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会自觉地学习,把学习压力转化成学习动力。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对他们来说则变成是有趣的活动,繁重的学习任务则变成他们的游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地快乐学语文。
因此,教学激趣艺术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之一,它既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反映了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运用技术。教师的教学激趣艺术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愉快的重要因素。教学不只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过程。爱恩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无意注意在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中占主导地位。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学习目的不明确,好动好玩,自觉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常会导致学生上课分心,干扰了正常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与学生知识、情感互动的形式。教师要想在这活动中灵活地驰骋,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激趣艺术,防止学生上课分心。
小学生的教学活动主要以直观的形式组织教学为主,即小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更有吸引力,对概括性、抽象性的事物不易理解,语文学科主要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故小学语文课堂的成功离不开教学激趣艺术。兴趣既是入门的教师,又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以下谈几点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供同仁参考。
一、以奇激趣
儿童的好奇心是很可贵的,好奇心会引起人的兴趣。教师在上课时用奇特、巧妙的问题或事物引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学《小狮子爱尔莎》时,教师说:“狮子,大家都知道是森林之王,非常凶猛,但却有一只狮子对人非常有感情,并和人做起了朋友。”学生听到这里瞪大了惊奇的双眼,教师这时来一句:“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知道了。”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想学的欲望。
二、以悬激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心切。在教学中可巧设悬念,引导学生追根问底。教《乌鸦喝水》时,讲一只口渴的乌鸦到处找水喝,找到水后,却喝不着,这是为什么呢?它最后喝着水了吗?这些悬念使学生纷纷做各种设想,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步教学,其效果不言而喻。
三、以形激趣
小学生容易受情绪感染,可用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描述事物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进行语言描述时,要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激昂时,可以急风骤雨,排空而过;深沉时,可似春雨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对事物有一个形象的认识。有位教师教“鸟”和“乌”这两个字时这样引导:“乌鸦身上长着黑羽毛,它头上有颗黑眼珠,但由于全身漆黑,它的眼珠我们就不容易看到,所以‘乌’字里没有一点。”学生觉得有趣,很快将这两个字辨认清楚,牢固掌握了。
四、以图激趣
学生通过直观地看图,能增长感性知识。教学《小猴子下山》时,教师出示幻灯片进行启发提问:“小猴子下山到了哪些地方?它是怎么做的?小猴子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教师通过启发诱导,让形象和语言文字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五、以新激趣
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有的教师在教学《燕子飞回来》时,针对课文中的“他们找到了老家”一句问学生:“燕子有翅,‘找’到老家。用‘找’好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活跃起来了,有的说用“飞”字好。教师又问:“你们的理由各是什么?”“燕子会飞,用‘飞’字好。”“燕子外出一年了,不知怎么回来,应该说‘找’回家。”“燕子是回老家,用不着‘找’!”……教师让学生从书中找理由,学生翻阅以后,说:“课文里写海面上搭起许多铁架,山上通了电力机车,说明燕子回来的路上已大变了样,当然要去‘找’了!用‘找’更能说明祖国变化大!”原来认为用‘飞’字好的学生也说:“应用‘找’字。”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们的见解。
六、以演激趣
学习一篇课文时,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使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学生的形象表演。例如:教学《小马过河》一文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请几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马、老牛、小松鼠,表演后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师以角色表演的方式创设情境,在课堂上再现了生活。
七、想象激趣
带学生到野外、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观察春天的景色后,在学习《春天》这课时,让学生联想春天的景色。这时学生已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很容易进入所学课文情境中。在学习《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后,学生明白了“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道理,以《小灰兔种菜》为题,开展说话练习,学生进行充分想像,兴趣十足。这不仅深化了课堂教学,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八、以情激趣
“爱屋及乌”这一成语告诉我们,情感具有迁移功能,而“亲其师,信其道”更明确指出,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改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倾向性,因此教师要注意师生心理沟通,对学生及时肯定,多用激励性语言。利用课余共同游戏等方法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从而使学生愉快地学习。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北史家务乡西孟小学)
