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1年中国大革命》特色有三:一、以1911年为横切面,展示宏大的“原生态”的历史场景;二、以“温情与敬意”的笔调描述伟大的革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有“戏”(细节的描述、心理的窥探)、有“说”(背景之剖解、史实之论辩),可读而非坊间俗野之戏说,与那般借卖历史以肥身之学术流寇,有别天渊。
1911年武昌城的枪声依稀,辛亥革命的硝烟经已过眼百年。百载以来,无论是国民党还是中共的史学家,囿于意识形态对“革命叙述”的要求,强调“革命”之于现代中国的政治合法性意义,“伟大”、“划时代”、“里程碑”等话语,被建构为国人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
前辈学者对辛亥革命较为成熟的研究,为后学指出了理解辛亥革命的“终南捷径”,同时也令后学欲图突破,畏如登蜀道。上世纪80年代始,社会史研究取向兴起,“眼光向下”引领史学研究的新旨趣。身处“告别革命年代”的史坛后进,在后现代主义“消解宏大秩序”的历史叙述中“移情别恋”。本为“显学”的辛亥研究,遂而由“热”趋“冷”,几沦为“边缘”、“纪念”之尴尬。
平心而论,既往的辛亥研究论著,出于意识形态的考量,有嫌于先入为主的“预判”下,更多地注重从革命党人的叙述视角,构建有关辛亥记忆的历史谱系。与之相对应者,革命的对象清王朝和革命中有重要贡献的立宪党人,则囿于革命“神圣”、改良“反动”的“非是即非”论评标准,被打入另册,很大程度上,为革命陪衬。
黎澍先生曾经总结过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四个缺点,其一是追随“国民党观点”,即不注重历史实际,不充分研究材料,而以领袖、党派划线,跟着国民党人云亦云。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学人仍有难脱民国年间辛亥革命的叙述范式,更多的还是从“革命功成”的“后见之明”出发,判评历史人事,推导革命与立宪的二元对立关系。如是之研究视域背后,剔除意识形态的作祟,传统“成王败寇”的叙述逻辑,亦隐约可见。
近年,有学者对近代史研究领域“倒放电影”(regressive method)的范式提出质疑。而对陈寅恪重新发掘,“温情与敬意”、“了解与同情”论述法,则被视作“明清以降的近世和近代”历史最适宜的研究取向。正是在如是语境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马勇研究员推出了新作《1911年中国大革命》。
于2001年发行的《超越改良与革命》,马君已尝试“摒弃那些简单的二元对立模式”,在超越“革命与改良”、“激进与保守”等传统价值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重构近代中国的历史叙述。《1911年中国大革命》,可视为前著的姊妹篇。
全书一反既往关于革命“进步”、立宪“落后”的二元对立叙述范式,重新审视辛亥前革命与立宪间的纷争,以及清政府的态度。书中指出:1905年清廷决心涉水政治改革的“深水区”前,革命与改良在时人心目中其实并无本质区别。受日俄战争中沙俄专制败于君宪日本的影响,立宪主义在国内的高涨,引发了满清权贵对改革认知的松动。立宪改良思潮,由“江湖”呐喊一跃而成为“庙堂”决策,革命与改良始作分野。
此后几年革命党人日趋增长的刺杀活动,在以往的研究论著看来,这无疑是革命高潮莅临的前奏。诚然,革命党人确实也有以血肉之躯以唤醒国民觉起之功效。而在马氏的笔下,立宪改良的方案更为时人所倾心。自杀性的攻击,未尝不是革命党人落处下风的悲壮之举。不仅未能唤回舆论的同情,反倒坚定了清廷施行立宪的决心。革命与改良的此消彼伏,彰显出历史的吊诡性,也构成了晚清后几年中国政治博弈的二重旋律。
辛亥年间事起,纵然与满清贵胄“铁路国有化”和“皇族内阁”政策的出台有关,立宪派人士在此之前的积极奔走不容忽视。马君告诉读者,革命最后由一幕看似无法收场的武装乱变,转化为“一场和平的权力交接”,绝非革命党人一家所能独就的。北洋军人的从中斡旋,乃至清廷最高决策者紧要关头的“深明大义”,各方政治势力从“民族大义、国家前途着眼”,“尽量体会对方的感觉,尽量多地牺牲自己,满足对方”。可以说正是“庙堂”与“江湖”的合力,以最小的代价,铸成了1911年“大革命”的功业。马氏的论断,更为全面地展现近代中国历史场景的多维视角,较之“后见之明”的线性“革命”逻辑推导,似乎更符合史学研究“无限接近现场”的旨宗。
