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他曾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他跻身常驻联合国的第一批工作人员之列。此后,他担任过中国驻外大使、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他曾经以第一位中国人、第一位亚洲人、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士的身份当选国际展览局主席。
她是现任外交部的外语专家、中国翻译协会外事翻译委员会主任。她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到联合国的外交官。曾先后担任了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领导的翻译,参加了中美建交谈判,还参与了《中美建交公报》和《中美8·19公报》的起草。她先后担任过驻比利时使馆参赞、驻卢森堡大使、驻法国使馆公使衔参赞。
“他”是吴建民,“她”是施燕华。他们是名副其实的伉俪大使。
“我们俩在1994年都是大使,我在荷兰,她在卢森堡。夫妇俩都是现职大使的,我们给外交部开了头。”吴建民很自豪。
这对夫妻入行的经历颇有几分相像。吴建民不是一开始就打算做外交官的。刚走上这条道路时,他甚至满肚子的不情愿。“是外交部挑我去的。我开始没打算当外交官,是后来干着干着才喜欢上的。当年我想考的是北大物理系。”
“她(指施燕华)原来也没想当外交官,她是北外研究生毕业,本来想留下来当老师的。天下的事情就这么阴错阳差。那时外交部人员不够,每当有大的使团来访,就要从北外借研究生。后来就被外交部留下了。”
吴建民和施燕华的相识也很有戏剧性。1965年从布达佩斯回国的吴建民担任外交部翻译室团委书记,刚去翻译室工作的施燕华是团委副书记。吴建民“觉得这个女孩子不虚荣、实在、用功”,很有好感,就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成就了一对“大使夫妇”。
1968年11月,孩子刚生下来4个多月,施燕华就被下放到广东牛田洋参加劳动。临行前,刚好吴建民又要出差,漫天大雪中,夫妻二人在车站分别,相望无言。
“那时候,孩子在上海,夫人在广州,我在北京,真是凄凄惨惨。”回忆起当时的心情,吴建民声音低沉:“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回来。很渺茫,也很难过。晚上别人回家了,自己只能在办公室呆着。心理上很孤独。”
原以为从此只能“人海两茫茫”,没想到国际大事给他们的命运带来了转折。1969年柬埔寨突发政变,外交部缺人,夫妻俩的命运轨迹又重叠在了一起。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吴建民精通法文,施燕华专攻英文,夫妻双双被派出国。
“当时大家纳闷,怎么把吴建民和施燕华分在一个房子里去了?是不是搞错了?这男的女的怎么能分在一个房间呢?”吴建民哈哈大笑,“当时我们驻联合国的使团是名副其实的和尚庙,大家都羡慕我俩。”
甘苦与共,相濡以沫,两人从相识到今天,已携手走过了几十个春夏春秋。他们的爱情、婚姻和家庭都在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中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艰辛而又充满挑战性的工作令他们的感情历久长新,老而弥坚。
对话吴建民
问:在中国外交战线,外交伉俪不少,但是像您跟施燕华大使这样被大家所知的,并不是非常多。你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吴建民:走在一起也是命运啊。1965年我当时在团中央借调回到外交部,当时都是年轻人,1965年我26岁,她比我小大概9个月,她也很年轻。年轻人到一起成立团支部,当时我已经入党了,党支部就说你去当团支部书记吧,我当书记她当副书记,这么就开始有接触了。慢慢慢慢接触两个人还谈得来。
问:就是您在形容你们关系的时候,都属兔,那双兔傍地走。
吴建民:傍地走是因为,当时一个去荷兰去的,一个去卢森堡了,部领导对我们很客气了,说你们什么时候见面,你们自己定吧,当时外交部副部长万永翔跟我讲。我们有时候两三周见一次面,聊聊天啊。
问:这种聚少离多外交夫妻的生活,会不会影响到你们的感情?
吴建民:不大会,因为多年了解了。她这个人,很有特点,是非常实在的一个人,而且还好学。所以她在工作上我们谈了很多,她给我很多帮助。她出的点子,有的时候出了很好的点子,包括我到法国当大使的时候,本来她还可以再当一任大使的。我就问她,我说我去法国了,你跟我去吗?她想了想,去吧,跟你去吧。因为到法国活动那么多,她懂得,在官邸举行晚宴,女主人非常重要,我这个女主人也不能借一个啊。她很理解我,她和我一起去了。
问:一个清闲,一个忙,有时候会不会家庭关系会失去平衡?
