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格局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设计实践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s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大思政”格局下,高职公共英语应该要“种好责任田”,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作为一门兼具知识性和人文性的课程,高职英语在课程思政改革中有较重要的地位,其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范围跨度较大,学时较长。本文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例,以公共英语的一个章节为研究对象,探讨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如何结合专业特色和英语课堂特色,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英语教学,实现英语教学的课程思政作用。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设计;旅游管理專业
  【作者简介】赵琰(1986-),女,湖南株洲人,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教学法。
  【基金项目】2020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思政’格局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融合路径研究”(课题编号:ZJGB2020073);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院级课题“新时代高职英语践行课程思政有效路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YX12)。
  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人有责、课课有责。教育部 2017年指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高职英语在课程思政改革中有较重要的地位,因为高职英语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范围跨度较大,学时较长,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之一。高职英语丰富的教学内容就包括知识和人文的双重性,发挥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文化价值观、人文知识素养的关键任务。其教学目标一方面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是要将思政教育和德育融入英语课程中,在注重以英语技能知识为载体的同时开展育人工作,多途径挖掘高职英语课程的思政元素,探索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路径,帮助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思政教育功能,落实每一个英语教师的育人职责。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贯彻思政教育,对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及高职思政教育工作都是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得高职英语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承担用英语讲好中国、阐释中国方案的、传播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使命,对新时代高职英语改革具有引领作用,最终实现课堂育人,立德树人。
  一、当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1.中国文化认同缺失。当前环境下比较注重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应用,如西方的节日、西方的生活用语,西方的社会用语等,这导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单向地沉浸在西方文化中,缺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缺少对本国语言的融合,虽然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要中西结合,了解西方文化,运用英语向外界阐述中国思想、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
  2.英语教学中人文性教育目标隐形。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环节在于抓住英语教学和思政教学的重合区——即人文性教育目标。当前环境下英语教学比较注重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但是对于语言教学所承载的人文性教育内容,如人格品质的培养、价值观的引领、职业素养的培养、理想人格、理想社会、社会道德的培养等元素,还存在挖掘不够深入,缺乏实效的问题。
  3.缺乏科学系统的内容和思政教学的方法。当前英语课程中没有深入挖掘思政教育资源,缺乏体系化和模块化的教学内容,需要渗透思政教育内容,进行科学的梳理和设置。
  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
  1.课程分析。公共英语是大多数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是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其兼具语言文化学习的工具性,又具文化引领的人文性。受众面最广,教学计划时间最长,实际投入时间最长,它的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特点决定了公共英语是实现、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目标的思政教育的重要责任田。公共英语的思政目标是将英语语言技能学习与职业技能和思政教育相结合,实现共频共振。
  2.课程思政项目。江苏大学梅强校长指出,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关键是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以及积极补充语言教学素材(梅强,2018)。公共英语课程具体的思政项目如下:
  (1)通过深度挖掘并灵活运用教材中每个单元的思政元素,结合旅游专业,从教学内容中深度挖掘出其所传达的文化和人文精神,提高思想觉悟,教育学生爱岗敬业,提升职业技能,增强学生文化和民族自信,树立健康的三观。
  (2)积极补充语言教学素材。
  结合时事动态、形势和政策,寻找德育典型,渗透思想教育。针对旅游行业热点话题进行有效的英语辩论或演讲;有关旅游服务礼仪、外宾服务、模拟导游英语情景剧等。
  三、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课程采用翻转课堂模式,依托Ismart配套学习APP,将思政理念融入课程,将教学活动进行情境化、情感化、个性化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将“中国的人和事”作为教学设计主线,帮助学生将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体现了语言文化与价值引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向结合,能够有力支持立德树人最终目标的实现。特选取本课程第三单元“Travel”的听说课来设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1.课前任务。
  (1)在云课堂观看描述景点名胜的词汇句子的微课。(2)赏析介绍景点名胜的简单实例。(3)思考总结作为导游和游客的对错行为的案例。(4)初步尝试用所学词汇和句子,结合专业岗位技能,用英文VLOG的形式介绍一个景点。其中任务3和4蕴含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思政元素。
  2.课堂实施。
  (1)观看教师精选的一个综合旅游景点的英文宣传视频,让学生回顾课前知识即旅游的种类,说出这个宣传片里有哪些观光种类。得出结论,国家湿地公园对应生态旅游,红军寨对应红色旅游,民俗村对应农家乐。   (2)在云课堂上测验课前有关旅游的词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讲解重点词汇。
  (3)根据旅游景点视频和图片,学生分组编写有关各个景点的对话并口语操练,融入思政元素。作为导游,要学会用熟练的英文介绍中国景点名胜,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掌握职业技能,传承工匠精神,从而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4)就作为导游角色和游客角色,讨论2019年破坏性攀登江西省三清山巨蟒峰的三位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和昆明导游黄杨红在带团过程中辱骂游客、胁迫游客消费的两个典型案例。思政元素:作为导游,应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尤其是道德素养,提高职业修养。作为游客,培养环保旅游和文明旅游意识,做文明公民。
  (5)听力素材结合旅游相关专业知识和所需要的职业素养,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实际情况以及英语运用能力。
  3.课后任务。
  (1)英语趣配音APP—玩英文介绍中国某一景点的配音,在提升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
  (2)制作VLOG,在云课堂上传介绍自己家乡的英文VLOG,通过对家乡景点的拍摄和英文讲述来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3)记下教师在课前精选的一个综合旅游景点的英文宣传视频的英文内容,回顾旅游种类,以此增强职业技能,提升职业能力。
  4.综合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占总评的60%)和终结性评价(占总评的40%)这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模式,能够让学生持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增强自我管理意识。考核学生的思政化程度,即从认知、情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变化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点内容。在进行终结性评价时,教师可以创新考试内容,在笔试中对试题的素材选择上应结合旅游相关专业知识以及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口试则应主要考核学生的職业英语。
