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阅读畅游书海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对中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具有重要意义。有效指导中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并帮助他们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成效,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对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阅读方法;读目式;浏览式;摩玩式;交流、诵读式;笔录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56-1
  阅读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能增长知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因此阅读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更应是生命的需要。对于中学生而言这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知识的增长,生命的蓬勃离不开书籍的润泽,阅读能给他们懵懂抑或迷茫的心灵一个正确和理想的引领。吕叔湘这样说过:每天阅读5000字,长期坚持,才能逐渐形成阅读感悟的能力。如何指导好孩子的阅读活动,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帮助他们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提高其成效,意义不言而喻。这里提供一些方法,供师生参考。
  一、读目式
  即看文章或书刊的题目和目录。因为即时阅读时间有限,读物未知评判,不可能也没必要一接触读物就从头读到尾。为求实效,先读题目,再先选择感兴趣、有价值的读其一二,这样省时省力,收获显著。如长篇可览其梗概,对时文短评可观题思义,有必要的,再作深入细致赏析。例如阅读受人们欢迎的卡耐基“成功之路”丛书中的《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一书,从目录部分即可得到赢得友谊的十二种方式,如何春雨润物般改变别人的九种方法,快乐生活的八项原则等,这真是事半功倍。历史学家陈垣曾经说过:“先读书目,心中有数”,也就是这个道理。
  二、浏览式
  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今社会,浏览阅读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阅读方式。由“随手翻看”到“目览十行”、“过目成诵”,这是当前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从获取信息角度看,这是一种高效方式。如对于较厚的书刊、中长篇文章,在读目录之后,再浏览序跋,即看看“前言”,讲了什么要点,“后记”作何评价鉴定。对全书有个大概了解,以便决定是深入透视还是翻过算完。鲁迅先生在谈读书方法时,也曾有“书在手头,随手翻翻”的经验,即是浏览式阅读的具体注释。这样的阅读也不必刻意追求有所得,轻松愉快地翻阅即可,补孤陋寡闻之短,得见多识广之长,情趣自然而然受到陶冶,的确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
  三、摩玩式
  随着浏览习惯的养成,阅读目标的进一步明确,阅读面的逐渐拓展,许多读者会在仔细研究后,选择、专注于某一类文体或某一类题材,阅读步入深层次赏析的阶段。对于须反复咀嚼的文中精品,则应摩玩赏析,这是阅读活动中的最大享受。
  对于精品的阅读,首先须细审涵咏。唐朝著名散文家韩愈曾说:“记事者必提其要,寡言者必钩其玄。”这对于阅读中要抓关键,抓要点是同一道理。古云:“少则得,多则惑。”精品要读,不宜多杂,而应求深、求透。深,如儒学家子思所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苏东坡为达到“事事精核”,研读精品时从各个方面理解消化,总结出”八面受敌”读书法。透,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提倡读书“一个是由薄到厚,另一个是由厚到薄”,以此作为能力提升、水平提高的标志,这种透视阅读,要求阅读书本上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段落的时候,首先不应该只停留在文字表面,还应该看到文字背后的内涵”,也就是说在认识书本讲的道理之后,还应该想一想,人家是如何琢磨出来的,经历多少坎坷,突破多少难关,才获得这个发现的。这种深入探究的阅读方法,古今中外,一直受到学界推崇。
  对精品的摩玩,另一法是反复阅读。“重新再读一本书,就仿佛与老友重逢”(伏尔泰语),可见其不同于一般阅读。温故而知新,这是学问之道,也是读书之道。西方不少政治家,包括革命导师马克思常常把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剧作精品反复诵读、品味,从而受到语言大师如珠妙语的薰陶。革命导师列宁曾多次被沙皇政府流放,流放时,他随身带的书中就有歌德的名作《浮士德》。总之,精品赏析,涵咏浸润,好处一言难尽。
  四、交流、诵读式
  闲暇时,约几个朋友,泡一壶香茗,一起欣赏美文佳作,见到有兴味的题材,边看边谈,交流感受,畅谈收获,互相感染。当独自一人阅读时,见到锦语妙文,又没有他人交流共品时,不妨一个人朗读欣赏或作演说,或作表演,使阅读材料生动起来,鲜活起来,从中体会揣摩字句的推敲,作品的内涵、作者的意图。朗读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是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就是对于走上社会的青年,也能起到培养语感,锻炼口才,启迪心智的作用。
  五、笔录式
