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辅助课堂作文教学,能改变作文教学信息传递方法和手段,有效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使其兴趣盎然。那么怎样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写好作文呢?
巧用多媒体,重视教学素材的形象化
许多教师感觉,学生在参与各项活动时兴致勃勃、神采飞扬,可一旦拿起笔就无从下手。其实学生的头脑中仍然留有活动时的模糊痕迹,但就是找不到一个切入点。如果在学生欲言而难言的情况下,教师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再现情景,唤醒学生脑中已有的生活沉淀,学生就很容易情动而辞发。
指导四年级学生写《我的校园》这篇作文时,很多学生竟然感觉平常熟悉的校园没什么可写。针对这种情况,拿照相机到校园的各个角落(门口、花坛、校训、荣誉栏)进行拍摄,值得写的景物近距离抓特写镜头。课堂上,用投影映出一张张照片,平时眼睛看到的东西,定格在屏幕上竟让学生有了特殊的感受。然后指导学生静下心来观察思考,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展开想象,写出来的习作就有血有肉、情景交融了。
巧用多媒体,重视过程指导的精细化
小学生作文感到最苦恼的是“写什么”,其次是“怎么写”。要帮助他们突破这些难点,必须根据其心理特点及“迁移规律”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媒体群的整体优势。具体指导策略如下。
(一)例文引路
教学开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分析与教学目标有关的例文,用有强烈视觉效果的投影片将其重点片断、写作要点或写作提纲显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再让学生从范文中找到相应的写作方式,从作者写作思路的“原型”中得到启发,形成有效的认知结构,将例文中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直接迁移到作文中。
例如,指导学生写《家乡的一处景色》,以《桂林山水》为范例,引导学生边回忆、边展示,在投影片上归纳得出“抓住事物特点,总分总结构,对比、比喻手法”等写作方法。再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时,让学生同时学习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和作文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学完课文可让学生练习有关写人、记事的作文,注意运用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学生作文的思路即可开启。在这里,例文是一个台阶帮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投影媒体即等于给学生“一根拐杖”,帮助学生降低写作难度,创造有利的心理条件,让学生主动投入写作活动之中。
(二)观察指导
根据例文总结出的写法,即写作目标,逐步演播声像媒体,显示学生喜爱的直观形象,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有意识地对准目标观察,帮助学生解决无话可说、可写的难题;培养观察能力,让学生有序、细致的观察引起积极、活跃的思维,从而带动学生具体、生动的表达。
如指导学生写《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烧烤”》时,“例文引路”后用录像展示活动的全过程,将学生带入“烧烤潮”。学生看着全班同学烧烤的情景,异常高兴,注意力非常集中,情感特别投入。当我要他们用“先、再、接着、然后、最后”一连串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出活动全过程时,个个绘声绘色又毫不费力。接着我又提出要求,重播录像,并选“生炉”、“上叉烤”“吃”突出的一些场面边“定格”,边用教鞭指划,让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怎样想,学生随着教鞭的指点观察、回忆、分析、鉴别、分别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述出活动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场面和这个场面中让人最开心、最有趣的一些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学生有目的、全面、细致、精确地观察,迅速理清活动的全过程,选择“体现意义,突出中心”的材料,知道“记一次活动”要“按活动顺序”观察,来“写清楚”;还要“抓重点”细致观察“写具体”。可见,多媒体提供物像指导观察显神通,学生观察时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写作时必然有序、有物、有理、有文、有情。
(三)展开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新事物的心理过程。通过多媒体电脑提供一个场境,一幅画,一张照片或一张漫画,让学生去想象、描绘、再创造,学生通过调动个人的相关表象积贮,渗透个人的相应生活体验,从而化静态为动态,化平面为立体,化片断为连续,化无声为有声,并诉诸文字,使之成为情节独立完整、形象鲜明生动的文章。
如在指导学生写作《爱的故事》时,运用多媒体制作色彩鲜明的画面,辅以音乐和适当的解说,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洪水泛滥,解放军战士——母亲在深夜中哺乳——大雨中,一个学生,一个残疾人——敬老院,一群学生,几个笑呵呵的老人——深山中破旧的教室里,一个老师,一个学生——一个犯错的孩子,一个严肃的父亲……在声像并茂的情境中,鼓励学生给这些画面添枝加叶,学生在不断的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中,产生写作冲动,构思和完成一篇有新意、有韵味、有深度的作文。
实践证明,借助多媒体进行想象作文教学对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呈现出两大优点:一是对于有意想象力差的学生,多媒体的声像教学框定了他们的想象空间,让有意想象定格在某一实体上,不至于浮想联翩,漫无边际;一是对于有意想象能力较好的学生,多媒体的声像教学起到思维指向性的作用,让学生凭借实体,向更广阔的空间想象,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巧用多媒体,重视教学素材的形象化
