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镜 万年光辉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odesh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的春季拍卖,中国嘉德、北京华夏开设了铜镜专场拍卖,北京歌德等拍卖公司部分铜镜拍品也相继登场,引起了收藏界和广大的铜镜收藏爱好者的广泛瞩目。对此笔者采访了中国古铜镜收藏家冯毅先生。
  《华人世界》:您对古铜镜有着一种痴迷的情节,很多年前您就开始收藏铜镜了,能简单和我谈一下您的收藏故事吗?
  冯毅:我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个古铜镜收藏,那时,朋友手上有两个古代铜镜,第一眼看到它们,我就被他们精美的纹饰吸引了,立刻决定买下了它们。那时,1万元买一个铜镜,很多人看不懂,说我傻,花那么高的价钱,买回来也不知真假的东西。
  过去十年中,中国的古铜镜收藏渐渐热闹了起来,我会常常到国外去寻宝,由于以前中国的文物很多都流失到了海外,所以有些精品都在国外,这对中国收藏家来说是一件很伤心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对铜镜的情节,我联系了中国嘉德,开设了中国古铜镜拍卖专场,希望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古铜镜,这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保护。
  《华人世界》:这么多年来,您不惜一掷千金地收藏古铜镜,古铜镜吸引您的地方在哪里?
  冯毅:古代的铜镜制造得精美绝伦,具有很高的研究、观赏和艺术价值。中国的青铜镜工艺之精美是任何国家无法相及的。
  铜镜流传的不多,市场上出现的也大多是一些出土铜镜。这些铜镜由于长期埋在地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氧化锈蚀,因而保存完好的也就寥寥无几了。而铜镜又是世界上享有盛名的青铜器门类,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我国古代冶炼和工艺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极具收藏价值。
  《华人世界》:最近两年,一些拍卖公司都开设了古铜镜拍卖专场,如中国嘉德、北京华夏,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目前国内关注铜镜收藏是哪些人?
  冯毅:很欣慰,因为古铜镜渐渐被大家重视起来,特别是今年春拍中国嘉德、北京华夏开设了铜镜专场拍卖。
  纵观铜镜收藏市场,过去大部分购买铜镜的人都是出于对艺术品的收藏爱好,这里面以专业经纪人,收藏者,古玩商为主:然而现在进入铜镜市场的人员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投资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人几乎成为了铜镜收藏市场的主角。
  《华人世界》:古铜镜在最近几次的拍卖会中,价格有所上升,但对收藏市场来说,这个价格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和其它一些藏品如青花瓷、书画,差别还是很大。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冯毅:在中国,艺术品收藏与投资正在一个活跃的阶段,绘画、瓷器是投资的热点。目前,铜镜的收藏远不如收藏绘画、瓷器那么热门,专门收藏铜镜的人比较少。但铜镜正在由冷变热,逐步成为新的投资亮点。
  从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规律来看,一类藏品初次参拍时形成的成交价格都存在着行情上冲的较大空间,今日的冷门很有可能是将来的热门。虽然不少铜镜都在数万元落槌,但并不意味着升值空间不存在了。铜镜的成交价格还要经过收藏界的一个认知的阶段,这也是步入投资领域必须经过的阶段。对于铜镜投资,应把握中长期持有、分阶段买进、挑选精品留存而逐渐淘汰劣品的投资策略,使藏品系统化和精品化。
  《华人世界》:与前几年相比,铜镜拍卖成交总体处于上升趋势。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造假仿冒铜镜。作为古铜镜鉴赏家,您是如何区别真伪的?对收藏者来说,又该如何规避收藏时收到假货的风险?
  冯毅:古铜镜赝品所采用方法大致有“埋地雷”、“浸药水”或者二者兼而用之。其实,真假铜镜只要看工艺就能看出其差别,真品的纹理非常明显,因为古代采用的是青铜浇铸工艺,而仿品大多是蜡刻板,纹理相对要粗糙很多。
  艺术品收藏关键是艺术品真假的问题。收藏艺术品切忌不懂装懂,哪怕是似懂非懂也不行,必须要有百分之百的鉴定功力,必须完全正确审视工艺美术的品质优劣,自己不懂的话要找行家掌眼,但千万不能找一些纸上谈兵、不敢承担赔偿责任的假专业。其实收藏爱好者要想规避风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寻找能全部承担责任的艺术品经纪人,假设价格100万元的东西,经纪人收取10%的“掌眼费”,一旦走眼全额赔偿,这样多花10万但避免了100万可能损失的危险。但收藏前也要了解经纪人的鉴定功力、赔偿能力以及他们的信用记录。
  《华人世界》:作为中国内地“古铜镜收藏第一人”,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冯毅:因为偏爱收藏,可以说是不顾一切地相继放弃了自己经营的餐馆、工厂、贸易公司,走进了收藏这个领域,只因为太迷恋这个缤纷多彩的艺术品收藏圈子。
  我目前收藏的古铜镜比国外一些博物馆收藏的数量还要多、品质还要精美。将来,我希望能开一个古铜镜博物馆,把收藏的铜镜都捐赠出去,展示给大家看。我对金钱没有太多的奢求,不然也不会放弃手上的那些生意,不然也不会对出高价要买我藏品的人无动于衷了。在国外有很多宫人都会把自己平生的收藏捐赠出来,但目前国内这样的人还很少。我一直在想,国宝应该是展示出来给大家看,而不是作为传家宝传给子孙,这才是收藏的意义所在吧。