因此,教学激趣艺术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之一,它既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反映了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运用技术。教师的教学激趣艺术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愉快的重要因素。教学不只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过程。爱恩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无意注意在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中占主导地位。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学习目的不明确,好动好玩,自觉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常会导致学生上课分心,干扰了正常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与学生知识、情感互动的形式。教师要想在这活动中灵活地驰骋,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激趣艺术,防止学生上课分心。
小学生的教学活动主要以直观的形式组织教学为主,即小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更有吸引力,对概括性、抽象性的事物不易理解,语文学科主要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故小学语文课堂的成功离不开教学激趣艺术。兴趣既是入门的教师,又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以下谈几点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供同仁参考。
一、以奇激趣
儿童的好奇心是很可贵的,好奇心会引起人的兴趣。教师在上课时用奇特、巧妙的问题或事物引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学《小狮子爱尔莎》时,教师说:“狮子,大家都知道是森林之王,非常凶猛,但却有一只狮子对人非常有感情,并和人做起了朋友。”学生听到这里瞪大了惊奇的双眼,教师这时来一句:“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知道了。”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想学的欲望。
二、以悬激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心切。在教学中可巧设悬念,引导学生追根问底。教《乌鸦喝水》时,讲一只口渴的乌鸦到处找水喝,找到水后,却喝不着,这是为什么呢?它最后喝着水了吗?这些悬念使学生纷纷做各种设想,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步教学,其效果不言而喻。
三、以形激趣
小学生容易受情绪感染,可用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描述事物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进行语言描述时,要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激昂时,可以急风骤雨,排空而过;深沉时,可似春雨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对事物有一个形象的认识。有位教师教“鸟”和“乌”这两个字时这样引导:“乌鸦身上长着黑羽毛,它头上有颗黑眼珠,但由于全身漆黑,它的眼珠我们就不容易看到,所以‘乌’字里没有一点。”学生觉得有趣,很快将这两个字辨认清楚,牢固掌握了。
四、以图激趣
学生通过直观地看图,能增长感性知识。教学《小猴子下山》时,教师出示幻灯片进行启发提问:“小猴子下山到了哪些地方?它是怎么做的?小猴子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教师通过启发诱导,让形象和语言文字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五、以新激趣
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有的教师在教学《燕子飞回来》时,针对课文中的“他们找到了老家”一句问学生:“燕子有翅,‘找’到老家。用‘找’好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活跃起来了,有的说用“飞”字好。教师又问:“你们的理由各是什么?”“燕子会飞,用‘飞’字好。”“燕子外出一年了,不知怎么回来,应该说‘找’回家。”“燕子是回老家,用不着‘找’!”……教师让学生从书中找理由,学生翻阅以后,说:“课文里写海面上搭起许多铁架,山上通了电力机车,说明燕子回来的路上已大变了样,当然要去‘找’了!用‘找’更能说明祖国变化大!”原来认为用‘飞’字好的学生也说:“应用‘找’字。”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们的见解。
六、以演激趣
学习一篇课文时,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使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学生的形象表演。例如:教学《小马过河》一文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请几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马、老牛、小松鼠,表演后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师以角色表演的方式创设情境,在课堂上再现了生活。
七、想象激趣
带学生到野外、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观察春天的景色后,在学习《春天》这课时,让学生联想春天的景色。这时学生已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很容易进入所学课文情境中。在学习《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后,学生明白了“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道理,以《小灰兔种菜》为题,开展说话练习,学生进行充分想像,兴趣十足。这不仅深化了课堂教学,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八、以情激趣
“爱屋及乌”这一成语告诉我们,情感具有迁移功能,而“亲其师,信其道”更明确指出,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改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倾向性,因此教师要注意师生心理沟通,对学生及时肯定,多用激励性语言。利用课余共同游戏等方法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从而使学生愉快地学习。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北史家务乡西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