  这是有准备的阅读方式,讲究长久效益的阅读方式,应该提倡。因为人的视学所及,要无遗漏地长期做到“过目不记”,可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大脑的记忆规律证明,只有不断遗忘,才能不断记忆,最终温故而知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随见随放的材料,手边备有一摘抄本。来个随见随记,以备日后查检。这正如有人作过的比喻,一个椎夫上山砍柴,只带斧子不带绳索,一天下来,收获甚微,而带斧子又带绳索,边砍边捆扎,省时省力,收获甚丰。革命老人徐特立曾说:“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全抄不如摘抄。”阅读中的摘抄可以参考徐老的经验。而在阅读过程中,心有所得,或持异议,或有发现,或有灵感创意,可以在书刊的天地头或摘抄本上随即记下,不使思想的火花稍纵即逝,杳如黄鹤,这是很有益处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家校关系紧张,老师和家长之间缺乏沟通与信任,已经成为了现今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又一个难题。面对孩子身后形形色色的家长,老师既需要真诚的交流和沟通,也需要智慧的激励和引导。笔者通过自己接手一个新班后引导和激励家长的三个案例,来谈谈自身的感悟。  关键词:教师;家长;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12-2     一、平
摘 要:语文教学的有效乃至高效需要我们积极关注教学过程的实在和方法手段的灵活,遵循学生的实际,做到“升温“有度。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性;相融;有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18-1     从“目标”和“效果”的关系来看,有效又界定为目标明晰、过程优化、效果实在。为此,目标的设定和效果的达成之间最为重要的便是实施教学过程
摘要:初中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通病依旧困扰着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唱着独角戏,学生有的疲于应付,有的压根就懒得应付,可是很多的音乐教师面对这种现象却司空见惯,认为初中的音乐课堂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初中音乐已经不需要“互动”了,事实是这样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初中音乐尚需“互动”,而且教师在互动环节还要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多动点脑子,本文结合实践简单说说初中音乐课堂的“互动”。  关
摘要:在学校建设中,作为学校领导要把增强教师群体凝聚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积极构建平等、和谐、互助的教师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上下同心,协同努力去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并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学校发展;教师群体;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06-2  所谓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群体成员的向心力,也就是群
摘要: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信任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上进的动力;只有尊重、信任学生,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关键词:尊重;信任;人权;自主性;权利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2-009-1  长期以来,“尊师重教”的宣传已深入人心,重
摘要:师资培训工程是促进教师成长发展的一项核心工程。本文针对现有地理教师培训机制,探讨如何建立一种长效互动、新颖合作的发展平台,实现打造一大批名师团队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师培工程;互动合作;名师群体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13-22012年相城区地理学科“大家学堂”在阵阵掌声中圆满收官。本次活动有幸聆听了江苏省地理特级教师廖书庆老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提出问题——引导感悟——主动获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发展语文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有目的、有选择地引导学生课外探究,自主探究问题并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并引导学生对疑问的个性化理解,激发学生充分发展各自丰富多彩的个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摘 要:合作学习改善了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  关键词:课程改革;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61-2  “自学、交流、共享、提高”学习模式是笔者近两三年中逐步总结形成的一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它的形成是“自学、讨论、引导”的教学法
本文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期立项课题《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初中教学文化构建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3JK10L098,主持人:李峰)的研究成果。  摘要:班级文化建设是打造优秀班集体的有效途径,班主任要善于营造班级氛围,充分依托网络力量,寻求多样载体,进而拓展“三维空间”,努力营造好班级文化。  关键词:初中;班级文化;三维空间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摘 要: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塑造人,它和所有关于“人”的学说在理念上是相通的。跳出教育看教育,也许能看得更清楚,更深刻。  关键词:教育;禅理;相通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18-2  “禅”是解决与生命和自然有关的问题的;“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我们的智能;从这些方面讲,“禅”也具有教育的功能。“禅”重视生命的价值,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