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9日至9月8日,我受报社委派赴新疆采访河南省10万棉农赴疆摘棉活动,在报社领导及各有关部室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预期报道任务。从出发到结束共11天时间,共采写稿件9篇,基本实现日发一稿的目标。分别是:《风雨中,一路绿灯送棉农》、《西行漫漫歌相伴》、《"这儿跟家一个样"》、《心焦上火盼花开》、《这里的棉农宿舍静悄悄》、《"感谢河南棉农,感谢滑县政府"》、《滑县的经验和启示》、《"白金蛋糕"有多大?》、《棉花开了棉农笑了》等。
本系列报道在省内外引起较好反响,本报报道中的许多一手资料被其他媒体在报道时引用。回顾这次新疆之行,有几点体会感受极深。
一、领导重视,各方配合,是完成任务的关键
这次采访报道计划从设想到提出方案再到实施,都得到了报社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具体指导。我最初的想法仅仅是跟随滑县棉农赴疆采访,报道一个县的情况。但当我把报告送上以后,得到记者部的大力支持,值班总编辑以高度的政治敏感和全局观念,进一步指出了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提出了采访计划修改意见和版面安排意见。还指示记者与有关方面联系一下,要注意把全省在新疆采摘棉花农民的情况报道好。
根据报社领导的指示意见,我迅速与省劳动保障厅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取得联系,尽可能多地了解宏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对采访计划做了修改。市地记者部又将计划完善补充,于24日报到总编室。总编室25日即向各部室转发了该报道计划。报社领导特别交代,要有竞争意识和党报意识,并就如何把握报道主题和格调及时给我以明确具体指导。
领导的关心重视,使我一方面对完成好报道任务更增添了力量和信心,另一方面感到压力也更大了。我对自己的要求也从最初的"根据情况,争取完成报道计划"改为"不论怎样,都要确保完成任务,不辱使命"。9月3日《心焦上火盼花开》见报后,值班老总刘少宇及时指示,既要客观报道困难,更要报道战胜、克服、解决困难的办法。经四处联系,得知103团对早到的棉农有很好安排,当天下午3时,我就赶到103团农场棉农驻地和棉田采访,及时报道了103团的经验。该经验引起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领导的高度重视,迅速加以推广。
编辑的支持配合,也是得以完成任务的保证。在新疆采访,吃饭、住宿都能对付,尽管各兵团农场的招待所条件都极其简陋。最大的困难是交通和时差问题。新疆太大了,从一个团场到另一个团场,一走就是几百公里,时间都耗费在了路上。新疆虽然用的是北京时间,但其与北京相隔两个时区,因而,新疆的作息时间均比内地错后两个小时。每天下午采访完,一般都到晚上9点多了,这时新疆才近黄昏,而我们的截稿时间已到。只好先写稿、发稿。顺利的话需要一两个小时。有时上不去网,光发稿就折腾一两个小时。因而搞得非常紧张,几乎每天都要到23点左右才能完工。有一天直到第二天0时30分才把稿子发回来。这给夜班编辑造成很大麻烦,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和额外付出,这些报道不可能完成。
二、不讲客观,身心俱投,才能做到不辱使命
这次新疆之行可谓困难重重,有许多是根本想像不到的。但是,对于我这个长期驻站的记者来说,这次新疆之行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因而倍加珍惜和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我知道,只要稍一松劲儿,就有可能影响整个报道计划的完成。我代表的不是我个人,而是河南日报,我所展示的也不是我自己的能力,而是河南日报的形象。为了不辱使命,我把每天的采访发稿当作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宁可少吃一顿饭,少睡几小时觉。在新疆的10余天,没有逛过一次街,没有看过一次电视,多次推辞了新疆有关方面的诚意宴请……
三、小处着手,大局着眼,驻站记者大有可为
驻站记者一般都是长期偏居一隅,对"上面"情况吃得不透,掌握不及时,在把握全局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驻站的优势是对"下面"情况熟悉。只要平时注意加强学习,善于思考,多多沟通,就会扬长避短,有所作为。随着市场经济体系日趋成熟,许多经济活动已经不再受行政区划甚至国界的限制。作为驻站记者,只有立足一市一地,放眼全省、全国乃至全球,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新闻事件的本质和"卖点",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产品。
四、条件越差,困难越大,越能锻炼人出好稿
这次赴新疆纪行的突出特点是进行式、同步、跟踪采访报道,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也是锻炼和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极好机会。尽管在采访和发稿时遇到了许多想像不到的困难,尽管每天都搞得高度紧张,疲惫不堪,但心里感到十分充实和痛快。与平时在家里整天苦思冥想找新闻选角度不同,在这里时时都处于激动和亢奋状态,每天都有写不完的鲜活新闻,每篇稿子几乎都是一气呵成。