其他文献
有一位在北京大学当教授的朋友,最近电话交流,他抱怨自己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不好。他说因为应酬多,大场合多,一席一席地吃,一杯一杯地喝,出行足不沾地,总坐在车里。  另外一位在美国的朋友,最近则刚刚完成一次长距离自行车比赛,距离超过200多公里,在夏日里奋斗10个小时以上。我听罢吃惊不小,过去可从来没有听说她有体育的嗜好,如今怎么变得这么“极端”?  这一切,大概都是入乡随俗。她在大科技公司工作,同
期刊
沿途见得最多的就是死尸,有单个的,也有成堆的,我们是看着沿途死尸为路标走到兰姆珈的,究竟死了多少人,没有具体的数字,不过我军进入丛林时,大概是两万多人,活着到达兰姆珈的只剩两千多了,真是九死一生!    1942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先后入侵菲律宾、泰国、马来亚、香港、印度尼西亚,目标直指缅甸:一方面企图切断中国最后一条对外交通运输线——滇缅公路;另一方面,也可直接威
期刊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是人类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纪念日,也是值得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纪念日。  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同人类文明的凶残敌人法西斯进行的一场殊死搏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65年前那场
期刊
1937年7月7日,发生在北平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对中国全面侵略的开始。随后的8月13日,在上海发生了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最大规模的会战——中国动员了八十万军队,日本动员了二十七万的陆海空三军;淞沪会战的规模与死伤,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会战,中国伤亡十五余万人,日本死伤七万余人,即使是诺曼底登陆与硫磺岛战役也不能与其相比。中国官兵同仇敌忾,斗志昂扬,以劣势装备与日军拼搏,从
期刊
《红楼梦》的话题要讲出新意来很难,再讲这个话题,除非像刘心武老师那样剑走偏锋,独辟蹊径,语不惊人死不休,才可能达到一点出人意料的效果。  但是,为什么我们仍然在乐此不疲地谈论它呢?或许是因为它前所未有的真实性。当然,用现在的话说,《红楼梦》属于架空历史的小说,因为曹雪芹在开篇就说了,这个故事不知道发生在哪朝哪代。他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尽量将时代背景模糊化。但是因为他所有的生活信息都来源于他的时代,所
期刊
今年6月,巴菲特和盖茨在美国牵头发起了“捐赠承诺”活动。号召美国富豪将自己的一半财富捐献出来。今年9月底,他们来到中国,举办一场“慈善晚宴”,与中国富商就慈善话题进行探讨。  从8月底开始,中国的很多富豪都陆续接到了巴菲特和盖茨特慈善晚宴的邀请。不过,在众多中国富豪的眼中,这场由巴菲特和盖茨举办的“慈善晚宴”却似乎是一场特殊的“鸿门宴”。尽管巴菲特与盖茨已经向数十位中国富豪发送了一封亲笔邀请信函,
期刊
金秋十月,世博华彩近尾声。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东道主,中国正以决战的姿态向世界呈交答卷。  上海世博会无异于一面镜子,透过镜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和不足。透过镜子。我们可以进一步找准在世界上的位置。而对于“睁眼看世界”的国人来说,镜子里的世界很热闹。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欣赏和喝彩,要从镜子里发现自身的长处,也要找出弊病与不足。  作为本刊世博特别策划,名商堂之“世博·论道”系列访谈已圆
期刊
使碳成为一种资产,而不是负担    作为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中最炙手可热的低碳经济,目前已得到国内大多数人的认同。但怎么做才能发挥低碳经济的最大效应,知道的人并不多。对此,吴昌华表示,听了温总理的演讲,感觉中国很多问题是想透了,方向想得非常明确。“为什么现在说转型,整个经济结构和技术转型,布局调整这么重要,几乎是重中之重的,是因为国家在今后十年当中最重要的事情包括:推动国民经济和整个国际竞争力的增长
期刊
2010“经典北京”再次出击    “艺术北京·经典艺术博览会”是北京艾特菲尔文化有限公司继“艺术北京”、“影像北京”之后推出的又一博览会品牌。今年的“经典北京”于2010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监馆举办。  本次“经典北京”的展览主体是来自全世界范围的画廊和艺术经济机构,展示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并兼顾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代延续。“艺术北京2010·经典艺术博览会”不仅仅是一场经典艺术的视
期刊
中国人知道喜多俊之,是因为他是上海世博会日本产业馆的总设计师,其实,喜多俊之对中国的好感和热情从没减少过。喜多俊之一直热衷于中国文化,他能彬彬有礼地念出李白和杜甫的诗句,他还在上海设立了自己的个人工作室。  作为日本“国宝级”设计师,喜多俊之也被誉为最欧洲的日本设计大师,从1969年开始将创意领域从日本拓展到意大利,一直活跃于环境、空间、工业设计等领域,其作品包括家具、LCD电视、家用机器人和众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