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漫 苦乐相伴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dai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9日至9月8日,我受报社委派赴新疆采访河南省10万棉农赴疆摘棉活动,在报社领导及各有关部室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预期报道任务。从出发到结束共11天时间,共采写稿件9篇,基本实现日发一稿的目标。分别是:《风雨中,一路绿灯送棉农》、《西行漫漫歌相伴》、《"这儿跟家一个样"》、《心焦上火盼花开》、《这里的棉农宿舍静悄悄》、《"感谢河南棉农,感谢滑县政府"》、《滑县的经验和启示》、《"白金蛋糕"有多大?》、《棉花开了棉农笑了》等。
  本系列报道在省内外引起较好反响,本报报道中的许多一手资料被其他媒体在报道时引用。回顾这次新疆之行,有几点体会感受极深。
  
  一、领导重视,各方配合,是完成任务的关键
  
  这次采访报道计划从设想到提出方案再到实施,都得到了报社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具体指导。我最初的想法仅仅是跟随滑县棉农赴疆采访,报道一个县的情况。但当我把报告送上以后,得到记者部的大力支持,值班总编辑以高度的政治敏感和全局观念,进一步指出了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提出了采访计划修改意见和版面安排意见。还指示记者与有关方面联系一下,要注意把全省在新疆采摘棉花农民的情况报道好。
  根据报社领导的指示意见,我迅速与省劳动保障厅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取得联系,尽可能多地了解宏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对采访计划做了修改。市地记者部又将计划完善补充,于24日报到总编室。总编室25日即向各部室转发了该报道计划。报社领导特别交代,要有竞争意识和党报意识,并就如何把握报道主题和格调及时给我以明确具体指导。
  领导的关心重视,使我一方面对完成好报道任务更增添了力量和信心,另一方面感到压力也更大了。我对自己的要求也从最初的"根据情况,争取完成报道计划"改为"不论怎样,都要确保完成任务,不辱使命"。9月3日《心焦上火盼花开》见报后,值班老总刘少宇及时指示,既要客观报道困难,更要报道战胜、克服、解决困难的办法。经四处联系,得知103团对早到的棉农有很好安排,当天下午3时,我就赶到103团农场棉农驻地和棉田采访,及时报道了103团的经验。该经验引起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领导的高度重视,迅速加以推广。
  编辑的支持配合,也是得以完成任务的保证。在新疆采访,吃饭、住宿都能对付,尽管各兵团农场的招待所条件都极其简陋。最大的困难是交通和时差问题。新疆太大了,从一个团场到另一个团场,一走就是几百公里,时间都耗费在了路上。新疆虽然用的是北京时间,但其与北京相隔两个时区,因而,新疆的作息时间均比内地错后两个小时。每天下午采访完,一般都到晚上9点多了,这时新疆才近黄昏,而我们的截稿时间已到。只好先写稿、发稿。顺利的话需要一两个小时。有时上不去网,光发稿就折腾一两个小时。因而搞得非常紧张,几乎每天都要到23点左右才能完工。有一天直到第二天0时30分才把稿子发回来。这给夜班编辑造成很大麻烦,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和额外付出,这些报道不可能完成。
  
  二、不讲客观,身心俱投,才能做到不辱使命
  
  这次新疆之行可谓困难重重,有许多是根本想像不到的。但是,对于我这个长期驻站的记者来说,这次新疆之行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因而倍加珍惜和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我知道,只要稍一松劲儿,就有可能影响整个报道计划的完成。我代表的不是我个人,而是河南日报,我所展示的也不是我自己的能力,而是河南日报的形象。为了不辱使命,我把每天的采访发稿当作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宁可少吃一顿饭,少睡几小时觉。在新疆的10余天,没有逛过一次街,没有看过一次电视,多次推辞了新疆有关方面的诚意宴请……
  
  三、小处着手,大局着眼,驻站记者大有可为
  
  驻站记者一般都是长期偏居一隅,对"上面"情况吃得不透,掌握不及时,在把握全局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驻站的优势是对"下面"情况熟悉。只要平时注意加强学习,善于思考,多多沟通,就会扬长避短,有所作为。随着市场经济体系日趋成熟,许多经济活动已经不再受行政区划甚至国界的限制。作为驻站记者,只有立足一市一地,放眼全省、全国乃至全球,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新闻事件的本质和"卖点",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产品。
  
