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篇在微信上广为流传的文章《机器人老师来了》令我感慨颇深,文章中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渗透,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成熟应用,作为服务型机器人的重要分支的教育机器人,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读完这篇文章,我便在思考,如果我的老师是机器人,我的学习生活将会是什么样?
机器人老师的时间、精力和专业能力是无限的,它们不会生病,不会健忘,不会讲闲话八卦,也不会生气、疲倦、沉闷或者不耐烦。它能诲人不倦,汇聚好老师的经验,兼顾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阶段、能力、个性等。当我有不懂的问题时,我可以直接向它请教,而不必考虑它此刻是否劳累;当我学习成绩下降时,它会耐心地给我分析最近的学习状况,提出可行的建议,并督促我付诸实践。此外,它能有教无类,不会因为考试成绩优劣而去评判学生本身,是真正的有教无类,甚至对于那些存在感低的不引人注意的学生,它也能如实地掌握他们的状况,及时与他们互动。更重要的是,機器人老师能博古通今,它的芯片里汇聚着千百年来人类知识的精华,就如一台时光机一般,让我们领略有史以来人类智慧的丰盛。
但是,机器人老师真的能够完全替代老师吗?我想,未毕如此。
诚然,从精力蓄积、知识储备等方面来看,机器人老师比普通老师要优于百倍。甚至,未来十年会是人工智能和人的智能并举的时代,机器人能承担很多重复性的枯燥工作,属于“永动机”型。
然而,老师工作的重点,会是机器人做不到的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中所云:“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老师是血肉之躯,而非“金刚不坏”。傅佩荣在《哲学与人生》中在指出个人因素时,也指出知、情、意是个人三大组成部分。可见,在情感能力、认知能力、品德意志等方面,机器人老师相比真人老师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
从老师自身角度而言,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我们因思考、丰富的情感而不可替代。我们每天在生长,我们有温度,我们能感受自然和生命的呼吸,这是机器人不可取代的。同样,从学生角度而言,我们的老师每天也在贴近生命,每天在关注学生的成长,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每一堂课都是一次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老师的每一天,就是带着三四十个有血有肉、有成长求知需要、有被关怀关注需要、有沟通交往需要、有自我认知和成就需要的学生,带领他们在智力、情绪、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成长,而这恰恰是机器人做不到的。
究其根本,如西方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碰撞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棵灵魂,教育的本质在于灵魂的唤醒。而这种唤醒是有温度、有热度、有高度的唤醒,我们的老师懂得:唤醒谁,如何唤醒,用什么唤醒,什么时候唤醒,而这不仅仅需要知识储备,更多地在于人文情怀与教育能力。梁漱溟也说:人心最宝贵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区别人与其他生物的根本标准。
所以,“机器人老师”只是在知识技能、忍受高工作强度等方面超过老师,但还无法越俎代庖,完全取代。即使机器人老师能给我们授业、解惑,但那也只是“拿来主义”,只是使用现成的结果。如果我们真的什么都依赖于机器人老师,什么问题只向电脑要答案,那么,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变得懒惰、麻木、愚蠢,人类就会变成机器人的工具。那,简直是人类的悲哀。
进而,我又联想到一部电影《剪刀手爱德华》,机器人爱德华纵然拥有万般本事、杰出才能,甚至他能超越机器冰冷的躯体,与女主人公产生情感。但是,他还是无法战胜人类收获完满的爱情童话,关键原因在于他缺少主动而灵活地理解生存智慧的能力,缺少生存策略与技巧,缺少人间烟火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真正的老师,一定具有教育理想、良知,具有传道精神。如果老师不去动用他们“壳中的灵魂”,仅仅只是机械地传达书本上的内容,只是强调死记硬背的学习和教学方法,与机器人有何异?
读完这篇文章,我便在思考,如果我的老师是机器人,我的学习生活将会是什么样?
机器人老师的时间、精力和专业能力是无限的,它们不会生病,不会健忘,不会讲闲话八卦,也不会生气、疲倦、沉闷或者不耐烦。它能诲人不倦,汇聚好老师的经验,兼顾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阶段、能力、个性等。当我有不懂的问题时,我可以直接向它请教,而不必考虑它此刻是否劳累;当我学习成绩下降时,它会耐心地给我分析最近的学习状况,提出可行的建议,并督促我付诸实践。此外,它能有教无类,不会因为考试成绩优劣而去评判学生本身,是真正的有教无类,甚至对于那些存在感低的不引人注意的学生,它也能如实地掌握他们的状况,及时与他们互动。更重要的是,機器人老师能博古通今,它的芯片里汇聚着千百年来人类知识的精华,就如一台时光机一般,让我们领略有史以来人类智慧的丰盛。
但是,机器人老师真的能够完全替代老师吗?我想,未毕如此。
诚然,从精力蓄积、知识储备等方面来看,机器人老师比普通老师要优于百倍。甚至,未来十年会是人工智能和人的智能并举的时代,机器人能承担很多重复性的枯燥工作,属于“永动机”型。
然而,老师工作的重点,会是机器人做不到的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中所云:“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老师是血肉之躯,而非“金刚不坏”。傅佩荣在《哲学与人生》中在指出个人因素时,也指出知、情、意是个人三大组成部分。可见,在情感能力、认知能力、品德意志等方面,机器人老师相比真人老师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
从老师自身角度而言,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我们因思考、丰富的情感而不可替代。我们每天在生长,我们有温度,我们能感受自然和生命的呼吸,这是机器人不可取代的。同样,从学生角度而言,我们的老师每天也在贴近生命,每天在关注学生的成长,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每一堂课都是一次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老师的每一天,就是带着三四十个有血有肉、有成长求知需要、有被关怀关注需要、有沟通交往需要、有自我认知和成就需要的学生,带领他们在智力、情绪、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成长,而这恰恰是机器人做不到的。
究其根本,如西方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碰撞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棵灵魂,教育的本质在于灵魂的唤醒。而这种唤醒是有温度、有热度、有高度的唤醒,我们的老师懂得:唤醒谁,如何唤醒,用什么唤醒,什么时候唤醒,而这不仅仅需要知识储备,更多地在于人文情怀与教育能力。梁漱溟也说:人心最宝贵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区别人与其他生物的根本标准。
所以,“机器人老师”只是在知识技能、忍受高工作强度等方面超过老师,但还无法越俎代庖,完全取代。即使机器人老师能给我们授业、解惑,但那也只是“拿来主义”,只是使用现成的结果。如果我们真的什么都依赖于机器人老师,什么问题只向电脑要答案,那么,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变得懒惰、麻木、愚蠢,人类就会变成机器人的工具。那,简直是人类的悲哀。
进而,我又联想到一部电影《剪刀手爱德华》,机器人爱德华纵然拥有万般本事、杰出才能,甚至他能超越机器冰冷的躯体,与女主人公产生情感。但是,他还是无法战胜人类收获完满的爱情童话,关键原因在于他缺少主动而灵活地理解生存智慧的能力,缺少生存策略与技巧,缺少人间烟火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真正的老师,一定具有教育理想、良知,具有传道精神。如果老师不去动用他们“壳中的灵魂”,仅仅只是机械地传达书本上的内容,只是强调死记硬背的学习和教学方法,与机器人有何异?