此外,以往有关辛亥年间各种人物的研究与论评,论者囿于“非红即白”式的二元对立阶级话语影响,在革命“政治正确”的红旗下,简单地将之约于“爱国”、“进步”,或者“反动”、“落后”。缺乏对历史人物身处复杂的时空漩涡中,“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作深刻的分析,有将历史人物“脸谱化”的嫌疑。《1911中国大革命》则试图为“反派”人物“正身”。以袁世凯为例,曾记否,学人往往抓住袁氏晚年称帝一案不放,对袁在辛亥前后的事功,则从恶意的角度妄加揣度,大有把袁“置之死地而后快”之感。
马氏甩开以往的“推论”指出,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很快就启用袁世凯,过去的说法以为袁世凯公报私仇,吐这三年被冷落的恶气,隔岸观火,讨价还价。这样的判断背后多少有“恶人必作恶”的隐喻。事实是袁世凯对朝廷过去几年政治变革止步不前抱有怨言,他也确实想过利用武昌危机让清廷改过自新,加快改革步伐。不过,袁世凯的政治理想也仅是推动君主立宪,所以他出山之后在与黎元洪和南方革命党人的交涉中,始终坚守这一政治立场。这也是他赢得包括清廷在内各方政治信誉的关键,盖因朝三暮四的政治家不可能博得信赖也。
关于1908年袁世凯被黜,马氏揭示,此案绝非摄政王心胸狭窄公报私仇那么简单。袁氏最终开缺还籍养疴,除与袁氏的北洋军事集团崛起,威胁到满清贵胄和摄政王的统治有关外,“甚至是当时国际大环境的产物,是列强在远东竞争的必然结果”。
概言之,1902年英日同盟条约的缔结,导致了远东战略格局被打破。德、美为维护其东亚的利益,遂由德国于1906年提议组建中美德三国同盟,以此与之抗诘。对此建议,当时主持外交事务的袁世凯高度赞同,并认为这是中国走出外交困境、遏制日本在亚洲扩张的重要棋子。
1908年,唐绍仪出使美国,意在推动三国同盟的建立。而日本在此之前,加紧了同美方的谈判,以重大让步阻止了中美间的结盟。此后,中美关系迅速降温,清廷内部亲日势力再次抬头,“袁世凯的命运也就由此注定了”。
这或是马君在提示后来者,外力因素之于近代中国的重要意义。如此也凸显出史学研究面对诡异多变、看似简单的事件背后,实则迷雾重重;神圣光环之下,内容或许肮脏不堪。历史学家惟有“知人论世”,方能对前人表“温情与敬意”,以达“了解之同情”。这恐怕正是史家的功夫所在,亦是史学研究的旨趣所在。
(作者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研究员)
《1911年中国大革命》
作者:马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本书将辛亥革命解读为,“以最小的代价成就了中国近代史中重要的转折点”。作者将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其耗费的历史代价进行比较,提出它是多种政治势力互相妥协的结果——无论是革命派还是立宪派,袁世凯还是清王朝权贵,都有自己的坚持和自己的让步,最后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清王朝的消亡。
一周书情
《浪漫主义时代的政治观念》
作者:(英)以赛亚•伯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本书被广泛视为以赛亚•伯林众多著作的“大纲”,勾勒出伯林的大部分研究主题。其中许多观念普遍存在于他以后的作品中。
《民主与现代化(有关21世纪挑战的争论)》
作者:(俄)伊诺泽姆采夫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4月
这本汇集了欧洲、美洲和亚洲学者观点的论文集,内容涵盖了半代民主的矛盾,民主形式多样性,民主与现代化的相互关系,民主在世界上发展及其传播的前景等。
《沃伯格家族:一个犹太金融家族的传奇》
作者:(美)罗恩•彻诺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4月
这是20世纪初盛极一时的银行巨头沃伯格家族的传记,描绘的不止是一个犹太金融家族的传奇,也是西方犹太人恢弘且苦难的历史。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
作者:(美)彼得•彼得森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1年4月
彼得森的旅程是一个了不起的故事——投资银行家、商务部长、黑石集团创始人,但在这本书里,他并未渲染那些众人瞩目的关键时刻,而是以坦诚的态度把自己人生每个阶段真实的记录下来。
《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
作者: 颜海平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5月