总体上看,这组报道基本做到全面、客观、生动、朴实,点面结合,稿子之间既互为联系又各自独立成篇。然而,由于每篇稿子都是急就章,回头再看,还会发现许多不足和遗憾之处,出现个别地名和数字错误。假如能再认真点、再细心点、再努力点,有些稿子完全可以写得内容更充实一些,文字更精彩一些。
本系列报道在省内外引起较好反响,本报报道中的许多一手资料被其他媒体在报道时引用。回顾这次新疆之行,有几点体会感受极深。
一、领导重视,各方配合,是完成任务的关键
这次采访报道计划从设想到提出方案再到实施,都得到了报社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具体指导。我最初的想法仅仅是跟随滑县棉农赴疆采访,报道一个县的情况。但当我把报告送上以后,得到记者部的大力支持,值班总编辑以高度的政治敏感和全局观念,进一步指出了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提出了采访计划修改意见和版面安排意见。还指示记者与有关方面联系一下,要注意把全省在新疆采摘棉花农民的情况报道好。
根据报社领导的指示意见,我迅速与省劳动保障厅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取得联系,尽可能多地了解宏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对采访计划做了修改。市地记者部又将计划完善补充,于24日报到总编室。总编室25日即向各部室转发了该报道计划。报社领导特别交代,要有竞争意识和党报意识,并就如何把握报道主题和格调及时给我以明确具体指导。
领导的关心重视,使我一方面对完成好报道任务更增添了力量和信心,另一方面感到压力也更大了。我对自己的要求也从最初的"根据情况,争取完成报道计划"改为"不论怎样,都要确保完成任务,不辱使命"。9月3日《心焦上火盼花开》见报后,值班老总刘少宇及时指示,既要客观报道困难,更要报道战胜、克服、解决困难的办法。经四处联系,得知103团对早到的棉农有很好安排,当天下午3时,我就赶到103团农场棉农驻地和棉田采访,及时报道了103团的经验。该经验引起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领导的高度重视,迅速加以推广。
编辑的支持配合,也是得以完成任务的保证。在新疆采访,吃饭、住宿都能对付,尽管各兵团农场的招待所条件都极其简陋。最大的困难是交通和时差问题。新疆太大了,从一个团场到另一个团场,一走就是几百公里,时间都耗费在了路上。新疆虽然用的是北京时间,但其与北京相隔两个时区,因而,新疆的作息时间均比内地错后两个小时。每天下午采访完,一般都到晚上9点多了,这时新疆才近黄昏,而我们的截稿时间已到。只好先写稿、发稿。顺利的话需要一两个小时。有时上不去网,光发稿就折腾一两个小时。因而搞得非常紧张,几乎每天都要到23点左右才能完工。有一天直到第二天0时30分才把稿子发回来。这给夜班编辑造成很大麻烦,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和额外付出,这些报道不可能完成。
二、不讲客观,身心俱投,才能做到不辱使命
这次新疆之行可谓困难重重,有许多是根本想像不到的。但是,对于我这个长期驻站的记者来说,这次新疆之行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因而倍加珍惜和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我知道,只要稍一松劲儿,就有可能影响整个报道计划的完成。我代表的不是我个人,而是河南日报,我所展示的也不是我自己的能力,而是河南日报的形象。为了不辱使命,我把每天的采访发稿当作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宁可少吃一顿饭,少睡几小时觉。在新疆的10余天,没有逛过一次街,没有看过一次电视,多次推辞了新疆有关方面的诚意宴请……
三、小处着手,大局着眼,驻站记者大有可为
驻站记者一般都是长期偏居一隅,对"上面"情况吃得不透,掌握不及时,在把握全局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驻站的优势是对"下面"情况熟悉。只要平时注意加强学习,善于思考,多多沟通,就会扬长避短,有所作为。随着市场经济体系日趋成熟,许多经济活动已经不再受行政区划甚至国界的限制。作为驻站记者,只有立足一市一地,放眼全省、全国乃至全球,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新闻事件的本质和"卖点",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产品。
四、条件越差,困难越大,越能锻炼人出好稿
这次赴新疆纪行的突出特点是进行式、同步、跟踪采访报道,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也是锻炼和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极好机会。尽管在采访和发稿时遇到了许多想像不到的困难,尽管每天都搞得高度紧张,疲惫不堪,但心里感到十分充实和痛快。与平时在家里整天苦思冥想找新闻选角度不同,在这里时时都处于激动和亢奋状态,每天都有写不完的鲜活新闻,每篇稿子几乎都是一气呵成。
总体上看,这组报道基本做到全面、客观、生动、朴实,点面结合,稿子之间既互为联系又各自独立成篇。然而,由于每篇稿子都是急就章,回头再看,还会发现许多不足和遗憾之处,出现个别地名和数字错误。假如能再认真点、再细心点、再努力点,有些稿子完全可以写得内容更充实一些,文字更精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