于前者——因为考入大学对个人发展太过重要了。激烈的考试竞争迫使考生展开“军备竞赛”,将大量美好时光用于重复性复习,而非开拓视野和陶冶情操。
郑也夫认为,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并没有缓解升学竞争,甚至可能加剧了激烈程度,因为考生奋斗目标已经从考上大学转为考入名牌大学,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落后于考生数量的增长。扩大招生数量表面上惠及全社会各个阶层,其实只是将一代人在求学阶段的竞争推迟到了求职阶段。在每一轮求职中落败,或者担心落败的毕业生,转而寻求更高学历,为下一轮竞争进行准备。水涨船高,最后胜负结果恐怕没有多少改观,中国学子却为此多读了几年书。
《病理》一书围绕着浓厚的问题意识展开。作者并不在乎那些“学术八股”,因此在受过学术训练的读者看来,该书不太像严谨的学术著作。比如,书中一些细节并未遵守所谓的学术规范,有些引用也没有给出明确出处。郑也夫在最近一次接受某报访谈时表示:“文章能否在优秀的学术期刊发表,我其实无所谓,关键还是伺候自己的兴趣。生活当中自己看到些问题,求个解就很满意了。”那么,就让我们看看郑大夫开出的解药能否治疗中国教育的顽疾。
像许多公共知识分子一样,郑也夫将中国教育的症结归为激烈的考试竞争,却没有简单地攻击考试制度。文化批评家朱大可曾在《应试教育是创新型社会的死敌》一文中宣称高考制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最大肿瘤”,并指控应试教育“塑造了国民的畸形人格”。与朱相比,郑也夫强调祸首是竞争烈度,而非高考本身。
一个游戏的竞赛烈度往往随着玩家人数的下降而下降。郑也夫因而建议通过早期教育分流,缓解高中阶段的考试压力。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天分,厌倦学校生活,或是热爱技术工作,他们没有必要为高考制度陪绑。这些人应当在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学校,掌握无需要多少理论基础的某项技能,毕业后也可很快在经济上自立。
德国当属成功实行分流制的国家之一,《病理》花了一整章介绍该国的教育制度。德国孩子十岁时就开始分流,以自愿选择同考试选拔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就读的中学类型。其中文科中学的课程设置偏重理论,而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偏重实用。前者的毕业生多数进入大学,后者的毕业生有少数进入大学,大部分接受职业培训。
无独有偶,美国学者默里(Charles Murray)前两年推出过《脚踏实地的教育》一书(Real Education),主张美国向德国学习教育分流。美国约三分之二的年轻人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大学扩招的使命几近完成。可在默里看来,很多人根本不适合接受四年本科教育,因为他们的语言或数学能力不过关。这也不是中学教育的问题——以这些人的才具而论,他们更适宜从事技术工作,而非理论思考,前者带来的市场回报也会更高。换言之,社会给予本科学历过高承认,这吸引过多学生接受了过度教育。
默里的担忧在中国并非严重问题。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共有915万考生报名参加高考,全国录取率达到75%,也就是说686万考生得以进入大学。我们以1993年出生人口(1791万)作为适龄青年的基数,就会发现只有不足四成的中国青年能够实现大学梦,其中大部分人应有能力完成大学学业。如果中国实行分流制,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可能主要由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构成,他们并不属于高考竞争的主要群体。当前这些学生被迫参加高考,很可能只是增多了普通大学的报考人数,不会加剧针对一流大学的竞争。
此外,中国考生大概不会因参考人数减少而有所松懈。除了一小撮尖子生,绝大多数考生多付出一些努力,都有可能考入更好的学校,同时面对着更激烈的竞争。因此,每位考生都有足够动力,将备考状态调整到最大负荷。况且,无论录取率是50%还是90%,考生们都会付出大致同等的努力,以避免被淘汰出局。笔者赞同支持郑也夫提出的分流方案,但不认为它能够有效缓解当前的考试竞争强度。
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恐怕多由产业转型速度慢于扩招速度所致——中国经济尚不能为大学生提供足够数量的高薪技术工作。近年来,原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多次提出中国应设两套高考系统,一套用于普通高等教育,另一套用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针对教学内容和就业岗位脱节现象,他的建议可以看作高等教育顺应劳动力市场要求的一种改革思路。相对于郑也夫的早期分流,我们可称之为晚期分流制度。分流应早应晚,可以留给教育学专家去讨论。中国学生恐怕还是躲不开考试这一关,在相当时期内,他们还将面对同代人的激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