康奈尔大学教授颜海平将文学史与生命史结合,考察了中国跨文化女性主义的政治与诗学,我们也可由此重新思考20世纪中国和中国革命的诸多面向。
1911年武昌城的枪声依稀,辛亥革命的硝烟经已过眼百年。百载以来,无论是国民党还是中共的史学家,囿于意识形态对“革命叙述”的要求,强调“革命”之于现代中国的政治合法性意义,“伟大”、“划时代”、“里程碑”等话语,被建构为国人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
前辈学者对辛亥革命较为成熟的研究,为后学指出了理解辛亥革命的“终南捷径”,同时也令后学欲图突破,畏如登蜀道。上世纪80年代始,社会史研究取向兴起,“眼光向下”引领史学研究的新旨趣。身处“告别革命年代”的史坛后进,在后现代主义“消解宏大秩序”的历史叙述中“移情别恋”。本为“显学”的辛亥研究,遂而由“热”趋“冷”,几沦为“边缘”、“纪念”之尴尬。
平心而论,既往的辛亥研究论著,出于意识形态的考量,有嫌于先入为主的“预判”下,更多地注重从革命党人的叙述视角,构建有关辛亥记忆的历史谱系。与之相对应者,革命的对象清王朝和革命中有重要贡献的立宪党人,则囿于革命“神圣”、改良“反动”的“非是即非”论评标准,被打入另册,很大程度上,为革命陪衬。
黎澍先生曾经总结过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四个缺点,其一是追随“国民党观点”,即不注重历史实际,不充分研究材料,而以领袖、党派划线,跟着国民党人云亦云。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学人仍有难脱民国年间辛亥革命的叙述范式,更多的还是从“革命功成”的“后见之明”出发,判评历史人事,推导革命与立宪的二元对立关系。如是之研究视域背后,剔除意识形态的作祟,传统“成王败寇”的叙述逻辑,亦隐约可见。
近年,有学者对近代史研究领域“倒放电影”(regressive method)的范式提出质疑。而对陈寅恪重新发掘,“温情与敬意”、“了解与同情”论述法,则被视作“明清以降的近世和近代”历史最适宜的研究取向。正是在如是语境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马勇研究员推出了新作《1911年中国大革命》。
于2001年发行的《超越改良与革命》,马君已尝试“摒弃那些简单的二元对立模式”,在超越“革命与改良”、“激进与保守”等传统价值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重构近代中国的历史叙述。《1911年中国大革命》,可视为前著的姊妹篇。
全书一反既往关于革命“进步”、立宪“落后”的二元对立叙述范式,重新审视辛亥前革命与立宪间的纷争,以及清政府的态度。书中指出:1905年清廷决心涉水政治改革的“深水区”前,革命与改良在时人心目中其实并无本质区别。受日俄战争中沙俄专制败于君宪日本的影响,立宪主义在国内的高涨,引发了满清权贵对改革认知的松动。立宪改良思潮,由“江湖”呐喊一跃而成为“庙堂”决策,革命与改良始作分野。
此后几年革命党人日趋增长的刺杀活动,在以往的研究论著看来,这无疑是革命高潮莅临的前奏。诚然,革命党人确实也有以血肉之躯以唤醒国民觉起之功效。而在马氏的笔下,立宪改良的方案更为时人所倾心。自杀性的攻击,未尝不是革命党人落处下风的悲壮之举。不仅未能唤回舆论的同情,反倒坚定了清廷施行立宪的决心。革命与改良的此消彼伏,彰显出历史的吊诡性,也构成了晚清后几年中国政治博弈的二重旋律。
辛亥年间事起,纵然与满清贵胄“铁路国有化”和“皇族内阁”政策的出台有关,立宪派人士在此之前的积极奔走不容忽视。马君告诉读者,革命最后由一幕看似无法收场的武装乱变,转化为“一场和平的权力交接”,绝非革命党人一家所能独就的。北洋军人的从中斡旋,乃至清廷最高决策者紧要关头的“深明大义”,各方政治势力从“民族大义、国家前途着眼”,“尽量体会对方的感觉,尽量多地牺牲自己,满足对方”。可以说正是“庙堂”与“江湖”的合力,以最小的代价,铸成了1911年“大革命”的功业。马氏的论断,更为全面地展现近代中国历史场景的多维视角,较之“后见之明”的线性“革命”逻辑推导,似乎更符合史学研究“无限接近现场”的旨宗。
此外,以往有关辛亥年间各种人物的研究与论评,论者囿于“非红即白”式的二元对立阶级话语影响,在革命“政治正确”的红旗下,简单地将之约于“爱国”、“进步”,或者“反动”、“落后”。缺乏对历史人物身处复杂的时空漩涡中,“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作深刻的分析,有将历史人物“脸谱化”的嫌疑。《1911中国大革命》则试图为“反派”人物“正身”。以袁世凯为例,曾记否,学人往往抓住袁氏晚年称帝一案不放,对袁在辛亥前后的事功,则从恶意的角度妄加揣度,大有把袁“置之死地而后快”之感。