  5.教学效果。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利用翻转课堂模式,课前课中课后的任务,学习和讨论都涉及了与本次课相关的思政元素,学生关注的鲜活的现实问题,与他们当前的人生际遇和心灵困惑相结合,教与学的效果都有较大提升。英语语言技能,职业素养,思政教育,三者结合,共频共振。
  四、结语
  利用翻转课堂模式,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挖掘的思政元素是学生关注的鲜活的现实问题,与他们当前的人生际遇和心灵困惑相结合,提升了对英语课堂的兴趣,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育了科学价值观,英语学习和思政教育共频共振;培养了职业素养,敬畏职业、坚守工作,传承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爱国爱家情感。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2]盛慧.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融合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9):96-98.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4]沈艺.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卷宗, 2014(8):104.
  [5]傅荣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J].才智,2018(4): 18+20.
  [6]王飞.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文教资料,2019(17).
  [7]曾武祈,郑翠红,朱扶蓉.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1(10):19-21.
  [8]陈丽霞.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的思政价值内涵与实现路径—以《综合英语》课程改革为例[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104-107.
  [9]李梅兰.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路径探析——以“批判性阅读”课程教学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116-118,130.
其他文献
【摘要】写作既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途径,也是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方法。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小学高段学生普遍对写作缺乏兴趣,作文质量也不高。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常常束手无策。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设计DICC教学法,即示范(Demonstrate)、模仿(Imitate)、撰文(Compose)、创新(Create)。通过DICC教学法,帮助学生合理谋篇布局、有效地搭建文章架
期刊
【摘要】在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时代下,毋庸置疑,英语是一门充满学习价值的学科,值得教师去深入研究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为学生的长远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初中英语教师,要有纵观全局的思想,从多个视角研究引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充满兴趣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最终构建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而本文将会对多视角下提高初中英语课堂高效教学的策略进行一番阐述说明。  【
期刊
【摘要】高职扩招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为使学生在日后的实践和工作中实用性强,在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课前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做好学习的铺垫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线下授课创设翻转课堂为学生答疑解惑并扩充相关知识;课后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复习及拓展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
期刊
【摘要】思维品质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高中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才能始终朝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健康成长与长远发展。而英语作为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对学生思维品质教育的重要教学载体。基于此,高中英语教师重视对学生的文本解读教学,创新符合学生学习的文本解读方式,进行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培养,使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将其变成自身的知识与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本解
期刊
【摘要】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单词量和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径,所以阅读教学备受教师的重视。将戏剧教学法应用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提升学生的言语语言和肢体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技能,以此提升教学效果。为此,本文就戏剧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以此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和借鉴,促进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和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戏剧教学法;英
期刊
【摘要】在现代化教育的背景之下,将教学课程内容与对于学生的核心素质素养能力结合起来,成了现阶段教育领域的新发展方向。在英语写作教学课程当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于学习方法的传递,也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本文以“小升初英语写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如何有效开展小升初英语写作课程”这一课题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英语写作;小升初;过渡衔接  【作者简介】曹玉凤,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深入贯彻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要想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就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将文化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涵养。因此,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升未来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简介】蔡艳,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摄山初级中学。  
期刊
【摘要】写作训练是初中英语学习阶段一个重中之重的内容,学生写作能力是衡量其英语综合语言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本研究主要从读写结合相关教学理论着手,以初中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否适合当前初中阶段的教学。目的是促进创新,激发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活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的写作水平由低到高、稳中递进,使之成为推动学生写作成绩进步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读写结合;初中英语
期刊
【摘要】本研究基于 279 名石林民族中学高二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采用路径分析探究了二语自我、歧义容忍度和交际意愿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石林民族中学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动机直接影响交际意愿,并不存在歧义容忍度的中介效应。  【关键词】中学生;动机自我;歧义容忍度;交际意愿;中介关系  【作者简介】昂文莉(1997.11-),女,彝族,云南曲靖人,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
期刊
【摘要】在当前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信息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对于教育事业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这样一来,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加速教学目标的完成,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但是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仍然有许多教师未能从传统教学的束缚中挣脱,还在大范围使用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模式,究其根本,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两方面造成的,分别是教师出发点以及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