许多教师感觉,学生在参与各项活动时兴致勃勃、神采飞扬,可一旦拿起笔就无从下手。其实学生的头脑中仍然留有活动时的模糊痕迹,但就是找不到一个切入点。如果在学生欲言而难言的情况下,教师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再现情景,唤醒学生脑中已有的生活沉淀,学生就很容易情动而辞发。
指导四年级学生写《我的校园》这篇作文时,很多学生竟然感觉平常熟悉的校园没什么可写。针对这种情况,拿照相机到校园的各个角落(门口、花坛、校训、荣誉栏)进行拍摄,值得写的景物近距离抓特写镜头。课堂上,用投影映出一张张照片,平时眼睛看到的东西,定格在屏幕上竟让学生有了特殊的感受。然后指导学生静下心来观察思考,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展开想象,写出来的习作就有血有肉、情景交融了。
巧用多媒体,重视过程指导的精细化
小学生作文感到最苦恼的是“写什么”,其次是“怎么写”。要帮助他们突破这些难点,必须根据其心理特点及“迁移规律”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媒体群的整体优势。具体指导策略如下。
(一)例文引路
教学开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分析与教学目标有关的例文,用有强烈视觉效果的投影片将其重点片断、写作要点或写作提纲显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再让学生从范文中找到相应的写作方式,从作者写作思路的“原型”中得到启发,形成有效的认知结构,将例文中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直接迁移到作文中。
例如,指导学生写《家乡的一处景色》,以《桂林山水》为范例,引导学生边回忆、边展示,在投影片上归纳得出“抓住事物特点,总分总结构,对比、比喻手法”等写作方法。再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时,让学生同时学习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和作文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学完课文可让学生练习有关写人、记事的作文,注意运用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学生作文的思路即可开启。在这里,例文是一个台阶帮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投影媒体即等于给学生“一根拐杖”,帮助学生降低写作难度,创造有利的心理条件,让学生主动投入写作活动之中。
(二)观察指导
根据例文总结出的写法,即写作目标,逐步演播声像媒体,显示学生喜爱的直观形象,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有意识地对准目标观察,帮助学生解决无话可说、可写的难题;培养观察能力,让学生有序、细致的观察引起积极、活跃的思维,从而带动学生具体、生动的表达。
如指导学生写《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烧烤”》时,“例文引路”后用录像展示活动的全过程,将学生带入“烧烤潮”。学生看着全班同学烧烤的情景,异常高兴,注意力非常集中,情感特别投入。当我要他们用“先、再、接着、然后、最后”一连串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出活动全过程时,个个绘声绘色又毫不费力。接着我又提出要求,重播录像,并选“生炉”、“上叉烤”“吃”突出的一些场面边“定格”,边用教鞭指划,让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怎样想,学生随着教鞭的指点观察、回忆、分析、鉴别、分别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述出活动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场面和这个场面中让人最开心、最有趣的一些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学生有目的、全面、细致、精确地观察,迅速理清活动的全过程,选择“体现意义,突出中心”的材料,知道“记一次活动”要“按活动顺序”观察,来“写清楚”;还要“抓重点”细致观察“写具体”。可见,多媒体提供物像指导观察显神通,学生观察时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写作时必然有序、有物、有理、有文、有情。
(三)展开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新事物的心理过程。通过多媒体电脑提供一个场境,一幅画,一张照片或一张漫画,让学生去想象、描绘、再创造,学生通过调动个人的相关表象积贮,渗透个人的相应生活体验,从而化静态为动态,化平面为立体,化片断为连续,化无声为有声,并诉诸文字,使之成为情节独立完整、形象鲜明生动的文章。
如在指导学生写作《爱的故事》时,运用多媒体制作色彩鲜明的画面,辅以音乐和适当的解说,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洪水泛滥,解放军战士——母亲在深夜中哺乳——大雨中,一个学生,一个残疾人——敬老院,一群学生,几个笑呵呵的老人——深山中破旧的教室里,一个老师,一个学生——一个犯错的孩子,一个严肃的父亲……在声像并茂的情境中,鼓励学生给这些画面添枝加叶,学生在不断的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中,产生写作冲动,构思和完成一篇有新意、有韵味、有深度的作文。
实践证明,借助多媒体进行想象作文教学对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呈现出两大优点:一是对于有意想象力差的学生,多媒体的声像教学框定了他们的想象空间,让有意想象定格在某一实体上,不至于浮想联翩,漫无边际;一是对于有意想象能力较好的学生,多媒体的声像教学起到思维指向性的作用,让学生凭借实体,向更广阔的空间想象,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