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让古诗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long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巧用多媒体,在课堂中营建古诗词审美的意境,唤醒学生古诗词审美的意识,引领学生表达古诗词审美的性情,使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跨越千年时空,进入诗文的意境,触摸诗文的脉搏,倾听到诗人的情思,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古诗之神韵,让经典诗词如绵绵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而润泽学生的生命,拓宽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绽放古诗之美,积淀文化底蕴。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教学;多媒体运用;作用
  中图分类号:G4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96-1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积累的诗歌是炎黄子孙的文化瑰宝。古诗词中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感情寓含在诗词中,充满着古人的智慧和丰富的情感,因此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发展,它必将和语文古诗词教学相整合,并在古诗文教学中大显身手。
  一、渲染气氛,创设诗境
  精心设计好与诗词的意境相协调的导语,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对诗词赏析的兴趣,对进入诗词情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教学能通过精选和制作美的画面,直接刺激人的眼睛,把美的信号传入大脑,得到审美愉悦感。通过具有音韵美和艺术穿透力的配音,使具有视觉特征的文学作品立体化、鲜活化。
  例如,在教授《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小令时,我们几乎找不到语法结构,但由于重复与对比的巧妙运用,使她成为千古绝唱。我们老师教起来很困难。如果利用了多媒体的辅助优势,对教学进行这样的设计,效果就迥然不同了:首句运用三个情调相同而形象不同的材料对象:“枯藤,老树,昏鸦”,重复手法的精彩运用,渲染出一种浓郁的生命感受——悲凉、绝望、死寂。接着再采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一副明快、清新、温暖的画面——“小桥,流水,人家。”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和审美感受,使前者更孤寂,后者更温馨。后两句同样运用重复的手法将那种悲壮苍凉、孤寂凄清的生命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种气氛之下再辅之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就有了坚实的情感基础。这里,视觉和听觉的协调配合,在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的同时,更有力而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展现古诗词魅力。让学生通过见到的景物展开联想,由异乡人的“叹”联想到他的乡愁。
  二、品词析句,体味语言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多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例如,古诗中写“愁”的诗句,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展示画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愁容满面,披着长长的白发,未老先衰,在镜子前面,凝望自己那如霜的白发,满脸惊讶。透过意象分析,结合诗句的关键词“愁”的理解,我们不难看出,诗人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把内心无形的愁绪化为外在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因为愁,才使头发很快地变白,因为愁多,就有三千丈的白发,那长长的白发就是诗人无尽的愁绪的象征。
  三、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学生入情入境,感受了古诗的美后,要通过朗读再现语言美。有感情的诵读不仅能促进对语言的理解,还能帮助积累语言,并内化为自身的语言。在诵读阶段,适当运用电教媒体,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帮助他们背诵记忆。
  例如,教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律诗。如果仅从字面上分析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即使背诵下来,也难体味到多少美感。教学这首诗时,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先放一段录音,让学生凝神听一段有古筝伴奏的课文朗读,接着放上一段事先剪辑好的春意盎然的电视录像片:那翠绿的青山,如茵的绿草,荡漾的碧波,烂熳的春花,莺歌燕舞,马蹄轻快,牧笛悠扬……使学生身处早春的氛围之中,从直观、形象的教学形式中感到春意绵绵,春光无限。再让学生随录音朗读课文。耳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兴趣浓厚,加深了对课文的感知,而且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兴趣盎然。
  四、音乐渲染,引入情境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仓库的钥匙。有不少古诗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旋律,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首送别诗,诗人与故人的离情别绪,完全融于天水一色的江南美景之中。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与本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那舒缓、悠扬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他们仿佛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目送帆船的影子消失在天水之间。可诗人仍伫立江边,不肯离去。这样学生很轻松地就进入了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中。所以,运用音乐渲染氛围来感受诗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多媒体技术引进初中古诗词的课堂教学,对丰富学生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理解文章意境,理解人物性格以及创作生动形象的场景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提出问题——引导感悟——主动获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发展语文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有目的、有选择地引导学生课外探究,自主探究问题并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并引导学生对疑问的个性化理解,激发学生充分发展各自丰富多彩的个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摘 要:合作学习改善了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  关键词:课程改革;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61-2  “自学、交流、共享、提高”学习模式是笔者近两三年中逐步总结形成的一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它的形成是“自学、讨论、引导”的教学法
本文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期立项课题《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初中教学文化构建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3JK10L098,主持人:李峰)的研究成果。  摘要:班级文化建设是打造优秀班集体的有效途径,班主任要善于营造班级氛围,充分依托网络力量,寻求多样载体,进而拓展“三维空间”,努力营造好班级文化。  关键词:初中;班级文化;三维空间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摘 要: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塑造人,它和所有关于“人”的学说在理念上是相通的。跳出教育看教育,也许能看得更清楚,更深刻。  关键词:教育;禅理;相通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18-2  “禅”是解决与生命和自然有关的问题的;“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我们的智能;从这些方面讲,“禅”也具有教育的功能。“禅”重视生命的价值,强调
摘要:阅读对中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具有重要意义。有效指导中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并帮助他们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成效,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对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阅读方法;读目式;浏览式;摩玩式;交流、诵读式;笔录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56-
摘 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在生活、玩乐中的点滴学习,丰富了小学生的作文素材内容,提高了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日常的文本授课之外,对于写作的训练更是对孩子们语言文字进行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为行文写作这方芳草园引入活水源头,这是每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语文工作者都应当深味的问题,而水滴石穿的道理正是印证了积累的重要性。着眼于积累对于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正向作用,
摘 要:笔者以实际教学中发生的一则案例为切入点,阐述了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92-1  我经常和孩子们说:“老师教给你的东西,就是过了几年,你把数学知识全部忘掉后,剩在你脑子里的东西。”那么,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思维,而这种思维是与孩子日后解决问题的能力密切相关的。下面
摘 要:本文从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选择健康的课外阅读书籍和指导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三方面研究了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3-042-1    语文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拓展,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指
摘要:本人根据自己多年来在物理教学中对多媒体系统的运用,就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多媒体系统中的实物展台和投影仪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实物视频展台;投影仪;实验现象;观察与思考;知识与概念  中图分类号:G4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2-094-1  一、利用投影仪和实物展台的光线替代自然光源做实验  在物理学中,实验就是通过一定条件再现物理现象。由于一些
摘 要:本课教的是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六册中的一道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这首歌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描写了农村儿童天真纯朴的感情,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歌曲的音调很有民族特色,形象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特征,是一首很好地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儿童歌曲。在这节课中,教者立足于音乐本体,主要用字母谱引导,以师生接唱的方式进行识谱教学。  关键词:识谱;音符;旋律;表现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