  四、条件越差,困难越大,越能锻炼人出好稿
  
  这次赴新疆纪行的突出特点是进行式、同步、跟踪采访报道,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也是锻炼和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极好机会。尽管在采访和发稿时遇到了许多想像不到的困难,尽管每天都搞得高度紧张,疲惫不堪,但心里感到十分充实和痛快。与平时在家里整天苦思冥想找新闻选角度不同,在这里时时都处于激动和亢奋状态,每天都有写不完的鲜活新闻,每篇稿子几乎都是一气呵成。
  总体上看,这组报道基本做到全面、客观、生动、朴实,点面结合,稿子之间既互为联系又各自独立成篇。然而,由于每篇稿子都是急就章,回头再看,还会发现许多不足和遗憾之处,出现个别地名和数字错误。假如能再认真点、再细心点、再努力点,有些稿子完全可以写得内容更充实一些,文字更精彩一些。
其他文献
10月11日中午骤闻穆青逝世的噩耗,惊呆的我怎么也不相信这会是真的?选  就在9月16日,我还与穆老通了电话。他说已从北戴河回到北京,身体恢复平稳。并说已为我们正在撰写的红旗渠史稿口述了序言,就是长了些。他想把记录稿再精练精练。  就在10月8日上午9时30分,我又与穆老的秘书通了电话。我问穆老身体咋样?芽秘书说没事,很平稳。还说"老头"给你们写的序言已修改整理好。我说这几天一直阴雨低温,等十天半
期刊
国家统计局近期在广东全省各地级市进行的广播收听调查结果显示:电视报纸广播仍是传媒业主流。调查显示,广东居民经常接触的媒体是电视,超过85.4%的受众经常收看电视,报纸以51.6%的比例排第二位,广播以37.5%排在第三位。对比分析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依次为:广播、报纸和电视;到了90年代,受众获取新闻的主渠道则依次为:电视、报纸、广播。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接触率也在
期刊
当得知穆老身体欠安时,我遂与几位朋友商议,准备去北京看望他老人家。  然而,时隔仅仅一个月--10月11日,晴天一声霹雳,"穆老逝世了"!  穆老的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发表时,我正在开封读中专,从此记下了焦裕禄,记下了穆青。上世纪80年代初当我刚刚学新闻时又以此文启蒙,精心研读,从而踏上新闻之路。    穆老在我的采访本上题词"勿忘人民",勉励我牢牢地扎根于人民群众    1991年1
期刊
走向主流的网络传播方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正在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而在众多的网络传播方式中,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方式特别引人注目——Blog。从某种意义上说,2003年国内互联网最火、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Blog了。虽然,以Blog为代表的个人出版时代还远没到来,但是其发展趋势和巨大的潜在影响已经开始呈现。    一、什么是Blog?    从西方媒体报道来看,一个Blog就是一
期刊
一般说,新闻体裁分为新闻和评论两个大的类别,而在这两种大的类别下又各有几种甚至几十种写作样式,林永年在其所著的《新闻报道形式大全》一书中,就列举了新闻报道的60种样式。而对于评论来说,传统上认为,"按照评论的样式来区分,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评论员文章、特约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等等"。①但综观近十几年来的评论写作实践,面对纸质媒体上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评论专栏,人们不难发现评论这一体裁
期刊
和月明约好采访的那天,我提前10分钟到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月明准时出现在大门口,其良好的时间观念性让我暗自称服。随意的长发、简单的黑衣、优雅的气质让我对广播主持人原先的刻板成见彻底改观。    我是"被迫"做上广播的    原来我一直以为月明做广播做得这么好,广播应该是她从小的梦想。月明摇着头笑着说:"不是,其实做上广播我是很被动的。"  月明在昆明读完小学和中学,1980年考取武汉大学中文系。文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广播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已呈走出低谷、快速发展态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日益显现出来。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协调发展战略,作为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的中部地区,要跟上全局发展步伐,就必须着力打造广播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制约中部地区广播发展的关键是缺乏核心竞争力    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广播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广播要伴随
期刊
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经过4次审议,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获高票表决通过。身份证,作为公民自我保护的凭证和"护身符",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范其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将公民权利的保护上升到一个高度,同时使我国对居民身份证的管理向法制化、现代化迈上一个台阶。对于这一事关全体公民生活的重大事件,纸质媒体在此法颁布后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人民日报》在6月29日二版头条的位
期刊
报纸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行业报纸--广播电视报,也面临着竞争的挑战。近些年来,广播电视报在寻求发展中,服从、服务于广播电视事业,突出其特点,在面向受众、带"电"出版、扫描声屏、指导视听、激励参与、反馈回音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版面设计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报纸能否吸引读者,内容自然是主要的,但是首先起作用的却是版面设计。因为读者打开报纸,最先接触的是版面
期刊
在舞钢市的机关、工厂、农村、学校,经常看到有一位身挎摄影机的中年男子活跃在群众中间,抓拍战斗在第一线的镜头。大家热情地称他为"咱老百姓的摄影家"。他,就是舞钢市文化馆馆长宋立群。  宋立群今年50岁,大专文化。祖籍临颍县王岗乡水牛宋村。受家庭熏陶,他自小热爱文艺。1985年开始从事新闻和艺术摄影工作。他常说:"我们要把镜头对准工人、农民,要让新时期的工人、农民形象在镜头中闪光。"近20年来,无论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