马氏甩开以往的“推论”指出,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很快就启用袁世凯,过去的说法以为袁世凯公报私仇,吐这三年被冷落的恶气,隔岸观火,讨价还价。这样的判断背后多少有“恶人必作恶”的隐喻。事实是袁世凯对朝廷过去几年政治变革止步不前抱有怨言,他也确实想过利用武昌危机让清廷改过自新,加快改革步伐。不过,袁世凯的政治理想也仅是推动君主立宪,所以他出山之后在与黎元洪和南方革命党人的交涉中,始终坚守这一政治立场。这也是他赢得包括清廷在内各方政治信誉的关键,盖因朝三暮四的政治家不可能博得信赖也。
关于1908年袁世凯被黜,马氏揭示,此案绝非摄政王心胸狭窄公报私仇那么简单。袁氏最终开缺还籍养疴,除与袁氏的北洋军事集团崛起,威胁到满清贵胄和摄政王的统治有关外,“甚至是当时国际大环境的产物,是列强在远东竞争的必然结果”。
概言之,1902年英日同盟条约的缔结,导致了远东战略格局被打破。德、美为维护其东亚的利益,遂由德国于1906年提议组建中美德三国同盟,以此与之抗诘。对此建议,当时主持外交事务的袁世凯高度赞同,并认为这是中国走出外交困境、遏制日本在亚洲扩张的重要棋子。
1908年,唐绍仪出使美国,意在推动三国同盟的建立。而日本在此之前,加紧了同美方的谈判,以重大让步阻止了中美间的结盟。此后,中美关系迅速降温,清廷内部亲日势力再次抬头,“袁世凯的命运也就由此注定了”。
这或是马君在提示后来者,外力因素之于近代中国的重要意义。如此也凸显出史学研究面对诡异多变、看似简单的事件背后,实则迷雾重重;神圣光环之下,内容或许肮脏不堪。历史学家惟有“知人论世”,方能对前人表“温情与敬意”,以达“了解之同情”。这恐怕正是史家的功夫所在,亦是史学研究的旨趣所在。
(作者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研究员)
《1911年中国大革命》
作者:马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本书将辛亥革命解读为,“以最小的代价成就了中国近代史中重要的转折点”。作者将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其耗费的历史代价进行比较,提出它是多种政治势力互相妥协的结果——无论是革命派还是立宪派,袁世凯还是清王朝权贵,都有自己的坚持和自己的让步,最后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清王朝的消亡。
一周书情
《浪漫主义时代的政治观念》
作者:(英)以赛亚•伯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本书被广泛视为以赛亚•伯林众多著作的“大纲”,勾勒出伯林的大部分研究主题。其中许多观念普遍存在于他以后的作品中。
《民主与现代化(有关21世纪挑战的争论)》
作者:(俄)伊诺泽姆采夫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4月
这本汇集了欧洲、美洲和亚洲学者观点的论文集,内容涵盖了半代民主的矛盾,民主形式多样性,民主与现代化的相互关系,民主在世界上发展及其传播的前景等。
《沃伯格家族:一个犹太金融家族的传奇》
作者:(美)罗恩•彻诺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4月
这是20世纪初盛极一时的银行巨头沃伯格家族的传记,描绘的不止是一个犹太金融家族的传奇,也是西方犹太人恢弘且苦难的历史。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
作者:(美)彼得•彼得森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1年4月
彼得森的旅程是一个了不起的故事——投资银行家、商务部长、黑石集团创始人,但在这本书里,他并未渲染那些众人瞩目的关键时刻,而是以坦诚的态度把自己人生每个阶段真实的记录下来。
《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
作者: 颜海平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5月
康奈尔大学教授颜海平将文学史与生命史结合,考察了中国跨文化女性主义的政治与诗学,我们也可由此重新思考20世纪中国和中国革命的诸多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