吴建民:不会,我们每天在一起散步。每天吃完晚饭,我们都要出去散步,再晚我们也要出去散步。很多事可以交流,包括我的工作,因为大家都是搞外交的,很多事情,我经历什么事她也帮我出点子,她讲讲她的看法,对我很有启发。
她是现任外交部的外语专家、中国翻译协会外事翻译委员会主任。她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到联合国的外交官。曾先后担任了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领导的翻译,参加了中美建交谈判,还参与了《中美建交公报》和《中美8·19公报》的起草。她先后担任过驻比利时使馆参赞、驻卢森堡大使、驻法国使馆公使衔参赞。
“他”是吴建民,“她”是施燕华。他们是名副其实的伉俪大使。
“我们俩在1994年都是大使,我在荷兰,她在卢森堡。夫妇俩都是现职大使的,我们给外交部开了头。”吴建民很自豪。
这对夫妻入行的经历颇有几分相像。吴建民不是一开始就打算做外交官的。刚走上这条道路时,他甚至满肚子的不情愿。“是外交部挑我去的。我开始没打算当外交官,是后来干着干着才喜欢上的。当年我想考的是北大物理系。”
“她(指施燕华)原来也没想当外交官,她是北外研究生毕业,本来想留下来当老师的。天下的事情就这么阴错阳差。那时外交部人员不够,每当有大的使团来访,就要从北外借研究生。后来就被外交部留下了。”
吴建民和施燕华的相识也很有戏剧性。1965年从布达佩斯回国的吴建民担任外交部翻译室团委书记,刚去翻译室工作的施燕华是团委副书记。吴建民“觉得这个女孩子不虚荣、实在、用功”,很有好感,就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成就了一对“大使夫妇”。
1968年11月,孩子刚生下来4个多月,施燕华就被下放到广东牛田洋参加劳动。临行前,刚好吴建民又要出差,漫天大雪中,夫妻二人在车站分别,相望无言。
“那时候,孩子在上海,夫人在广州,我在北京,真是凄凄惨惨。”回忆起当时的心情,吴建民声音低沉:“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回来。很渺茫,也很难过。晚上别人回家了,自己只能在办公室呆着。心理上很孤独。”
原以为从此只能“人海两茫茫”,没想到国际大事给他们的命运带来了转折。1969年柬埔寨突发政变,外交部缺人,夫妻俩的命运轨迹又重叠在了一起。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吴建民精通法文,施燕华专攻英文,夫妻双双被派出国。
“当时大家纳闷,怎么把吴建民和施燕华分在一个房子里去了?是不是搞错了?这男的女的怎么能分在一个房间呢?”吴建民哈哈大笑,“当时我们驻联合国的使团是名副其实的和尚庙,大家都羡慕我俩。”
甘苦与共,相濡以沫,两人从相识到今天,已携手走过了几十个春夏春秋。他们的爱情、婚姻和家庭都在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中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艰辛而又充满挑战性的工作令他们的感情历久长新,老而弥坚。
对话吴建民
问:在中国外交战线,外交伉俪不少,但是像您跟施燕华大使这样被大家所知的,并不是非常多。你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吴建民:走在一起也是命运啊。1965年我当时在团中央借调回到外交部,当时都是年轻人,1965年我26岁,她比我小大概9个月,她也很年轻。年轻人到一起成立团支部,当时我已经入党了,党支部就说你去当团支部书记吧,我当书记她当副书记,这么就开始有接触了。慢慢慢慢接触两个人还谈得来。
问:就是您在形容你们关系的时候,都属兔,那双兔傍地走。
吴建民:傍地走是因为,当时一个去荷兰去的,一个去卢森堡了,部领导对我们很客气了,说你们什么时候见面,你们自己定吧,当时外交部副部长万永翔跟我讲。我们有时候两三周见一次面,聊聊天啊。
问:这种聚少离多外交夫妻的生活,会不会影响到你们的感情?
吴建民:不大会,因为多年了解了。她这个人,很有特点,是非常实在的一个人,而且还好学。所以她在工作上我们谈了很多,她给我很多帮助。她出的点子,有的时候出了很好的点子,包括我到法国当大使的时候,本来她还可以再当一任大使的。我就问她,我说我去法国了,你跟我去吗?她想了想,去吧,跟你去吧。因为到法国活动那么多,她懂得,在官邸举行晚宴,女主人非常重要,我这个女主人也不能借一个啊。她很理解我,她和我一起去了。
问:一个清闲,一个忙,有时候会不会家庭关系会失去平衡?
吴建民:不会,我们每天在一起散步。每天吃完晚饭,我们都要出去散步,再晚我们也要出去散步。很多事可以交流,包括我的工作,因为大家都是搞外交的,很多事情,我经历什么事她也帮我出点子,她讲讲她的看法,对我很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